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255节

  “那么现在。”阿尔贝特一世朝周边扬了扬手:“我们难道要放弃这被证明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陛下。”伊登上校反对道:“它并没有被证明是正确的,我认为事实恰恰相反,它无法抵御德国人的巨炮,我们只有等死一条路。”

  “但如果有夏尔的轰炸机呢?”阿尔贝特一世反问:“轰炸机能炸毁巨炮,我们是不是就能抵挡住所有人的进攻?”

  伊登上校无言以对,因为事情似乎的确像阿尔贝特一世说的那样。

  夏尔听到两人的争论似乎明白了,比利时在发展方向上正处在岔道上:

  是像夏尔一样发展装甲部队、机械化部队,还是继续之前传统打造更好、更优秀的堡垒要塞。

  这对夏尔没有利益冲突。

  因为不管比利时做出哪种选择,夏尔都将会是获利的那个人:

  前者,装甲部队和机械部队的装备全由夏尔提供。

  后者,堡垒很可能会交由夏尔这个军事专家来打造,毕竟夏尔知道怎么防怎么守。

  夏尔没多说什么,他只望着阿尔贝特一世说了一句:“陛下,您只需要回忆一下我是怎么突破安特卫普的。”

  阿尔贝特一世一愣,接着就半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伊登上校猛然惊醒,他找到了最有力的证据:“是的,准将的装甲部队在夜间轻松突破了安特卫普防线,而且是德国人驻守的安特卫普防线,这些堡垒在夜间几乎无法发挥作用,它们看不到敌人当然不知道该往哪里开火!”

第443章 机动防御

  阿尔贝特一世眼里闪过一丝迟疑:“你的意思,我们应该发展装甲部队?”

  伊登上校大点其头:“就应该这样,陛下。坦克其实就是堡垒,可以移动的堡垒,我们用来打造一座要塞的钱,足够购买几百辆坦克。而堡垒只能呆在一个地方等着敌人来攻,坦克却可以四处转战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就像准将做的一样。”

  夏尔对伊登上校的话有些意外,他的话大多是对的,在全员痴迷于挖战壕主张防御的今天,能有伊登上校这样的机动作战思想实在难得可贵。

  但夏尔却反驳道:“不,上校,坦克也不能总是机动,它们总有停下来的时候。另外,燃油和后勤就是它们最大的弱点,这次我们就几乎因此功亏一篑。”

  伊登上校一愣,他没考虑到这一点。

  往细里一想,他觉得夏尔说的有道理,敌人不需要攻击坦克群,只需要进攻比利时的燃油基地。

  如果用坦克来保护燃油,那么坦克也就失去了灵活机动的空间,因为它们会被燃油基地捆绑着什么地方也去不了。

  阿尔贝特一世眉头一皱:“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地方保护燃油。”

  接着阿尔贝特一世眼睛一亮:“我明白了,准将的意思是,我们既要装甲部队也要堡垒。”

  夏尔点了点头:“堡垒可以作为支撑点,为坦克、燃油及维护提供安全保障,而坦克则可以在几个支撑点间机动作战,它们会像一条条看不见的绳,把各支撑点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可攻可守。”

  “很好的主意,将军。”伊登上校吃惊的望着夏尔:“您给出了一个十分清晰的防御方案,只是一念之间。”

  在此之间,伊登上校只是从夏尔的打法中学习到坦克要“机动”,但依旧毫无头绪。

  现在被夏尔这么一说,原本模糊的慨念就在脑海里渐渐成形了。

  阿尔贝特一世迟疑着问:“能说得更具体些吗?”

  夏尔将比利时地图往两人面前一摆,指着几个点说:“我们可以以安特卫普、鲁汶、纳木尔、列日等几个易守难攻的地区为基础,构建起这个表面看不到但实际却存在的体系。”

  伊登上校微微点头:“表面看不到,敌人就很难获得更多的信息,也很难有针对性的进攻,他们只有在尝到苦头后才突然意识到它的存在。”

  “的确是。”夏尔点了点头。

  这就是被动防御的缺陷。

  对于摆在那的工事,只要敌人情报工作够细致愿意花更多时间做准备,就一定能找出防御的弱点,因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但如果是机动防御,敌人看不到且灵活多变,就无从预测也无法准备。

  (上图为一战后至二战期间比利时打造的防御体系,找不到中文版本,抱歉。它大体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份,东是列日要塞,西是根特,南是纳木尔要塞,北是安特卫普,中是鲁汶。)

  阿尔贝特一世听着夏尔的分析,眼睛盯着地图,心下又惊又喜。

  不愧是有“法兰西玛尔斯”之称的夏尔,随随便便就给出了一个如此精彩、如此成熟的方案。

  它巧妙的把比利时原有的堡垒要塞利用起来,既节省了经费又结合现代化装备和现代作战思维,使其攻守兼备灵活多变……

  我果然没看错人,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他的利益与比利时捆绑在一起。

  阿尔贝特一世不知道的是,夏尔这个方案可不是“随随便便”给出的。

  这大体是比利时将来数十年打造的防御体系,区别是比利时用战壕、机枪、碉堡、反坦克堡垒等工事将这些支撑点连接起来。

  比利时甚至还改造了一条人工运河当作反坦克壕。

  (上图为比利时改造的阿尔伯特运河,从安特卫普直至汇入默兹河,长160公里。它平均宽60米,深5米,东岸平均高度65米。)

  但很可惜它们并没有发挥作用。

  比利时与法兰西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的防御太被动且将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些工事上从而忽略了军队的建设。

  结果是,德国人将空降兵往防线后一丢,两面夹击就轻轻松松的突破了这些看似坚不可摧的防线。

  此时夏尔给出的方案取消了这些需要耗费巨资,真打起仗来却丝毫不起作用的工事,取而代之的是机动部队。

  如果加强比利时军队的建设,将来有一天德国人再把空降部队丢到防线后方,只有轻武器的他们将面临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无情的碾压。

  阿尔贝特一世似乎生怕自己忘了,他激动的拿着铅笔将夏尔说这几个地方圈了起来,然后满意的朝夏尔点头:“我完全同意,准将,我举双手赞成!”

  说着阿尔贝特一世就将目光转向伊登上校。

  

  阿尔贝特一世其实不需要伊登上校同意,此时的他因为战时尽心尽力为比利时的解放而奔波获得了比利时公民的普遍支持,他的决定几乎可以说代表了比利时公民的意志。

  但阿尔贝特一世深知军事并非自己所长,同时伊登上校又掌握实权,因此才征求他的意见。

  伊登上校没有半点迟疑,点头道:“当然,陛下,我也赞成这个方案,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这时夏尔又把话题拉回正题:“可如果要这么做,我是说维护、更新堡垒要塞的同时又打造一支现代化部队,似乎不需要我在安特卫普设厂。”

  接着夏尔又补充一句:“就像我说的,你们完全可以从法兰西购买装备。”

  “不,准将。”阿尔贝特一世反对道:“我们需要兵工厂,至少在比利时的领土上。”

  什么原因他没有明说,但夏尔却心下了然。

  比利时要防的可不只是德国,有一天法兰西也有可能成为敌人。

  阿尔贝特一世可不愿完完全全依赖法兰西成为其傀儡,这是作为一名领导人最基本的政治智慧。

第444章 安全

  英国伦敦,“海军大臣”面色铁青的站在窗前。

  他目光呆滞,手中的香烟徐徐冒着青烟,它已经累积了一指宽的烟灰,但“海军大臣”却丝毫没有察觉。

  这个混蛋,居然用这种方法骗过了德国人。

  德国的那些蠢货,我分明已告诉他们答案,但他们偏偏认为那是谎言!

  但“海军大臣”真正纠结的不是这个。

  夏尔毫无疑问正在走向胜利,被包围的德军坚持不了多久,投降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要考虑的是利益瓜分。

  虽然比利时还没有全面收复,但拿下首都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后却有着非凡的意义,阿尔贝特一世可以着手重建比利时军队了。

  装备是笔大买卖,但这不只是钱的问题,是对比利时的控制。

  谁掌握了比利时的军火谁就能控制比利时,那是比利时的命脉,关键时刻能决定比利时的存亡。

  这个人不用想,肯定是夏尔。

  因为是他带领军队打败了德国人解放比利时,他同时还是军火商,他的装备和战术在战场上无往不胜……

  任何一个人只要不是傻瓜,就知道夏尔是最佳选择,阿尔贝特一世当然不会例外。

  但“海军大臣”依旧不甘心,英国是第一强国,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影响力消失,就连近在眼前的比利时都要脱离掌握投入别国的怀抱,尤其那个“别国”还是法兰西。

  这时烟火已燃到了手指附近,“海军大臣”被烫得手指一抽,赶忙回身将其按熄在烟灰缸内。

  那一刻,他忽然做了决定。

  无论如何也要尝试一下!

  ……

  阿尔贝特一世兴奋的回到他位于安特卫普的别墅,怀揣着夏尔给出的防御方案。

  别墅有些破败,战前这里被德国人当作指挥部,他们把这里弄得一团糟。

  收复那天还发生过一场小规模战斗,德国人在这抵抗了一会儿争取时间烧毁文件。

  这使别墅到处都是弹洞,还有被手榴弹炸开的木墙。

  但阿尔贝特一世并不介意,他不顾伊登上校的反对坚持要住在这里:“你不知道我有多庆幸能回到这里,上校,不管她破败成什么样,但始终是我的家。”

  马车驶进大门,警卫告诉阿尔贝特一世:“陛下,温特将军来了,他在书房等您。”

  阿尔贝特一世面色一沉,忍不住“哼”了一声。

  马车停下,阿尔贝特一世摘下手套和帽子递给迎上来的仆人,脚步有些迟疑。

  他原本想晾一晾温特将军,但最终认为这没有太大的必要。

  沿着破碎的通道走进书房,阿尔贝特一世见到温特将军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来得真及时,将军,我想,你一定为我们带来了燃油!”

  温特将军老脸一红,他听出阿尔贝特一世话中的讽刺。

  “抱歉,陛下。”温特将军解释道:“那是一次意外……”

  “嗯。”阿尔贝特一世打断了温特将军的话:“我相信那是意外,一定是德国人的潜艇,这毫无疑问。”

  阿尔贝特一世这么说反而让温特将军不好再解释什么。

  温特将军心下一叹,大家心知肚明,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海军大臣”的行为又一次被证明是错误的。

  只是承受代价的却是自己。

  “我希望做些补偿,陛下。”温特将军说:“我们可以帮助贵国重建军队。”

  “帮助?”阿尔贝特一世嘴角挂起一丝嘲讽:“就像帮我们对付德国人一样?”

  “不,陛下。”温特将军回答:“我们可以免费援助贵国火炮生产线,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向贵国分享战机技术。”

  温特将军来此之前做了功课。

  他接到“海军大臣”的命令后,人还未出发脑海已在思考:比利时需要什么?

  步枪,比利时之前得到德国毛瑟公司的生产授权,此时已有能力自行生产。

  机枪,没人能比得了夏尔的“圣艾蒂安2”,它是轻机枪的王者。

  坦克,英国正参照“夏尔A1”试图生产一款属于自己的坦克,当然没法跟夏尔竞争。

  能对夏尔形成优势的,就只有火炮,毕竟夏尔生产的也是来自英国的6英寸26英担榴弹炮。

  而法兰西的炮要么产量不足,要么就是口径太小不足以满足现在作战的需求。

  

首节 上一节 255/3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