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轻轻摇头:“不,我必须上岸。”
夏尔心下有些无奈。
法兰西军队的传统,是军官应该身先士卒走在士兵的前面冲锋,这样才能带动士兵们进攻最终取得胜利,这是法兰西进攻理论的核心。
虽然夏尔不认同进攻理论,但在这大环境下,夏尔身为第105团的参谋,如果连登陆都做不到,毫无疑问会影响部队的士气。
另一方面,法兰西各大报纸马上会把这件事放大:
“105团所有人都登陆完毕,只有夏尔留在运输船上远离战场。”
“他还以为自己能享受‘未成年’的待遇吗?”
“原来,这就是夏尔所说的登陆作战。他虽然在达达尼尔海峡,却不在战场!”
……
夏尔心下暗叹,这就是所谓的“高处不胜寒”。
既然一定要登陆,那就不应该畏首畏尾。
他决定在第二批跟提贾尼的指挥部一起登陆,让所有人都闭嘴!
想着,夏尔咬了咬牙,将望远镜收回到盒内紧了紧武装带,像其它人一样翻过运输船沿着网绳往下爬。
士兵们看着夏尔的举动纷纷惊呼出声:
“上帝,那是夏尔上校吗?他也要跟我们一起上战场?”
“不可思议,我认为他应该呆在船上!”
“我也是这样想的,他不应该到战场冒险!”
……
有几名士兵自发的爬在夏尔身边,小心的护着他一步一步往下爬,快到登陆艇时,还有几名士兵迎上来把夏尔接下。
士兵们聚上来,七嘴八舌的劝说道:
“您不应该下来,上校!你做的好事以及发明的装备救了许多人,我们不允许您在战场冒险。”
“是的,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打仗是我们的事。”
“如果您有什么事,那是法兰西的损失,是人民的损失,更是我们的损失!”
……
演戏要演全套,夏尔如是想,反正要冒险,干脆表现得英勇一些收割一波人气。
夏尔微微一笑,语气坚定:
“不,士兵。这里没有夏尔,也没有什么发明家。”
“这里只有105团的参谋,带着伱们上战场本是我应该做的事。”
“我相信,你们一定会胜利的。因此,我无所畏惧!”
刚从网绳上跳下的提贾尼顺势大喊:“法兰西万岁!”
士兵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一声接着一声的高喊:“法兰西万岁!”
喊声像是会传染似的,很快向四周蔓延。
不久,人人都知道夏尔要亲自登陆了,一时驱逐舰、战列舰,还有拖网船、扫雷艇上的水手全都欢声雷动,甚至都有压过战列舰炮声之势,全军士气如虹。
……
有一说一,登陆的确危险。
因为奥斯曼帝国的炮火已经反应过来了,他们有一发没一发的朝安尼亚海滩打。
有些炮弹落在岸上,瞬间炸出一个大坑掀起像海浪似的沙子。
有些炮弹落在海里,激起一道道数十米高像喷泉似的水柱。
夏尔虽说见过这样的场景,但置身其中的感觉完全是两回事。
摇晃的船身,刺鼻的硝烟,以及一片片从天而降的冰冷的海水,泼得夏尔连打几个激灵。
他甚至有些后悔,炮弹不长眼,万一正好命中自己的船怎么办?所有的努力是不是全都灰飞烟灭了?
不过事已至此,夏尔只能继续硬撑。
好不容易登陆上岸,夏尔正要缓一口气,入眼的却是满地尸体,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味和血腥味。
尸体有敌有我,大多是奥斯曼士兵,他们姿态各异倒在地上,断手断脚鲜血淋淋,有些甚至还在呻吟。
法兰西士兵上来后,毫不犹豫的补上一枪结束了他们的生命。
夏尔忍不住胃部一阵阵翻腾,虽然他早就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有些受不了。
提贾尼看着夏尔苍白的脸,上前安慰道:“你会习惯的,上校。我刚看到这场面时也这样!”
第304章 信息封锁
博拉耶耳小镇,奥斯曼第五集团军指挥部。
当桑德斯听说敌人从安尼亚村方向登陆时整个人都懵了。
“那片海域怎么可能登陆?”桑德斯一脸愕然的望向参谋,顿了下又严肃的问:“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桑德斯以为这是谎报军情,这在加利波利时有发生,有些新兵试图用这种方式告诉上级他们在忙着,以此逃避真正的战斗。
“不,将军。”参谋很肯定的回答:“已经确认过了,的确有敌人登陆,驻守在那的第三步兵营已经溃逃,目前还不清楚是什么情况。”
桑德斯盯着地图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做出一个判断:这可能是敌人的佯攻。
以他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时代局限性,会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
由于事发忽然,第三步兵营连电话都没来得及打就已经溃败了。
有些第三步兵营的士兵分散逃开,但他们却无法将信息及时传送出去,这时代想找一部电话都难,尤其加利波利半岛是贫穷、荒凉的山区。
因此,桑德斯所有知道的,就是安尼亚村方向有敌人登陆。
“安尼亚村到处都是暗礁。”桑德斯脸色恢复平静:“敌人不可能在那个方向大规模登陆,他们很可能是借天亮前的黑暗掩护,用小木船派一支突击队在那发起进攻。”
“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参谋问。
“是的。”桑德斯点了点头:“他们希望我们增援安尼亚村,以便其它方向突然发起进攻。”
想到这,桑德斯没有迟疑,下令:“让巴哈尔调一个营去增援,其它部队按兵不动,并且密切注意其它方向,做好战斗准备!”
“是,将军!”参谋应了声。
参谋刚要下去传达命令,又被桑德斯叫住了:“让侦察机去侦察一下,看看什么情况!”
桑德斯有些不放心,万一敌人在安尼亚村的登陆是真的,将会对加利波利半岛的防御造成致命的打击。
……
此时的巴哈尔已为安尼亚村的防御忙得焦头烂额。
他指挥的第三军团一共三个步兵师5万多人,但能及时增援安尼亚村的兵力却极为有限。
其它兵力不是距离太远就是防守着海岸线。
前者远水解不了近渴,后者则是拆东墙补西墙,有可能把更多的海岸线暴露在敌人面前。
巴哈尔看着地图考虑了一会儿,就喃喃自语:“能及时增援的就只有集团军警卫营,让他们赶到防线把敌人挡一挡,等援军赶到就安全了!”
想着,巴哈尔就要给集团军司令部打电话,这时司令部的电话就来了。
说话的是参谋奎恩,他与巴哈尔都来自萨罗尼卡,平时见到了会多聊几句。
“将军说那可能是敌人的佯攻,上校。”参谋语气很淡定:“我们只要派一个营去增援,其它地方按兵不动,不能自乱阵脚……”
“我认为不是这样。”巴哈尔打断了参谋的话:“他们的进攻速度很快,快得无法想像,那不可能是佯攻!”
巴哈尔是根据第二道防线接连失去联系做出的判断:先是第三步兵营,接着是第二步兵营……他们的情况如出一辙,电话全都打不通。
不久,这些位置的电话又打通了,他们回答说一切正常,但巴哈尔总觉得哪里不对。
同样的情况在防线之后又接连发生,有些地方能通有些地方又忽然中断,把巴哈尔都搞糊涂了。
“放轻松,上校。”参谋分析道:“你知道安尼亚村海域的情况,那里的暗礁决定了敌人在那个方向的登陆作战不可持续,他们无法得到持续的补给,因此只能是佯攻。”
奥斯曼帝国用的大多是德国的毛瑟步枪,它与法兰西步枪的弹药不通用。
因此参谋的分析自有道理:如果法兰西人不能在白天持续送上物资,敌人登陆部队的子弹就会越打越少直至弹尽粮绝。
“我听说他们有坦克!”巴哈尔强调,语气有些紧张:“夏尔发明的坦克,那可能是夏尔的部队……”
参谋哈哈大笑:“上校,我想知道坦克是怎么登陆的?”
“它们……”巴哈尔愣住了。
他听说那种坦克是直接从海里开上岸,这连他自己都不相信,他说了只会再次被当成笑话。
见巴哈尔没回答,参谋接着下令:“按将军说的做,从第70步兵团调一个营去增援,注意敌人其它方向的动静!”
“是,服从命令。”巴哈尔闷声闷气的回了声。
……
这是夏尔进攻计划的一部份:尽可能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结束战斗。
战争很多时候打的是信息,如果敌人什么都不知道就无法做出有效的回应。
这在现代很难做到,但在通讯设备极为落后的一战却是有可能做到的。
(注:二战也能做到,闪电战就是在敌人情况未明的情况下实施快速穿插)
夏尔对信息的封锁手段大致有三个方向:
“首先是天空,敌人会派出侦察机实施侦察。”夏尔将目光转向温特将军。
温特将军会意:“没问题,我会命令皇家方舟号配合你们作战,它的水上飞机会击落敌人一切能飞到空中的东西。”
“不只是这个,将军。”夏尔补充道:“我希望它们能侦察到进攻线前方的情况,然后把情报传给我们。”
“当然!”温特将军点了点头。
他对此很有信心,奥斯曼帝国的侦察机只有十几架,而且还没得及装上机枪。
“其次是陆地。”夏尔将目光转向提贾尼:“我们的进攻速度一定要快,只要我们的速度够快,敌人就来不及将准确的情报传出去。”
“明白,上校。”提贾尼挺起胸膛:“我们会一直保持进攻速度,直到看到另一头的大海!”
最后夏尔又说:“还有就是防线内的电话,我们需要一些会说奥斯曼语的人。”
汉密尔顿接嘴道:“这个我来解决,我们准备了许多翻译!”
说话时汉密尔顿脸上略带尴尬。
这些翻译原本是用来审问俘虏或与当地人交流的,但直到现在也没能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