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上岸”而不是“登陆”。
英国人认为只要敌人在海岸线上还有武装,就都可以用舰炮解决。
面对土枪、土炮或木棍弓箭的土著的确如此,舰炮一响就把他们吓坏了,“皇家海军师”就可以毫无阻力的划着木船上岸。
但面对一个有枪有炮的国家尤其这个国家还有德国支援,结果就是另一回事了。
提贾尼海军出身,又在陆军军校学习受训,甚至还参加过实战,让他组建海军陆战队再合适不过。
但提贾尼却紧张起来:“上校,虽然我很愿意,但是我担心……”
“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夏尔问。
“是的。”提贾尼点了点头,脸上带着迟疑:“我受的训练是陆战,唯一的实战经验就是开普敦战役。”
提贾尼有些尴尬,这唯一的实战却是件丑事。
接着,提贾尼提出了自己问题:“如果让我做一名团长,我甚至不知道该从哪里做起,毫无头绪……”
“很简单。”夏尔回答:“你只要思考一个问题,教会部队使用你生产出来的船只,就像做一个说明手册,需要注意些什么、在什么时候使用等等。”
提贾尼半张着嘴:“就这样?”
“就这样。”夏尔点了点头:“接下来就是你学过的陆战了。”
见提贾尼依旧有疑虑,夏尔又补充道:“我听说,伱在用另一种眼光看战争装备,就像艺术品?”
“是的。”提贾尼回应:“许多人不相信,但我的确这么认为。”
接着提贾尼又赶忙解释:“不过这不会影响我的指挥,我保证!我能把它与战事分开,我知道这是两回事,我应该公私分明……”
“不,将军。”夏尔打断了提贾尼的话:“我恰恰不希望你‘公私分明’。”
提贾尼一脸疑惑的望着夏尔,他又以为夏尔是在开玩笑。
夏尔解释道:“战争本身就是艺术,如果你真的能做到用这种眼光看装备、看战争,您就会是一名出色的指挥官,将军!”
提贾尼愣住了。
夏尔的观点很新颖,没有任何人这么说过。
军校中总是说战争的残酷,是坚定不移的执行命令和实现目标,这跟艺术的自由发挥是两回事。
但提贾尼却觉得夏尔说得很对,如果从另一个高度以欣赏艺术的角度去思考战争,就不会被条条框框限制住,至少不会纠结于“进攻理论”、“防御理论”哪一个是正确的。
接着提贾尼想通了。
夏尔就是这样的指挥的,他的指挥就是一种艺术,不受任何理论限制的艺术。
战争或许就应该这样,它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应对而不是看教材上说什么。如果教材上有说,那么敌人就能猜到,那就不是战争!
提贾尼忽然有了信心,他挺身说:“我明白了,上校。那么,我指挥的部队……”
夏尔将目光转向加利埃尼。
加利埃尼“嗯”了一声,拉开抽屉取出一份准备好的文件递到提贾尼面前:“我从第6集团把第105团调来,这是打过马恩河战役的部队,作战经验丰富。”
这几天,加利埃尼把这支部队进行一次整编,将战斗力差、表现不济的部队调走,更重要的是进行一次筛选,把不支持夏尔的部份军官调离岗位。
加利埃尼认为后者更重要,虽然他们不多。
这不只是指挥难度的问题,这部份军官还有可能被资本家收买针对夏尔。
提贾尼拿过文件翻了翻,迫不及待的望着加利埃尼:“将军,我什么时候能见到我的部队?”
“随时可以。”加利埃尼回答:“他们已经在巴黎警察训练基地休整了!”
“太好了!”提贾尼扬了扬资料,兴奋的像个孩子:“我,我马上去。”
提贾尼前脚刚走,费尔南中校就匆匆上前递上一封电报:“将军,又一艘战列舰被击沉,是‘凯旋号’!”
加利埃尼一愣。
上回战列舰被击沉是在夜晚,那可以归为奥斯曼帝国“雷击舰”的偷袭,这一回却是白天。
拿过电报一看,加利埃尼神色渐渐变得凝重,他将电报递给夏尔:“确认是潜艇,德国人的潜艇赶到达达尼尔海峡,用一枚鱼雷击沉了‘凯旋’号。”
电报说得很详细。
由于之前“歌利亚”号被击沉,英军战列舰即便是在白天执行轰炸任务也十分谨慎。
当时“凯旋”号处于严密的警戒状态:有两艘驱逐舰掩护,在舰体周围设置了防鱼雷网,而且完全关闭了水密隔舱。
但德国人的鱼雷装有破网器,它轻易的切开了防鱼雷网接着命中“凯旋”号。
“凯旋”号发现了这艘潜艇,它慌乱中开火但没有命中潜艇,却击中了一艘英国补给船引起了大火。
不久,加利埃尼又收到另一封电报。
加利埃尼眼中有些无奈:“他们把所有的战列舰都撤回锚地,这意味着军舰对岸支援可能会因此变弱,你依旧对登陆有信心?”
夏尔回答:“那要看登陆作战的目的是什么了。”
“什么意思?”加利埃尼疑惑的望着夏尔。
登陆作战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打败奥斯曼帝国或迫使其投降?
再往远一点说,就是在西线后方开辟一个新的战场以打破僵局。
夏尔平静的回答:“如果我们毫无征兆的在达达尼尔海峡登陆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或许有可能打破僵局。但现在已经过了一个多月……”
加利埃尼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奥斯曼人已经有了准备,他们只需要挖下战壕,那就会另一条西线!”
所以,“打破僵局”这个战略目标已注定不可能实现。
如果能实现,有更充足的补给的西线就可以,何必要将部队、补给、弹药运到奥斯曼帝国打?
第284章 深水炸弹
时间仅仅只隔两天,协约国又一艘战列舰被击沉。
这回是英国的“尊严”号。
它的防守更加严密,除了防雷网外还有商船和运输船,它们在战列舰周围围了一圈,另外还有三艘驱逐舰和两艘拖网船在周围往来巡逻。
但德国潜艇依旧成功将它击沉。
德国人很聪明,他们选择在拂晓时偷袭,那时微亮的天空反而会使水面一片漆黑,水手们看不到潜望镜,而潜艇却能通过庞大的舰体黑影准确判断战列舰的位置。
于是,德国潜艇在500米外发射了鱼雷,它在风平浪静的水里乘波而过,奇迹般的穿过两艘拱卫商船的间隙,再割破防雷网准确命中“尊严”号中央。
由于爆炸部位是正中,“尊严”号仅七分钟就下沉。
幸运的是,“尊严”号当时在海岸附近,船体搁浅,最终只有40余名水兵遇难。
……
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战列舰被敌人击沉的消息,虽然报纸依旧在头版头条登载,但民间已没有多少讨论的热度。
加利埃尼只是摇了摇头:“难以想像,一艘几百万英磅的战列舰只被一枚小小的鱼雷击中就毁于一旦。”
这时科布多拿着一封电报递到加利埃尼面前:“将军,德国人在达达尼尔海峡的潜艇可能有五到六艘。”
“你怎么知道?”加利埃尼疑惑的望向科布多。
这可是连二局都打听不到的情报,英国人或许能,但他并没有跟法兰西分享这个情报。
科布多回答:“有人看到一艘德国潜艇在中立国西班牙补给,之前人们并没有在意,现在才猛然意识到那很可能就是开往达达尼尔海峡的潜艇。另外,还有几艘是小型沿岸潜艇,通过火车运输,不过这些都只是猜测。”
加利埃尼点了点头。
科布多得到的情报更多是“小道消息”,但完全没有情报时却极具参考价值。
“敌人一共只有六艘潜艇。”夏尔有些不信:“而且仅有一艘大型潜艇,居然难让协约国如此狼狈?”
费尔南中校语气有些无奈:“哪怕只有一艘就足够让人头疼了,何况还有五六艘。”
夏尔不解的望向费尔南中校。
协约国舰队一共有三十几艘驱逐舰十几艘巡洋舰,这么庞大的一支舰队居然挡不住一艘潜艇?
费尔南中校解释道:“潜艇只有在浮出水面的那一刻,才有被攻击的危险,否则没人能拿它怎么样!”
夏尔一愣,这才想到深水炸弹很可能还没发明出来。
又多问了几句,夏尔发现情况果然如此。
军舰能对付潜艇的方法极为有限:用舰炮或是直接撞上去,前后可能只有几分钟的机会,一旦它下潜就只有望洋兴叹。
夏尔“嗯”了一声,他认为有必要去警察训练基地一趟。
……
加利埃尼之所以把警察训练基地用作105团的训练场地,是因为它的设施比绝大多数临时建设起来的军事基地好得多。
另一方面,警察训练基地这段时间一直都在训练军人,比如迫击炮、37炮等,人们已经习惯了部队来来往往,105团的到来不会引起间谍的关注。
夏尔搭乘的汽车一开进训练基地,就听到一片马达轰鸣和呐喊。
寻着声音望去,只见操场上有几十辆汽车,确切的说是改装过的汽车,它的后部加装了一个个高耸起的搭板,就像登陆艇的前方的踏板一样。
夏尔第一时间就明白这些汽车是用来模拟“登陆艇”的:
后车厢满满的搭载着士兵来来往往。
汽车是倒着开,开到一个坡面上搭板一放,全副武装的士兵就抓着步枪从车厢里一涌而出。
夏尔心下感叹:不愧是提贾尼,在这时候居然还能搞到这么多汽车。
不过,夏尔很快就发现自己小瞧提贾尼了。
“上校!”提贾尼应该是接到了通讯兵的通知,他满头大汗的跑到夏尔面前,见夏尔在看着训练场,面带愧色的叹了一口气:“登陆艇还不够多,另外这里又不太适合训练,所以只能将就。”
夏尔无语,你居然把这样的训练叫“将就”?
你知不知道前线多少人在等着汽车运弹药、运补给,伱轻轻松松的搞来了五十几辆,居然还将就?
不过夏尔没说什么,他只是“嗯”了一声,回答:“还不错,不过还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常年在陆地上作战的部队有可能从未坐过船,如果因为晕船而影响战斗力……”
“我已经联系好了。”提贾尼回答:“明天起就到土伦港海军基地受训,让他们坐几天军舰!”
夏尔:……
这家伙说话的表情,就像是想要军舰随时都会有。
你确定这不是炫富?
“上校。”提贾尼迟疑着问:“您是否也要……”
夏尔“呵呵”了一声:“坐船而已,我用不着。”
夏尔在现代有过坐船的经验,因此很有信心。
然而,他却忘了在枪林弹雨中乘风破浪的军舰,跟现代平稳航行的轮船是两回事。
“有件事需要跟您讨论一下。”夏尔把提贾尼带到一边:“‘尊严’号被击沉的事您应该听说了吧?”
“是的。”提贾尼点了点头,接着像是明白了夏尔的担心:“如果您以为我们因此会有登陆军舰不足的问题,那就没有太大的必要。我已经与盖普拉特少将联系好了,他决定派‘高卢人’号战列舰另外还有五艘驱逐舰为我们提供掩护,另外还会有几艘扫雷船和运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