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218节

  加斯东感觉克里斯汀的语气有些不对,扭头望向克里斯汀问:“发生了什么?”

  克里斯汀轻轻摇头:“我们要进攻了。”

  加斯东一愣,面无表情的问:“什么时候?”

  这几乎就是宣判了死刑。

  克里斯汀抬头看看天色,回答:“天色入黑,大概一小时后!”

  加斯东咬了咬牙,声音低沉:“这是谋杀,将军,坦克不能在夜里作战!”

  “我知道。”克里斯汀回答,他瞄了一下周围:“但这不是总司令的命令,是夏尔的,这可能是我们唯一的活路。”

  克里斯汀说话很轻,但加斯东还是听清了。

  在听到“是夏尔的命令”时,他就像被针扎了似的,浑身一颤扭头震惊的望向克里斯汀。

  “你疯了,将军!”加斯东说:“我承认夏尔是个军事天才,可他,他是我们的对手,我们全军覆没才符合他的利益!他会害死我们!”

  “他不是这样的人,加斯东。”克里斯汀平静的回答:“想想吧,我们的坦克无法夜战,难道敌人就能?”

  加斯东呆愣当场。

  

  克里斯汀接着说:“同时,德国人知道我们是坦克部队,因此不会想到我们会把坦克开上去打夜战,这可能是我们唯一的活路。”

  “话虽如此,可是……”加斯东还在想着夜战能力。

  “打开顶舱盖。”克里斯汀打断了加斯东的话。

  “什么?”加斯东愣愣的望着克里斯汀:“可那意味着敌人能把手榴弹投进舱内。”

  克里斯汀静静的望着加斯东没说话。

  加斯东明白了克里斯汀的想法,两害相权取其轻,想要有夜战能力就必须冒险。

  (上图为“圣莎蒙M21”打开的顶舱盖,通常在公路机动状态时才这么做,以便有更强的对外感知能力适配更快的机动速度。如果履带状态下打开顶舱盖,敌人很容易将手榴弹塞进舱内)

  最后克里斯汀又问:“我选择相信夏尔,你呢?”

  加斯东考虑了一会儿,默默的点了点。

  如果夏尔想要害死他们,根本不需要给什么建议,只需要静静的等着结果就行。

  何况,任何时候霞飞都不可信,任何时候!

  克里斯汀拍了拍加斯东的肩膀:“开战后就别停下,全速前进,杀死所有你能看到的东西。”

  黑暗中无法分辨敌我,但只要坦克保持6公里的全速,就不会有友军跑到它们前头!

  这反倒成了“圣莎蒙M21”的长处,它的慢速恰好匹配了步兵的进攻速度,让两者之间有了某种程度的协同。

  交待完坦克团后,克里斯汀又去视察了下步兵。

  走来走去,他唯一没做的就是回指挥部向霞飞报告。

  克里斯汀不愿再横生枝节,更不愿在生死关头还要面对他的嘴脸!

第379章 M21的气势

  蛙鸣蝉噪,魂绕神劳。

  康布雷城北的一片开阔地,德第一坦克师的士兵们正在夕阳中忙着构筑坦克掩体。

  坦克掩体是类似战壕的深坑,只不过两端有供坦克进出的斜面,这样坦克就能“躲”进深坑以防被敌人炮兵覆盖。

  不过德军大多时候都不需要担心这个,因为他们的105口径榴弹炮始终碾压法军炮兵。

  谁让那些愚蠢的法兰西人只钟情75炮呢?

  这些事不需要尼科拉斯少将操心,他坐在一块半身高的石头上,盯着手中的笔记本陷入沉思。

  他很满意今天的战果,以13辆“上西里西亚”的代价摧毁了法兰西整个重型“圣莎蒙”团,估计有一百多辆“圣莎蒙”。

  然而!

  尼科拉斯看着笔记本上法军坦克的草图,他的军队被这种小坦克挡住了。

  这种坦克居然还有轮子?

  那是用来做什么的?

  法兰西人的新武器还是夏尔的新发明?

  尼科拉斯少将百思不得其解。

  这也是白天尼科拉斯少将没有命令部队朝敌人冲锋的原因之一,那些诡异的轮子让他感到困惑。

  尼科拉斯少将完全没有意识到,他错过了一次绝佳的机会,一次彻底打败第一特种炮兵师的机会。

  而且后果严重,幸存下来的小坦克将给他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天色渐渐暗下来,草图不知不觉隐入黑暗中,尼科拉斯干脆合上笔记本将其收入背包。

  他想,如果明天还是碰到敌人这样的防线,打还是不打?

  “埃尔温。”尼科拉斯少将扭头喊了一声。

  一名坦克兵小跑到尼科拉斯面前,挺身回应:“将军。”

  “明天。”尼科拉斯少将冷声说:“你的坦克营开在最前头,用最快的速度冲向敌人防线,明白吗?”

  “是,将军。”埃尔曼没有丝毫犹豫,爽快的接下了这个任务。

  这是一种试探。

  如果他成功了,跟在其后的主力部队将一涌而上将敌人彻底击溃。

  如果他失败了,主力部队还有撤退的时间和空间。

  然而,尼科拉斯少将没想到的是,对手没有给他“明天试探”的机会。

  就在尼科拉斯少将考虑着明天应该用什么方法将法军坦克从城内引出来时,空中突然传来炮弹的啸声。

  “炮袭!”哨兵大声示警,士兵们瞬间趴倒一片。

  尼科拉斯少将却坐在原地纹丝不动。

  这并不是他勇敢,而是他知道炮弹打不到自己的位置。

  成为坦克师师长前尼科拉斯是一名炮兵,他曾经不只一次指挥着77毫米野战炮在前线与法军作战,战场的经验使他可以从炮弹的呼啸声判断出炮弹的落点,它至少距离自己400米。

  果然,几发炮弹在500米外炸开。

  接着又是一排炮弹,落点依旧不准确。

  尼科拉斯少将感到奇怪,法兰西人没看到自己的驻地就开炮?

  十分钟过去了,炮弹依旧有一发没一发的炸着,大多是没有目标的胡乱轰炸。

  参谋跑尼科拉斯少将面前报告道:“炮兵无法对其压制,敌人是游动炮击。”

  游动炮击的意思就是打一炮换一个地方,在这黑夜中你无法确定它下一秒的位置,对其实施压制就毫无意义。

  但同时,这样打也没有精度可言,因为每发炮弹的都没有修正。

  尼科拉斯少将皱了皱眉头,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浪费炮弹?

  他带着疑惑侧耳细听,接着忽然明白了什么,炮火的间隙中隐藏着马达声。

  “敌袭!”尼科拉斯少将大声命令:“把坦克开出来!”

  那是敌人的坦克,尼科拉斯少将想,他们用炮声掩盖坦克的马达声。

  敌人用坦克进攻,我们也应该用坦克反击!

  然而,尼科拉斯少将在指挥上犯了一个错误。

  

  “上西里西亚”是拥有炮塔的坦克,它的对外感知能力比“圣莎蒙M21”差得多,坦克兵一旦进入坦克几乎就成了瞎子什么也看不见。

  事实也是如此,坦克勉强从掩体内开出来,接着就什么也做不了,面对观察孔外的黑暗发呆。

  与其这样,还不如就地转换成步兵组成一道防线,用步枪和手榴弹防御或许还能起点作用。

  战场的胜负往往就是一念之差,指挥官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往往能决定战斗的胜负。

  尼科拉斯少将似乎发现了这一点,但更改命令已来不及了,他只能硬成头皮命令部队与坦克一起组成防线。

  更糟的是,德军的“上西里西亚”坦克车身高大,它就像一根根标竿似的立在德军防线上,法军马上就知道了敌军防线的位置并找到了目标。

  最先开火的是迫击炮,炮弹一发接着一发的带着尖锐的啸声狠狠的砸在德军坦克周围,有些还砸在树木的枝叶上在敌人头顶上爆炸,德军士兵被炸得惨叫连连。

  密集的枪声紧随其后,炮弹的火光映出了德军的背影,让法军士兵有的放矢。

  “圣莎蒙M21”始终保持速度靠近敌人,机枪手探出半个脑袋观察着前方,手中的重机枪打得“哒哒”响,只要有黑影闪过就毫不犹豫的扫出一片子弹。

  装备37炮的“圣莎蒙M21”并不着急,他们面对面的直朝德军坦克驶去,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德军坦克的机枪塔在朝外喷吐火舌,但一看就知道是胡乱射击,子弹已经打往天上而他们却一无所知。

  几乎是近在咫尺的距离,“圣莎蒙M21”的37炮开火了。

  “轰”,德军坦克就在冒起了白烟,不久又燃起了大火。

  大火像一个个火炬似的照亮了德军防线,几个“火人”从坦克舱内逃了出来,大喊着挥手乱跑,场面乱成一团。

  法军坦克没有理会这些,它们不与德军过多纠缠,不顾一切的加足马力前进,见人就打见坦克就炸。

  整场战斗似乎是坦克负责在前方将德军的防御打乱击碎,法军士兵则跟在后头将德残军“清理”。

  一时德军打败,他们像没头的苍蝇似的到处乱窜,在黑夜中逃跑都找不到方向。

  这一刻,“圣莎蒙M21”居然打出了它的气势!

第380章 这或许对您有用

  第一特种炮兵师利用夜战在康布雷取得大胜,法军一路收复失地直至推进到原有的防线才停下。

  之所以要停下,是因为“圣莎蒙M21”的短履带没有越壕能力,它无法越过2米宽的战壕追击溃逃的德军。

  不过克里斯汀已心满意足了,他缴获了大批德军新型坦克,一共129辆,其中83辆完好无损可以开动。

  德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黑暗中他们不知道该把坦克往哪开,只能丢下坦克逃跑,离开前甚至来不及将坦克炸毁。

  第2炮兵团团长加斯冬高兴得合不拢嘴,他第一时间就向克里斯汀请示:“将军,你不会把坦克分配给别人吧?它是我们的战利品,我很愿意把‘圣莎蒙’换成它!”

  “我不确定,加斯冬。”克里斯汀望着那一个个铁疙瘩,它们看起来的确比“圣沙蒙M21”好得多,虽然它们是手下败将。

  “你知道的。”克里斯汀脸上带着无奈:“我们没有决定权。”

  加斯冬炽热的目光渐渐黯淡下来。

  他想到一个问题:第一特种炮兵师驾驶着“圣莎蒙M21”打败了德国人,那些坐在办公室的将军们,会想当然的以为“圣莎蒙M21”比德国人的坦克优秀。

  因此,缴获的这些坦克更可能分配给另一批新手而不是第一特种炮兵师这些精锐。

  更重要的是,只有“圣莎蒙M21”不被淘汰一直获得胜利,施耐德才能理直气壮的获得更多订单。

首节 上一节 218/3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