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会议的有上百人,是各殖民的总督和颇具影响力的资本家。
资本家们的反应很激烈:
“如果给殖民地‘自由’,那么我们购买的土地和矿产怎么办?无偿还给他们吗?”
“还有工人,如果他们有自己的工厂,谁还会愿意到我们的工厂和矿产工作?我们只有倒闭一条路!”
“这太荒谬了,我们为法兰西付出了那么多,为他们提供了物资、粮食甚至军队,但夏尔却把一脚踢开,把我们当作提升威望的踏脚石!”
……
他们表面上说得有理,但实际上那些所谓“购买”的土地和矿产是抢来的,或者以极低的价格象征性的给点钱。
工人之所以不愿到他们的工厂和矿产上班,是因为他们把当地工人当奴隶一样对待,发生过无数惨绝人寰的剥削事件却被掩盖了。
而殖民地为法兰西提供的资源、粮食和部队,其实与他们没关系,他们不过是“中间商”,还赚了一笔差价。
掌握军权的总督同样忧心忡忡。
他们担心一旦执行夏尔的新政策,军权就会被剥夺,他们在当地的利益也会消失,毕竟夏尔要把政权、外交和经济全部还给殖民地。
于是,不管是军人还是资本家,全都团结在一起反对夏尔。
只有一个人自始至终没吭声,他就是摩洛哥总督兼战争部长利奥泰。
“你不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吗?”阿尔及利亚总督拉弗内问,眼中带着好奇。
利奥泰缓缓起身,喊了声:“先生们!”
声音虽然不大,但慑于利奥泰的威望,议论的人们不久就安静下来,纷纷将目光投往利奥泰。
如果有谁能领导他们与夏尔对抗,那就是利奥泰了,他们想。
他们希望利奥泰能说出些激进的、反对夏尔的、鼓励士气的话。
然而。
“我只问一个问题。”利奥泰说:“你们有信心与夏尔作战并获得胜利吗?”
会议室里的人全都傻眼。
打败夏尔?没有这可能。
过了一会儿才有人喊:“我们并没有打算与夏尔作战,只是希望他能放弃这个不合理的政策。”
“如果他不放弃呢?”利奥泰反问,接着犀利的目光一扫全场:
“你们是否考虑过后果?”
“当我们走上这条路后,局势很可能会失控,最终就是走上与夏尔对抗甚至与法兰西作战的道路!”
资本家们沉默了,接着他们就将目光投往坐在前排掌握着军权的总督们。
总督们笑了,笑声中带着无奈,他们先后起身说明:
“这是不可能的,先生们。想想吧,夏尔可是带领法兰西军队打败德国的那个人,而且还有余力,你们难道看不出来吗?”
资本家们纷纷点头,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夏尔对德国留手,否则此时的夏尔就应该跟英美联军一起进攻兴登堡防线。
“你们应该知道夏尔有什么。飞机、大炮、坦克,还有能生产出无数步枪、冲锋枪、机枪的兵工厂,而我们呢?”
资本家眼里露出恐惧。
法兰西为了能更好的控制殖民地,严令禁止在殖民地生产枪械,就算为殖民军提供的枪械也是如此,必须从法兰西进口。
总督和资本家们原本是拥护这个政策的,他们担心生产枪械的技术会落到殖民地手里。
现在忽然发现,这使自己没有与夏尔对抗的资本。
“还有海军,我们有海军吗?想想法兰西的舰队,想想那些舰炮。”
资本家们更是一脸戚色,有人还像蔫了的白菜似的低头叹气。
殖民军只有陆军,海军始终掌握在法兰西手里。
夏尔的布雷斯特舰队甚至在北海打过胜仗,其研发的“回声探测仪”和“鱼雷飞机”连强大的英国海军都不敢小觑。
资本家们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差距太大了,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
还有人不甘心的喊道:“可现在法兰西正在与德国人作战,我们说不定还有机会……”
利奥泰打断了这个发言,语带嘲讽:
“你们以为我们会到跟夏尔比步枪、机枪,甚至飞机、大炮、军舰的时候?”
“不,先生们,你们错了。”
“夏尔想要覆灭我们根本不需要这些,他只需要一句话,一个眼神,或者一个暗示。”
“然后,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包括我们的性命。”
资本家们笑了,笑得很不服气,也很不甘心。
“您在开玩笑吗,部长阁下?我们有几十万军队。”
“是的,而且战斗力不比法军差,他们经受过战火的考验。”
“我承认我们不如夏尔,也承认与他对抗无法获胜,但我们至少能让他有所顾忌,这就是我们与他谈判的筹码。”
这话马上获得大多数资本家们的赞同,还有人鼓掌叫好。
但利奥泰却发出一声嗤笑:“你们以为那是我们的军队?”
资本家们愕然,有人问:“什么意思,部长阁下,那当然是我们的军队?”
利奥泰一声长叹:
“想想吧,先生们,夏尔是解放殖民地那个人,而我们却是要奴役殖民地的那些人。”
“你们认为殖民地的士兵还会为我们作战?”
“理由是什么?帮我们打败夏尔,好让我们继续奴役他们?”
资本家们呆若木鸡。
所以不会有什么“殖民军”,他们的“殖民军”将来都会变成夏尔的军队。
只要夏尔一句话、一个眼神,或者一个暗示。
这刨了他们的根,将他们仅存的一点幻想打得粉碎,再丢到空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最后利奥泰给出了结论:
“接受现实吧,先生们,我们根本没有与夏尔对抗的资本。”
“我们能做的只有跪在他面前乞求他的庇护。”
“而我们,却在这想着如何与他对抗,想着夏尔正在应付德国人和本土的反抗者无法腾出手来对付我们,想着夏尔会因此妥协。”
“这……这太可笑了!”
第898章 夏尔保护的部队
利奥泰认为在军事上不可行,却并不认为在政治上不可行。
他认为殖民地保持原状还有一个可能:英美联军在战场上获得胜利迫使德国的投降,并利用这威望成功保住他们的殖民地。
如果英国的殖民地没有受到夏尔的新殖民政策影响,法兰西的殖民政策也没道理改变。
所以,利奥泰将希望寄托在英国与夏尔的抗争中,希望英国能替法兰西殖民地出头。
但不过三天他就失望了。
英国在萨尔布吕肯战败,而且是溃败,初步估计伤亡二十几万人。
更重要的是这一仗死伤的不是殖民军,是本土部队,本土精锐。
这对英军的战斗力造成巨大的打击,这二十万本土精锐要想再重新组建非得过个一年半载不可。
这情况下的英军还有能力反击夏尔吗?
认识到这一点的利奥泰当机立断,第二天就去见夏尔。
……
梅斯指挥部。
利奥泰努力保持着风度,他希望能给夏尔一个不卑不亢的印象。
夏尔没想那么多。
他不认为这方面会是问题:殖民财团如果不服气、不甘心,自有殖民地人民反抗。
这是政治上的利益。
不管殖民财团有多恨夏尔,不管他们多希望反抗夏尔,也不论有多不甘心。
利益是永恒的,它与私人感情和个人意愿无关。
当夏尔祭出“博爱”、“自由”要给殖民地自主权那一刻,所有法属殖民地的利益就被夏尔握在手里了。
殖民财团马上由原来的敌人变成了夏尔的朋友,确切的说是部下。
谁不服,那就等着被当地人推翻吧!
“你们有什么要求?”夏尔问得很直接。
他知道这是殖民财团与自己的谈判,利奥泰是代表。
利奥泰回答:
“我们希望能保留我们在殖民地的利益。”
“我的意思是,我们手中的土地和矿产如果要转交给当地人,他们应该从我们手里购买。”
“当然,我们会以一个合理的价格出售。这与你的政策不冲突……”
夏尔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你知道这不可能的,如果要当地人把这些买回去,又怎么能叫‘给他们自由’?”
利奥泰一时无语:“可你是法兰西人,中将,你为什么非要站在当地人一边?”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好吗?
我们才是同一类人,保证了法兰西人的利益日后好相见。
但夏尔没有妥协,他轻轻一笑:“你很聪明,中将,但别把我当傻瓜。”
利奥泰装作听不懂,只是眼神闪过一丝尴尬。
这是利奥泰为夏尔挖的坑。
夏尔之所以能轻松拿捏整个殖民财团包括殖民军,是因为夏尔提出的理念站队那些被殖民被剥削的人们。
这使所有殖民地都岌岌可危,所有殖民军都有可能一夜之间变成夏尔的军队,还有所有殖民地的平民。
但如果夏尔站队不清晰、改革不彻底,依旧左右摇摆,情况就不一样了。
比如眼前这个看似合理的谈判条件:允许利奥泰等殖民者继续拥有资产,让当地人把这些资产买回去。
买?怎么买?
什么样的价格才叫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