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151节

  接着又奇怪的望了望警卫,他们不应该放提贾尼进来。

  自从司令部“整顿”后已不容许“闲杂人等”随意进出司令部,包括军官。

  提贾尼微微一笑,抽出一份文件递到夏尔面前:“这是调令,上校!你们不是需要海军技术顾问吗?很荣幸为伱服务!”

  “你,就是海军派来的技术顾问?”夏尔艰难的望着提贾尼。

  这家伙肯定又是走关系“争取”到这个名额,否则一名海军技术顾问,怎么也不会派一名陆军少将来。

  提贾尼很大方的承认了,他摊了下手:“别小看我,上校,我可能是全面的技术顾问。”

  接着他又补了一句:“不管是什么问题,我都可以找到人帮您解决!”

第264章 鱼雷的改进

  今天临时有事来不急码,可能只有两章了,另一章会迟些出,抱歉!

  ————

  夏尔不无讽刺的问提贾尼:“你懂设计?”

  “不,我不懂。”提贾尼回答得很干脆。

  夏尔又问:“你懂数学?”

  提贾尼笑了起来:“我的数学从来都没有及格过!”

  “那你来做什么?”

  其实夏尔已经猜到了答案,这富二代是来“追星”的。

  提贾尼一摊手,脸上还带着委屈:“拜托,上校,我有资源,这够不够?”

  夏尔瞬间就没了声音,有资源的确是一种本领,谁让别人不会投胎。

  再仔细一想,提贾尼什么都不会反而是件好事。

  因为这意味着他需要把问题丢给造船厂的技术员,然后“夏尔打算生产超重型坦克”这个信息很快就会传出去,甚至包括夏尔的设计图纸。

  想到这,夏尔微微点头,示意提贾尼在办公桌前的椅子坐下。

  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到提贾尼面前,用手轻轻拍了拍,压低声音说:“这是我想要的坦克,将军。这是军事机密。”

  “明白,上校!”提贾尼应了声,饶有兴趣的翻开文件。

  然而,他只看了一眼就瞪大眼睛吃惊的望向夏尔:“13米长、3米宽,重120吨……这可是个大家伙!”

  “夏尔A1”才只有8吨,这可是“夏尔A1”的十几倍。

  “当然。”夏尔回答:“就因为是个大家伙,所以才需要海军技术顾问。我想知道这样的设计是否合理,比如钢材能否承受得住车体的自重,还有履带对地面的压强以及什么标准的履带才能承受得住120吨左右的重量。”

  “上校……”提贾尼一脸困惑的将目光转向文件,语气略带迟疑:“您不会是真想把这种坦克,生产出来吧?”

  “有问题?”夏尔反问。

  “不不,没……没什么问题。”提贾尼挠了挠头,眼神中似乎有些沮丧:“看来是我错了。在见到‘夏尔A1’后,我以为坦克就该像它那样,没有比它更好的了。但现在……”

  夏尔有些意外。

  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什么都不懂的富二代居然还有这眼光。

  提贾尼显然没有专业知识,但似乎凭直觉就“感觉”到了坦克的发展方向,他的思维甚至早于艾斯丁尼上校。

  其实这是夏尔误解了,提贾尼不完全是靠“直觉”。

  普通人的研发,总是身不由己的沉沦于战场或者以赚钱为目的。提贾尼则把它上升到另一个高度:他认为装备研发是一种艺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过程,是一种战争的暴力美。

  或许是因为站在另一个高度,所以他能看得更远、更清晰也更有前瞻性。

  也只有提贾尼这样的出身才有可能做到这样,因为普通人无法将坦克这些装备当玩具看,或者把军舰当一幅画欣赏,他们没有这样的条件。

  夏尔没跟提贾尼废话:“我只想知道答案,将军,您有没有办法解决?”

  “当然有。”提贾尼嬉皮笑脸的回答:“放心,上校,我明天就把设计方案以及您需要的数据带来,保证您满意!”

  夏尔“嗯”了一声,转身审阅费尔南中校刚交上来的一叠电报,似乎是告诉提贾尼:忙伱的,慢走不送。

  提贾尼没离开,他赔着笑脸凑上来:“上校,鱼雷的改进碰到了些难题。”

  夏尔没回答,依旧忙自己的事,鱼雷如果简单就不需要你们研发了。

  坐冷板凳的提贾尼并不介意,他跟没事的人似的,吊儿郎当的拿过一根铅笔,一边把玩着一边自言自语:

  “主要的难点是水文情况太复杂了。”

  “鱼雷发射出去后很容易受暗流影响,而我们甚至无法预知水流的方向,因此它的发射方向不受控制。”

  “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提升鱼雷的速度,或者加装感知器自我较正,但效果都不理想。”

  ……

  尽管夏尔不打算听,但依旧被提贾尼抛出的问题吸引,手里虽然在翻着情报但思维却被带偏了。

  这个问题其实炮弹也有。

  区别是空中飞行的炮弹受风力影响,而风力显然比洋流的影响小得多。

  另一方面,风力在某个局部范围和特定的时间是可测的,比如西北风、东南风,几级,炮兵可以根据风偏率修正,最终得到相对精准的弹道。

  

  海里发射的鱼雷就没法这么做,洋流里甚至可能有几个漩涡把鱼雷甩到另一个方向。

  因此这时期才有150米距离也没能命中目标的战例,甚至出现军舰发射的鱼雷会调个头把自己击毁。

  (注:1942年,英国海军发生过这样的事故)

  近现代是加装了陀螺仪后让鱼雷拥有自我修正航线的能力才有了质的飞越。

  不过还有一个简单直接的办法……

  夏尔沉吟片刻,回答:“我们或许可以用线导解决这个问题。”

  “线导?”提贾尼一脸淡定的望向夏尔:“您是说布伦南鱼雷?”

  这回轮到夏尔迷糊了。

  他原以为在自己提出线导鱼雷这个先进概念时,提贾尼会惊呼:“说得对,上校,我们只要在鱼雷尾部加一条线就可以控制它们的在海里游向目标了!您太棒了,我们怎么都没想到!”

  然而……

  提贾尼的表情只是有点困惑,还提出了一个夏尔不知道的名词:“布伦南鱼雷。”

  夏尔的反应同时让提贾尼意外,他眼神闪过一丝诧异,还有敬佩:“上帝,您不知道布伦南鱼雷,但您却依旧想到了用线导来解决精度问题。”

  夏尔听出了这话的意思,他停下手中的动作扭头望向提贾尼:“将军,您的意思是,线导鱼雷已经发明发明出来了?”

  “是的,上校!”提贾尼重重的点了点了头:“这应该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我不太确定,发明者是爱尔兰的布伦南,因此被命名为‘布伦南鱼雷’。”

  夏尔有点晕。

  这是一战,他总以为这时期的装备很原始很落后,没想到鱼雷居然已经发展到线导层次了,而这种制导技术即便到了近现代依旧在使用。

  接着夏尔就有些奇怪:“既然有这种鱼雷,为什么还会有精度问题?”

  夏尔的意思是,你们把它用上不就完了?

  提贾尼摇了摇头,回答:“它有很大的局限性,上校,我们许多人也在讨论是否要用这种方式。”

  (上图为布伦南鱼雷,1887年发明,雷体上一根直杆是用来观测它的位置,雷体后连接着导线用来输电和控制)

第265章 布伦南鱼雷

  听了提贾尼的解释,夏尔才知道这时期的“布伦南鱼雷”与近现代的线导鱼雷不是一回事。

  最大的区别是“布伦南鱼雷”的导线在负责“控制”的同时还要输电。

  “它装的是电力发动机。”提贾尼解释道:“我们的电池无法储存足够电能让它驶向目标,而发电机又过于庞大无法塞进弹体,因此我们采用岸上发电为其输电。”

  发电的方式则让夏尔忍俊不禁,他们甚至为这种鱼雷配一个锅炉房,用锅炉房驱动蒸汽机发电,再把电输给鱼雷,整个装置差不多是一个小型发电厂。

  (上图为“布伦南鱼雷”的工作方式,它一般布设在岸上,瞭望塔用来观测鱼雷的方向,再用电话通知基地内的人员通过“方向盘”控制鱼雷修正弹道)

  很明显,这么庞大鱼雷机构无法带到鱼雷艇上。

  甚至搬到驱逐舰、战列舰上都被认为不现实,驱逐舰、战列舰的内部空间寸土寸金,为鱼雷开辟专用系统甚至还要设置瞭望手协同,不如用传统鱼雷碰运气。

  不过夏尔很快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两种鱼雷综合在一起?”夏尔回答:“我是说,取两者的优点。”

  “两者的优点……”提贾尼忽然明白了:“您的意思是,为传统鱼雷装上导线,导线只控制鱼雷转向?”

  夏尔点了点头。

  这时期已经有“布伦南鱼雷”,这意味着电力控制鱼雷转向的系统已经成熟,研发起来不是什么难事。

  提贾尼发了一会儿愣,然后突然起身,面色凝重:“非常感谢,上校。我不确定这想法是否可行,我得去问问他们!当然还有这个……”

  说着提贾尼扬了扬手里的文件:“我很快会回来找您……”

  “等等!”夏尔叫住了急着要走的提贾尼:“我们或许应该讨论一下鱼雷射程的问题。”

  提贾尼像是触电般的回身,一脸惊愕的望着夏尔:“您,您还有办法提高鱼雷射程?”

  ……

  巴黎第15区,塞纳河畔五层别墅,戴着夹鼻眼镜的韦尔斯正埋头在一堆设计图内,忙得焦头烂额。

  这段时间,韦尔斯一直在贯彻夏尔提出的两个方向:升级驱逐舰和改进鱼雷。

  升级驱逐舰对布雷斯特造船厂没什么技术难度,不过就是对军舰航速、装甲、火力的综合考虑。

  重点是它有明确的目标:航速要比巡洋舰、战列舰快,火力和防护要比英国的驱逐舰强。

  这样一来,就能形成非对称竞争:能打得过驱逐舰的追不上它,能追得上驱逐舰的又在它面前不堪一击。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无敌的,它可以在海洋上到处跑谁都拿它没办法。

  然而,鱼雷的改进就难了。

  最让人头疼的,是它用压缩空气在内部推动汽轮机驱动螺旋桨,而压缩空气仅有21%的氧气,这决定了鱼雷的射程只有2公里左右。

  (注:早期的白头鱼雷射程只有640米,后期逐渐发展到10公里)

  想要提升鱼雷的射程,就只有增加体积装载更多压缩空气,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其它办法。

  除非,像“布伦南鱼雷”一样用电线供电,这么做原则上能将鱼雷打得更远。

  但那只是“原则上”,实战中导线的长度存在自重断裂的问题,这同样决定它的射程很难超过2公里。

  2公里,这个数字就像魔咒,紧紧的箍在韦尔斯头上让他无法超越。

  所有的设计师、所有的设计方案都无法做到。

  韦尔斯越看越心烦,最后干脆把设计图全都抛到一边,气呼呼的起身,从怀里取出雪茄烦燥的骂道:“都是垃圾,还有人想把空气换着氧气,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会把自己炸上天?”

  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韦尔斯知道是提贾尼,他心下有疑惑,提贾尼难道不应该在城防司令部?

首节 上一节 151/3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