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80节

  “卑职计议浅拙、发言轻率,公私之间确是有失尺距。”

  裴鸿闻言后连忙又垂首说道,意识到这是一件麻烦事,不敢再为自家招揽。

  “还是先计定需求,若实在无人来应,我量物倍给,也算是公私两便。”

  李泰又豪迈的表态道,庄园公田变现能力不足,他想要事情顺利进行,自掏口袋补贴在所难免。哪怕是独角戏,最起码也表演过了,你们不来看也不能说我错。

  时间又过几天,外出招引士伍的那些属员们尽数返回,最终结果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包括卢柔又承诺的那五百人,最终有三千两百多名士伍聚在这行署庄园。

  所谓士伍便是奴役,或为战俘、或为罪犯,因为要从附近州郡发募聚集,这行程一路也会有口粮消耗。一般情况下,所在州郡是不会负责这一部分消耗的,需要征发者自己承担。

  李泰到手只是一个空荡荡庄园,一点积谷都没有,之所以把这任务交付给那些备选属员作为考核项目,一是为了省钱,二就是为了考察他们的综合能力。

  不管这些人用什么方法,自家出粮也好,去州郡动关系走后门也罢,总之要在限定时间内把人给我领回来。你要自己组织力强悍,让人不吃不喝的昼夜兼程,还能保证士伍不逃散不病亡,那就更好了。

  现在诸员已经完成任务,当然也要做出一个评判奖惩。

  (本章完)

第139章 乱法必惩

  2022-09-12

  直堂里气味仍然不算好,不时有阵阵腥风穿堂而过,而这六名荐选的属员精神也不如之前饱满,或是因为行途疲惫,或是干脆就对都水衙署和李泰这个主官感到失望。

  李泰刚刚走入堂中坐定,还未及开口点评众人表现,那本就对他有些不服气的陆彦便先开口道:“请恕卑职愚昧,敢问从事,衙署新立此间,诸事待用,为何偏偏弄贾乡里、浮货扰众?

  台府所以授用,在于宣政治水、在于端正教令,威令未着,先以贱业现世,卑职实在不知从事因何计略,据此腥臭于堂!”

  在堂众人听到陆彦这么说,也都纷纷点头,并有两人发声附和道:“卑职愚昧,恳请赐教。”

  李泰对众人这样的态度,也并不感觉意外。

  谁家少年不轻狂,幻想着能做一番大事业,好不容易走后门谋到一个职事,结果是蹲在洛水旁做收鱼佬,这巨大的心理落差,如果不是他搞出来的,他自己都不能接受。

  但既然群众质疑,总要给个合理解释,否则队伍散了那是真不好带。

  “尔等愚昧是真,否则今日执此堂事者便不会是我。位有尊卑,职有清浊,事有剧闲,人有贤愚,事物运行才能井然有序。”

  他坐在堂上俯瞰几人说道:“你等并不知我,疑惑在所难免。但我居此堂首,唯忠于上、诚于事,并没有责任答疑你等。得力者留用,庸劣者逐出,这便是立事的规矩。若仍欲穷问,先去堂下领受鞭刑,归堂我自辨疑,还有谁要问?”

  众人听到这话,神情反应各不相同,左右张望一番,又自低头思量,还是那陆彦率先行出,沉声说道:“此间衙堂虽有主次,但人间公理也有是非!区区鞭刑,不足以阻人破邪匡道,某便自领,盼望从事能有正言答疑解惑!”

  说完这话后,他便昂首出堂,等候在外的李雁头早已心怀不忿,见其行出便扭押在一侧,喝令士卒挥鞭抽打。

  那陆彦瞧着有些文弱,骨子里却有几分强韧,接连数鞭抽打下来,只听到咬牙闷哼声,却并没有听到惨叫痛呼。

  结结实实的十鞭子抽完后,陆彦脸色苍白、颤颤巍巍的走回堂中,仍是瞪着眼厉视着李泰。

  李泰并没有正眼瞧他,而是又望着在场其他人问道:“这位陆郎求知问道之心的确坚定炽热,你们几位呢?是受刑听教,还是吞声退出?”

  “我来!若此日不得满意答复,如何承受便如何报还!”

  又有一人迈步行出,望着李泰恨恨说道,然后便走出去接受鞭刑去了。

  有此两人作为表率,剩下那四个索性也将心一横,直出堂外受刑。

  李泰看到这一幕顿时一乐,他本来还不太看好几人,却没想到全都这么有骨气,居然没有一个被吓住。果然年少气盛,自己这个主官也乏甚官威。

  等到众人依次受刑完毕返回堂中,李泰也从自己的位置上站起身来,望向众人的眼神变得和蔼几分,先作叹息道:“参天巨木,萌生于土。金玉之坚,粹于尘埃。世间万物,莫不由小及大、由贱及贵。

  怀中小物口不能言,教养得当可成谋国之士。皇朝用政若不能覆及黎庶,又何以兴聚人物裨益社稷?

  伱等志向高远、不惧威权,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国之储士。但你们又知否,大行台又为何着我立事于河滨?”

  “总不是为了搜刮臭鱼烂蟹、惑人贪货误农!”

  堂中一人冷哼道,不管之前心意如何,受完鞭刑后算是彻底跟李泰对立起来。

  李泰对此也不恼怒,竖起三根手指说道:“大行台所以授事,一者在于治水益耕,二者在于通渠兴工,三者在于广收惠国。那么我再问你等,可知洛水溉田几顷?可知沿河碓硙几区?可知聚资多少才可官民两便?”

  “某等受命而已,既非执案,岂知大概!”

  又有人开口顶撞,但语气明显有点发虚。

  “那你们可知洛水几月起讯、几月冰封?知否水田亩收、涝田亩收、旱田亩收、坡田亩收?知否均田户、佃租客丁者岁终盈缺?知否碓硙碾磨所盈所耗?知否男女之丁春秋衣几尺、食几石?知否男女耕、渔日收几何?知否……”

  李泰一连串的问题,越问在场众人神情便越不自然,待到最后,弯腰拍案道:“量取民力,征用于国,这算不算端正教令?下民易虐,苍天难欺,弄权施威,人皆可作。但若官逼民反,尔等亦必死无葬身之地!

  满堂腥臭?此中腥臭几浓,沿洛百姓几苦!如此贱业,人皆趋我。尔等满门享恩,只怨作业不大,丝缕之恩懒给,家国两丰无计!”

  “但、但这满园的鱼蟹,又能助国事多少?”

  听到这话,李泰又冷笑一声道:“收聚渔获,本就不是为了助国,而是为了量力,是为了自警。肉食者鄙,非其弱智,而在寡识。

  上危下困,需取中道兼顾,非仁且坚者,不足共事。坚而不仁者虐民,仁而不坚者误国。我不患人不知我,虽独行亦必长驱!”

  讲到这里,他又叹息一声:“前所施行,并非发乎私怨。乱我法者,则必有惩!言尽于此,诸位各自思量。离堂弃我者,重逢盼能笑对。留守共事者,宜需谨慎言行!”

  他这一番话讲完,堂中几人仍是沉默不言。

  过了好一会儿,本就是受众意裹挟的崔彦昇俯身垂首道:“卑职腹计浅薄,未悉从事谋略深意,斗胆犯上滋扰,受罚应当。受教知警,请从事勿逐丑劣、留堂共事。”

  李泰闻言后便点点头,抬手示意他起身入席坐定:“罪不两惩,既然仍肯捐才于此,我自有容人之量。”

  听到李泰这么说,其他几人也都各露挣扎之色,特别那几次挑头的陆彦,这会儿神情更是变幻不定,没有了刚才的踊跃。

  “请问从事,若某自忖志力不足使用艰难之事,从事肯否持笔给判?”

  又有一人上前一步,拱手发问道。

  年轻气盛一大特色就是头脑一热、做事不考虑后果,刚才怼上司是挺爽,可这会儿才想起来主官的评判对于接下来的选官授事也有极大的影响。

  如果主官犯了众怒被批斗倒台,这判语如何倒是影响不大,可李泰刚才一番慷慨陈辞已经说得他们心里发虚,想要团结群众将之斗倒看来是不可能了。

  “在事虽有章法,但为人也才性不同。不能共事者未必是仇,虽不能助我案事,但也必会有别处担当。”

  李泰听到这话后便又笑语说道,表示自己不会以给人穿小鞋为乐。

  “从事宏量,实在让卑职惭愧。或非仁坚之选,但仍有几分痴勇意气,愿与共事此堂,恳请从事不弃!”

  那人听到这话,便又低头深揖道。

  “仍愿留堂者,不必再问。公私分明是任事根本,前事虽有误会,只因彼此不知,从此以后盼能共事相知。”

  见剩下几个人都是一脸忸怩,李泰便也不再等着让他们各自发言,再作表态道。

  其他人听到这话,也都默不作声的作揖然后归席坐定下来。

  看到这一幕,李泰又是一乐,果然还是年轻人好拿捏,虽然自尊心强、面子看得很重,但也不失公义之心,只要获得了他们的认可,也肯于低头认错。

  原本他是不打算将这些人全都留下来的,但在平定了这一次下克上的人情骚乱后,却觉得放弃哪一个都有点可惜。

  他们连自己这个顶头上司都敢顶撞,留着收拾那些骄横难驯的乡里豪强最合适。稍加灌输鼓舞,就是合适的坚锐爪牙。

  “前所付事,陆世雄归来最早,所引士伍折员虽少,所事最优。”

  前事讲完,李泰才讲到正事。

  陆彦原本低头默坐席中,闻言后连忙站起身来拱手道:“卑职惭愧,所赴途程不远,往返只需三日。所引士伍六百七十三众,归来才只六百五十五人,复命未尽,实在愧当最优……”

  “署中论功,程式自具。自计如何,不必宣于公堂!”

  李泰抬手示意陆彦收声,又将众人各自表现点评一番,然后才说道:“优等三员,进补参军事,留堂执事。次等三员,出赴沿洛桥津之处,立木造板,以宣行署政令。令作三式,为月令、防令、禁令,凡此三令能明文诵读者,桥津行渡者免征其资。”

  既然要下沉乡土,那自然要搭建一个能与乡土群众直接进行沟通的桥梁,在桥津行人稠密处出板报写标语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顺便还能收点扫盲效果。

  百姓们虽然不是人人饱读诗书,但如果跟自身利益切实挂钩,也会花点力气死记硬背下来。

  眼下行署还没有本钱直接开凿新渠,所以初期还是让群众感觉到衙署的存在为主,顺便广告群众,我们可不只是收鱼佬,职权范围还是很大的。

  “衙中新补三员参军,录写其人其职,为本月月令。”

  李泰想了想后又加了一句,罚人他是有鞭子,奖赏却没钱,只能先打打鸡血了。

  见那三人闻言后各自眉开眼笑,对此倒也挺享受。所以说啊,要做好领导还是得学会PUA,搞点精神内耗。

  (本章完)

第140章 拔刀相助

  2022-09-12

  八月中旬,秋收渐近尾声,田野之间也行人渐多。

  许多乡人完成了一年最重要的收获工作,却也没有时间停下歇息,还要尽快的将谷粟褪壳加工。

  新收粮货水汽仍然未败,第一时间进行加工的话,会让折耗增加,但平民小户只此收成应付租调,并没有余粮积储待时。

  每当这时候,洛水沿岸那些碓硙也是最繁忙的时刻,竟夜忙碌加工着周边乡里向此输送来的谷物。这些谷物加工当然不是免费的,一石谷能得六斗粮已经算是仁义。

  但乡人们也没有办法,若不将谷物送入碓硙加工,自家进行加工的话,费时费力还未必能赶上官府的催收之期。

  而且秋收完毕后也不意味着一年农事了结,还要赶紧翻耕土地,准备冬麦和其他越冬作物的播种。修缮房屋、挖掘地窖,积薪备寒等等,周而复始,一年下来哪有喘息的时间。

  洛水上游的河畔道路上,有一队行人策马而行。这些人全都身着素色的袴褶,绕颈的立领、腰间的革带以及手足缚衣处皆是黑色,并着黑纱的小冠。

  如此服饰统一的穿戴,一眼望去便让人觉得不似寻常路人、心中暗生敬畏。

  前方道路上出现一座架在洛水支流上的浮桥,因为没有桥基支撑,桥面也只是摇摇晃晃的浅浮于河面。

  浮桥的两端各自站立数名僧徒,这些僧徒一个个孔武有力、手持棍杖,瞧着像是塑像壁画里的金刚罗汉。

  他们把守在浮桥的两端,视线严厉的扫视着过往行人,一边向行人索取着资费,一边盘查着他们的行李,若载货太多,则就要分次过桥,而过桥的资费自然是一趟一次。

  过往行人多是左近乡里人家,这过桥费定价自然也不会太高,无非粟菽几把又或鸡子几枚。饶是如此,僧徒们旁边几个大筐里也盛满了各类乡里时货。

  那一队骑士行近此间,有排队过桥的乡人们见状便识趣避开,不想招惹麻烦。

  为首一个骑士年龄望似弱冠,摆手拒绝了乡人们的退让,并命令身后随从们各自下马排队过河。

  “请问老汉,此间桥梁怎么是沙门管制?”

  瞧一眼把守在桥头上的僧徒,那年轻人有些好奇的拍拍前方一个背着大竹篓的老乡询问道。

  那老乡见这年轻人仪仗气派,也不敢怠慢,闻言后连忙答道:“这河渠名叫恶蛟沟,流水急猛,往年溺死许多渡人。县官、乡老都曾用物造桥,全都用不长久。全靠普善寺的高德法师压制,恶蛟才不敢行恶,搭成这浮桥让乡人行渡……”

  年轻人闻言后便点点头,旋即又问道:“我从南面来,所见沿洛水许多津渡桥梁处都有都水令榜,只要乡人能够辨识榜文,就可以免收行渡资费,此处怎么不见?”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月令,老汉也听说过,念了好久才记下来,想要行路省些花销,但走了两座桥,也是没见到。不知哪处乡里的痴儿造谣骗人!”

  那老乡听到这话后便忿忿道,而旁边一个坐在拉货板车上的行人则笑语道:“老汉见识少了,还怨别人欺骗。老子正从渭北来,一直过了白水,渡河过桥全都不必花销。听说朝中使派一位贤官都水使者,收管了洛水上的桥津、才有这样的命令。”

  年轻人听到这话顿时来了兴致,凑近过去询问道:“足下倒是一个乡里识者,那知不知这都水贤官究竟掌管什么事类?又造了多少惠人的政令?”

  “那自然是知道的,都水使者就是古称的水衡都尉,河渠、桥津、堰井都在管内。就是这水道的河伯啊,鱼虾都要听令!”

  那行商听人发问便也来了兴致,卖弄起自己的见识,但在见到桥头那几名僧徒后又叹息道:“只可惜今世正法沉灭,山水神明都要为这些蕃鬼妖邪让道!老农痴愚,说什么恶蛟害人,还不是那普善寺在上游拦河设坝、用水造纸,河道旧设的桥梁,全都是被那些妖僧给毁坏拆除的……”

  那人讲到这里,顿时便察觉几道狠恶目光注视过来,连忙闭上了嘴巴,不敢再说胡话。

  年轻人听到这里,脸色便是一沉,退回队伍中没有再说话。

  不多久,轮到行商过河,因为车上物货太多,需要分批载运过去,往复几程,竟要收取两匹布的桥资。

  行商脸色虽然难看,但见到扣住车辕的僧徒凶恶模样,也只能干笑道:“菩萨造桥惠民,信众也该要积养功德,法师们劳累辛苦!”

  他一边恭维着,一边奉上布货,如此才被放行。

  很快就轮到骑士一行过河,那年轻人并不急着过河,望着排头一名僧徒道:“此间收取桥资,量物量人是什么标准?”

首节 上一节 80/5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