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下,夏尔补充道:
“他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逼我走上战场。”
“比如派出几个媒体在军舰上跟踪报道。”
“记者会每天追着我问:‘您对战场的伤亡怎么看?’、‘您认为您应该亲自上战场指挥吗?’、‘还是继续打算留在军舰上?’……”
“到时我该怎么回答?”
加利埃尼明白了,他们会通过舆论压力一步步将夏尔逼上战场。
夏尔如果选择不去,又会成为“逃兵”失去民心失去一切。
“并不是我想上战场。”夏尔给出了结论:“但与其被他们逼上战场,不如主动请求上阵。”
加利埃尼愣愣的望着夏尔,他知道夏尔是对的。
被逼着上战场意味着什么准备也没有,部队中都有可能混有刺杀夏尔的杀手。
而主动请求上阵,至少可以提出要求用自己信得过的军队。
加利埃尼有些担心:“你从未上过战场……”
“我是指挥官,将军。”夏尔安慰道:“他们会保护好我的。”
加利埃尼轻叹了一口气同意了:“好吧,这一天总会来的!”
考虑了一会儿,加利埃尼说:“我可以调一支三千人的部队增援达达尼尔海峡,你作为团参谋。”
“是,将军!”夏尔起身回应。
“你还有什么要求?”加利埃尼问。
夏尔回答:“我希望给我两周的时间做准备!”
第280章 民族之柱
(下图为被击沉的“歌利亚”号)
第二天晚上十点半左右,刚结束工作不久的夏尔像往常一样回到宿舍,他打算看一会儿书再睡觉。
现代时的夏尔并不喜欢看书,他通常是刷手机,但这时代似乎就只有书可以作为一种睡前消遣了。
就在夏尔眼皮发沉一阵阵困意袭来时,隔了两间的加利埃尼休息室方向忽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夏尔忽然被惊醒,接着一咕碌坐起身,他知道战场可能出现了变化,马上起床穿军装。
果然,不久就有通讯兵敲响了夏尔的门,他紧张的报告道:“上校,达达尼尔海峡战报,‘歌利亚’战列舰被击沉!”
夏尔一愣,匆匆套上鞋,一边扣着军装的扣子一边开门跟通讯兵走向作战部。
加利埃尼已经在那等着了,他的军装皱巴巴的,似乎是和衣睡的原因。
这是一个好习惯,夏尔如是想,战场可没有时间脱衣服穿衣服,这个步骤应该省略掉。
加利埃尼随手将电报递给夏尔,说:“半小时前的事,‘歌利亚’号遭到偷袭,被两枚鱼雷命中,两分钟内沉没,暂时还不清楚原因。750名船员大部失踪,现在还在紧急抢救中,不过……”
后面的话就不用说了,战列舰如果在两分钟内沉没,估计又像“布韦”号一样死伤惨重。
作战部忙了起来,情报一封接着一封传来,战情逐渐明朗:
当时“歌利亚”号战列舰正在驱逐舰的掩护下实施夜间轰炸任务,一艘奥斯曼帝国的“雷击舰”乘着夜色偷偷靠近,在相距不到100米的距离一口气发射了三枚鱼雷,其中两枚命中,“歌利亚”瞬间被击沉。
(注:雷击舰其实就是鱼雷艇,只是出于廉价考虑,它们使用烧煤的蒸汽机驱动,于是就有了所谓的“雷击舰”,它们一般在600吨排水量左右)
加利埃尼脸色严峻。
与之前被水雷炸沉的军舰不同,这一回是奥斯曼帝国主动出击用“雷击舰”击沉协约国的战列舰,非同小可。
“这意味着在军舰上也不安全。”加利埃尼不无忧虑的说:“另外,只用一艘小小的‘雷击舰’就击沉了战列舰,这会给部队的士气造成很大的打击!”
接着加利埃尼把目光转向夏尔:“你要抓紧时间了,他们可能会借此机会再次对你发出‘声讨’。”
夏尔点了点头,这对资本家们来说是个好机会。
……
果然,第二天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了这则让人震惊的消息:
“奥斯曼帝国‘雷击舰’发射三枚鱼雷击沉了‘歌利亚’号!”
“奥斯曼帝国一共有四艘这样的‘雷击舰’,这是否意味着协约国夜晚不能执行轰炸任务?战局是否会再次陷入僵局?”
“击沉‘歌利亚’的大卫是谁?”
……
最后的标题是引申自《圣经》。
“歌利亚”舰名是取自《圣经》中的巨人歌利亚,他是被少年大卫抛石击倒后杀死。
现实与《圣经》的故事颇为相似,人们纷纷猜测谁是那个杀死“歌利亚”的“大卫”。
不久消息传来,奥斯曼帝国在为他们的“国家支柱”号“雷击舰”庆祝,其舰长被晋升为少校,策画这次行动的费尔勒上尉因此获得了多枚勋章,其中包括德国的一级铁十字勋章。
一种呼声在民众中甚嚣尘上:
“他们赢不了这场战争,因为没有夏尔。”
“是时候把夏尔派上战场了,让他去教那些愚蠢的英国人怎么打仗。”
“只有夏尔才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
巴黎以西600多公里的布雷斯特,这里座落着法兰西两大军港之一的布雷斯特港(另一军港是土伦港),还有法兰西最大的造船厂。
船厂内各种机器“隆隆”作响,还有嘈杂的敲打和喊叫声,工人们有条不紊的围着几艘小船的雏形忙碌着。
韦尔斯、提贾尼两人站在一旁,拿着设计图对照实物边看边讨论要注意的地方。
“我认为船头的踏板还可以再加厚加高。”提贾尼指着图纸说:“它恰好可以跟后方的发动机配重,同时也能为士兵提供更好的掩护。”
“不能再加高了。”韦尔斯否定了这个想法:“否则会影响船体的稳定性。”
“我们通常会选择风平浪静的时候登陆。”提贾尼坚持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士兵的安全更重要。”
“当然。”韦尔斯回答:“但你似乎没有考虑敌人的炮弹?”
提贾尼瞬间无话。
敌人的炮火会在船体周围造成不小的波浪,如果仅仅是在附近爆炸就能把船掀翻,士兵同样不安全。
韦尔斯微笑着望向提贾尼,面带欣慰:“伱似乎并不抵触海军!”
“我从来就不抵触海军。”提贾尼耸了耸肩:“我抵触的是无用的海军!”
韦尔斯微微点头。
之前提贾尼也说过类似的话,但韦尔斯不相信,他以为这只是提贾尼的一个借口。
海军怎么可能会无用?
有海军才有殖民地,有殖民地才是一个大国!
多少人为强大的海军而疯狂,而提贾尼却说海军无用。
现在,韦尔斯有些理解白提贾尼的想法了,因为这是他亲眼所见,夏尔正逐渐让“无用”的法兰西海军变得“有用”。
就在这时,管家拿着一份报纸走到韦尔斯面前:“先生,我认为您应该看看这个!”
韦尔斯接过报纸一看,头版头条上写着:《‘歌利亚’号战列舰疑似被‘雷击舰’击沉》。
凑上来的提贾尼也看到了,两人看了一会儿详情,抬起头来震惊的望向对方。
韦尔斯感叹:“这就是夏尔所说的发展鱼雷艇保护海岸线。”
“是的。”提贾尼点了点头:“这是用实战证明夏尔的理论是正确的,这还只是一艘‘雷击舰’,航速只有35节。”
(上图为奥斯曼帝国的“民族之柱”号“雷击舰”,主要武器为三具鱼雷管,另有两门75MM炮)
第281章 提贾尼的执着
巴黎众议院,议员们对加利埃尼的“讨伐”越发激烈:
“协约国舰队不得不停止夜间的轰炸的行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登陆部队白天打下的阵地,晚上又会因为没有炮火支援被敌人打回去。”
“我们的军队在岸上与敌人反复拉锯,时间一长,协约国只有失败一个结果!”
……
加利埃尼冷冷的看着这些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议员们,心想,这难道是夏尔的错?他已经一次一次又一次的警告决策者不要打这场战役了。
现在打成这样,难道不应该去找那些做决定的人?
格雷维站起身来。
与之前不同,此时的他显得颇为平静,他似乎知道大局已定,现在要做的只是最后轻轻推一把。
“将军。”格雷维轻描淡写:“我很能理解您希望保护夏尔的心情,但上战场是每个军人的天职,如果您始终把夏尔牢牢绑在身边,这对所有在战场饱受苦难甚至失去生命的士兵似乎不太公平!”
会议室内立时响起一片附和声。
混蛋,加利埃尼在心里骂了声,一句话就把夏尔和士兵对立起来,并且还会让士兵的家属恨上夏尔。
“先生们!”阿曼德朝身后的议员们挥着手:“我们同时希望军方能保证夏尔安全,即便到了达达尼尔海峡,我们希望他只是呆在后方的军舰上,它们不应该出现类似‘歌利亚’的情况!”
无耻,加利埃尼恨得直咬牙,一句话就把夏尔的安全推给了军方。
不过加利埃尼什么也没说,他只是静静的站在台上等着。
会场逐渐安静了下来,他们似乎是在等待加利埃尼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非常抱歉!”加利埃尼平静的说:“我无法满足你们的愿望!”
会场响起一片嘘声。
加利埃尼紧接着补了一句:“夏尔的意思是,他不愿意呆在后方安全的战列舰上,他希望带着一支部队登陆作战!”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愣愣的望着加利埃尼,许多人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
“是的。”加利埃尼很肯定的点了点头:“他将上阵作战,带领一支部队!所以……”
加利埃尼将目光转向格雷维,一语双关:“如您所愿,格雷维先生!”
格雷维回以一个僵硬的微笑,心下颇为苦涩:夏尔,宁愿带一支部队走上战场,也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建议与他合作!
……
布雷斯特造船厂,韦尔斯和提贾尼正在测试刚生产出来的登陆艇。
俩人吃惊的发现它基本没有问题,一生产出来就可以正常使用,韦尔斯甚至让工人到上面当作士兵走完了整个过程。
测试顺利得让人无法想像,踏板一放下,士兵们就可以沿着打开的舱门冲到岸上。
韦尔斯有些担心:“如果敌人的机枪正对着我们的舱门,踏板放下的那一刻,整船人都会被打成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