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吉很肯定的点点头:“以后我会跟你解释,现在你只需要知道一点:活下来!”
哈吉完成了包扎,重新为阿布拉姆盖上雨衣。
身后的两人取出担架上前,熟练的将阿布拉姆转移到担架上,稍稍向哈吉点头,就沿着战壕离开了。
阿布拉姆抬头望了望站在那的哈吉,哈吉回以一个自信的微笑。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的朋友。”哈吉喃喃自语:“有了夏尔的支持,没什么不可能的!”
……
加拿大渥太华总理府。
博登总理对着手里的清单发呆。
M1步枪10万加元,迫击炮5万加元,冲锋枪15万加元……
全部加起来只需要100多万加元,就能获得成套轻装备。
其中最亮眼的是“骆驼”战斗机,获得它的生产许可居然只需要30万加元。
(上图为一战时加拿大总理罗伯特·博登)
博登对国防部长扬了扬手中的清单,半信半疑:“你认为这份清单可信吗?”
国防部长休斯一脸艳羡:“如果是夏尔亲自给的清单,我们没有理由不信,总理阁下。”
“可是,他为什么要卖这么便宜?”博登皱起了眉头:“他应该在后面加一个零。”
加一个零也有人抢着要,尤其是财大气粗的美国。
休斯解释:“就像夏尔说的,我们能批量生产装备符合协约国的利益。另外,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些装备可能要落后了。”
“落后?”博登愕然望向休斯。
这些可都是战场上让别人垂涎三尺的装备。
“对夏尔而言。”休斯补充道:“比如飞机,我们得到的情报是法兰西已用上了更先进的‘鹬式’,‘骆驼’战斗机在法军中已逐步淘汰。”
博登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
加拿大的飞机还停留在“JN-4”和“阿芙罗”的水平,机枪都没装上去,而夏尔居然把“骆驼”淘汰了。
这差距,让博登感到绝望。
(注:“JN-4”就是前文提到的美国无武装飞机,由美国授权生产,主要用于训练,再为英国航空团提供飞行员。“阿芙罗”由英国授权生产。)
博登很想得到这些装备,但他依旧犹豫,从英国人手里收回矿产资源可不是闹着玩的,尤其是在战争时期,英国很需要矿产。
一边是成套的能让加拿大战斗力瞬间提升几个层级的装备生产权。
另一边要冒着与英国人撕破脸的风险!
博登焦燥的起身,踱了几步背着手站在窗前,他想透透气。
休斯似乎明白博登的为难,他上前小心翼翼的说:
“总理阁下,正因为现在是战时,英国人才不敢与我们撕破脸。”
“而且英国军队在战场上总是失败,他们的军队比我们还弱,我们似乎可以冒险一试。”
“更何况,我们只收回一部分矿产而不是全部,只需要够买这些装备就可以……”
博登笑着摇了摇头:
“你把事情想简单了,休斯。”
“你是否发现,这清单里没有坦克、装甲车以及火炮这些重装备?”
“夏尔是懂做生意的,接下来的装备肯定不是这样的价格了!”
第870章 安全问题
博登猜的不全对。
夏尔之所以没把坦克等重装备列上去,一是认为加拿大不太需要,二是试探加拿大的底牌。
说加拿大不太需要,是因为加拿大是战略防御一方,他更需要反坦克炮而不是坦克。
说是试探底牌,则是夏尔希望能用坦克这些重装备多换一些加拿大的资源。
如果博登明明白白的告诉夏尔:
“很遗憾,中将。”
“这些装备还不能让我们满意,我们还需要坦克、装甲车等重装备的生产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自身安全,才敢跟你签下合同。”
这时夏尔二话不说马上就会把重装备加上去,依旧是半价,甚至白送都没问题。
钱不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加拿大的“自由”,毕竟要“站在人类的高度上思考问题”。
夏尔是爱好和平讲究“博爱”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至于钱嘛,等加拿大从英国那独立了,又面临美国强大的威胁,且军工生产只能依靠夏尔时。
价格还不是夏尔随便叫?
升级版的坦克、火炮、飞机,后面直接加个零卖,加拿大还得感激涕零。
不过博登似乎没考虑到这个。
他与国防部长讨论了很久,针对的是英国和美国有可能的威胁。
“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休斯。”博登说:“因为我们没有冒险的资本,一步走错就有可能将加拿大拖进战争中。”
“我知道,总理阁下。”休斯回答:
“但同时机会就在眼前。”
“英国人的军队被拖在法兰西,本岛也被德国的潜艇围困封锁,据说最近北海还有被德国人突破的危险。”
“在这情况下,英国有可能跟我们翻脸吗?一旦失去这个机会,我们可能很难逃脱英国的控制了。”
博登点头表示同意,虽然有可能翻脸,但概率很小。
“现在。”博登将放在一边的地图拉到休斯面前:“让我们来考虑翻脸的问题,我们能应对吗?”
休斯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自信的回答:“如果我们有‘骆驼’战斗机,我相信能应对。”
博登不太懂:“为什么是‘骆驼’战斗机?”
休斯指着地图解释:
“一旦翻脸,英国人很可能派出舰队对我们实施威慑。”
“但考虑到他们海军被德国人牵制,派来的舰队不多。”
“如果有‘骆驼’战斗机争夺制空权,我们就可以使英国军舰无法用水上飞机观察目标或较炮。”
博登明白了:“然后就有可能打成另一场达达尼尔海峡战役?”
“是的。”休斯点头:“我们可以用水雷和岸防炮作战,保证英军无法登陆,即便登陆也会被我们打回去。”
接着休斯又补了一句:“如果,还能有‘卡普罗尼’轰炸机就好了。”
律师出身的博登对军事不太敏感,稀里糊涂的问:“这种轰炸机能炸毁军舰?”
“不,不是炸毁,总理阁下。”休斯回答:“夏尔有一种轰炸机,它能挂上鱼雷,用鱼雷击沉军舰。”
博登“哦”了一声:“就像他们在北海对德国舰队做的一样。”
他虽然听说过,但没把这两者联系起来,据说这款鱼雷飞机击沉过战列舰。
“是的。”休斯激动的说:
“如果有这款鱼雷飞机,我们基本不用担心英国舰队的威胁了。”
“甚至可以说,英国人只要知道我们有这款飞机,就不敢派来舰队,因为它们无法形成‘有效威慑’。”
这给了博登很大的信心:“问问夏尔,能否把这款轰炸机加上。”
不一会儿夏尔那边回了电报:
“这是我们最新型轰炸机,总理阁下,而且其作战理念十分先进。”
“因为担心技术泄漏,目前它不授权生产,仅出售。”
休斯马上建议:“购买也可以,只要我们拥有这款轰炸机,还有搭配的鱼雷,就能解决目前的问题。”
接着他又补充:“这款轰炸机对技术要求较高,鱼雷也是,即便夏尔同意授权生产,我们一时半会儿也生产不出来。”
博登觉得有理,重点是解决目前的燃眉之急,于是发电询问:“单价多少?”
“不贵。”夏尔加了点价:“50000加元一架,包含2枚鱼雷,鱼雷单价8000加元。”
这价格不算夸张,法兰西自己购买大概需要30000加元左右,一枚鱼雷5000加元。
休斯一脸期盼,小心翼翼的说:
“价格很公道,我们可能需要一个中队12架,总价60万加元。”
“另外还需要补充备用鱼雷,再加上备用零件以及人员培训,可能需要100多万加元。”
“但这却能解决我们的安全问题。”
博登犹豫了下,100多万加元对此时的加拿大不是小数目。
但转念一想,有了这种鱼雷飞机后就能将矿产从英国人手里收回来,扣掉给夏尔的,加拿大依旧稳赚不赔。
何况,如果自己能成为带领加拿大脱离英国控制的那个人,可预见的声威将大涨,明年竞选连任就稳了。
于是博登没有犹豫,重重的点了点头:“可以加到清单上。”
休斯大喜过望:“明智的选择,总理阁下,加拿大将拥有一流的航空兵,甚至跃升为军事强国。”
如果说缺什么,就只有坦克这些装备了。
军队素质不用担心,加拿大军队在西线上经过战火淬炼,他们的战斗力甚至比英国人还强。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一旦翻脸该怎么把这些士兵运回来。
博登说:“如果英国方面的问题解决了,就需要考虑美国的问题。”
休斯语气瞬间变得慎重:
“美国人参战后是由夏尔亲自训练的,战斗力发展很快。”
“尤其它们编有一个装甲师和一个机械化师,每个师2.7万人。”
“另外,美国人还征召了上百万的军队,正源源不断的开赴西线。”
博登脸色微变。
加拿大没敢脱离英国的另一个原因是需要用英国来制衡美国。
如果跟英国翻脸就必须独自面对美国的威胁。
所以,现在是否是合适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