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钦纳的原话是:“如果夏尔不肯屈服,德国人揍他们一顿就老实了。摆在夏尔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被德国人打败,或者寻求与我们‘合作’。”
所有人都认为夏尔会选择“合作”,只要他不笨。
伊登少将从口袋里摸出一根烟给艾维斯中将递上,嘴上却信心十足的回应:“是的,中将,我认为他们会进攻安特卫普。”
为艾维斯中将点上烟后,伊登少将又补了一句:“因为众所周知,他们会选择敌人的弱点进攻。”
艾维斯中将过了一会儿才明白伊登少将这话的意思:英国人驻守的防线是弱点。
是时他恰好嘴里吸了一半烟,一口气上不来被呛得猛咳了几口,眼泪都冒了出来。
好不容易缓过来,艾维斯中将摇着头看了伊登少将一眼,叹道:“你会明白的,少将。”
艾维斯中将没发火,因为比利时人包括阿尔贝特一世国王在内都是他们拉拢的对象。
然而,艾维斯中将话音未落,远处就传来了密集的炮声。
艾维斯疑惑的望向炮声传来的方向,举起了望远镜,但在雪花中什么也看不到。
“将军。”一名通讯兵在雪地中深一脚浅一脚跑了过来,气喘吁吁的,说话时冒着热汽:“我方前沿阵地遭到德国人的炮击,炮火很猛烈,德国人可能要对我们发起全面进攻了!”
艾维斯中将愕然,德国人真的进攻安特卫普?
伊登少将却偏偏在这时反问:“您希望我明白什么,将军?”
艾维斯中将眼里闪过一丝尴尬,但他依旧嘴硬:“这可能只是一次小规模进攻。”
但不久,情报就接二连三传到艾维斯中将这:
“将军,德国人发起进攻了,有几百辆坦克,至少有五个师的规模!”
“敌人的进攻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他们的潜艇同时发起攻击。”
“我们有十余艘商船被德国击沉,就在刚才,而且还在继续!”
……
艾维斯中将脸色变了变。
德国人如果同时从海陆两个方向发起进攻,就意味着这不可能是一次“小规模进攻”,而是对安特卫普这个海港城市的夹击。
……
大西洋,距离安特卫普仅有70海里的海面上,一支拥有50余艘商船的船队遭到德军潜艇群的伏击。
德军很聪明,他们集结了38艘潜艇同时发起进攻,这些潜艇第一时间将英军护航的12艘驱逐舰击沉一半,剩下的驱逐舰匆忙反击却顾首不顾尾,没多久就非死即伤失去战斗力,仅存2艘见势不妙匆忙丢下商船逃窜。
商船随即陷于德军潜艇的猎杀中毫无还手之力,一时到处是燃烧的火焰以及失去重心的船只,它们有的歪着船身,有的高高翘起露出螺旋浆,还有的不断爆炸发出一阵阵火光。
海面上,到处都是跳水逃生的水手以及船只碎片。
水手们在冰冷的海水中抱着浮游物,瑟瑟发抖,眼神里透着深深的绝望。
第597章 第一世界强国的傲慢
炮声隆隆,硝烟滚滚。
英军的防线设在安特卫普堡垒以东六英里外。
这位置其实并不适合设置防线,它在安特卫普堡垒重炮射程的最远端,几乎已超出它的“保护范围”。
伊登少将曾针对这个向艾维斯中将提过建议:“在这距离上堡垒无法为英军提供火力支援,我们的炮弹只能打在你们的战壕上。”
艾维斯中将是这么回答的:“放心,少将,我们不需要堡垒的火力支援。在这方向上,我们考虑的不是防御,是进攻,我们的防线会一直朝德国人方向推进。”
但事实却给了艾维斯中将一个响亮的耳光。
……
德军进攻线上,尼科拉斯中将带着埃尔温上校站在山丘上观察德军的攻势。
这场战斗,尼科拉斯指挥的第21军作为突破安特卫普的主攻部队。
其实不只是主攻,紧随其后的第53军也在尼科拉斯中将的指挥下,这是来自总参谋部的命令。
空中战斗机呼啸着朝敌人压去,密密麻麻的像一群群蜜蜂。
那是改进型“福克E2”,它们的性能虽然不及法军“骆驼”战机,但英法的战机大多都在索姆河、凡尔登,或者在纳木尔一线无法及时赶到安特卫普。
谁让安特卫普是英军防区呢?
(上图为德军“福克E2”战斗机,最高时速140公里,虽然比不上“骆驼”的190时速,但相比“福克E1”的110公里已有显著提升)
“这是我军为数不多的拥有制空权的战斗。”尼科拉斯望着漫天的战机,心下颇有些感慨。
“是的,将军。”埃尔温回答:“但我认为重要的是坦克。”
飞机虽然重要,但在单次战斗尤其是快攻中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你是说LK1?”尼科拉斯扭头望向站在侧后的埃尔温,目光疑惑。
他始终不明白埃尔温这个坦克专家为什么会如此看中这款轻型坦克,即便在接收坦克发现它们是由退役的汽车改装的也不例外。
“是的,将军。”埃尔温语气坚定:“LK1或许不够优秀,它无法与‘夏尔A1’媲美,但我们面对的是英国人的‘惠比特犬’,还有英国人的战术。”
正说着,英军的坦克出现在其防线后方,一大批“惠比特犬”至少有两百多辆。
尼科拉斯神色一凝,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德军的坦克包括“上西里西亚”在内也只有三百多辆,如果将“LK1”粗制滥造的因素考虑在内,两者实力应该旗鼓相当,德军只怕很难迅速突破。
但埃尔温却一点都不担心,他不急不缓的说:
“英军的战术与我军和法军完全不同。”埃尔温目光远眺英军防线:“他们不构筑防坦克壕,甚至战壕都没有加宽,这意味着我军坦克很容易越过他们的防线。”
这是英国人的固执,或者是第一世界强国的傲慢,英国人不认为敌人有能力突破他们的防线。
埃尔温补充道:“他们的战术是,用坦克抵挡我军坦克的进攻。”
尼科拉斯举起望远镜朝战场望了望,情况的确如埃尔温所说,英军将坦克调到步兵战壕后方组织防御,试图与步兵一起挡住德军的坦克洪流。
尼科拉斯“嗯”了一声,不无担忧的说:“问题是英军装甲部队的实力不在我军之下,这种战术说不定能挡住我们的进攻。”
埃尔温轻轻摇头:“将军,‘惠比特犬’对付步兵或许有优势,但对付坦克,就只有被动挨打。”
尼科拉斯一愣,收起望远镜的同时问:“说说原因。”
“速度,将军。”埃尔温回答:
“‘惠比特犬’最高时速只有13公里,而我军‘LK1’却有18公里,这使我军坦克能轻易凭借速度优势占据有利位置。”
“而‘惠比特犬’4挺机枪的设置使其有很多火力死角,从其侧前方靠近几乎不需要考虑它的火力。”
(上图为“惠比特犬”侧前视角,由于没有旋转炮塔,该角度处于其火力死角中,还有大面积垂直装甲正对着敌军火力)
尼科拉斯听明白了,他扭头问埃尔温上校,眼里透着赞许:“所以,你专门训练我们的坦克接近敌人的射击死角?”
埃尔温上校微笑着点了点头:“为什么不呢?”
说话间,英德两军的坦克洪流已狠狠的撞在了一起。
战事果然像埃尔温预判的那样,两军卜一接触就高下立分,英军“惠比特犬”一辆接着一辆的被“LK1”打瘫,而“LK1”却几乎没有损失,停下来的几辆似乎是因为故障。
尼科拉斯中将在望远镜中看得分明,“LK1”坦克总是利用自己的高速抢占有利位置,进入敌方火力死角后又放缓速度以增加自己的攻击时间。
再加上德军又装备穿甲能力强悍的K弹,只打得英军坦克一辆辆冒起了青烟,还有的因为发动机被击穿而燃起熊熊大火。
他是对的,尼科拉斯中将心下暗赞,虽然“LK1”是退役汽车改装的,造价比“惠比特犬”便宜得多,但“惠比特犬”在它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接着,德军步兵就在坦克的掩护下冲进英军战壕一阵乱杀,不时还有火焰喷射器朝英军战壕内喷出一长串火龙,烧得英军一片惨呼。
那是德军不久前发明的装备,从夏尔冲锋枪和霰弹枪得到的启发。
出于法军在近战中冲锋枪表现出的巨大杀伤力,德军马上开始自己的冲锋枪研发计划,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空窗期,他们紧急投入了这种可以批量烧杀敌军的喷火装置。
一个个火人在战场上翻滚奔跑,一边跑一边发出凄厉的惨叫,就像饿狼的吼叫,又像夜枭的鸣声,即便在枪炮声中也极具有穿透力,直击战场每个人的心灵,橇动他们埋藏在心底的恐惧。
英军士兵被吓坏了,他们手忙脚乱的从战壕内爬出来跌跌撞撞逃跑,即便知道这么做会将自己的后背亮在德军面前也不在乎,他们只想逃离这个恐怖的炼狱,永远也不要回来!
第598章 就这样还想跟夏尔一较高下?
此时的伊登少将和艾维斯中将已分别赶回自己的指挥部。
伊登少将的指挥部设在堡垒群中心,就是夏尔之前作为指挥部的“布埃诺”堡。
确切的说它不是“堡垒群中心”,而是面向德军进攻线的堡垒群中心,这里可以更直观的纵观全场也能更便利的指挥周围堡垒作战。
更重要的是这里距储存物资的地下仓库不远,只有一公里。
然而,伊登少将似乎什么也做不了。
德军战机黑压压的一片从空中飞来,它们几乎把整个天空都遮住,呼啸着越过没有防空火力的堡垒,俯冲下来朝公路上的汽车扫射。
(注:堡垒建造时飞机还没发明,即使发明了也没人认为它会成为一种武器,因此这时期的堡垒基本没有防空)
此时地面的司机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惊慌失措的驾着汽车逃窜。
但公路拥挤根本转不动,它们像没头的苍蝇乱窜一番后,不是与其它汽车相撞就是陷在雪地中无法动弹。
德军战机趁这机会展开攻击。
在一片密集的枪声中,有的汽车被打得冒起青烟,有的汽车因为驾驶员身死而翻倒在路边,车上的弹药和物资撒了一地,只有少数几辆在公路上成功加速,但依旧被尾随而来的战机打得一片狼籍。
终于,“轰”的一声巨响弹药殉爆,火光冲天而起汽车瞬间被炸成碎片,不久火势又波及到周围,附近的司机匆忙跳车逃窜。
然而德军战机依旧不肯放过他们,战机周而复始的爬升、转圈、俯冲,再用机枪在积雪中打出一道道弹线四处追杀奔逃的司机和士兵。
洁白的雪地上到处都是一滩滩火红的鲜血,触目惊心。
……
二十多分钟后艾维斯中将才匆匆赶回指挥部。
但他马上发现回到指挥部还不如呆在前线,在前线至少还能看些情况,在指挥部里却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知道。
艾维斯中将的指挥部设在市中心,距离前线足有十几英里,前线部队因为第一时间就崩溃什么情报都没能传回来。
“敌人在什么位置?”艾维斯中将对着地图问。
“我们不知道,将军。”参谋一脸惶恐:“部队正处于混乱中,他们来不及报告情况就被击溃了。”
“侦察机呢?”艾维斯中将下令:“把侦察机派上去!”
“将军。”参谋艰难的回答:“我们的侦察机已全部失去联系,机场也遭到敌人的攻击损失惨重,我们已没有能飞上天的东西了。”
“那么你们还知道什么?”艾维斯中将怒吼:“难道只知道自己被攻击吗?”
参谋无言以对,事实的确如此。
直到这时艾维斯中将才明白航空部队的重要性。
制空权在敌人手里而通讯设备又主要靠电话,很容易出现这种不知道敌人在哪也不知道自己的部队在哪的情况,根本没法指挥。
又过了十几分钟,才陆陆续续有情报汇总上来。
但那大多都是过时的情报,因为它们是通讯兵送上来的,半小时前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