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圣艾蒂安兵工厂的管理者,他当然知道这些装备的生产极其简单,尤其是手榴弹,只需要抓几个工人稍加培训就可以。
所以,是圣艾蒂安需要夏尔,而不是夏尔需要圣艾蒂安。
没有圣艾蒂安,夏尔可以随便找一个兵工厂甚至自己开一家。然后,这些装备一样会像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
到时,法兰西最大的兵工厂就会是夏尔兵工厂,没有新武器的圣艾蒂安则将在几个势力的夹击之下被迅速淘汰,谁也救不了。
斯蒂德看着坐在地上发愣的拉约姆,轻轻摇头:“你始终不明白,兵工厂的前途在于创意,谁掌握了创意谁就拥有话语权。而你眼里只有工厂、工人和机器,你为什么不想想:所有这一切,能比得上夏尔随手画出的一枚手榴弹?”
拉约姆感觉自己做了傻事,父亲选择的路很可能才是正确的。
工厂、工人,甚至机器能轻易找到替代品,但创意却不行。
夏尔有这样的创意,每一项创意都足以撼动圣艾蒂安,而且往后可能还有更多。
因此,夏尔毫无疑问是军工之王。
父亲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选择全力支持他,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并带领圣艾蒂安走向辉煌。
可自己却把它当作不战而降,甚至希望与施耐德合作赶走夏尔这个威胁!
……
城防司令部,夏尔接到斯蒂德的电话,知道他已经成功说服了拉约姆。
夏尔不太关心这事,在格雷维被跟踪起,拉约姆的事情就注定要败露。而事情一旦败露,拉约姆就只有“被说服”一条路。
毕竟拉约姆人在圣艾蒂安兵工厂,经过这件事后,斯蒂德肯定会把拉约姆严密“保护”起来。
夏尔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达达尼尔海峡方面,情报一封又一封经夏尔之手递到加利埃尼将军面前。
加利埃尼对战事做了个总结:
“战列舰已经增加到了18艘,还有数十艘巡洋舰和驱逐舰,但看起来收效甚微,他们甚至不敢进入海峡作战。”
“这些战列舰难道不能强行通过?”
加利埃尼在海战是外行,他认为战列舰可以凭借速度和装甲强行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只要进入更宽阔的马尔马拉海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主要是水雷,将军。”夏尔回答:“只要一枚水雷就能将战列舰炸沉,而奥斯曼人在狭窄的海峡内布满了水雷。”
加利埃尼扬了扬手中的文件:“他们同时带着许多扫雷船,还有驱逐舰,扫雷船和驱逐舰可以在前方开路,战列舰在后方跟进……”
“奥斯曼人找到了一个聪明的应对方法。”夏尔解释道:“他们的火炮对战列舰无可奈何,但却足以击沉扫雷船和驱逐舰。因此,他们选择把火力集中在扫雷船上。”
加利埃尼“哦”了一声,不再说什么。
战争的确应该像加利埃尼说的那样的打,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扫雷舰一起上,扫雷舰和驱逐舰在前方扫雷,主力战舰在后方跟进。
虽然会有伤亡也会有代价,但只要一往无前,舰队很快就能通过达达尼尔海峡进入马尔马达海。
但舰队总司令卡登中将始终对此有顾虑,他担心打奥斯曼帝国这样的小国,一旦舰队付出惨重的代价,他的指挥就会成为世界级的笑话。
因此,卡登中将一直以来都在采用他以为更稳妥的作战方式:白天军舰隔远了炮轰岸防炮,晚上扫雷船偷偷进入海峡扫雷。
这打法看似稳妥,其实却给敌人更多的反应时间最终打成“添油战术”:敌人抓准规律后,马上做出相应的对策,他们白天把炮隐藏起来,晚上出来炸扫雷船并及时补充鱼雷。
卡登中将理所当然的把敌人当成了不会变通的傻瓜!
第273章 拖延的28天
奥斯曼帝国和德国人在达达尼尔海峡几乎没有准备。
这是温特将军告诉夏尔的,他激动的给夏尔发了一封电报:
“您的计划很成功,上校。”
“我们获知的情报是,奥斯曼帝国在达达尼尔海峡装备的一百多门火炮里绝大多数是十几年前的老式火炮,能够对战列舰构成威胁的新式火炮不超过二十门。”
“同时敌人物资不足、炮弹不足,水雷也不足。有许多水雷甚至是俄国的水雷,它们是俄国布设在黑海中,因为断了雷索顺流而下漂到马尔马拉海被奥斯曼帝国“捡到”再次利用起来的。”
“奥斯曼人和德国人显然已经上当了,他们在达达尼尔海峡没有任何准备,我们胜利在望!”
然而,战局不像温特将军想像的那么乐观。
卡登中将的“添油战术”不断给敌人休息和补充的机会,甚至让守军学会怎么作战。
夏尔眼看着自己营造出来的大好机会被英国皇家舰队愚蠢的指挥官浪费掉,却毫无办法。
最后,甚至连英国人都看不下去了。
英国海军部给卡登中将连发两道电报:“舰队如果因为进攻遭受损失,甚至整个作战行动遭到失败,其责任都将由海军大臣承担,你只需要考虑你的任务和面前的敌人!”
电报的意思很明显,放心的打,输了算上司的,赢了算你的。
但卡登中将依旧无法直面这场战事,第二天,他就因为健康原因离开职守到后方疗养。
他离开前推荐罗贝克少将接替指挥,但威姆斯少将的资历却高罗贝克少将,舰队又因此争论了三天。
直到罗贝克少将被紧急晋升为中将才解决。
而此时,距离舰队兵临达达尼尔海峡打响第一炮已经28天。
……
夏尔眼睛都黑了一圈,他给温特将军发个电报:“这一仗已经输了,明智的选择是就此撤军。”
温特将军当天下午赶到夏尔的办公室,他看起来很憔悴,这段时间似乎一直在因为达达尼尔海峡的战事奔波。
夏尔把温特将军带到了会议室,还没坐稳就很肯定的告诉他:“没有任何人会持续28天佯攻,德国人再笨也能猜到我们的进攻重点是达达尼尔海峡。”
“您说的没错,上校。”温特将军一脸沮丧:“现在无论我们在北面怎么虚张声势都无济于事,德国人正将大批鱼雷运往达达尼尔海峡,还有火炮和炮弹。”
“那么,您依旧对这一仗抱有幻想?”夏尔问。
原则上只要奥斯曼帝国的水雷够多,英国舰队就永远无法通过达达尼尔海峡。
温特将军望向夏尔的眼神带着期待:“我想知道,您是否还有别的办法?比如,我们或许可以真的在北面登陆……”
夏尔摇了摇头:“已经将近一个月了,将军。我们一直让德国人以为我们在北面登陆,他们在北面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
这是计中计的后遗症,原本是为了让德国人误会,现在却断了从北面登陆的可能。
夏尔缓声劝着温特将军:“您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住手。如果给敌人一个月的准备时间,甚至用实战演练帮助敌人训练了一大批知道怎么防守海峡的士兵,在这情况下还能打败敌人,就只有一种可能:奥斯曼帝国主动投降。”
温特将军皱着眉头叹了一口气:“您或许是对的,上校。但是,我说服不了他们。海军大臣认为之前不能取得胜利是因为卡登将军的懦弱,现在换成了罗贝克少将……”
夏尔打断了温特将军的话:“达达尼尔海峡也换上了德国产的水雷,而且比之前的更多、更先进,而罗贝克少将很可能不知道这个,他甚至没有指挥经验。”
温特将军面如死灰,良久,才重重的点了点头:“我去试试,如果任由海军大臣发起进攻,这可能会是一次灾难!”
说着温特将军就匆匆离开了。
原本驻扎在伊普尔的他来去一直是坐火车,但现在却是直奔机场,他要抓紧时间回英国与海军大臣谈谈。
然而,夏尔却知道他无法说服海军大臣。
海军大臣曾经放出豪言壮语:“如果进攻达达尼尔海峡输了,我就到前线去当一名士兵!”
因此,他不可能轻易承认失败,哪怕知道这一仗已基本不可能取得胜利。
果然,温特将军返回的第二天,协约国的舰队就对达达尼尔海峡发起总攻。
城防司令部的参谋们听到这个消息时发出一声欢呼,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给他们点厉害看看!”
“那可是18舰战列舰,他们早就该把奥斯曼帝国轰平了。”
“我赌他们今天就能突破海峡。”
……
18舰战列舰,其中还包括英国最先进的超级无畏战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
但这些战列舰的表现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移动时无法命中目标、天气不好时无法命中目标、距离远了也无法命中目标。
只有风平浪静天气晴朗抵近射击才行!
舰队的表现使人们都陷入一种失望、压抑的情绪中。
现在,他们认为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
加利埃尼眼中则带着些忧虑,他瞄了夏尔一眼,小声问:“这该不会是伱的计划吧?”
夏尔只能回以苦笑。
战事似乎一切顺利,这是首次军舰与扫雷工作同时在白天进行。
虽然没有看到战场情况,但情报似乎能描绘出作战场景:
双方打得炮火连天,战列舰带着其它军舰同时炮击敌人的堡垒和炮群。
带着厚重装甲和巨炮的战列舰在碧波中变动位置,顶着敌人的炮火对敌人炮台实施抵近射击,大炮小炮齐声轰鸣,在浓密的烟雾和飞尘中,堡垒被巨大的火球笼罩。
海峡两侧的山丘,奥斯曼帝国阵营的大炮怒吼着回应,原本只有晚上才出来活动的移动炮火,此时也不得不在白天直面舰炮的打击。
协约国的驱逐舰和扫雷艇则在一道道冲天而起的水柱中冲在最前头,它们要为战列舰的推进扫清障碍。
这时一封电报传来好消息:“我军命中敌人弹药库!”
指挥部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所有人都觉得,这一仗离胜利已经不远了。
大家好,暂时改为两更
旅游回来小病一场,身体一直没怎么调整好,回来就三更到现在有些坚持不住了。
容我休息几天。
第274章 错失良机
城防司令部一片欢声笑语,参谋们甚至私下开了赌局,他们赌的不是舰队的胜负,而是舰队在今天或明天突破达达尼尔海峡进入马尔马拉海。
费尔南中校偷偷的问夏尔:“上校,您不参与吗?”
夏尔冷冷的回了一句:“失败的赔率是多少?”
费尔南中校一愣,然后呵呵笑了起来:“失败?没人认为舰队失败,如果有,我愿意用1比100的赔率跟他赌……”
“如您所愿。”夏尔在口袋里摸了摸,把全部11法郎拍到了费尔南中校面前。
费尔南中校愣了下,他看着夏尔一脸坚定的样子有些犹疑。
但一想,这仗不可能会输,那可是18舰战列舰,整个德国才只有17艘,它们已经足以毁灭一个国家了,何况对手还是奥斯曼帝国。
想着,费尔南中校大方的收下了夏尔的11法郎,并得意的在夏尔面前扬了扬:“我就当您请我喝一杯了!”
然而,这时突然一名通讯兵惊叫起来:“将军,‘布韦’号被击沉了!”
“布韦”号是法兰西派去与英国舰队协同的四艘战列舰之一。
或许是自尊心作祟,法兰西人很希望自己的战列舰能在这一仗拿下比英国人更耀眼的战功,因此都很想知道它们的情况并抱有很大的希望,没想到收到的第一条情报居然是它被击沉!
司令部瞬间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包括加利埃尼在内全都停下手中的动作震惊的望向通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