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组织不需要军队,先生们。”
“即便成立了一支军队,它也不太可能发挥作用。”
“因为我们不可能让法军讨伐法国,我是说如果有一天法国被裁定‘不合理’需要被约束的话。”
宾客们笑了起来,这就是他们心中所想。
接着宾客们又觉得奇怪,如果这个组织连军队都没有,当然也不会有警察,那不就是一个形式?
受到了谴责的国家完全可以不用理会。
这时夏尔给出了答案:
“我们可以用经济和物资约束,与战争密切相关的物资,比如能源和钢材。”
“如果有一天,法兰西做了什么被裁定为‘不合理’,那么该组织就可以联合起来对法兰西实施煤、钢禁运。”
“我们知道煤、钢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没有了它们法兰西就很难扩大战争规模,于是组织就有了约束力。”
最后夏尔又补充道:
“法兰西欢迎所有国家的监督,我在此申明,法兰西将致力于打造一个没有战争、没有痛苦、没有欺压的国际社会。”
“请各位相信,法兰西这么做是在‘自我约束’,就像我主动给法属殖民地自由一样。”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我担心殖民地联合起来对付我!”
宾客们被夏尔这话逗笑了,在战争这方面夏尔不需要害怕任何国家,更不需要担心法属殖民地。
接着会议室内响起热烈的掌声,一阵响过一阵,许多宾客激动的站起身高举双手鼓掌,还有人情不自禁上台与夏尔拥抱。
一个完美的将军,他想的不是战争也不是胜利,虽然他可以做到。
与其它人不同,他想的是和平、是秩序,是全人类的友好共存。
有些人热泪盈眶,他们认为夏尔制定了一个新秩序,他有可能带领全球各国走向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虽然这过程或许会充满曲折和困难,但至少给人类指明了一个目标,并提出了一个可行的计划。
克雷孟梭对此很满意。
如果夏尔这个计划获得各国的拥护,法兰西无疑将会是核心成员国,而他这个总理,也将在国际上大出风头。
这就是跟着夏尔的好处。
他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丢出一个意外惊喜!
军需大臣和美国战争部长黑着脸。
军需大臣担心的是夏尔说的组织,他可以不在乎这组织的军队,也可以不理会这组织的谴责,但如果欧洲各国联合起来对英国实施煤、铁禁运,那就不是小事了。
另外还有石油,或者其它什么物资,甚至有可能扩充到英属殖民地。
到时英国岂不是被这些国家孤立?
这打击不只是在军事物资上,还有经济上的长期“围剿”。
所以是的,这样的组织的确有约束力,比军事威慑更有效,有效得多!
美国战争部长不乐见这一幕,他知道这个构想本应由美国提出,威尔逊已准备好了《十四点和平原则》。
他计划在彻底击败德国迫使其投降的那一刻提出。
其中有一条就是:“建立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主要目标的全球性国际组织”。
(注:该组织全称‘国际联盟’,简称“国联”,由美国总统威尔逊于1918年提出构想,1920年正式成立,是联合国的前身)
不过当然,美国才没那么伟大想要“维护世界和平”,它不过是美国争夺舆论高地成为世界霸主的重要手段。
贝克偷瞄了军需大臣一眼。
这个傻瓜依旧没想到夏尔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希腊的公正。
希腊只是第一步,接着夏尔会一步一步将英国从世界第一的位置上拉下来。
英国这个殖民大国,将会被夏尔作为破坏世界和平的反例,被他当作踏脚石,帮助法兰西一步步登上超级大国的舞台!
夏尔注意到了军需大臣和战争部长的脸色,但夏尔不在乎。
他就喜欢看到他们想杀了自己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他们能反驳什么呢?
不希望世界和平?
希望各国在战乱之中自己好混水摸鱼?
或者像之前一样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为所欲为?
英国在这时期干的“不合理”的事不在少数。
她强行在希腊驻军只是其中之一,北海方向还强行控制了荷兰、瑞典这些中立国的港口并对其进行盘查,甚至用水雷封锁。
只要不服从英国的指挥,英国就宣称“为了不让德国获得物资,我们有权将其击沉”。
这些毫无疑问是战争行为。
但迫于英国强大的海军压力,中立国敢怒不敢言。
现在,夏尔站出来振臂一呼:加入组织吧,法兰西会为你们申张正义,会为你们提供庇护,会为你们主持公道。
当然,这是有代价的。
有一天,当法兰西成为“唯一正确的真理”的那一刻,就是法兰西为所欲为之时。
第910章 求人就要有求人的态度
会议刚结束,一群国王、大臣就围着夏尔表明希望加入组织的意愿。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煤、铁组织看似平平无奇,但实际却是一个靠山,一个很有力的靠山。
他武力值超强,能轻松防守住德国并将其赶出国门,英军的战斗力在他面前不值一提,连美军都是他的徒弟。
即便号称世界第一的英国皇家海军,在他的“鱼雷飞机”面前也成了靶子。
那有什么理由不加入?
需要付出的只是煤铁的部分贸易权和控制权而已,能得到的却是国家安全。
抢在最前头的是希腊和比利时。
康斯坦丁一世紧跟着夏尔的脚步,激动得语无伦次:“我,不,是希腊愿意加入这个组织,中将,现在就可以提交申请,是吗?”
“当然。”夏尔点头:
“申请表格可以交给克雷孟梭总理。”
“我们可能还需要讨论一些问题。”
“比如这个组织的宗旨,各国的义务、职责以及需要各国赋予的权力,还有法律以及办事处的地点。”
这方面克雷孟梭是专家,夏尔相信他能搞定。
康斯坦丁一世马上回答:“地点应该是巴黎,我认为巴黎最合适。”
接着他转头问周围:“你们认为呢?”
众人纷纷附和:
“是的,当然。”
“我赞成。”
“应该在巴黎,这里是这组织的起源,是一个伟大的开始。”
……
阿尔贝特一世上前询问:“比利时能加入吗,中将?”
夏尔笑了起来:“当然,陛下,我记得我在比利时拥有许多煤矿和铁矿的股份,比利时就算不想加入,我或许也不得不把他拉进来!”
众人会心的笑了。
阿尔贝特一世脸上不自觉的泛起自豪,他越发觉得自己之前做的是决定是正确的:用优质资产捆绑夏尔,夏尔在保护比利时安全的同时还会返还了优厚的政治及经济回报。
怎么想都是一个划算的交易。
其他人脸上则有些悻悻之色,望向阿尔贝特一世的眼神里带着些妒嫉。
真是个幸运的家伙,他们想,阿尔贝特一世押对宝了,有夏尔这层关系足够他享受一辈子甚至下一代。
紧接着就是荷兰、罗马尼亚、意大利。
他们要么处于战争中需要夏尔支持,要么就是存在巨大的战争压力迫切需要“站队正确”以免遭到波及。
“意大利希望加入这个组织,中将。”卡多尔纳有些担心:“不知道我们是否符合加入原则?”
卡多尔纳说这话时,另一侧玛丽王后和斐迪南一世也略带紧张的望着夏尔。
罗马尼亚和意大利有同样的顾虑,他们虽然是协约国成员,但参战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说白了就是对战争的“投机”。
罗马尼亚为的是“特兰西瓦尼亚”。
意大利则为了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阿尔巴尼亚等领土,此外还狮子大开口要求德属殖民地以及亚得里亚海等等,且他们都是主动发起战争。
这显然不符合夏尔组建该组织所提倡的和平道路。
“当然可以,总参谋长阁下。”夏尔脚下一顿,对卡多尔纳说:“但我不得不强调一点,这组织不会承认您与其它国家甚至与法兰西签署的条约。”
这又是将了英国一军,夏尔告诉所有人,你们跟英国签的条约别转嫁到法兰西头上,也别寄希望于组织会支持这些条约。
“当然。”卡多尔纳暗松一口气。
此时的他只希望保住意大利,哪里还敢奢望英国人承诺的那些领土。
玛丽王后和斐迪南一世对望一眼,脸上紧张的神情放松了许多。
如果意大利都能加入,罗马尼亚就不会有问题了。
威廉敏娜女王抢了几步在人群前方冒出头:“中将,我想知道这个组织大约多久能成形?”
她希望越快越好,荷兰在英、法、德三国的压力下快要崩溃了。
更重要的是战争越到最后荷兰的危险越大,她担心德国到会孤注一掷进攻荷兰。
“我不确定,女王陛下。”夏尔回答:“这取决于法兰西政府的办事效率以及……”
夏尔环视一下两侧:“以及我们所有人的配合力度。”
众人接二连三的回答:
“我们会全力配合,中将。”
“这是一个伟大的计划,它很有意义。”
“我们将组建一个代表团,两天后就可以进驻巴黎,用于配合贵国处理相关事务!”
……
这时,一名参谋上前向夏尔报告:“中将,英国军需大臣和美国战争部长希望与您谈谈,他们在会客厅等您。”
夏尔轻轻一笑,傲慢的军需大臣,到现在这地步还在摆世界第一大国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