大明话事人 第543节

  而后申用懋懒得和父亲继续争辩,匆匆离开了申府,把林泰来回归的消息告知与更新社同道们。

  西直门城墙下,庞把总看着林泰来,肝儿直颤,结结巴巴的问道:“你你怎么这就回来了?”

  自从林泰来上次离开后,过去三十年来一直不怎么关注朝廷政局的庞把总,忽然就开始关心政治了。

  正好最近为了建造忠烈祠,时常有官吏出入西直门,庞把总也就有了一个收集消息的渠道。

  所以庞把总知道,现在闹出灾异了,朝廷又进入了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

  然后今天午睡后一睁眼,就发现林泰来已经站在了自己面前。

  在敏感时期如此迅速跑回来,明显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

  林泰来理所当然的答道:“我是从西直门被抽调走的,不回西直门又能回哪里?”

  回来连個手续都没有,庞把总便疑惑的说:“你不是跟着使团走的么?那使团呢?”

  林泰来又答道:“我也不知道啊,使团可能还在边镇吧,也许在返程路上。”

  庞把总大惊失色!这样的行为,不就是典型的逃军吗?

  军兵私自从边镇逃回京师,这是犯罪!尤其你林泰来本身就是被充军的罪卒身份,更是罪加一等!

  “怎么?你想举报我?”林泰来斜着眼问道。

  庞把总:“.”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还这么理直气壮?

  就算他不敢举报,但城门人来人往的,必定有很多人看见啊,尤其你林泰来的外形如此醒目。

  如果下一刻就出现锦衣卫官校抓逃军,那一点都不奇怪!

  自己不会被判一个包庇之罪吧?庞把总忧心忡忡的想。

  但是与庞把总所想象的相反,林泰来逃回后,西直门这里没有任何动荡,竟然还是风平浪静。

  这让庞把总难以理解,难道京师官员都瞎了眼不成?

  反正林泰来就在西直门,却似乎被所有人都假装看不见。

  随后庞把总就看到,林泰来坐在城墙根不停的长吁短叹,愁眉不展。

  走得近些,又听到林泰来自言自语道:“怎么能这样?怎么会这样?”

  庞把总忍不住问道:“没人来抓你这逃军,难道不是好事么?”

  却还坐在这发愁,心里是不是有毛病?

  林泰来叹道:“我本以为,会有官复原职的旨意,不然我积极的回京,又是为了什么?”

  庞把总很精明的分析说:“这说明,皇上对你意见很大。”

  林泰来没好气的说:“天威莫测,你懂个屁!”

  就算别人变成了瞎子聋子,但他林泰来不是啊,对于现在的局势一清二楚。

  既然皇帝没有给自己官复原职,那意思肯定就是让他林泰来先卖卖力气,再换回功名利禄!

  当前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皇帝希望他林泰来能发挥特长,制造话题和引导舆情,把灾异的责任全扛下来。

  要让世人知道,发生灾异是因为朝臣驱逐林泰来导致的,而不是皇帝失德。

  但这个观点在世人认知里有点牵强,纵然林泰来身为九元真仙,和真龙天子相比,份量还是差点意思,值不值得惊动上天很不好说。

  所以皇帝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共舆论引导,这就是皇帝目前对林泰来的期望。

  官复原职甚至升官都没有问题,但先卖力气干活看看效果。

  以上就是皇帝的想法,林泰来心里非常清楚。

  但他也有难处,因为他不好直接下场。

  他总不能亲自上阵到处说,天象就应在我林泰来身上!一般这么四处宣扬的,都是准备造反的。

  就像是在官司里,人证都得是第三方,不能自己给自己作证。

  所以林泰来现在的忧愁,就愁在这里了。

  本来还指望自己在西直门招摇过市,会有人来检举弹劾自己逃军之罪,然后趁机搞事。

  没想到,竟然没人理自己!

  让大臣自己论证灾异是由自己引发,论证不出来就不给复官——不得不说,万历皇帝也学到了他爷爷嘉靖皇帝十分之一的精髓。

  不过面对领导交办的难题,如何通过形式主义手段来糊弄,乃是身为官僚的必修课。

  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只能靠糊弄了。

  想到这里,林泰来又对庞把总开口道:“老庞啊,大明的未来就靠你了!”

  庞把总浑身打了个哆嗦,他宁愿听到自己被骂废物,也不愿听到这一声“老庞”。

  内廷文渊阁里,两位王阁老坐困愁城、坐立不安,现在这阁老实在太难当了。

  难道他们两位阁老还能对皇帝说,灾异就是因为贬谪林泰来引发的?

  这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么?林泰来被贬谪的源头,本来就是他们!

  但他们又不好对皇帝说“陛下你失德了”,毕竟皇帝刚慰留了他们,再这样哔哔就等于直接顶撞皇帝,人情世故上说不过去。

  他们有理由怀疑,这局面就是皇帝故意为之。

  至少在内阁层面上实现了闭嘴,有资格哔哔几句的申首辅,还在家歇着呢。

  忽然见一个中书舍人抱着奏疏,狂奔进文渊阁中堂。

  一看这架势,就知道肯定有重要奏疏进来了,而且多半是令人头疼的那种。

  二王阁老互相谦让未遂后,便将奏疏放在中间桌案上,共同欣赏。

  肯定要先看正文的抬头,一行字是“发配西直门罪卒林泰来万死谨奏”。

  太祖高皇帝规定,天下军民都可以上书,投到通政司就行。

  所以西直门门卒林泰来的奏本出现,不算不合理吧?

  二王阁老对视一眼后,继续往下看。但是看完之后,二王阁老齐齐虎躯巨震!

  然后他们又下意识的重新看了眼奏疏抬头,没错,这是林泰来的奏疏!

  王锡爵立刻把奏疏合了起来,毫不犹豫的说:“我们管不了!直送御前吧!”

  此时万历皇帝正坐在西苑太液池的御舟上,欣赏着春日的水光园景。

  仿佛远离岸边,躲在御舟内,能让自己暂时忘记每天送来的一大堆“劝谏”,也不知道何时是个头。

  纵然身为万乘之尊,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但也无法直接左右外面的公论啊。

  爷爷嘉靖的办法是拉一派打一派,玩得出神入化,怎么自己就玩不好?

  有太监对万历皇帝提醒说:“司礼监掌印张诚正在岸边招手,似有急务。”

  万历皇帝无奈的说:“靠岸,让他上来!”

  他知道张诚带来的肯定是烦恼,但如果不是重大事情,张诚也不会临时跑过来。

  张诚上了御舟后,直接奏道:“林泰来上了章疏!”

  万历皇帝眺望着远处的白塔,随口说:“朕懒得看,你直接读!”

  张诚便看着内容读起来,“发配西直门罪卒林泰来万死谨奏.请陛下张圣德、慎寝兴、省药饵、远声色、屏内诱、多视朝、立东宫、开经筵”

  伴随在万历皇帝身边的太监们无不大惊失色!

  林泰来竟然会上这种“犯颜直谏”的奏疏!实在是令人震惊!

  还弄了九个三字词组,每一个词就像是捅皇帝一刀子!

  这些太监们知道皇帝对林泰来的期待是什么,所以林泰来这种奏疏无异于是对皇帝的背刺!

  此时人人连忙垂头屏息,完全不敢去看皇帝的脸色!

  万历皇帝胖脸铁青,十分狰狞,厉声喝道:“林泰来该死!该死!”

  他对林泰来一直很宽容,上次林泰来在宫里群殴太监,还当面请立皇长子,最后只是轻拿轻放,没有过多追究!

  但是屡次优容宽纵之后,换来的就是这么一份奏疏?

  上这种内容的奏疏的大臣多了,大部分只是感到厌烦而已,但林泰来就引发了滔天的愤怒!

  对你林泰来的期望是扛下灾异为君分忧,但你林泰来却学那些沽名钓誉之人,上这种卖直邀名的奏疏!

  难道你林泰来的名声还不够响么!难道你林泰来就如此贪得无厌么!

  万历皇帝又暴喝道:“传旨给孙暹!立即拿问林泰来!

  让他解释解释,为何会丧心病狂,写这种讪谤君父之奏疏!”

  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连忙劝道:“皇爷暂且息怒!若这样拿问林泰来,外面只怕又是舆情汹汹、烦不胜烦!”

  万历皇帝怒道:“难道就让林泰来如此肆意妄为?”

  张诚又说:“这里还有一本奏疏,皇爷不妨先看过!

  西直门的守门把总上疏检举林泰来,擅自从边地逃回京师,犯了逃军大罪!

  若想拿下林泰来治罪,这种罪名足够用了,而且事实俱在!”

  万历皇帝:“.”

  这是什么见鬼的转折?

第559章 真金不怕火炼(求月票!)

  面对“林泰来背刺”和“西直门把总检举林泰来当逃兵”这两本奏疏,万历皇帝也陷入了迷惑。

  这两本奏疏是同时呈送上来的,肯定不是巧合。

  从御舟下来,万历皇帝想了一天一夜,也没能想明白。

  司礼监太监来送今日奏疏时,万历皇帝对司礼监掌印张诚说:

  “难道是应该先把无礼谤君的林泰来拿问了,等别人打着解救林泰来旗号,跟着起哄上疏时,再亮出林泰来逃军之罪?

  如此别人就无话可说了,这种起哄谤君的声势也就被打下去了。”

  张诚暗暗苦笑,应该没这么幼稚吧?

  便提醒了一声:“这两本奏疏,都是从通政司呈上来的。”

  这意思是,两本奏疏都没什么保密措施,又牵扯到林泰来这样引人注目的明星人物,外面有心人该知道的只怕都知道了。

  当今上奏疏从流程上来说有两种渠道,一种就是最常见的,通政司负责收取京师内外的奏疏,然后每天移交给内廷的司礼监文书房。

  大部分奏疏都是这个流程,只要被有心人注意,奏疏内容是很难保密的。

  另一种就是,大臣亲自到会极门也就是原来的左顺门,直接把奏疏交给司礼监文书房太监。

  这种方式相对第一种来说,保密性稍微高点,只有司礼监、内阁、皇帝才能看到内容。

首节 上一节 543/5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