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 第467节

  曹叡看着巾帛上二人履历,问道:“可忠我魏室乎?”

  “请陛下放心,二人恭顺父母,尤重感情。且因武皇帝之故,我大魏对二人有恩德。二人如若南下,断不敢反叛!”

  曹叡考虑良久,说道:“蝮蛇恐不可用,让隐蛇入宫觐见。”

  将隐蛇履历交予孙、刘二人浏览,曹叡叮嘱说道:“让蝮蛇至幽州任官,以免泄露口风,被南人细作知晓。”

  “诺!”

  (本章完)

第623章 背刺马超?

  十月,在霍峻进位县公之后,因天气转寒之故,帐下大军分批归国。

  淮西地区,因收复了寿春及淮水上游。留庞统领兵万人坐镇寿春,且以施然为弋阳郡守。

  淮东地区,为了加强对下邳的控制,霍笃、徐盛坐镇泗口,以确保泗水河道的通畅。

  淮东、淮西军事有了安排之后,霍峻在诸葛亮书信的催促声下,带着功勋将领回京。

  诸葛亮之所以催促霍峻,盖是为了册封功勋将领,以及宴请诸将。

  回程的舟舸上,霍峻与陆逊、蒋济、黄权三人同乘舟舸,浅谈近日所发生之事。

  黄权盘坐而坐,笑道:“当初徐晃身有暗疾,权本以为下寿春之希冀,在徐晃病情之上。不料我军破城之机,不在徐晃,而在曹丕病亡之上。当然亦有蒋君散乱人心之策,二者双管齐下,方能让我军破城。”

  当初不少将领期待徐晃病逝,然因城中无主而破城。然世事无常,谁也没料到曹丕会短命先走,变向地助力汉军。

  当时听闻曹丕病逝时,军中诸将几乎是不敢相信,在多次确认下,方才相信曹丕真死了。

  蒋济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天运在汉,纵无济之策,寿春被我军所破,仅是时日问题。”

  黄权沉吟少许,说道:“曹丕病亡,新主上位,寿春被克。日后北伐中原,或许可言易矣!”

  “恐非如此!”

  陆逊抿着茶盏,沉重说道:“曹叡上位以来,为察其能,逊多有派人了解。其上位数月,为悦民心,宽刑罚,布恩惠;为补兵马,准公卿子弟、河南民吏以从军旅。以上二者观之。曹叡之患或更胜于丕时。”

  寿春被攻破之后,陆逊一路向北作战,接收到的消息比黄权、蒋济更多些。且陆逊为了解对手,还派人深入探查了曹叡上台后所颁布的政令。

  虽仅上位数月,但曹叡的表现实在让陆逊有些惊讶,虽然采用了些饮鸩止渴的政令,但能感觉到曹叡比曹丕强多了。

  “更胜曹丕?”

  黄权微微蹙眉,说道:“魏精锐折损大半,寿春被我军所下,中原门户大开,更胜丕时之语何出?”

  陆逊沉下性子,解释说道:“中原门户虽是大开,但我军北伐安会如此简单?”

  说着,陆逊用手指沾水,在案几上勾勒水道,说道:“淮北之水,非同吴楚之水。夏盛而冬衰,冬时舟舸自淮入泗水,水流干涸,日才行十里。夏季若不能胜敌,冬季水浅唯有撤军。”

  南朝北伐,一旦到冬季处于缺粮状态,或是说要撤军。不是因为将领无能,也不是说换成白起、韩信统兵就能一定能破敌。而是无法规避一个客观事实,即一旦到了冬天,粮草运不上。军中缺粮,谁来都不好使。

  江东的投送范围之所以限制在淮水,不是因为舟舸运不到,而是淮北河水容易干涸。如陆逊所说冬季时候,舟舸仅逆行十里,故而若等运粮的舟舸到前线,大军早败了。

  蒋济捋着胡须,点评说道:“征讨中原,最忌敌寇据守不战。如敌寇固守,转入寒冬,船道涩滞,加之北土早寒,冬裘供给不及,纵三军骁勇,亦无计可施。”

  陆逊从水道去描述,而淮南人的蒋济从天气角度去描述。转入冬季,不仅船道难通,更重要的是北方寒冷的冬天,会让南方将士不适应。

  陆、蒋二人所讲述的困难问题,实际与北方军队南征一样。北方军队不适应夏天,也不习惯水网密布的环境。

  历史上桓温兵败慕容垂的枋头之战,几乎是踩中了以南伐北所有的坑。冬季水道干涸,兵马缺少过冬衣物,最终被慕容垂爆锤,四月出兵,九月大败。

  黄权常年生活在巴蜀,除了这次出征,他对淮北情况不甚了解,听着陆、蒋二人的言语,下意识看向霍峻。

  “霍公可有高见?”黄权问道。

  霍峻把玩杯盏,笑道:“今战事已休,三君不思玩乐,反而在此论兵,岂不可惜空暇之时。”

  黄权笑了笑,说道:“兴致上涌,不知破解之法,岂能言乐!”

  “呵呵!”

  霍峻为蒋济倒了盏茶,笑道:“子通久居淮泗,料有破解之法,可让子通浅论一番。”

  蒋济双手接过茶盏,说道:“如欲解冬时不利用兵之境遇,可夏时运兵粮,秋冬聚兵粮,以待来年之用。如此而用兵,秋冬之困,与我何加焉?”

  霍峻之所以不答,而是解决方法不难。就像蒋济说的一样,冬天不利用兵,大不了冬天不运粮,而是将兵粮控制在夏天转运,或是想办法,从北方获取粮草。

  答案其实很简单,即扬长避短,但具体如何操作,非常考验将领的用兵能力。

  何谓名将,大概能将扬长避短发挥到极点,从而击败对手。如之前所说,韩、白亦会被冬季造成的困难所影响,但他们却能够通过操作,或是在夏季取胜;或是说渡过冬季,以待来年用兵。

  听着如此粗暴的解答,黄权有些哭笑不得,但却也能理解。

  黄权沉吟少许,问道:“霍公,日后若北伐,当选何道北上?”

  霍峻抿了口水,思虑说道:“淮西近许洛,淮东临青徐。如欲向中原用兵,可先下齐地,而后转取河南,旋下中原;或是向北用兵,直取邺城。”

  “嗯!”

  黄权微微颔首,说道:“涡、汝、颍、泗之中,泗水河流最盛。今下邳在我军手中,北上可临彭宋。”

  陆逊犹豫几许,问道:“日后如若用兵,恐单出泗水,难以成事。不知霍公可有其余布置?”

  霍峻看了眼陆逊,似乎明白他的想法,笑道:“不知伯言,可有见解?”

  “不如让江汉、巴蜀各出一兵,从中呼应霍公。”陆逊说道。

  “嗯!”

  霍峻摸着小胡子,说道:“峻与丞相有书信深谈,日后北伐丞相可从江汉用兵,而命大将从巴蜀出关西。”

  顿了顿,霍峻如实说道:“伯言久镇巴蜀,熟悉西土风俗,日后可归镇巴蜀。让马超起兵陇右,伯言兵出汉中,齐向关西而用武。”

  如之前所安排,霍峻准备让诸葛亮出江汉,那么巴蜀不可能不出兵,替霍、葛二人分担中原压力。观朝中人选,唯有陆逊可用了。

  不仅陆逊具有将略,更重要陆逊是刘备所留下来的托孤大臣。刘禅登基之初,为了与曹魏作战,霍峻利用权利强留陆逊在中央。当下如果再留陆逊在中央,反而不利于团结。

  当然了陆逊文武双全,放他出任关西地区,才能更好的北伐!

  “多谢霍公!”

  陆逊心中微喜,拱手而致谢。

  陆逊之所以有心西镇巴蜀,除了想回自己熟悉的地方,还有他不太想给别人打下手。当然了给霍峻打下手,陆逊勉强能接受。

  但是霍峻手下大将太多了,除了副手庞统外,还有黄权、蒋济等。加上他之前作为大将统兵,差点指挥不动江淮兵马,实在让陆逊不太想呆在江淮。

  回到巴蜀,陆逊将能独自用兵。且今时的关西不同以往,马超分裂陇西,曹魏占据关中,他将有非常大的用兵空间。

  陆逊似乎想到什么,问道:“不知霍公以为马超如何?”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马超有大志,性情桀骜,欲王关西者久。今因形势之故,暂服与我。有朝一日,若形势有变,马超必与魏合!”

  “然也!”

  陆逊将他心中的想法说出,说道:“霍公,马超如豺狼,不可久养。今不如寻机先灭马超,而后以陇右、汉中之合,再图关中、河西。”

  “征讨马超?”

  霍峻神色虽未大变,但语气中却有几分惊讶。

  整理了下思绪,霍峻说道:“伯言,昔陇南之盟有言,马超割陇南与我,汉凉不计前嫌,同御曹魏。今马超已降我大汉,我国再向其用兵,有违信义。”

  迟疑少许,霍峻说道:“当下不如引马超向西北用兵,牵制河西兵马。河西民少地广,长官为郭淮。以郭淮之能,或可据马超。两军互有对峙,伯言或可趁势下关中。”

  陆逊力争己见,说道:“霍公,马超有信布之能,今若令其征河西。如河西被其所据,则盘踞西北,将为我中国之患。当下不如率先除之,以解后患。”

  “至于盟约之事,马超有不臣之心,大汉与其焉能共存!兵者,诡道也。内有姜冏父子为内应,今如若不取,岂不可惜!”

  闻言,霍峻沉默下来。

  在霍峻看来关西局势错综复杂,若想破局有两套打法,一种是如陆逊所言,选择再次背刺马超,而后凭借巴梁与陇右,对抗曹魏在关西的势力。

  另外一种打法,与陆逊做法相反,选择引诱马超去打河西。而后出兵汉中,与曹真对峙,看能否打下关中。

  至于马超能否打下河西,霍峻不抱有太多希望。且不言守河西者,为曹魏国中大将郭淮。光从地理形势上来看,沿途百姓稀少,路途遥远,以马超那后期补给,几乎不太可能打下河西。

  “容孤三思!”霍峻含糊说道。

  “诺!”

  (本章完)

第624章 相知将

  陆逊欲背刺马超的计划,暂不在霍峻规划中。不是说霍峻将国层面的盟约看得那么重,而是霍峻在构思一统天下的计划中,需要用到马超。

  在霍峻初步的计划中,灭魏主力军在关东,西土兵马进攻关中,为北伐大军牵制关中兵马。引诱马超向河西用兵,为西土兵马分担压力。之后巴蜀如能打下关中,可以观形势向东用兵,或是西灭马超。

  大汉捏着马超手中粮道,一旦马超有脱离控制的风险,掐断粮草补给便可。甚至不说姜冏、姜维父子在内,随时向大汉提供马超的动向。

  故而马超盘踞陇右,看似兵强马壮,实际多依赖陇右汉羌豪强、豪帅,成不了多大气候。当下之要务,灭马超不急,着急的是灭魏。

  今陆逊想向马超下手,率先吃下陇右。如果能一鼓作气吃下还好,如果吃不下马超,反而会让关西局势陷入糜烂。

  当然了如果陆逊有灭马超的方案,且顺利把陇右占下。那么问题来了,汉需要为陇右投入大量资源,向陇人提供政治资源,支出安抚陇右的钱粮,以及驻守陇右的兵马。

  继而,大军北伐中原,初下的陇右为了呼应关东战事,必然要负担来自河西与关中的双重压力。

  至于霍峻与陆逊为何有不同之见解,主要是二人的出发点不同。陆逊作为国中大将,他需要的建功立业。霍峻作为大汉北伐的发起者,他需要着眼全局,而非简单的局部战场。

  为何许多人不认可孙权背刺关羽,不单是为蜀汉而怜惜,亦有孙权选择错误的战略,他错失了向江淮扩张的最好机会。

  实际上在湘水之盟后,蜀汉在荆州的兵力已无法威胁到东吴,关羽所在江陵单纯为东吴抗揍。甚至关羽因北部的魏兵,还要担心东吴揍他。

  在关羽难以对东吴造成威胁时,孙权却窥视两个半郡的疆域,选择答应曹操的建议,偷袭江陵。

  毫不夸张地说,孙权即便错过那次机会,因蜀汉重心问题,孙权下次照样有机会吃江陵。故而从霍峻的视角来看,东吴取江陵,战术上无疑是成功的;但在战略上,东吴却是失败的。

  甚至从后续的发展态势来看,吕蒙错估了形势,他不仅无法为东吴拿下白帝,甚至也无法吃下襄阳。因得罪两国,险些将东吴陷于死地当中。若不是曹丕听信孙权的鬼话,恐东吴早就亡了。

  当然了,汉凉魏三国形势与之前三国形势又有些不同。马超的作用仅是为大汉牵制关西兵马,如果陆逊亦能为大汉牵制关西兵马,或许也不是不能同意陆逊背刺马超。

  以上策略的不同,会影响到许多方面,作为军事负责人的霍峻,无法草率决定,唯有含糊敷衍陆逊先。

  舟舸走得很快,从寿春至武汉,水路虽有一二千里,但时间却花不了多久。

  将至十一月,霍峻率诸将抵达武汉渡口。刘禅率诸葛亮、王粲、张飞等众文武出城,亲自迎接班师将士。

  霍峻率黄、陆、蒋诸将下船,得知刘禅出城亲迎,稍微驱车代步走了几里。

  见到前方旌旗飘扬,鼓乐齐鸣,霍峻方与众人下车,微正了下衣冠,而后步行上前。

  “陛下出迎,臣多惶恐。今大军得胜,臣峻率诸将士拜见陛下!”霍峻领着众人施礼,说道。

  刘禅趋步而迎,脸上布满笑容,说道:“仲父既受公爵,又披甲在身,无需多礼!”

  “不敢!”

  霍峻态度谦逊,说道:“此番出征,臣不负陛下昔日之托,大败魏军,斩曹休、贾逵,降诸将;破寿春城,克淮上二郡,诛徐晃。二役齐发,斩首近万,俘虏五六万之众,得民十余万。”

  自受封县公起,霍峻为免得有人抨击他,依旧保持过往的作风,不敢骄纵行事。

  “仲父辛苦了!”

  刘禅紧握着霍峻的手,谓左右文武,动容说道:“昔朕欲赐县公与大司马,或有人曰不可,恐违旧制。然以大司马所立之战功,非县公不足以褒。昔子牙辅武王而平商,仲父当为汉之子牙矣!”

  “陛下谬赞!”

首节 上一节 467/5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