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于吕不韦这个出身商贾的丞相心怀不满,
认为吕不韦不配身居高位。
因此在朝堂上,
他常常给吕不韦使绊子,穿小鞋,甚至打小报告。
以前的吕不韦,屁都不敢放一个。
现在倒好,
他竟然名目张胆的将一个‘卧底’,派到蔡泽的地盘上去。
心胸狭窄的蔡泽,
势必会对李斯‘特殊照顾’,
李斯的处境,可谓是危机四伏了。“
“李斯虽然倍感憋屈,
但面对权势滔天的吕不韦,他也无能为力。
毕竟,
对方可是大秦当朝丞相,
他的决定不是李斯可以改变的。
为了保住小命,那也只能先干着吧。
而且来了这里,还有机会见到秦王本人,
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么想想,李斯心中的不满也就渐渐释然了。”
“于是,李斯这位荀子的高徒,
在经过十年的埋首苦读之后,
开始了他在秦朝的第一份正式工作——身披铠甲,手持长戟,担任宫殿的侍卫。
虽然这份工作与他的学识和期望相去甚远,
但李斯依然尽职尽责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静待时机!”
看到这里,刘邦顿时忍不住咧嘴一笑,说道:
“这吕不韦也真是太狡猾了……
一想到李斯这样心高志远的人,
竟然跑去当了个小小的卫兵,
老子就忍不住很想笑,哈哈哈哈哈!!!!!!”
“有才华的人,不论身处何地都能发现并利用机会。
吕不韦这一举动,表面上看似是对李斯的打压,
但实际上却为李斯提供了一个接触秦皇的契机。”刘秀中肯地点评道。
刘彻也是哈哈大笑起来,对身边的卫青说道:“吕不韦恐怕做梦也想不到,他眼中的这个小小的‘护卫’李斯,日后竟能抓住机会赢得秦始皇的青睐!”
诸葛亮飘在光柱里,微微一笑自言自语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李斯正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视频继续播放,苏治讲解道,
“虽说李斯成为了侍卫宫殿的卫兵,
但他却只是偶尔有机会,可以看到秦王路过的车马。
秦王每次出行,
主副车加起来多达十余辆,
李斯别说与秦王单独会面了,
就连秦王究竟在哪一辆车上,他都难以确定。
同时,
蔡泽对吕不韦明目张胆派来的‘卧底’,
自然也是倍加‘关照’。
在日常操练等方面,
他就对李斯特别上心,这让李斯的日子,过得异常‘充实’。”
“这段时间对李斯来说,可以算是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但他却绝非是轻易放弃之人。
正是李斯的坚持不懈,他也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而且,在这段卫兵生涯中,
李斯也并没有因为失意,就虚度光阴。
当李斯得知自己上司王绾,是嬴政的亲身侍卫,且深受其信任时,
李斯便开始主动与王绾结交。
凭借自己的才学和魅力,李斯成功与王绾建立起了友谊。
最后,在王绾的协助下,
李斯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秦王。
为了这一刻,他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和等待。
但见到秦王,
仅仅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一小步。
如何利用自己的才学和见识赢得秦王的青睐,
才是决定李斯十多年努力成果的关键。
关键时刻,绝不能掉链子!”
第225章 来自秦始皇的Boss直面
“见到老板,
只是他李斯成功路上迈出的一小步。
接下来的面试,
才是决定他十多年辛勤耕耘,是否开花结果的关键时刻。
他察言观色,小心翼翼,仿佛一只蓄谋已久老狐狸,对着一只幼虎述说衷肠:今天下黎民,厌兵倦战,久欲生息。
然七国并存,各有所君,树欲静而风不止,民欲安而君贪战。
七国一日不同,天下一日不宁!
秦利在六国之分,不利在六国之和。
使其六国各自为政,离其国君臣之计,使一国之内,政见纷纷
……
六国诸侯名士可以以财者,厚遗之;
不肯者,利剑刺之!
使其斗志衰,降心大炙……”
“也就是说,
李斯初次与秦王嬴政见面,
就向嬴政提出了一个‘扫灭六国’的宏伟构想。
他不仅描绘出了这一蓝图,
更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离间六国,达到逐个击破的目的。
李斯还提醒秦王,必须要把握住当前的机遇。
因为一旦六国再次强盛起来,
统一天下的大业,将变得难如登天。”
“当嬴政听到李斯的这番分析后,
他惊讶地发现,
自己麾下竟然还隐藏着如此一位大才!
尽管内心充满了激动,
但嬴政表面仍保持着冷静。
他让李斯先回家等待消息,
并立即命令手下对其进行深入的背景调查。
经过一番仔细调查,
在确认李斯并非他国的间谍,
也不是吕不韦派来的卧底,
嬴政最终决定对李斯委以重任。
于是,
他正式任命李斯为长史,
并开启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新篇章。”
“李斯步步为营、精心筹划、耐心等待,
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
成功接近了秦王,并凭借自己的卓越才学彻底征服了他。
这一路走来,可谓是惊心动魄,但终究还是迎来了不错的结果。
所以我们才说风险与收获成正比,
但前提是,
你必须拥有足够的实力和充分的准备,
否则当泼天的富贵降临时,
一个不好接不住不说,还会把人给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