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74节

  这种骄傲小公鸡一样的世家公子哥,怀玉一见就有点讨厌。

  “太子侍读长孙家庆。”

  “太子侍读长孙祥。”

  又是两位年轻公子哥,一听姓氏就知道肯定是皇后家的人,果然,长孙家庆是皇后的亲侄子,他在五年前,就已经是中山王李承乾的侍读了,他现在是东宫门大夫兼太子侍读。

  长孙祥也是长孙皇后族侄,李靖弟媳妇长孙氏是长孙祥的亲姑姑。

  “太子千牛贺兰楚石!”

  “太子千牛杨政本。”

  “太子旅贲别将纥干承基。”

  这几个也都很年轻,还都是武将出身,贺兰楚石据说是侯君集的未婚女婿,杨政本则是韦昭仪的妹夫,弘农杨氏。

  纥干承基听名字像个胡人,其实据说以前祖上也是汉人,北魏时赐的鲜卑姓,确实有点胡化,这人是李世民打刘黑闼的时候投唐军的,也立了些功劳的。

  之前三原龙桥一战时,他就在李君羡麾下,还跟怀玉一起战斗过,是个非常彪悍的骑将。

  “太子家令辛处俭!”最后一个满脸皱纹的中年人起身,这位四品官员据说跟杨政本一样有个国色天仙的妻子。

  杨政本的妻子韦檀特号称小貂蝉,而辛处俭的夫人称为赛西施。

  只是辛处俭家势可不如杨政本出身弘农杨氏这样的名门,当年李渊刚攻入长安,就看了上太子舍人辛处俭的妻子,直接就霸占了,为了免的辛处俭碍事,平还把他外调为县令。

  辛处俭也是隐忍九年,如今李渊成了太上皇,李世民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把辛处俭从外地调了回来,还授其四品的太子家令一职。

  还有好些太子舍人、太子通事舍人等职,都是勋戚世家子弟。

  太子承乾让大家等了许久,才终于来了。

  这位太子殿下,也是个幸运儿,生来得皇帝祖父亲自赐名,两岁封恒山王,五岁封中山王,八岁的时候,因为父亲宫变夺位成功,他也因此水涨船高,顺利晋为皇太子殿下。

  反正李世民经常当百官面夸赞太子性聪敏、特敏惠、仁孝纯深等等,简直就是天下第一好太子。

  可今天这么多东宫官来拜见太子殿下,头次见面,承乾就让大家在这里等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来了后也没有半句表示。

  怎么看也只是个很普通的小孩子罢了。

  太子李纲上来就严辞激烈的批评了承乾,那义正严辞的相,把承乾都快吓哭了。

  “念在伱今日也是初次,考虑你年纪尚小,今天也不过于追究,你回头把孝经十八篇,全部工整认真的抄写一遍,明天我要亲自检查。”

  怀玉一直在盯着承乾,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包括每一个表情。

  承乾出来时的漫不经心甚至不满的情绪,然后被李纲训斥时的恐慌,然后到后来眼里闪过的愤满,他都收在眼底。

  这孩子很不高兴。

  也是,李纲这教育的方法太死板了,这一套连威到吓的,对付普通学生可能比较好用,但用来对付皇太子,那明显用错地方了,人家可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太子啊。

  就算小,也不是你能随便吓唬的,只会起反作用。

  想想承乾后来那么叛逆,看来关键还是教育有问题啊,可惜李世民并不懂这些,只知道把他认为好的老师,忠心、正直的老师安排到东宫,却不考虑这样的老师,是不是合适。

  这今天第一次会面,李纲就已经把太子得罪了。

  相比之下,另一位少詹事裴矩,虽然也快八十了,但他不愧曾是杨广的心腹大臣,就没有直接训斥教育,还反而安慰太子。

  可孔颖达、陆德明、欧阳询、蔡允恭这些老学士们,个个学问都是极好的,但教育小孩子他们一个个都太简单粗暴了些,喝斥、罚抄写······

  怀玉没有上前去,就在后面看着,面对着这个才八岁的太子,武怀玉其实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不知道要如何面对和相处。

  先观察观察再说吧。

  (本章完)

第219章 清水衙门

  2023-04-12

  年轻的太子低着脑袋,对威严的李纲点头称是,保证明天会将两千多字的孝经抄写工整交给他检查后,今天的会面也就算结束了。

  太子也没有了心情跟其它属官们打招呼,匆匆的便又在长孙兄弟的侍从下离开了。

  武怀玉看着太子离去的背影,觉得有些可惜。

  才八岁的孩子其实天性都差不多,李承乾虽然也刚当太子没多久,但看的出这孩子也只是有些贵族子弟的普遍傲慢奢侈罢了,哪个世家勋戚豪门的孩子不是这样呢。

  往好听了说这叫贵气,往差了说叫骄气。

  李纲八十岁老头,欺负人家八岁孩子,不要老脸。

  “刚才本官规谏太子的样子你们都看到了,身为东宫官,就得忠正敢谏,太子年幼,越发需要良好的引导·······”老头居然还有点沾沾自喜,觉得今天给了太子一个下马威,把太子捋直了一些。

  “各回衙署办公当值吧。”

  怀玉等都起身,向李纲、裴矩行礼。

  崇文殿只是太子读书之处,也是平时东宫官属拜见太子的地方,太子毕竟年幼,每天也顶多就跟开早会一样过来报到点名。

  司经局隶属左春坊,为其下属六局之一,在显德殿的东面。

  另一位太子洗马蔡允恭一同出了崇文殿,跟他简单的聊了几句便走了,他要去一墙之隔的皇宫门下内省的修文馆当值。

  修文馆学士才算是他现在正式工作,这个太子洗马只能算是个兼职。

  “司经局的事就都有劳武洗马负责了。”

  左春坊,相当于朝廷的门下省,其下司经局,则仿的殿中省,司经局主要就是管书籍、公文的。

  他这个太子洗马,其实就是东宫办公室主任。

  一路来到左春坊,这里占据了显德殿东面一大片地方和房屋,六局一字排开,武怀玉这太子洗马,在左春坊也属于高级官员了。

  两位正四品左庶子相当于侍中,两位太子中允正五品下,职拟黄门侍郎。

  司经、典膳、药藏、内直、典设和宫门六局,武怀玉这司经局仿秘书省,他这太子洗马是从五品下,级别还挺高。

  不过到了司经局,只有四人来迎接。

  两个是司经局太子文学,两个则是正字,两太子文学三十来岁,自称是武德本朝进士科出身,那两个正字,则要年轻些,是武德本朝书科出身。

  太子文学是正六品,正字则是从九品上。

  同样考科举出身的,级别相差却很大,可以看的出唐朝的科举,秀才科含金量最高,然后就是明经,再进士。

  而明书、明律、明算,甚至明医、明道这些科,就很不值钱了。

  老话说的好,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

  三十岁才考上明经都算老了,五十岁才考上进士都还算年轻,至于说书律算医等科,往往都是招的吏员了。

  这两年轻人能成为正字,皆因世家名门出身,自带光环加成,跟斗酒学士王绩一样,秘书省正字当了很多年,全因家世好。

  “咱们司经局就这几人了吗?”

  那位四十多的进士张承德回复,“我们司经局本来例有太子洗马二人,太子文学三人,校书四人、正字二人,另还有书令史、楷书手、典书等,还有捉钱令史。”

  “我们司经局也有公廨本钱放贷收息?”怀玉一听这个倒来了精神,他现在就这一个职事,事关他俸钱日料杂使等福利。

  “有,不过我们司经局的公廨本钱较少,只有四十五万本钱,交由九名捉钱令史负责捉钱放贷,每月有三万六利息,但是,六月时这笔钱被挪用了,到现在还没补回来······”

  怀玉捏着下巴,坐在自己的新公房里,司经局有一个不算小的院子,他和蔡洗马各有一间单独办公室,其它人则就没这条件了。

  “我们司经局现在总共有多少人?”

  “武洗马和蔡洗马两位上官外,就是我们两个文学和两个正字了,官员还缺一个文学和四个校书,至于吏员,书令史、楷书手、典书也暂各只有四个,

  公廨本钱还没补下来,所以也暂时还没有专门的捉钱令史······”

  “有公厨食堂吗?”怀玉直接问。

  “暂时还没有,”

  “那中午在哪吃饭?”

  “左春坊有公厨,中午都在那吃,但我们司经局去吃要另外交钱。”

  怀玉听了摇头,这哪行。

  “咱们司经局好歹也是一个局级单位,这有品级的官员都有十个了,比上县衙门的官员都多,哪能连食堂都没有,还得去别家蹭吃。”

  “公廨钱还没拔下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张承德倒挺喜欢武怀玉这上司的,不像蔡允恭虽然是洗马,但基本上都没管过这里,反正这里也没个正经差事。

  工作的事武怀玉先不理会,但食堂得先弄起来,这公廨本钱也得先拿来,“你们马上草拟一个公文,我一会拿去找李太子少保拔钱。”

  “去把我们司经局的所有书令史等流外、杂任等都叫来。”

  片刻功夫,司经局除了蔡允恭其它人都来了,五个官员,十二个吏。

  司经局的令史是流外三品,书令史是流外四品,至于楷书手、典书地位更卑微。

  看的出,大家平时也都闲来无事。

  虽然司经局说是掌东宫图籍等,可现在人都不齐,更别说图书了。

  “秘书省和门下省修文馆我记得他们都还有许多匠人?我们没有吗?”

  “回武洗马,本来是应当有熟纸匠、装潢匠和笔匠等,还有亭长、掌固等,不过现在都不齐备。”

  “那我们东宫司经局有多少藏书?”

  “回武洗马,现在一本书也没有。”

  “啥?”

  “原来东宫司经局是有不少书的,但息灵王谋乱被诛后,朝廷便把原东宫的藏书,都运到秘书省和门下省的修文馆分别储藏了,现在东宫没有藏书。”

  听到这回答,武怀玉觉得这新差事,那不纯粹就是混饭吃吗?

  不过他武怀玉也不是那样的人啊,他打听到虽然现在没有了图书,但司经局其实管的地方不少,比如之前他们议事的崇文殿,那里原来就是东宫藏书之所,也是他们管的。

  还有原来司经局还有许多匠人,熟纸、装潢、制笔、制墨等,有不少作坊,他们可以抄书、装订书本,甚至是生产纸张、笔墨这些。

  在武怀玉看来,这些都是优质资产啊,盘活起来,大家日子不也滋润了嘛,甚至手头有钱,也可以主动做点事情啊,比如编本书,或是从民间收集购买一些书,重新整理什么的,这不就是功劳嘛。

  张承德刚才可是说他们整天无所事事,虽轻松,但日子却挺艰难的,他们这些科举出身的官员,多数都是外地人,在长安没啥产业,租房吃饭养家人驴马买书用纸笔等开销不小,可司经局先前连公廨本钱都没下发,公廨田也没,职田都没有,一亩只折两斗仓粮。

  连点俸钱日料都没,就靠点死禄米,连点油水外块都没,之前粮价太高,他甚至都不得不借了京债了。

  说秘书省是清水衙门,官难当,可司经局更惨。

  “诸位放心,咱们司经局会慢慢的配置齐全的,一切都会有的,公廨钱会有、公廨粮也会有、公厨食堂会有,俸料杂用也会有,过年过节的福利肯定也不会少,这些我会来想办法,但有一点,咱们也要改一改心态,不能再散漫下去,我接下来会慢慢的布置一些任务,大家要积极努力的去完成······”

  公房里,怀玉给这十几个下属画饼。

  把一众穷书生们的热情点燃后,怀玉便直接去找少詹事裴矩了。

  裴矩拜宰相之前,就是接替李纲做太子詹事的。

  如今他虽去相,但也仍是民部尚书,是帝国的财政部长,手里管着大唐钱袋子,又还挂了太子少詹事职,怀玉要钱自然就去找他。

  而且裴矩跟李纲虽然都差不多年纪,但明显裴矩这人更灵活变通一些。

  尚书省民部就在皇城里,跟司经局倒也不远,到了衙门一报名,裴矩很快便让人叫他过去了。

  裴老头本名裴世矩,李世民一宫变成功,他就马上主动去掉了世字。

  “刚在东宫崇文殿分开,武二郎这么快找来,是来要钱的?”裴矩笑呵呵的问道,还叫来吏员倒茶。

首节 上一节 174/11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