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355节

  行人听到这喊声不由停下脚步,半信半疑的看了一眼报童,这才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便士,像打发乞丐似的从报童手里换了一份报纸。

  (上图为英国街头报童卖报的场景。)

  行人拿到报纸后迫不及待的翻开,脚下缓缓的走着,接着惊呼出声:“上帝,这是真的,他们击沉了12艘潜艇。”

  其它行人各自购买了一份报纸,不久就加入讨论:

  “很好的消息,而且是一次战斗击沉了12艘,这说明他们找到了对付潜艇的方法。”

  “这么说我们以后不缺补给了?”

  “可是先生们,你们看到报纸上说的吗,这是在法兰西海军的配合下!”

  但这话很快就遭到其它人反对:

  “法兰西海军?他们只是配合,能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

  “皇家海军是这世界上最强的海军,他们超过其它所有海军的总和!”

  “法兰西海军能参与可能只是海域问题,他们对附近的航线和海况更熟悉。”

  ……

  行人们自豪的笑着,完全没把报纸上写的“法兰西海军”放在眼里。

  这其实是媒体的有意误导,在这战争时期它们总是尽可能夸大自己战绩,对于昨天英军在安特卫普防线的大败却是只字不提。

  斯托克斯先生夹着手杖翻着报纸,瞄了一眼后冷哼一声:“原来报纸是这么写的,这些愚蠢又无知的家伙!”

  有人听到了斯托克斯的话,瞪着眼睛望向他:“你似乎有不同的意见?”

  斯托克斯轻轻摇头,扬了扬手中的报纸:“我不想跟你们争什么,先生们,我只想说,如果你们只看这个的话,你们将会错失许多发财的机会。”

  说着,斯托克斯不理他们,不屑的将报纸往空中一扬,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斯托克斯的公司与夏尔有合作,尤其最近还成为伯纳德集团的一分子负责坦克炮的研发,会知道一些内幕消息并不奇怪。

  但其它人却不知道,他们哄笑着嘲讽斯托克斯的无知和自大,接着讨论皇家海军的伟大。

  这时,忽然有人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先生们,伯纳德公司的股价大涨。”

  人们惊呼出声:

  “伯纳德公司?夏尔的伯纳德公司?”

  “皇家海军获得胜利,为什么是夏尔的公司股价大涨?”

  “夏尔的公司是保险行业,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

  接着又有人跑了过来叫道:“伯纳德公司开展新业务,他们开始为海运投保。”

  “海运?”

  人们惊呆了,他们这时才察觉,击沉12艘潜艇的胜利很可能与法兰西舰队有关,确切的说,是跟夏尔有关。

  ……

  纳木尔城堡,夏尔正在用早餐。

  自从第6集团军的补给划归英军后,连带着夏尔的伙食都差了许多,早餐只有土豆泥加一块比利时林堡干酪。

  后者奇臭无比,夏尔实在无法下咽,幸好勤务兵艾德里安并不抗拒。

  (上图为比利时林堡干酪,用细菌发酵制作)

  正吃着,参谋送来了一封电报,是德约卡发来的:“英国新领域的进展顺利。”

  夏尔微微一笑,这算是给那些千方百计的想置伯纳德集团于死地的英国资本家一个有力的回击。

  “回声探测仪”是个很好的商机,在这物资为王的战争时期,它扼住了协约国的命脉。

  不只是英国,还有法兰西,甚至是其它成员国。

  

  不只是政治和军事,还有经济的精准打击。

  往后不管是谁,想要物资就得购买夏尔的保险。

  买了保险就可以编入夏尔的护航商队,否则,就等着德国人的潜艇来光顾吧!

  德国人不傻,经此一役后,他们必定能猜到是夏尔发明了什么装备使法兰西海军能精准炸毁潜艇。

  因此,德军潜艇会努力避开夏尔的护航队,选择“非夏尔”的船队攻击。

  于是就形成了完美的威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不得不说德国人真的很好用,否则英法资本家那么多行业那么多对手,夏尔一个人根本应付不过来。

  提贾尼不关心生意,那是他父亲需要考虑的问题。

  他一边皱着眉头吃着土豆泥一边问:“那么,我们准备反攻安特卫普了?”

  “反攻安特卫普?”夏尔回答:“谁告诉你的?”

  提贾尼疑惑的抬起头:“难道不是?我们的物资已运往布鲁塞尔,战斗机也去了一部分,还有第6集团军也调了一个军。”

  进攻安特卫普是最好的选择,提贾尼想,我军可以与安特卫普里应外合对德军形成夹击之势。

  “德国人在安特卫普早有准备,将军。”夏尔回答:“你应该知道,德国人在那至少准备了五百架飞机,而我们在这个方向只能凑齐两百架。”

  “可我们的战机比他们先进。”提贾尼回答:“鹿死谁手还是未知之数。”

  “我同意。”夏尔点头:“但我们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尤其是飞行员。”

  虽然“骆驼”具有速度上的优势,但与德军的“福克E2”相比不具备碾压性优势,尤其德军可以直接进攻机场或者以游击战术消耗法军的油料。

  此外,德军在布鲁塞尔方向摆了一个军构筑好工事等夏尔的军队。

  “但这就是战争。”提贾尼强调:“安特卫普是我们必救之地。”

  “是吗?”夏尔反问,他抬头静静的望着提贾尼:“你似乎忘了我们早就制定好的作战计划。”

  提贾尼一愣,接着眼睛就亮了起来:“你是说,哈塞尔特?”

第606章 这是另一次施利芬计划

  基钦纳和艾维斯中将相信夏尔会从布鲁塞尔发起反攻,他们已经做好了协同夏尔夹击德军的准备。

  阿尔贝特一世、伊登少将及福煦也相信夏尔会从布鲁塞尔发攻。

  阿尔贝特一世先一步赶到了布鲁塞尔,他亲自指挥民兵打探德军情报侦察德军防线的火力和兵力布署。

  伊登少将除了固守安特卫普外,负责组织游击队对德军后勤补给线实施骚扰和破坏。

  福煦则指挥索姆河、凡尔登两地的法军对德军发起反攻,以增大德军压力使其无法驰援比利时。

  德军同样相信夏尔会从布鲁塞尔反攻。

  埃尔温上校在防线突破口附近忙得团团转,他试图将德军新防线与鲁汶连在一起。

  尼科拉斯中将对这次穿插不是很有信心,他提醒埃尔温:“我们要面对的是夏尔的部队,没有人敢在他面前冒险,上校,不管是坦克还是飞机,我们都比不上夏尔。”

  “我知道,将军。”埃尔温上校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我们依旧有胜利的希望,原因是补给,夏尔的部队缺乏补给……”

  “你打算怎么对付夏尔的战斗机?”尼科拉斯中将打断了埃尔温的话。

  “骆驼”战机比“福克E2”的时速快了50公里,这使德军航空兵一度只能避而不战,因为作战几乎意味着送死。

  “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将军。”埃尔温上校指着地图回答:“布鲁塞尔只有一个机场,我们的飞机占据数量优势,它们可以分成几批摆在敌人机场周围轮番进攻。”

  尼科拉斯中将似乎明白了埃尔温上校的意思:“你是说,进攻敌人机场?”

  埃尔温上校点了点头:

  “是的,将军。”

  “我方航空兵会尽量避免与敌人空战,我打算采取游击战,主要目的是消耗敌人的燃油。”

  “敌机总有降落的时候,那时我军就从几个方向同时进攻敌人机场,摧毁那些停在机场的战机!”

  尼科拉斯中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如果无法在空中将其击坠,那就趁它们停在机场时将其炸毁。

  迟疑了一会儿,尼科拉斯中将又问:“那么坦克呢?我们的坦克同样不是‘夏尔A1’的对手。”

  埃尔温很干脆的回答:“防坦克壕。”

  “可他们有架桥车,上校。”尼科拉斯中将提醒道:“你忘了纳木尔的战斗?”

  “我当然没忘,将军。”埃尔温上校回答:

  “但我将77炮隐藏在阵地前沿的地下掩体中,等架桥车出现时再推出掩体将其炸毁。”

  “另外,我还在防坦克壕前拉上多重铁丝网并布上地雷。”

  “还有105MM火炮标定防坦克壕后方。”

  尼科拉斯中将听着觉得似乎还不错,它看起来可以防得住夏尔的架桥车。

  “重要的是。”埃尔温总结道:“夏尔的部队没有多少补给,只要我们坚持几天,夏尔的部队就将彻底失去战斗力。”

  尼科拉斯中将满意的点了点头,他感觉这或许会是夏尔从军以来的第一场败仗。

  这不是法第一装甲军的素质问题,也不是他们的装备问题,更不是夏尔的指挥问题。

  而是,英国人和法兰西议会愚蠢的削减了夏尔的补给。

  现在,就算是日夜不停的给夏尔运送补给也来不及了,能运到的补给远不及战斗打响后的消耗。

  恰恰是这个成了夏尔致命的弱点。

  尼科拉斯越想越对,他欣慰的拍着埃尔温的肩膀,由衷感叹:“担任指挥官的更应该是你,上校,干得好!”

  ……

  巴黎总理办公室。

  在知道德军主力已快速向根特穿插威胁到法军补给线时,白里安和克雷孟梭吓得慌了手脚。

  “上帝,这是另一次施利芬计划。”克雷孟梭看着地图艰难的咽了下口水:“与上次一样,德国人还是从北面发起突袭,这样下去,巴黎有可能再次陷入危险中。”

  “会吗?”白里安抬头望向克雷孟梭,眼里透着恐惧,律师出身的他对军事一无所知:“可是,德国人还在比利时,看起来距离我们还很远。”

  克雷孟梭虽然没当过兵,但医生出身的他在德法战争中当过军医,军事方面的经验比白里安更丰富,这时就充当起专家对白里安分析:

  “现在不一样,总理阁下。”

  

  “战争刚爆发时法兰西物资还很充沛,那时我们的军队不依赖外部援助,即便德国人打到巴黎我们也有能力还击。”

  “但现在,我们已陷入物资奇缺的窘境,我们有40%的弹药来自美国来自海上运输,德国人沿着海岸线穿插能切断我们的对外补给线路,这是致命的!”

  白里安脸色苍白,他没想到事情会如此严重。

  他只是想削弱夏尔,没想到居然让整个法兰西陷入危险。

  如果法兰西在这场战斗中崩溃,他这个总理的位置毫无疑问也要丢了,甚至还会成为一大污点,他往后别想在政坛上有所建树。

首节 上一节 355/3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