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220节

  一场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第382章 暴风突击营

  战斗一打响就进入了白热化。

  德军士兵在坦克和野战炮的火力掩护下疯狂的对法军防线发起冲锋,机枪手也往前层层推进试图抵近射击。

  但法军却下了必死的决心打得十分顽强。

  战前,克里斯汀召集部下开了一个短会,会上他问:“看到我们缴获的敌人坦克吗?你们认为比起我们的,哪种坦克更胜一筹?”

  部下们发出一阵笑声,接二连三的回答:

  “当然是德国人的坦克,将军。”

  “跟他们的坦克一比,我们的简直就是玩具。”

  “我不认为我们的能叫坦克,施耐德更适合生产火炮。”

  ……

  “我完全同意。”克里斯汀回答,接着问:“但我说的不是这个,你们是否想过,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部下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明白克里斯汀这话的意思。

  “设想一下。”克里斯汀朝防线挥了挥手:“如果我们的防线被敌人突破了,同时敌人又有这种坦克,会发生什么?”

  部下们沉默了一会儿,不久就明白了:

  “我们无法撤退,将军。因为德国人的坦克会一路跟着我们。”

  “是的,就像之前的被德国人打败的部队一样,他们跑不过德国人的坦克,不是被俘虏就是被打死,能逃回来的不到十分之一。”

  “虽然我们有坦克,但它不堪一击,我们不会比那些步兵好多少!”

  ……

  克里斯汀点了点头:“所以我们没有退路,先生们。要么守住防线,要么就是死,明白吗?”

  “是,将军。”

  “明白!”

  ……

  克里斯汀巧妙的将自己弱势转化为了士兵们的勇气。

  知道自己没有退路的法军士兵越战越勇。

  步枪手倒在战壕前,马上就有人把尸体拖下来自己顶上。

  机枪手倒在阵地里,很快就有人抢上前端起枪继续朝敌人射击。

  甚至就连克里斯汀也参加了战斗,他一边用嘶哑的声音激励着士兵们继续战斗,一边端着步枪扣动扳机朝敌人打去一发发子弹。

  德国人的战术依旧像之前一样,坦克突破战壕和防线后回过头来协助步兵夺取战壕工事。

  然而,克里斯汀的防御恰恰是针对这战术。

  他把“圣莎蒙M21”布设在第二道防线上,并且巧妙的将坦克掩体设计成两层:

  第一层更深,它可以使坦克整个处于地平线下避免在敌人炮火的覆盖下损失惨重。

  第二层更浅,当坦克沿着斜面开到这一层时,只露出机枪或37炮。

  这样德军能看到的只有法军坦克火力以上的一小部分,面积更大的底盘全部隐藏在掩体中。

  于是,即便德军在火力上占据绝对上风,几辆“上西里西亚”坦克也很顺利的突破法军防线,但还是一辆接着一辆的被法军摧毁。

  战斗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彼此互有伤亡僵持不下。

  然而,得到补充的德军还是在兵力和火力上占据了优势,胜利的天平逐渐朝德军一方倾斜。

  终于,德军冲进了法军战壕与其展开肉搏战,形势十分危急。

  这时空中传来“隆隆”的发动机声音,那是法军的飞机,卡普罗尼轰炸机,黑压压的一片至少有五十余架。

  在地面陷入鏖战的敌我步兵都没有理会空中的状况,依旧在战壕中用刺刀、铁锹和石头与对手打得难分难解。

  他们习惯成自然的认为轰炸机不会以步兵为目标,轰炸机的目标更应该是高价值的炮兵、车队、或仓库之类。

  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

  轰炸机迅速降低高度,机头以俯冲姿态冲向地面,在经过康布雷防线时宽大的机翼几乎从士兵们的头顶掠过。

  接着,一排排炸弹从机翼机身下抛出。

  “轰轰!”

  

  “轰轰轰!”

  ……

  数百枚炸弹就像在地面铺开地毯似的将德军一方炸成一片火光,顷刻间德军所有后续部队包括坦克在内全都陷入烟雾。

  所有人都惊呆了。

  德军士兵没想到轰炸机会有如此致命的威力,眨眼间就将一片士兵吞没,并彻底改变了一场战斗的胜负。

  法军士兵有点懵,那些难道不是夏尔的轰炸机?他为什么会不遗余力的帮助站在对立面的第一特种炮兵师?就算碍于命令不得不轰炸,他也可以做做样子!

  不过他们来不及多想,欢呼一声对德军发起反攻。

  克里斯汀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身上带着血迹的他满怀感激的望向空中正远去的轰炸机,心下感叹夏尔又救了他一次!

  跟着夏尔就是不一样,他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最需要帮助,他也知道怎么打赢这场仗!

  ……

  另一面,德第一坦克师师长尼科拉斯少将再也无法保持沉着和镇定。

  他愤怒的冲着参谋大喊:“我们的战斗机呢?为什么容许敌人轰炸机对我们狂轰滥炸?如果是这样,我们怎么才能攻下敌人的阵地?”

  参谋回答:“将军,我军的战斗机正在休末森机场待命。”

  尼科拉斯少将这才想起这是自己的意思,为了不过早暴露新型战机而让航空队保持“低调”。

  尼科拉斯少将意识到这是夏尔给自己出的另一个难题:

  继续保持低调不把新型战机派上战场,法军轰炸机就会继续轰炸,德军毫无疑问将走向失败。

  但如果把新型战机派上去,它又有可能会被夏尔的新型战机打个措手不及。

  上还是不上?

  更糟的是,夏尔的援军据说已经在路上,一定要在援军赶到之前将面前这个第一特种炮兵师击败!

  考虑了一会儿,尼科拉斯少将咬牙下令:“把第一暴风突击营调上来。”

  “可是将军。”参谋回答:“他们才刚组建……”

  尼科拉斯少将冷冷的扫了参谋一眼,参谋赶忙把剩下的话吞了回去,只应了声“是”。

  (上图为德军于1915年组建的暴风突击队,番号通常为某某暴风突击营,每个军配一个突击营,最初装备铁甲用于防弹和近战,不久就意识到机动更重要取消了铁甲)

第383章 潜入敌人防线

  一战期间,当敌我陷入堑壕战的僵持时,协约国的方法是研发坦克或在其它方向开辟新战线,而德军却是考虑能否用一支战斗力强悍的步兵在敌人防线上打开缺口进而扩大战果取得胜利。

  这支“强悍的步兵”就是暴风突击营。

  此时暴风突击营才刚组建,它由倡导者威利.罗尔少校任总教官领导训练,他按照自己的战术思想在德军挑了五百多精锐编成一个营,在柏林训练了三周。

  接到战斗命令时,威利少校愣了下,将电报递给对营长瑞可少校:“你怎么看?”

  瑞可少校瞄了一眼电报,眼里带着些忧虑:“我们没有准备好,他们许多人还互相不认识。”

  “这不重要。”威利回答,目光坚定:“只要我们知道这场仗该怎么打就行,战场才是最好的训练场。”

  这是威利少校的真实想法,他认为训练场只是在探索未知的理论,战场才是实践、是验证、是结果,只有实战能让理论得到完善,为后续的“暴风突击队”提供经验。

  “永远不会有‘准备好’的那一刻,瑞可。”威利少校说:“如果我们一直呆在训练场的话。”

  瑞可少校无奈的点了点头,他认为威利少校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

  何况,他这个营长只负责如何作战,要不要作战、什么时候参战,则是总教练威利说了算。

  ……

  第二天凌晨三点,全副武装的第一暴风突击队搭乘火车赶到了康布雷。

  第一坦克师师长尼科拉斯少将亲自到火车站迎接。

  在开往前线的汽车上,尼科拉斯少将迫不及待的用手电照着地图对威利少校说:

  “军情紧急,少校。”

  “夏尔的第一坦克旅已经在增援的路上了,我不确定他们什么时候会赶到。”

  “我只知道我们必须尽快突破敌人防线,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做好战斗准备!”

  威利瞄都没瞄地图一眼,直接回答:“两小时后。”

  “什么?”尼科拉斯少将抬头望向威利,眼里充满疑惑。

  “我们会在凌晨进攻,将军。”威利回答:“计划很简单,天色未亮将亮时潜入敌人防线,天亮后同时对敌展开进攻。”

  尼科拉斯愣了下,然后微微点头,原来暴风突击队是“潜入敌人防线”而不是“先头部队”。

  他是对的,潜入敌人防线的作用会比先头部队大得多。

  最后威利瞄了尼科拉斯手中的地图一眼,总结道:“所以,我需要的不是这种地图,我需要的是敌人战壕的走势图。”

  ……

  天色朦朦亮,德军炮弹有一发没一发的在法军防线前后炸着,为凌晨的薄雾增添一些火药味。

  威利少校举着望远镜小心翼翼的探出头朝对面望了一会儿,见法军没有动静,便朝后举手往前轻轻一挥,早已准备好的第一暴风突击营就在炮声中出发了。

  他们头戴M1915式普鲁士军盔,无一例外全部拆除了尖顶。

  (上图为德军M1915式头盔,与旧式头盔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尖顶改为可拆除,它在堑壕战中很容易使德军士兵提前暴露,尤其在阳光下。)

  每人胸前都挂着钢甲,腰间插满了手榴弹,有些人背包里还装着几枚。

  手里则抓着卡宾枪和轻量化马克沁,一个个像鬼魅般爬出战壕再隐入炮弹炸出的烟雾中。

  (上图为KAR98AZ,是短枪管型步枪,更适合用于战壕内的运动战,是暴风突击队的标准装备)

  (上图为MG08/15轻机枪,它实际上是将马克沁重机枪轻量化,是冲锋枪发明前的无奈选择。)

  突破点是威利少校反复观察地形后做出的选择,它并非距离敌人防线最近的部位,而是防线的凹地。

  前进路线的左侧是一道小丘陵,它可以遮挡南面法军的视线,右侧则有几棵树,同样使法军没那么容易看清这一带。

  “我们要做的是朝这边打几发炮弹。”威利少校指着地图对尼科拉斯少将说:“这,这,还有这!”

  但威利少校又强调:“不能太多,最好五到十发。”

首节 上一节 220/3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