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167节

  但赫兴上校认为抢先一步到达攻击阵地会对任务有好处。

  赫兴上校办公室,他手里拿着铅笔一边在地图上V海滩前的海域划着圈一边对副艇长分析:

  “法兰西战列舰通常装备305MM口径主炮,射程十余公里,副炮138MM,射程八公里。”

  “我相信,他们为了给登陆部队提供足够的火力增援,战列舰会进入八公里范围内让副炮发挥作用。”

  “因此他们的活动范围估计在这片海域。”

  副艇长点头表示赞同:“法兰西的军舰似乎总是冲在前头。之前炸毁奥斯曼人弹药库的,似乎就是法兰西的‘高卢人’号干的!”

  “是的。”赫兴上校轻轻一笑,嘴角挂起一丝嘲讽:“他们似乎急于表现,因此不惜冒着炮火抵近射击。”

  “可以理解。”副舰长回答:“他们的军舰被英国人比下去,就急于在战场上立功。夏尔应该是因为这个才来的吧?”

  赫兴上校望向副艇长会心一笑:“夏尔不会这么简单,奥托,他是被议会逼着来的。”

  接着赫兴上校又把话题拉回正题:

  “如果我们知道敌人会出现在这里,就不需要等他们到了再靠近。”

  “我们可以抢先一步到达目的地,然后下潜坐滩等他们来。这样会安全得多!”

  副艇长对此没意见,他只是打趣一声:“您就不怕我们一上浮就被敌人撞沉?”

  这的确很有可能,这时期的潜艇连水听器都没有,沉在水底的他们甚至不知道敌人军舰是不是就在头顶上活动。

  (注:水听器于1915年底由法国物理学家和俄国电气工程师发明。)

  如果在正上方或者距离很近,潜艇还没来得及上浮到潜望镜高度就会被经过的战列舰撞成两截或者驱逐舰撞出一个大洞。

  无论是哪一种,对潜艇而言都是致命的。

  赫兴上校平静的回了一声:“有危险才会有回报,那可是夏尔!”

  ……

  潜艇到达目的地后,赫兴上校爬上潜艇的舰岛探出上半身,举着望远镜朝海面观察。

  海面很平静,它月光下灰朦朦的一片,只有海风吹着浪花不断的拍打着潜艇使它来回摇晃。

  远处,达达尼尔海峡的海勒斯角就像一条海蛇似的从大陆一端探出,似乎是在观察着什么,V海滩就像它吐出的信子。

  赫兴上校观察了一会儿,缩回到舰岛内小心的打着手电看了看地图,接着又命令潜艇换了位置观测,最终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就是在V海滩西面十公里左右。

  赫兴上校满意的缩回舰岛内反手盖上舱盖,潜艇缓缓下潜,像幽灵似的消失在海水里,似乎从未来出现过。

  ……

  潜艇潜入水中后,赫兴趴在办公桌上小睡了一觉。

  这世上如果有什么地方最安全,那就是当潜艇潜到水里的时候,除了礁石,赫兴想不出有什么东西能对它构成威胁。

  时间到了五点二十,副艇长准时把赫兴叫醒。

  赫兴上校揉了揉生涩的眼睛,接过副艇长递来的咖啡,喝了两口后,就下达了一连串命令:

  “发动机启动!”

  “保持航向全速前进!”

  “上浮到潜望镜高度!”

  ……

  如果赫兴估计得没错,潜艇上浮后恰好就出现在敌人舰队前,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然而,当潜艇探出潜望镜时,赫兴上校却被自己看到的吓了一跳。

  敌人舰群居然欺近五公里距离对V海滩实施抵近轰炸,战列舰的位置很明显,他在舰群正中对着V海滩开火,炮口发出的火光和烟雾就像航标灯似的为自己指明了方向。

  同时,V海滩上奥斯曼士兵的炮火也对舰队发起还击,炮弹打得海面上升起一道道冲天的水柱,海面上充满了白色的气体,分不清是炮弹的硝烟还是水蒸汽,又或者是军舰排出的废气。

  赫兴上校隐隐感觉有些不对。

  如果说别人这么鲁莽,赫兴上校还觉得没什么问题,但这可是夏尔!

  他怎么可能一上来就让自己的舰队处于两面被动的状态,他难道一点都不担心潜艇偷袭?

  认真一看,赫兴上校就明白了。

  

  在灰白的天空背景中,赫兴上校发现战列舰周围一共有九艘驱逐舰,它们正以战列舰为圆心不停的绕圈。

  “很高明的手段。”赫兴上校赞了声:“不愧是夏尔!”

  这种机动防御要比防雷网有用得多。

  绕圈的驱逐舰实际上是形成一道道无形的防御网,潜艇一旦靠近探出潜望镜,很容易被这些驱逐舰撞毁。

  现在,赫兴似乎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趁被敌人发现前撤走,要么在夏尔这种“机动防御圈”之外发射鱼雷。

  然而,防御圈至少有两公里远,这距离发射鱼雷几乎不可能命中。

  考虑了一会儿,赫兴就沉声下令:“保持航向、航速,下潜!”

  “保持航向、航速,下潜!”

  同时赫兴从怀里掏出怀表,在潜艇下潜的那一刻记下时间。

  赫兴上校打算铤而走险,他计算好时间和航速。

  如果计算无误,潜艇上浮时就会突破敌人的“机动防御圈”,恰好出现在距离目标五百米左右的位置。

  内层只有两艘驱逐舰,那时可运作的时间和空间就大得多。

  赫兴上校没想到的是,恰恰是内层的三艘驱逐舰才是最危险的。

  这是夏尔精心为他布下的陷阱:

  战列舰正在与V海滩的敌人激烈作战,这会让敌人潜艇认为有可乘之机。

  驱逐舰布下的“机动防御圈”,是为了让潜艇不得不出现在内圈近距离偷袭战列舰。

  而内层的三艘驱逐舰,正是夏尔从法兰西带来的经过改造的驱逐舰,它们已经准备好了深水炸弹就等潜艇出现。

  (上图从左到右,分别是德国的U22号、U20号、U19号,以及文中出现的U21号)

第293章 夏尔的发明

  赫兴上校计算得很准确,当潜艇再次上浮时,它已经顺利穿过外层防御圈出现在敌人战列舰附近。

  唯一不足的就是艇首指向偏离了目标。

  潜艇已经准备好鱼雷,鱼雷舱已经进水,就等赫兴上校找准位置下令发射了。

  然而……

  就在赫兴上校紧张的指挥潜艇转向时,忽然几道水柱在潜艇前爆开,赫兴上校意识到自己被发现了,这些炮火明显是冲着潜艇来的。

  赫兴上校没有迟疑,大喊一声:“紧急下潜!”

  赫兴上校很干脆的选择放弃任务,他知道在这情况下发射的鱼雷几乎没有命中的可能,而潜艇却大概率会被敌人炸毁。

  “紧急下潜!”

  “紧急下潜!”

  ……

  命令一声接着一声的传下去。

  艇员们紧绷的神经全被调动起来,他们知道这是九死一生的时刻,只要迟一秒,整艘潜艇及35名艇员都要沉到海底里喂鱼。

  “左满舵。”赫兴紧接着大声下令。

  “左满舵!”

  ……

  副艇长很快就明白这个命令的意思,战列舰在水线下的舰体有七八米,它就像一堵墙似的挡在潜艇面前。

  如果不及时转向,就有可能一头撞上战列舰厚重的装甲艇毁人亡。

  海水在炮声中一阵阵激荡,艇员们紧抓着固定物才能保证自己不摔倒。

  渐渐的,摇晃幅度越来越小,这说明炮弹已被海水挡在了外面。

  艇员们暗松一口气,而赫兴上校却感觉自己似乎是上当了。

  刚才潜艇探出潜望镜不过一分多钟,通常而言,这么短的时间而且还是在黑暗中,潜望镜不应该被敌人发现才对。

  但敌人还是发现了。

  不只发现,他们还在这一分多钟的时间内开火,炮火还如此密集。

  出现这情况只有一个可能:敌人知道潜艇会来,他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等着潜艇出现。

  ……

  赫兴上校没猜错,“高卢人”号战列舰表面上是在轰炸V海滩,实际上却是在反潜。

  夏尔把寻找潜艇的任务交给“高卢人”号战列舰舰长迈尔上校。

  夏尔直到启航前一小时才通知他。

  迈尔上校听到夏尔说会有潜艇偷袭时,一脸震惊的望着夏尔:“可这不可能,上校。德国人怎么知道我们会出现在V海滩?”

  “您不用理会这些。”夏尔平静的回答:“您只需要知道德国人的潜艇会来,‘高卢人’号的任务就是及时发现它并把它指出来。”

  接着夏尔补问了一句:“您一定很愿意这么做吧,上校?”

  迈尔上校翻了翻白眼,能不愿意吗?不愿意的结果就是“高卢人”号沉到海底!

  同时迈尔上校还有些不满,此时的他当然知道“高卢人”号战列舰被夏尔当成了诱饵。

  不过迈尔上校不敢怠慢,他马上组织起船上的瞭望员和水手,在战列舰各个方向尤其是朝向西面侧舷的海面,几乎每一寸都分布了人手并准备了探照灯。

  这也是夏尔要让“高卢人”号抵近至五公里与岸上的敌人近距离炮战的原因。

  战列舰距离海岸近到只有五公里,这面的海域到处都是浅滩和礁石,几乎没有潜艇下潜航行的空间。

  北面和南面又是舰首和舰尾,潜艇出现在这两个方向没有危险,鱼雷几乎不可能命中面积如此小的部位。

  最终只剩下靠海的西面。

  上百名水手和瞭望员盯海面,他们许多人还从陆军手里借到的望远镜,于是潜艇的潜望镜刚刚冒出头就被发现了。

  然后的探照灯往潜艇的位置一打,早就准备就绪的炮火马上朝着潜艇一通乱打。

  随后,载着深水炸弹的驱逐舰第一时间就朝的探照灯指示的位置开去。

  潜艇的航线很容易预测,所有人都看到了,它的潜望镜在海面划出一条长长的水线,转了一个弯避开战列舰往北潜入水中。

  在迈尔舰长的指挥下,火炮停止射击,瞭望员接着用探照灯照着潜艇的踪迹为驱逐舰指示方位。

  驱逐舰则加速跟上,接着从后方滚下一个个像“油桶”似的深水炸弹。

  ……

首节 上一节 167/3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