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333节

  ……

  有人举起酒杯喊:“先生们,向法兰西最伟大的将军致敬,干杯!”

  “干杯!”

  “敬将军!”

  ……

  夏尔接过卢西亚递来的水,微笑的回身朝军官们扬了扬,这再次引来军官们一阵欢呼。

  有几个不识趣的军官似乎要上来与夏尔套近乎,但马上被人拉了回去:

  “混蛋,将军时间有限。”

  “将军不是来找你的。”

  “你不应该在这时打扰他!”

  夏尔没理他们,他端着水杯找了个空位坐下,掏出卡米尔为自己备上的手帕擦了擦堵住的鼻子,轻咳了几声。

  “怎么了?”卢西亚端着一杯水坐在夏尔对面,眼里满是关切。

  “没什么。”夏尔回答:“可能只是受凉了。”

  夏尔不太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什么,他望了一眼四周,凑近了压低声音问:“你是否能获得美国到英国的商船信息?”

  卢西亚很肯定的点了点头:“我们有人在其中工作。”

  “很好。”夏尔点了点头,凑到卢西亚耳边:“你看情况,把信息透露一部分给德国人。”

  卢西亚没多想,很干脆的应了下来:“没问题。”

  这让夏尔有些意外,他原以为卢西亚至少会问一声,毕竟这是把商船信息透露给德国,往大了说就是“通敌”。

  但卢西亚不仅没问,甚至连迟疑都没有。

  卢西亚似乎看懂了夏尔的表情,她轻轻一笑,小声解释道:“我知道你的‘回声探测仪’已经装备海军了,现在正在紧张的测试中。”

  夏尔“嗯”了一声。

  “白衣夫人”有点本事,居然知道“回声探测仪”,这可是在英法海军严密保护下的高级军事机密。

  不过话说回来,“回声探测仪”在船厂安装又展开测试和训练,知道的人肯定不少,想保密不太现实。

  “所以呢?”夏尔不太明白两者间的联系。

  

  “这是一个陷阱,对吗?”卢西亚在夏尔耳边轻吹一口气,似乎是在赞叹:“把情报透露给德国人,让德国人潜艇出击,这样才能更好猎杀它们!你很聪明!”

  夏尔表情有些怪异,迟疑了一会儿才回答:“呃,是的,你说的没错。”

  “我就知道。”卢西亚眼里有些得意。

  你这么理解最好,夏尔想。

  这其实不是什么陷阱,而是夏尔想到了火车站事件。

  此时的法兰西,连弹药都需要经英国之手从美国进口。

  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英国人始终能通过物资来控制法军实现某种“特权”。

  就连福煦这个总司令也不得不向英国人低头服软。

  要打破这现状,就必须让德国人的潜艇发挥作用,而且是重要作用。

  只有德国人的潜艇发挥了作用,法兰西的“回声探测器”才不可或缺。

  于是才能让英国人的“特权”有所收敛。

  所以,夏尔把商船信息透露给德国人不是陷阱,纯粹是“坑”英国人。

  但谁又知道这个呢?

  最终的确会有法兰西舰队带着“回声探测器”赶去立功,所以就当它是“陷阱”吧!

  接着夏尔就显得有些迟疑了:“另外还有一件事……”

  “什么?”卢西亚觉奇怪,这是夏尔头一回表现出为难的样子。

  “是这样的。”夏尔说:“我父母想见你。”

  卢西亚一脸疑惑:“见我?”

  卢西亚不明白夏尔父母为什么要见她。

  但下一秒就明白了,她一脸震惊的望向夏尔,眼里还透着一丝喜悦:“你是说,他们知道我的存在?”

  “是的。”夏尔语气充满无奈:“他们希望明晚能与你一起共进晚餐,在我家。”

  见卢西亚在发愣,夏尔补充道:“如果你不愿意,我可以去回绝他们……”

  “不,我愿意。”卢西亚不自觉的握住夏尔的手,她发觉失态后又赶忙松开:“我只是,有些紧张。因为,我不知道他们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该给他们带什么礼物。”

  说着,就朝夏尔投来求助的眼神。

  这把夏尔难住了。

  夏尔忽然发现,他似乎从未考虑过德约卡和卡米尔喜欢什么。

第569章 战地巨人

  “你随意买些什么。”夏尔说:“他们不会介意的。”

  夏尔心下惭愧,一直以来他总是理所当然的接受德约卡和卡米尔的关爱,却从未反馈过。

  卢西亚似乎明白了什么,没有继续追问,而是偷看了夏尔一眼,问:“最后一个问题,这是家务还是任务?”

  夏尔迟疑了下,回答:“你可以把它当任务!”

  为了不让别人起疑才这么做,所以是任务,夏尔想,这没毛病。

  夏尔没发现的是,卢西亚眼里不经意地闪过一丝落寞和失望。

  她希望夏尔回答是因为“家务”,之前已见过女方家长,现在当然要见男方家长。

  ……

  夏尔这个假期很忙。

  他许久没到厂里走一走了,第二天一早匆匆用过早餐后,夏尔与德约卡一同赶往拖拉机厂。

  夏尔去的是研发部,他走进大门一眼就找到了与技术员讨论的马修。

  马修换上了假肢,看起来像独腿海盗,还留着络腮胡成熟了许多,头发许久没打理了乱糟糟的像鸡窝一样,鼻梁上还戴着一副眼镜。

  马修也看到了夏尔,他摘掉眼镜一瘸一拐迎了上来,哈哈大笑着给夏尔一个拥抱。

  “瞧瞧你。”马修往后跳了一步上下打量着夏尔:“一名将军,一次又一次打败德国人的将军,太了不起了!人们到处都在传颂你的战绩,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说的是你。”

  夏尔朝马修手里的眼镜扬了扬头:“什么时候近视了?”

  马修无所谓的耸了耸肩:“这是研发坦克的代价。”

  后来夏尔才知道,马修没日没夜的学习钻研发动机技术,有时晚上也呆在厂里没回家,说废寝忘食也不为过。

  难以想像,以前在学校看到书就头疼的人,现在居然变成一个研发型人才。

  “你来得正好。”马修朝夏尔招了招手,带着夏尔走到一张办公桌前对摊开的图纸说:“这是我对新型坦克的构思,看看是否能让你满意。”

  夏尔凑上前一看,居然是“夏尔2C”坦克。

  (上图为法国于1921年研发的“夏尔2C”超重型坦克,由两台250马力发动机驱动,长10.27米,双炮塔)

  夏尔皱了皱眉,问马修:“你为什么会想到设计这样的坦克?”

  马修回答:“我希望生产一款无敌的坦克,它可以在战场上摧毁一切,又没有什么能穿透它的装甲。”

  接着,他手舞足蹈的说起坦克的数据:“我打算让它装备75MM火炮,前装甲45MM,我们测试过了,这厚度的装甲可以挡住德国人77MM步兵炮……”

  “马修。”夏尔打断了他的话:“这不合适。”

  “为什么?”马修问,脸上带着失望,他不敢相信自己的努力被夏尔一眼就否决了。

  “没什么坦克是无敌的,这种坦克不存在。”夏尔回答。

  “不试试怎么知道?”马修不甘心。

  “这么说吧。”夏尔回答:“它的重量就是问题之一。”

  “计算的结果是40吨。”马修在桌上找了找,从散乱的文件中翻出一张写满数据的稿纸递到夏尔面前:“两台发动机完全可以带动,还能保证与‘夏尔A1’差不多的速度。”

  强大的火力,厚实的装甲,再加上速度,马修不明白为什么会不合适。

  然而,夏尔却知道这种超重型坦克是理想化的东西。

  想像总是很美好,但现实却很残酷。

  “夏尔2C”在不断改进中由最初的40吨变成了70吨。

  二战时的“虎式”也只有56吨,用650马力的发动机依旧成为后勤的噩梦。

  而“夏尔2C”却是以一战时发动机的水平,重达70吨由两台250马力合计500马力的发动机带动,这不是噩梦而是天方夜谈。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想。”夏尔说:“你用两台250马力的发动机载着40吨的重物行驶,看看它能正常运行多长时间。”

  马修似乎明白了:“你是担心它的可靠性?”

  “可以这么说。”夏尔点了点头:“两台发动机意味着故障率会高一倍,马修。”

  这与飞机不同,飞机用双发能提高安全性:一个发动机发生故障另一个发动机还能保证飞行,只是损失了速度和性能。

  

  坦克完全不同,它的两个发动机只要任意一个故障都无法带动坦克继续前进。

  马修考虑了一会儿,缓缓点头:“坦克这样的大型装备,要在战场上把它修好几乎不可能,一旦发生故障几乎就意味着报废。”

  夏尔“嗯”了一声表示赞同。

  这是实战中“夏尔2C”命运,它们不是被敌人摧毁的,而是因为过于笨拙或故障带不走,法军不希望被敌人利用而不得不将其自毁。

  接着夏尔就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他拿起铅笔在草图上删删减减,边划边说:“单炮塔,单发动机,整体尺寸缩小并全面减重。”

  (上图为1931年法军装备的“夏尔B1”重型坦克,单发动机250马力,全重31.5吨,因二战时表现出色而被称作“战地巨人”)

  马修看着这坦克的设计不由瞪大了眼睛:“它居然,有两门火炮?你给这小坦克加上了两门火炮?”

  但他又提出了质疑:“车体上这门75MM火炮的自由度是不是太低了?它的射角十分有限。”

  “这不是问题。”夏尔回答:“我们可以用它攻击敌人碉堡工事或者坦克正面装甲。”

  如果负责攻击正面,就不需要太大的自由度。

  马修若有所思的看着草图。

  炮塔装小口径火炮决定了炮塔可以小型化,炮身装大口径炮又能提升火力,两者互相协同形成某种互补,最终实现整体火力的提升。

  然后他再对比自己的设计,惊呼出声:“上帝,它的火力甚至没比我设计的差多少,但重量、体积却小了许多,又因为使用单发动机,可以预见成本及故障率都会降低。”

  马修匪夷所思的望向夏尔:“我开始妒嫉你了,夏尔,你随手一画就超过了我所有的努力。”

首节 上一节 333/3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