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314节

  尼科拉斯中将拿到电报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三天,援军居然要三天才能赶到?

  而经过这大半天的炮战,他手里仅有的三个炮兵团已死的死伤的伤,只剩下两个炮营还有战斗力。

  其它的,要么被火箭炮炸上天要么就是人员伤亡惨重。

  如果收拢残兵再维修一下故障火炮,或许还能勉强拼凑起一个炮兵团。

  但这有什么意义?

  整编出来的炮兵团依旧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看着他们一门接着一门的被炸毁炸瘫!

  尼科拉斯中将将无奈的目光投往雨幕下的河湾区,那里已遍布大大小小的弹坑,火炮掩体已不见了踪影,到处是东倒西歪的火炮残骸。

  为什么会这样?

  这些可都是战无不胜的105MM榴弹炮!

  开战以来它们从未在炮战中输过,现在却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到就被炸得溃不成军。

  ……

  河湾区对面,夏尔刚从凡尔登赶到纳木尔。

  指挥部的坑道有些潮湿,有几处还在渗水,地面泥泞得就像走进了沼泽。

  但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安全,基本没有敌人的炮弹能打到这。

  在煤油灯刺鼻的烟味下,夏尔饶有兴趣的看着手中由炮兵观察员估计出的战果。

  提贾尼在旁兴奋的报告道:

  “我们至少打掉了敌人两个炮兵团。”

  “我方几乎没有伤亡,只有一辆火箭炮车临时出故障无法及时撤出被炸毁。”

  “但人员全部撤出,唯一的负伤就是崴到脚影响行走。”

  夏尔并不意外,能快速机动的车载火箭炮几乎就是“不死之身”,虽然他们很脆弱,挨一发炮弹就是粉身碎骨。

  然而,他对能打掉德军两个炮兵团颇为困惑。

  “德军炮兵没有撤退?”他问。

  “没有。”提贾尼回答得很干脆:“德国炮兵撤退就无法封锁通道,这不是他们想要的。”

  夏尔没说话。

  德军炮兵其实有一个选择,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射程优势撤到一个点,这个点能使105MM榴弹炮能封锁通道,而火箭炮却因为射程不足打不到它。

  对于这种情况,夏尔就只能用轰炸机压制,再让装甲部队冒着炮火前进。

  战争就是这样,你不可能希望在一种近乎完美的敌我状态下发起进攻,危险是必然存在的。

  然而德军却没这么做。

  夏尔考虑了一会儿似乎明白了,德国人对火箭炮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火箭炮的射程,因此无法根据其弱点做出正确的反应。

  “他们没有分散布设?”夏尔又问。

  提贾尼再次摇头:“不,没有。”

  

  集群布设与火箭炮对抗当然会死伤惨重,榴弹炮可是金贵的东西,随便挨一发或者在旁边蹭到了都有可能导致其故障。

  如果德国人把火炮分散布设,精度不足的火箭炮就需要消耗更多弹药、更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战果。

  然而,德国人还是没有这么做。

  这可以算是新装备上线的福利包吧,夏尔想,等德国人了解火箭炮数据后,炮战就不会这么顺利了。

  ……

  埃尔温看着指挥部外瓢泼似的大雨,松了一口气:“我们似乎安全了。”

  “什么意思?”正焦头烂额的尼科拉斯中将问:“难道我们不是处在危险中?敌人随时可以通过封锁区进攻我军防线,中校!”

  而且还是夏尔的装甲部队,他甚至以为埃尔温是在开玩笑。

  “不,将军。”埃尔温朝观察窗外扬了扬头,一脸认真的回答:“这场雨救了我们,至少为我们争取到时间,三天后我们的援军就会到达。”

  尼科拉斯中将想到了什么,但依旧不太确定:“你是说,雨水会让地面泥泞使环境不适合坦克作战?”

  “这是其一。”埃尔温缓步走回办公桌前,指着地图上防线前的两道工事解释道:

  “更重要的是这些防坦克壕。”

  “我一共构筑了两道,一道在我军77MM步兵炮的射程内。”

  “另一道在我军步兵K弹的射程内。”

  “我刚才还在担心,法军会用沙袋在防坦克壕中填出通道强行突破。”

  尼科拉斯中将“哦”了一声,紧绷的额头逐渐展开:“下了这场大雨,防坦克壕会变成一堆烂泥和水坑,它会像沼泽一样很难填平。”

  埃尔温补充道:“即便填平了,两侧的地基也很容易塌陷,这些都会困住夏尔的装甲部队!”

  尼科拉斯中将缓缓点头,目光转向观察窗外的大雨。

  不久前他还在咒骂这该死的天气,现在却希望这场雨能下得更大、更久一些。

第539章 夏尔有什么办法越过防坦克壕?

  理论上说埃尔温的判断是正确的。

  纳木尔要塞与索姆河的白垩硬地不一样,这里到处是河流、森林和松软的土地。

  雨季一到,雨水“噼呖啪啦”的将土地泡得松软粘稠,别说坦克,就是人踩在上面都会带起一鞋底泥土使行走困难。

  这对进攻一方极为不利,再加上前方还有铁丝网、防坦克壕,贸然进攻很可能会发生类似索姆河战役的惨剧,几万人在一天内打光,胜利瞬间转为惨败。

  这也是人们普遍认为纳木尔要塞不适合夏尔的装甲部队进攻的原因之一。

  然而,夏尔既然决定拿纳木尔要塞开刀,当然有对付它的办法。

  ……

  天色朦朦亮,一夜的倾盆大雨总算小了些,天空甚至能看到一点阳光。

  整个世界就像被清洗过一遍似的焕发着生机,树叶上挂着雨滴,留鸟来去匆匆雨中觅食,积水这里一滩那里一片,缓缓汇聚在一起再灌进德军构筑的防坦克壕。

  防坦克壕内,浑浊的积水已漫过大半接近两米,再加上壕底的烂泥,即便是全副武装的士兵淌入都有可能会被淹死。

  (注:防坦克壕一般是5到7米宽,2到2.5米深)

  一个个身披雨衣的德军士兵躲在后方的步兵壕内小心翼翼的遮着雨水啃面包当早餐。

  再远些,就是将炮口对准第一道防坦克壕的77MM步兵炮。

  埃尔温的设想很完美:

  第一道防坦克壕在防线前500米左右。

  当法军在这道防坦克壕前停下忙着填壕时,德军的77炮就能轻松的将这些坦克一一摧毁。

  步兵手中的步枪、机枪还可以打出弹雨杀伤敌步兵和工兵,敌人必将遭受大伤亡才有可能通过第一道防坦克壕。

  接着,第二防坦克壕在防线前100米,步兵能精准将敌人射杀,两翼步兵还能依靠斜向角度使用K弹攻击坦克薄弱的侧翼装甲。

  “中校。”

  “中校!”

  ……

  当埃尔温穿过交通壕赶到前线时,士兵们一个个朝他投来注目礼。

  埃尔温发明的防坦克壕已在战场上被证明是在战场上最实用的阻滞坦克的战术,他也因此成为德军中唯一有可能阻挡夏尔的军官。

  埃尔温一一点头回应,目光却始终盯着敌人方向。

  他从河湾区冒雨赶到这,是希望最后检查下防线情况。

  河湾区剩余的火炮已无力封锁通道,这意味着敌人的进攻近在眼前。

  埃尔温来到最前沿防线,小心翼翼的探出头举起望远镜,他的动作十分缓慢,就像电影用慢动作播放。

  终于,防坦克壕出现在望远镜的光圈里。

  观察了一会儿,埃尔温深感欣慰,两道防坦克壕像自己预料的那样,已成为敌人坦克不可逾越的人工屏障。

  缩回脑袋后,埃尔温背靠着战壕发了一会儿愣,接着又松了一口气。

  德军士兵倒是不关心这个,他们一个个面带惊恐望向埃尔温:

  “中校,那是夏尔的新发明的装备吗,我是说法军昨天用来轰炸河湾区的炮弹?”

  “我听说河湾区的炮兵死伤惨重,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已突破我们的炮火封锁?”

  “夏尔的部队就要发起进攻了,是吧?”

  ……

  埃尔温没有否认,因为这显而易见。

  “是的。”他点了点头:“但我们会打败他们的,我确信!”

  接着,埃尔温向士兵们详细讲解了两道防坦克壕的火力配置,以及雨水加成给德军带来的好处。

  他认为这么做有助于竖立士兵们必胜的信心并克服对“夏尔部队”的恐惧。

  果然,听了埃尔温的解释后,士兵们士气大振,他们将这些话传出去的同时又兴奋的议论着:

  “这是客观环境的困难,我认为就算夏尔也没办法解决!”

  “夏尔肯定没想到会有这场雨水,我猜他现在一定为这苦恼。”

  “是上帝救了我们,他及时下了这场大雨。”

  ……

  然而,就在这时空中却传来一片熟悉又恐怖的呼啸声。

  火箭弹,它们带着一片啸声和热气直扑德军阵地,随着一阵阵爆炸声,德军隐藏布设在阵地外的步兵炮瞬间被炸得七零八落,还有几名炮兵残缺的肢体被抛进战壕。

  

  法军不需要找到隐蔽的77MM步兵炮,只需要用炮弹将德军防线后方的空地无差别的“梳理”一遍,或者两遍,三遍。

  在硝烟和轰炸声中的埃尔温颇感意外,他以为法军这种火箭炮是用来打炮战对付炮兵的,没想到它同时也可以对付步兵。

  这些混蛋,埃尔温心下暗骂,这肯定是倚仗夏尔的经济实力,否则怎么可能一打就是几百上千枚,炮弹像雨点似的密集轰炸,就像不要钱似的!

  几分钟后轰炸声忽然消失了,硝烟还未散尽,在雨水的作用下翻滚着压进战壕。

  不久,对面隐隐传来坦克发动机“隆隆”的马达声,战壕内的积水在震动下发泛出一点点波纹。

  埃尔温一愣,他们开始进攻了?而且还是用坦克进攻?

  这不可能!

首节 上一节 314/3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