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 第317节

  虽是自己请教二人时政,请二人出山。但实际来看,怎么感觉他们是恰逢其时的出现。

  市井小吏,自己治下少吗?

  渔耕农夫,自己见得少吗?

  自己怎么就遇见霍峻、诸葛亮二人?

  “咳~”

  刘备咳嗽一声,说道:“识才如识马,己有学识,凡晓大事,得遇见贤才,言语深谈,咨以形势,便可知其能也!”

  说着,刘备摸着刘禅的脑袋,说道:“故而父王让你习读典籍,便是为治国识才之用。”

  在刘备眼中,自己病逝之后,刘禅继自己之位,大体无法像自己常年率兵亲征。如此之下,他认为刘禅治国的才能当属重要,故而除了让刘禅习读经书外,他还让刘禅学习《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

  今让刘禅读《马说》便是想让其知道,治国之中举贤任能尤其重要。不料刘禅天赋聪明,不用解释就能深晓《马说》背后的深意,属实难得。

  “诺!”

  盖是因寄奴之名,或是因精、卵不同,刘禅较历史上多了些机智。

  刘备教子之余,王粲趋步而来,禀告道:“大王,中原急报!”

  “何事?”

  王粲将巾帛送上,说道:“据斥候言,许昌发生动乱,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丞相司直韦晃率家人举义,围烧许昌城,欲拥天子南下,投靠大王。”

  “丞相长史王必发屯田兵讨之,及天明,吉、耿、韦叛乱被平,许昌遂是安定。曹操为之大怒,招许昌百官至邺城,欲有问罪之意。”

  刘备浏览巾帛上的内容,皱眉说道:“吉、耿、韦等人被诛,今许昌叛乱已平,曹操招许昌百官至邺城,莫非暗藏他意?”

  如刘备所说,参加吉、耿、韦、金四族因参加许昌叛乱,被曹操下令夷灭三族。可以说许昌叛乱之事就此消停,但曹操似乎没有消停之意,而是有扩大打击面的意思,让人颇是费解。

  “大王,是否招诸卿入宫议事?”王粲建议道。

  “可!”

  刘备略有所得,说道:“招仲邈、孔明、孝直、子初等要臣入宫,孤忧曹操或有他为?”

  “诺!”

  在王粲的吩咐下,几名侍从疾步出宫,向众人传达刘备政令。

  “父王既有要事,儿先行告退!”

  见状,刘禅持帛拱手,说道。

  “且慢!”

  刘备手搭在刘禅的肩膀上,问道:“你与阿弋近来关系如何?”

  刘禅抬头眨了眨眼睛,说道:“儿与阿弋关系莫逆,常同吃同住,其为人聪明和善,但就是不太说话。”

  刘备笑道:“今后多处之,不必常居宫中,可与友人出宫狩猎,或是采风民生。”

  “诺!”

  刘备叮嘱刘禅一番后,理事的诸臣也赶到花园亭落。

  “大王!”

  几人向刘备施礼问候,继而坐到席间。

  刘备招呼侍从上茶,并让王粲将许昌发生的叛乱,及曹操的操作告诉众人。

  端着茶盏,刘备问道:“诸卿以为曹操之意,或有何意图?”

  法正蹙眉而思,说道:“许昌叛乱虽小,一夜便平。但其影响之广,左右州郡多知,当非同小可。曹操招百官北上,有威慑北人之意,或残杀暗逆之臣,以示其权势。”

  “孤怕不仅于此!”刘备说道。

  诸葛亮轻抚羽扇,说道:“大王所言之意?”

  迟疑些许,诸葛亮自答道:“大王是言恐曹操篡位称帝?”

  刘备不可置否,说道:“自曹操受封魏王以来,已有多年。数年来,曹操改暴虐之举,常施仁政,以求收众人之心。行举反常,当多有他图。”

  今世与历史不同,历史上因孙权牵制以及刘备打汉中之故,曹操常年征战,不敢停歇。

  今世韩遂被张飞所杀,马超被夏侯渊偷家,曹操较为轻松地拿下陇西。继而汉中之战失败,夏侯渊战死。

  因刘备崛起之故,数年间形成南北割据。曹操盖是知道南方已不可图,故而转向内部整治上。

  内部因常年征战之故,百姓多有疾苦。曹操广下文书,让各州郡无故不得兴发战兵,且让地方官府救济孤寡百姓。

  且去年因疟疾之故,造成十余万邺城百姓丧生,及近两万军士的病故。曹操也罕见地下诏,对于受灾的家庭减少赋税,以示仁义。故而曹操如此这般巩固自身统治,很难不让刘备多想。

  毕竟大家都是野心家,目前都处在国王位子上。曹操有称帝的想法,刘备自然也有。然不同于曹、刘封王之时,刘备因姓刘之故,可以抢先称王。今下因自身姓刘,反而不能率先称帝。

  盖或是同为君主,且知交多年,刘备能有这般猜测,不足为奇。

  “观曹操广收民心之举,今又招许昌百官北上,盖或有称帝之念。”

  诸葛亮沉吟半响,说道:“然曹操若是篡位,天下必是震动。能继汉家大统者,唯有大王尔!”

  顿了顿,诸葛亮说道:“大王或可借许昌之乱,祭奠吉、金、韦等死难汉臣,撰写诏书,以为征讨曹操之用。除此之外,大王当警惕局势变化,暗中厉兵秣马,以为北伐之用。”

  刘备看向沉默的霍峻,问道:“不知仲邈为何所思?”

  霍峻抬头而笑,说道:“臣在思房陵、上庸之形势尔!”

  “若曹操欲篡位称帝,峻料其当多思功绩,以为建树威名之用。”

  霍峻环视众人,说道:“孟子度伪降曹操,献上庸、房陵、西城三郡与他。曹操大悦之下,多会中诈降之策,命曹仁西进,欲下三郡以为功绩。”

  “故让孟子度诈降之策,当令公子封与子度速行。若能曹操真欲篡位称帝,此将大利我军。”

  霍峻不像其他人,今下他可一门心思迷惑曹操。如果真把曹操骗到位,曹仁轻兵而进,襄樊将大有可为。

  刘备说道:“如此说来,交州那边也应命子山、定公速行,平郁林、合浦二郡,诱士燮出兵北上。”

  “正是!”

  霍峻说道:“今当先向交岭用兵,继而让孟子度伪降曹操。”

  “善!”

  刘备捋着胡须,说道:“如孔明之意,仲宣为归义诸臣撰写祭文,孤择日于龟山祭奠。”

  “下诏,将南海、苍梧、合浦、高凉等海东四郡暂为广州,由步骘出任。交趾、郁林、九真等海西三郡暂为交州,仍由吕岱出任。令吕岱、步骘二人分讨郁林、合浦二郡。”

  “诺!”

  吕岱久任吴郡太守多年,治郡效果非凡。今为征讨交州,霍峻向刘备推选吕岱,吴郡太守由诸葛瑾继任。

  至于将交州拆封成交、广二州多是为了平交岭之用,及交岭平定之后,广州多半会被废弃。

  (本章完)

426.第422章 踞孤于炉火上邪!

  426.

  邺城,铜雀台下,漳水河畔。

  曹操以犒劳许昌诸卿为名,将众人招至铜雀台。

  魏卒披甲持矛,立于旌旗之下,在铜雀台周围严密布控。

  数十名许昌百官站在铜雀台下,见魏王曹操久不露面,神情多有担忧,在那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似乎在聊着什么事。

  “魏王将我等招至邺城,言欲设宴款待我等,怕是其中有诈?”杜禧脸色难平,说道:“莫非是因吉本、韦晃、耿纪等人谋反,疑朝中尚有余党,欲细究深查?”

  扫视周围警戒的魏卒,韦衡微叹了口气,说道:“吉、耿、韦等人叛乱,夜攻长史王必。王必身负重伤,趁夜逃至金祎家,因夜色难分,才知金祎叛乱,故所以逃过一劫。”

  “像那金祎应和者,因夜色难分,盖不知多少人。今王必重伤不治而亡,大王盛怒之下,必会追究应和余党。毕竟当下许昌动乱,多由我关中士族引起,此必被魏王所忌。”

  “希望魏王真有犒劳之意,而非以设宴之名,追究许昌叛乱之事。”韦衡说道。

  杜禧沉默少许,忽然问道:“如实所言,君与吉本有联络否?”

  韦衡摇了摇头,说道:“我常年闭门不出,何来与吉本、韦晃联络之说?”

  说着,韦衡看了眼杜禧,说道:“倒是君当小心行事,以免被小人污蔑。”

  杜禧攥紧手心,心中暗叹。

  许昌城门大火,他曾有发族人以救火名义,暗中相助吉、耿等人,可惜几人为乌合之众,参与动乱者,见到天明,因未擒住王必,纷纷害怕而走,导致起义失败。

  “若知有今下,必不让曹操入京!”杜禧暗忖后悔。

  刘协被曹操迎奉时,并非是无兵无权的大汉天子,而且具备一定权利的大汉天子。手上有不少的士兵,亦有追随刘协的文武百官。

  仅是当时蝗灾大起,干旱无谷,刘协无粮,加之自身缺乏权威,故而引起将士的桀骜不驯,欺凌尚书侍中。然即便这样,刘协作为大汉天子,依旧拥有相对的权利。

  至于曹操为何可以迎奉刘协,盖有双方内外的共同需求。

  除了缺粮之外,尚有护驾的杨奉、韩暹二人,干乱朝政。刘协左右的文武不甘现状,见自己无法驱逐杨、韩二人,则欲引入新的势力,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

  彼时之曹操,因刚与袁绍翻脸,将吕布驱逐出兖州。自身势力薄弱,所能控制的地域不过济阴、陈留、山阳、任国、陈等数郡之地,而非众人印象中控制兖、豫二州。

  为了强壮自身,且有足够的筹码与占据河北的袁绍抗衡,曹操采纳董昭的意见,联络上朝中的梁、沛乡人,得以入洛阳,迎奉刘协。

  郎有情,妾有意,双方一拍即合,刘协与曹操形成短期的联盟,从建安元年起至建安三年,两三年间,得益于刘协的天子招牌,曹操势力迅速扩张,破袁术,擒吕布,败刘表,收段煨。

  即三年后,因曹操势力扩张,且展现出权臣的表象,刘协所属势力,忍无可忍,决意反叛。即以董承、王子服、种辑等人为代表,持衣带诏言讨曹操。

  衣带诏政变流产,许昌内部明面上已无势力抗衡曹操。然暗地里却有以关中士族为主体的汉官,他们郁郁不得志,空有官名,并无实权,故而渐渐渐联合起来。如扶风耿氏、京兆金氏、冯翊吉氏、京兆韦氏等。

  许昌百官在忐忑的心情中,讨论了许久。不知过了多久,曹操身袭便服,在武士的簇拥下,走上台阶,出现在众人面前。

  “肃静!”

  许褚持剑立于曹操身前,气沉丹田,高声喊道。

  “魏王到!”

  闻言,许昌诸官静默下来,用那或仇视,或谄媚,或淡然,其各有不同的眼睛,齐刷刷的看向个子不高,却怀有迫人气息的曹操。

  不知在谁的带头下,许昌百官向曹操施礼而拜。

  曹操手搭在剑柄上,用那双仿佛能看透众人内心的眼睛,扫视着在场的每个人。

  少顷间,曹操冷峻的神色微微放松,露出和善的表情,说道:“吉本、耿纪、韦晃等率仆反叛,火烧许昌城郭。得赖诸卿帮衬,方能让王长史速平吉、耿等贼叛乱,盖诸卿多有辛劳。”

  “近年以来,得天子恩幸,孤受封魏王,多在邺城。许昌之事,唯赖诸卿负责。今孤借平许昌之乱为机,招诸卿至邺城,是为设宴以劳诸卿,望诸卿兴尽而归。”

  “多谢魏王!”

  见曹操似乎没有追究吉、耿叛乱之意,许昌诸官长出了口气,那些如金祎暗中应和的官吏,也放下忐忑的心。

  转身上阶间,曹操向孙权使了个眼色。

  领悟曹操之意的孙权,上前一步,笑道:“吉、耿乱许昌,时有城郭被焚,据王长史所言,是夜当有不少卿吏出仆人以击贼救火。今大王念有功当赏,欲奖出仆人击贼救火者。”

  “击贼救火者,立于红旗之下;闭门无功者,立于白旗之下。”

  说着,孙权加重语气,强调说道:“大王虽不愿细察,望诸卿自凭功绩择旗,不可虚报功绩。”

  “这~”

  望着渐行渐远的曹操,许昌诸卿多有迷茫,互相攀谈,盖不知怎么选择。

首节 上一节 317/5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