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夏尔的“霍尔特75”不仅没有滞销反而越卖越好,甚至供不应求。
这让夏尔有些意外,他其实已做好准备而且不在乎拖拉机厂这点损失,从始至终他购买拖拉机厂都是为了坦克,拖拉机不过是附带生产而已,制造些利润补贴坦克研发的经费。
不过这样也好,谁又不想多赚钱呢?尤其夏尔还是资本家。
……
与第4区相邻的巴黎第12区,巴士底监狱附近有一个警察训练基地,许多警察就是在这里经过枪支、体能等基础训练后走上工作岗位。
但这一天,训练基地迎来了一批不同寻常的学员,他们不是警察,而是军人,确切的说是军官。
多数是少校和中校,还有几个上校。
他们来自前线的44个师,每个师抽调两名军官,一名炮兵一名步兵。
训练基地大楼三楼,有一个可以容纳一百多人的阶梯会议室,它被用作训练军官的教室。
多米尼克在面对这些学员时有些紧张,虽然他的军衔是上校,但作为试枪员他从未上过战场。
当多米尼克看到这些杀气腾腾脸上还带着伤疤的军官时,差点就被他们的气势吓住了。
其中有一名叫克里斯汀的上校是位战斗英雄,虽然他带领的第一特种炮兵团在拉福克斯的战斗中未能取胜,但这一点都不影响他在部队中的声望。
“你……你们好,先生们!”多米尼克站在讲台上战战兢兢的自我介绍:“我叫多米尼克,是你们的总教官,在未来一周时间里,将由我来教会你们……使用迫击炮!”
克里斯汀上校疑惑的扫了多米尼克一眼,很有礼貌的问:“抱歉,多米尼克上校,这次训练难道不是夏尔组织的?”
“是的,当然!”多米尼克紧张的回答:“但你们知道,夏尔很忙,他只负责讲解战术,至于迫击炮的使用……”
“嘿,上校!”有军官打断了多米尼克的话,语气明显带着不屑:“你上过战场吗?”
这话一语中的,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个白白胖胖的总教官是战场之外的人,可能还是贵族或资本家出身,否则不可能获得这么高的军衔。
多米尼克迟疑了下,如实回答:“不,没有!但是我……”
“那么你凭什么教我们怎么使用武器?”又有一名军官打断了多米尼克的话。
不等多米尼克来得及回答,又有一名军官提问:“你比我们更了解战场吗?或者知道我们需要什么?”
教室中传来一片笑声,军官们把这次集训当成了一场闹剧。
这时一名身着少校服的少年从外面走进来,他收起雨伞,门外马上站了两名卫兵,还有一名少校恭敬的接过少年手中的雨伞。
少年用犀利的眼神扫了一眼会议室,平静的说:“抱歉,我来迟了!”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军官们大多没见过夏尔也不认识他……报纸上刊载过夏尔的照片,但那只能依稀看到轮廓,根本分不清面部和五官。
然而,军官们依旧知道眼前这个少年就是夏尔。
目前法兰西还没有这么年轻的少校,绝大多数这年纪的人只是个列兵……不,应该还没服役。
夏尔像多米尼克一样保养得很好,他同样没上过战场,军装一尘不染涣然如新,但却没人敢轻视他。
“很高兴见到你们!”夏尔大方的朝众人点了点头,转头望向讲台,教官正一脸尴尬的站在那不知道该做什么。
再看看下方军官们脸上的不屑,夏尔似乎明白了什么。
“是这样的。”夏尔目光一扫全场,语气轻松:“我首先应该强调一下,我们这次训练采取自愿原则,不愿意参加的完全可以退出!”
“是真心话?”有军官问。
这些军官刚从前线下来,他们没什么不敢问。
“当然!”夏尔微笑着点了点头:“我甚至会为你们给出解释,你们不用担心无法向上级交差!”
“能让我们看看是什么炮吗?”有些军官表示出好奇:“看到那门炮后,我们大概就知道这次训练是否有意义了!”
这话立时引起军官们的共鸣。
夏尔朝教官点了点头。
教官会意,他快步出门招呼,不一会儿就有几名教员背着几个部件进来,三两下将迫击炮组装好放在讲台上。
看到这门炮后,军官们议论纷纷:
“就这样一门小炮?”
“我还以为是一款比75炮更优秀的火炮,但它看起来就像小孩的玩具。”
“难以想像,我们居然要学习使用这个东西。”
……
但克里斯汀上校眼中却显出慎重之色,他意外的看了一眼夏尔,心里有些奇怪,夏尔从未上过战场,为什么却对战场如此了解?为什么知道前线士兵需要什么?
夏尔说话了,语气甚至带着期盼:“现在,不需要的人可以退出了,拜托!”
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克里斯汀上校。
克里斯汀上校摇了摇头,很坚定的说:“不,长官。我们需要这种炮!”
夏尔遗憾的摇了摇头:“该死,骗不了你们。”
“不瞒你们!”夏尔摊了下手:“这种炮的产量不足以装备前线部队,我很希望你们中有人能退出,但是……”
军官们发出一片笑声,原本还有退出打算的军官,暗自庆幸没有做出这种过激行为。
第189章 迫击炮的浪潮
接着,夏尔没有直接说炮,而是反问军官一个问题:“先生们,你们觉得手榴弹怎么样?给我些反馈!”
军官们接二连三的回答:
“那是个很好的发明,少校!”
“这个发明填补了我们的空白!”
“我的士兵相当一部份都不相信自己的步枪了,他们选择专心练习投掷手榴弹。”
……
这话再次带出一片笑声,许多军官对此表示认同。
此时前线正转为堑壕战,步枪无法威胁到躲在战壕里的敌人,但手榴弹却并非如此。
因此,许多士兵钟情手榴弹胜过步枪,他们认为只要有足够多的手榴弹,就能把敌人整条战壕都炸上一遍。
“但手榴弹无疑存在一些问题。”夏尔接过了话题,他看起来像是对自己的发明自我反省。
“比如,敌人战壕距离太远,我们就不得不冒着暴露在敌人枪口下的危险爬出战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手榴弹抛到敌人战壕里。”
军官们深有同感:
“是的!”
“说得对!”
“所以我们常常晚上这么干,那时比较安全。”
……
夏尔让开身朝讲台上的迫击炮一挥手,说:“先生们,如果你们不把它当作一门炮,而是把它当作一个用来投掷手榴弹的工具,你们就明白怎么用它了!”
军官们恍然大悟,他们发出一片惊叹后,会议室忽然响起一片掌声,掌声中还有人喊:
“这是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爬出战壕也能炸到德国人?”
“是的,德国人炸不到我们,我们却可以把炮弹打到他们的战壕里!”
“这是75炮做不到的,它没办法把炮弹‘抛’进敌人战壕里。”
……
克里斯汀上校似乎早就想到了这门炮的用处,他等掌声稍停后,就不动声色的问了声:“少校,能说说它最远射程吗?”
“七百米!”夏尔回答。
军官们再次发出一片惊呼,这射程几乎可以让他们打到所有敌方战壕。
夏尔又补充了一句:“它最快能在一分钟内打出25发炮弹!”
军官们一听这话就愣了,其中尤其是炮兵。
他们知道75炮的最高射速是30发。
然而,75炮通常只能以每分钟15发的射速开火,否则没多久炮管就会过热不得不停下来。
而眼前这玩意看起来不过就是个竹筒,什么都没有居然也能每分钟25发?
一分钟25发是什么概念?
就是一分钟内能朝敌人战壕甩25枚手榴弹,而敌人却没有这种装备,那几乎意味着全程压着敌人打!
没人会不喜欢这种感觉,尤其在前线要时刻面对生死的官兵。
克里斯汀上校静静的坐在座位上,脸上阴晴不定。
他是带着特殊使命来这的。
出发前一天,副司令卡耐斯找到克里斯汀上校,他意味深长的对克里斯汀说:
“我们听说,夏尔这次召集各部队集训是为了学习使用一门炮。”
“没有任何一款火炮能超过75炮,明白吗?如果有,那也不是夏尔研发的!”
克里斯汀上校很干脆的应了声:“明白,将军!”
他的确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霞飞与施耐德保持着某种默契,而施耐德又是生产火炮的资本家,它不会允许任何人涉足火炮行业,这对它是一种赤祼祼的挑衅。
克里斯汀上校无意涉足这场属于资本家或者也可以说是权力上的明争暗斗,但他十分认同卡耐斯将军那句话:“没有任何一款火炮能超过75炮”。
就在刚才,在夏尔把迫击炮搬上讲台前,克里斯汀上校还以为夏尔是不自量力。
火炮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液压驻退复进器专利掌握在施耐德手里,夏尔还能做什么?
没想到夏尔还真能做出什么……
当迫击炮搬进会议室那一刻,克里斯汀上校就看出了它的作用,那是一款与75炮在不同层面竞争的火炮。
克里斯汀上校看了看坐在他左手边不远的德尼上校,他正在与几名军官小声交谈。
克里斯汀知道,他们也同样遭到夏尔的冲击。
与克里斯汀不同的是,德尼上校是坚定的“进攻理论”的维护者。
来此之前,他们认为这世上只有75炮能为他们的进攻理论提供基础,因此同样不对夏尔的新型火炮抱有希望,他们甚至是带着抵触心理来的。
还有坐在后方的奥诺雷上校,他是贝当的部下,他们是“防御理论”的支持者,他们认为法兰西军队应该用射程更远的105MM火炮全面替换75炮。
会前,他甚至放出豪言壮语:“除非夏尔能搬出‘大贝尔莎’,否则我们会毫不犹豫的把它丢到垃圾堆里!”
但奥诺雷上校此时也沉默了。
克里斯汀上校感觉有些讽刺,在这个小小的会议室里,全员只有88名军官,却能分出持有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的几派,他们彼此互相不待各自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说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全都对夏尔的新型火炮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