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599节

第990章 SE5a

  英国伦敦战争大楼会议室。

  坐在长桌前的政要们一个个眉头紧锁小声议论。

  尤其是海军大臣贝尔福和乔治首相,他们凑在一起拿着军需大臣发放的地图一脸不悦。

  这时军需大臣推门进来,他感受到会议室的气氛后颇有些得意:“你们是等我吗?”

  说着自顾自地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乔治首相扬了扬手中的地图,怒目相向语带不满:“你不打算解释一下?”

  军需大臣装糊涂:“解释什么?”

  “这个!”乔治首相将手中的文件往军需大臣方向一甩,似乎在表达自己的愤怒,但文件却无力的飘落在桌面上。

  “你并没有跟我们说起过这个计划。”乔治首相说:“你让我们别无选择!”

  原来,这个进攻埃姆登港的作战计划是军需大臣自作主张,右翼执政党内部没达成统一意见。

  “有区别吗?”军需大臣气定神闲的回答:

  “首相阁下,如果不是这个计划,您认为我们该怎么应付左翼的质问?”

  “像他们说的那样降低谈判要求与德国达成和解直到德国人同意?”

  “上帝,我们都知道这样下去我们拿不到一美元的赔款!”

  政要们沉默了。

  他们知道自己中了军需大臣的圈套:丢出一个作战计划出来压住左翼,又用左翼的责难压住右翼,从而实现他提倡的武力解决问题的诉求。

  但他们无能为力,因为没人能提出更好的方案。

  海军大臣贝尔福恼羞成怒。

  一直以来军需大臣手握大权左右着英国的政策,现在就连海军要做什么也由他决定。

  “这说起来轻松,军需大臣阁下。”贝尔福声音带着警告:

  “可您似乎忘了自己的身份,您是军需大臣不是海军大臣,你不知道现在皇家海军的状况。”

  “请注意您的职责范围,你不应该插手海军的事务……”

  军需大臣淡淡的打断了贝尔福,他只说了两个字:“是吗?”

  贝尔福面色一沉,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难道不是?”

  军需大臣笑了笑,语带嘲讽:

  “你的意思是我说的不对?英国皇家海军不是世界第一?”

  “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我记得我辞职时她还是世界最强海军!”

  军需大臣在阴阳贝尔福,暗讽海军在他手里没了战斗力。

  贝尔福气得脸色发白:“您忘了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了?军需大臣阁下!”

  “达达尼尔海峡有什么问题?”军需大臣开始他的狡辩:“海军已获得全面胜利,她甚至成功掩护陆军登陆,但陆军没把握住战机没能成功突破!”

  贝尔福无语,事情似乎真像军需大臣说的那样,但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事实。

  被噎了一会儿,贝尔福决定不与军需大臣一般见识:

  “好吧,既然您这么说,我们就假装这是您的胜利。”

  “现在,你认为自己这个计划可行吗?”

  “这个所谓的进攻埃姆登港计划,完全忽略了夏尔已经在英吉利海峡部署了战机和鱼雷战机!”

  “不,我没有忽略。”军需大臣平静的摇了摇头:“但你们似乎忘了,我们没有与夏尔开战。”

  乔治首相大声反问:

  “但有开战的可能,而且是很有可能。”

  “一个常识是,我们只有比夏尔强大才能把军舰开到埃姆登港威慑夏尔。”

  “如果他们只是夏尔‘鱼雷飞机’的靶子,如果它们随时都会被夏尔炸沉,我们的军舰在那做什么?向夏尔撒娇要糖吃吗?”

  政要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实力是威慑的后盾,没有实力谈威慑就是笑话。

  如果夏尔随时能摧毁进驻埃姆登港的英国军舰,夏尔又怎么可能会屈服?埃姆登港当然也不可能成为英国的前进基地。

  所以,只有那些不明就里的左翼议员才相信这个,才会上军需大臣的当。

  军需大臣等了一会儿,朝后方招了招手,秘书马上给政要们发下准备好的文件。

  军需大臣起身介绍道:

  “先生们,这是我军研发的新型战机,型号‘S.E.5a’。”

  “我们已经生产了200架,知道它的最高时速是多少吗?”

  “222公里,时速222公里!”

  会议室的政要们听到这个数据时全都愣住了。

  法兰西“骆驼”战斗机时速190公里,“鹬”式时速195公里,英国居然生产一款战斗机能达到222公里?

  (上图为英国“S.E.5a”战斗机,时速222公里,1917年4月服役,机枪为1挺同步1挺顶部。史上这款战斗机与“骆驼”形成互补,“骆驼”更适合缠斗,“S.E.5a”更适合高速追击和俯冲攻击)

  贝尔福盯着图片看了一会儿,面带不屑:“所以,你打算用这款战机与夏尔争夺制空权?”

  军需大臣反问:“不然呢?”

  贝尔福摇头:“您似乎忘了夏尔还有一款全金属战机,它已经用在战场上打败了德国人的新型战机。”

  “不,我没忘。”海军大臣回答:

  “这款战机被法兰西称作‘珍妮A’型,据我所知它最高时速245公里。”

  “首先,245公里对222公里不存在太大的差距,我们的战机依旧有一战之力。”

  “其次,我们拥有数量优势,而夏尔的‘珍妮A’型据说现在只有20几架。”

  政要们听到这,想法已出现了变化。

  200多架对夏尔的20架,的确拥有巨大的数量优势。

  接着军需大臣又补充道: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夏尔的轰炸机,先生们!”

  “夏尔的‘鱼雷飞机’最高时速只有150公里左右,它在进攻我方军舰时还要降低速度,并且低空直线飞行。”

  “你们认为在这情况下,它们还能对我军军舰构成威胁吗?”

  政要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如果敌人的“鱼雷飞机”无法逼近军舰,法兰西的制空权就失去了意义。

  因为战机打出的机枪子弹对军舰不过就是挠痒!

  贝尔福这才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被军需大臣力压一头:军需大臣与军工和科研单位始终保持密切的联系。

第991章 驱狼斗虎

  列日要塞,旁蒂赛堡。

  夏尔在办公桌前对着地图部署鲁尔防线。

  虽说此时法兰西已与德国达成了停火协议,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在形势未明朗前构筑一道防线依旧有必要,这是保证法兰西处于“和平状态”发战争财的必要手段。

  夏尔将第6集团军主力摆在鲁尔工业区,第一装甲军和福煦的北方集团军一部摆在吉森区,它们与列日要塞形成一个三角形围出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空间。

  接着夏尔又在鲁尔和吉森分别打造一个军用机场,再储备足够的配件和燃油,就准备得差不多了。

  这是夏尔的防御风格,他每打到一处最先开辟的就是机场,不像其他人一样第一时间做的是构筑战壕把自己围起来。

  就在夏尔考虑是否要在这三角形中央再打造一个机场用作周转时,参谋给夏尔递来了一封电报。

  电报是克里斯汀发来的:“中将,英国军队希望通过鲁尔区进攻北面的德军,我们应该怎么做?”

  夏尔一愣,英国人居然要通过法军防守的鲁尔?

  他目光沿着鲁尔区往上移,看到埃姆登港时就明白了,英国人打算给自己寻找一条出路,一条能不依赖法兰西迫使德军接受其投降条款的出口。

  夏尔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好戏要上场了。

  他给克里斯汀回电:“拖一天,就说是手续或者其它问题。”

  “是,中将。”

  然后夏尔马上给埃茨贝格尔打了个电话:“先生,战俘交换似乎出了点问题,我需要你来一趟!”

  埃茨贝格尔最近在列日。

  由于战俘数量庞大,无论后勤还是运输都是大问题。

  作为“停战委员会”主席的埃茨贝格尔在这组建了一个“战俘交换指挥所”,亲自指挥调度。

  “好的,中将。”埃茨贝格尔回答得很干脆:“我马上来!”

  不到半小时,埃茨贝格尔就出现在夏尔的办公桌前,风尘仆仆满头大汗。

  他平复下呼吸对夏尔弯腰施礼,小心翼翼的问:“中将,是不是运力不足?我们可以为贵国免费提供火车,而且不用归还。”

  埃茨贝格尔担心夜长梦多。

  此时德国最缺的是兵,有战斗经验的士兵。

  而夏尔释放的这一百多万战俘就是这样的士兵,他们只需要休养一段时间再发一把步枪,马上就可以重新组建起一支军队,战斗力甚至有可能超过现在正在作战的大部分军队。

  “不,先生。”夏尔随手将电报递给埃茨贝格尔:“你应该看看这个!”

  埃茨贝格尔接过电报一看,瞬间脸色大变,他惊慌失措的对夏尔说:“中将,不能让英国人这么做,我们在鲁尔区附近毫无防备……”

  德国认为与法兰西达成停战谈判,因此在德军与法军的交界带防御十分松懈,英国打算钻这个空子发起突然进攻。

  “你以为他们的目标只是这个?”夏尔问。

  埃茨贝格尔看了看地图,他虽是律师出身的政客,但这几年的战事使他拥有了些军事眼光。

  不过片刻时间他就惊呼出声:“中将,您的意思是,他们的目标是埃姆登港?”

  夏尔回答:“我什么都没说,埃茨贝格尔先生,这是你的猜测而已。”

  埃茨贝格尔一愣,接着就明白了夏尔的意思:“是的,当然,您什么都没说。”

  下一秒埃茨贝格尔慌了神了:“我,我必须马上把这件事向他们报告……”

  “当然。”夏尔点了点头。

  然而,当埃茨贝格尔用密电将这事向艾伯特首相报告后,艾伯特首相破口大骂:“笨蛋,你应该做的不是向我报告,而是跟夏尔商量该怎么应对,明白吗?”

  埃茨贝格尔愕然,接着马上反应过来。

首节 上一节 599/6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