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飞这段时间有些郁闷,一直以来他都努力让自己的部队“有条不紊”作战,他认为只要自己有条理、有步骤,那么惊慌失措的必然是敌人,胜利最终会属于自己。
这也是他总是按时作息的原因之一。
然而,夏尔的出现却打破了所有的规律,他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开战以来到现在几乎没有相同的战术。
马恩河战役是用坦克正面突破,利用了敌人对新装备的恐惧;
安特卫普则用欺骗战术和火箭飞机炸了敌人关键的“大贝尔莎”和飞艇;
伊普尔出现了机枪飞机掌握制空权,它完美的配合火炮实施防御;
拉福克斯则惊人的把坦克、步兵和飞机揉成一团实施穿插包围!
上帝,到底哪一种战术才是正确的?霞飞感觉自己有点晕。
如果看不懂,就直接复制……
不,不能复制!
如果第二天报纸上出现一个大标题,“法兰西总司令采用夏尔一模一样的战术取得胜利”,这让他颜面何存?
所以,即便是复制也要有些改动,这样他就能理直气壮的回答:“不,它们只是表面看起来相似而已,实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战术!”。
公民们不懂战术,他们对比发现的确有不同,就会相信霞飞的话。
然而……
霞飞崩溃的发现他完全改不动,一点都不行!
省掉飞机忽略掉制空权?
不行,德国人的飞机一旦飞到天空侦察,穿插部队在侧翼集结时就会被德国人提前发现,就没有穿插突然性无法迅速突破。
何况,还需要用“机枪飞机”封锁和压制德国人的炮兵。
第一飞行大队必不可少!
直接从正面进攻?
不行,“圣沙蒙”和CA-1虽然已经改进,但在测试中它们依旧很难跨越战壕。
实战中依旧需要沙袋填壕才能让它们通过,而“沙袋填壕”也是夏尔发明的。
那么,可以把“两翼同时穿插”做个改变,实施“单翼穿插”吗?
答案依旧是否定的!
两翼同时穿插意味着每一边只需走一半的路,这不仅留给敌人的反应时间缩短了一倍,坦克的行程也只有一半。
后者很重要,因为以现在坦克的维护保养情况,单翼穿插走完全程而又履带不断,基本不可能。
“上帝!”霞飞陷入深深的苦恼:“这居然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想出来的战术,它丝丝入扣、紧密连接,每一个步骤都必不可少,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最终霞飞还是妥协了,他决定一点不动原样复制。
只要取得胜利,媒体方面都可以解决,让施耐德出点力就行。
但不可避免的,当霞飞把作战计划传达下去后,指挥部的气氛变得怪异起来。
参谋们什么也没说,脸上的表情却像是偷了什么东西似的,他们会忍不住想:如果这样能打赢,那为什么指挥的不是夏尔而是霞飞?
副司令卡耐斯看懂了这表情,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能高喊着打破尴尬:“打起精神来,小伙子们,我们的目标是包围敌人第4预备军!”
接着卡耐斯又补充了一句:“这一回,我们要包围的可是一个军!跟上回拉福克斯完全不同!”
参谋们稀稀拉拉的应和着:
“是的,将军!”
“这回困难多了!”
“这或许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包围战。”
……
第198章 前线获得胜利?
霞飞对开普敦的进攻展开到第5天。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开普敦正面已集结了5个步兵师,士兵们不分昼夜的对敌人防线发起冲锋。
炮火准备,冲锋,再炮火准备,再冲锋……
白天还有战机投入战斗对敌人炮兵实施压制,不过作用并不明显。
原因是德国人已经意识到了制空权对炮兵的威胁,他们把炮兵布署在丘陵环绕的盆地中,再有规划的将马克沁机枪布署在周围高地的山峰上隐蔽起来。
一旦有飞机降低高度对炮兵阵地实施轰炸或扫射,这些隐藏起来的机枪瞬间就会用密集的弹雨将飞机击落。
卡特意识到这一点后,严令所有机枪战机不准进入丘陵区域攻击敌方炮兵,他担心机枪战机万一被击落坠毁,“机枪射击协调器”的秘密将就此暴露。
没什么比这更重要,卡特如是想,就算是德国人把整个开普敦双手奉上也不例外!
……
这一天是夏尔的假期,他坐在返回达瓦兹的汽车上,初时天空下着雨,不知什么时候忽然变成了冰雹,它们打在车顶的帆布上“哒哒”作响,还有些落在汽车玻璃和引擎盖上发出清脆的“克克”声。
夏尔情不自禁的探出手想接上一些,但它们虽然打在手上却总能灵活的跳走,又或者在夏尔想多看一眼前已经融成了小水滴。
洛朗少校一手开车一手旋转雨刷器,回过头来笑着提醒道:“你不会想尝尝它的味道的,包括你以后看到的雪花。”
“为什么?”夏尔疑惑的问。
洛郎苦笑一声回答:“你生活在达瓦兹或许不了解,这里可是巴黎,平时伱闻到空气里有什么味道,冰雹里就有什么!”
夏尔“哦”了一声。
工业大发展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避免污染。
欧洲国家只是抢先一步,他们把地球尽情的污染了一遍,等产业升级完成之后,出于担心后来者超过他们,于是大力宣传并推动环保。
资本家的双标和丑恶其实无处不在,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宣传工具把自己包装得很美好。
……
回到家后,吃着早餐的夏尔感觉气氛有些怪异。
平时这时候,德约卡应该滔滔不绝的说着工厂这两天的慨况,好让夏尔能更快的投入工厂的新工作。
卡米尔本应在厨房收拾炊具,她总是最晚坐上餐桌的那一个,但今天却与德约卡和夏尔一起用餐。
“发生了什么?”夏尔嘴里塞着披萨,好奇的问了声:“是工厂不顺利?”
“不!”德约卡回答:“一切顺利,他们甚至生产出十辆样车,测试完就可以批量生产了。”
雷诺坦克的进度很快,这得益于夏尔的先知先觉,它在设计阶段就几乎解决了所有问题。
于是,不需要经过设计、样车、测试、重新设计、再生产样车测试……一系列复杂又耗时的循环。
“那是,因为今天的冰雹?”夏尔朝窗外望了望。
“不,夏尔。”德约卡放下叉子,他不顾卡米尔眼神的警告,语气带着愤怒:“他们抢走你的飞行大队,是吗?”
夏尔这才明白是因为什么,德约卡为这事打抱不平。
“您从哪里听说这件事的?”夏尔有些奇怪。
“所有人都知道。”德约卡回答:“他们认得卡特的飞机,还有科尼卢斯和鲁奇尼的!”
夏尔恍然,这三个人的飞机很好认:
卡特开的是“机枪飞机”,他飞机涂装是一根竖起来的中指,人称“中指卡特”。
科尼卢斯就是那个因为修不起飞机饿了两个月的肚子的家伙,他的飞机涂装是一条张着血盆大口的鲨鱼,人称“鲨鱼科尼”。
鲁奇尼是个火箭战机飞行员,他在伊普尔战役中引爆了德军的炮兵阵地,以俯冲速度快闻名,他习惯将机翼涂成法兰西的军装蓝,人称“蓝脸飓风”。
他们三个一旦在天空亮相,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夏尔的第一飞行大队。
而夏尔却放假在家,就意味着第一飞行大队被别人抢走了。
“他们说是霞飞干的!”德约卡闷声闷气的说:“他的做法与总司令的身份完全不符,这是可耻的行为……”
“这是军队的正常调动,父亲。”夏尔平静的回答:“军队不应该属于任何人,它们都是用来作战的。”
“虽然如此,可为什么唯独你这个队长没有调走?”德约卡反问:“谁比你更有资格指挥飞行大队?这显然是为了把你排除在战功之外……”
卡米尔打断了德约卡的话:“你居然希望他们把夏尔调去?在我看来这很合理,他们遵守了议会的决定!”
在卡米尔看来,只要夏尔不用上战场就很合理,就是好事。
她无法理解夏尔的心情,耗尽心血培养了一支飞行大队,在他们形成战斗力时却被一纸调令调走。
虽然没有明说,但德约卡的话显然更符合夏尔的心理预期。
然而,夏尔依旧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他们说,会把飞行大队还回来的,这一次只是紧急调用。”
德约卡轻叹一口气:“但愿如此。”
但谁都清楚这很可能是个托词,一旦他们充分认识到飞行大队的价值,就会找各种借口把飞行大队留下。
到时夏尔又能怎么样?
餐桌上一时陷入了沉默,各人都在想着自己的心事。
这时洛朗的汽车飞快的驶到德约卡门前一个急刹。
夏尔疑惑的朝窗外望去,一般情况下洛朗不会在这时间找上门,如果会,就说明有紧急情况。
果然,洛朗少校跳下车马不停蹄的跑上前。
德约卡及时打开门,洛朗少校匆匆进门对夏尔说:“少校,加利埃尼将军让你马上回司令部,他们在前线获得了胜利。”
夏尔一愣,霞飞在前线获得胜利?这是好消息,为什么要着急!
下一秒夏尔就反应过来了:霞飞的坦克如果能获得胜利,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敌人是有意放他们进去!
第199章 战局逆转
加利埃尼显然也猜到了这一点,因此,当夏尔赶到司令部站在他的办公桌前时,他第一时间就指着地图说:
“半小时前发起的进攻。”
“南北各一个特种炮兵师共两百多辆坦克,分别从特拉姆、罗德斯两地突破敌人防线。”
“进展出奇顺利,敌人没有炮兵也没有援军,就连77MM野战炮都没有。”
“我军坦克突破防线后就朝敌人侧后进发,他们计划在洛尔卡镇会师!”
夏尔无语,居然照搬拉福克斯的作战计划,一点都没改动。
“这很可能是陷阱。”夏尔眼里透着恐惧:“德国人打算把我军突破防线的两支部队包围!”
“我知道!”加利埃尼回答,眼里透着无奈和气愤:“我已经提醒过总司令了,但你以为他会信吗?他以为我们是在嫉妒他的成功,以为我们希望用谎言阻止他的胜利,挡住他向媒体炫耀战绩的道路!”
夏尔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