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41节

  这两部落首领年轻勇猛,为高句丽人征战,但却并没有得到高句丽人应有的足够尊重。

  舍利这个称号,在靺鞨人里是酋长、贵族的称号,突厥和契丹也有,他们为高句丽人征战,结果自己的头衔,还得高句丽人授封,还得纳牛马。

  相比之下,他突地稽虽然三十多年前就投了中原,但中原皇帝待他,可比高句丽人强多了,以前他们在扶余替高句丽人修山城筑堡垒,垦荒种地放牧打猎,还饥不果腹。

  而自内附中原,虽也要为中原征战,但划给他们地方安置,且基本由他们自治,到如今虽说多年征战折损了不少人,可他们日子比以前可好的多。

  如他突地稽以前在扶余,就算是酋长之子、酋长之弟,也过的辛苦,但现在良田千顷,牛马满山满谷,还有国公之爵,还从事边境贸易等,府中钱帛金银满库。

  僮仆都数千人。

  大·乞乞仲象他们比的过自己?

  年轻人总是自视过高。

  突地稽提醒长子正视自己的实力,不要鼠目寸光,天天呆在桃谷山,便真以为他们这几千部落兵,就有多了得了。

  “隋季以来乱战不止,你也是一直跟在我身边打过来的,从营州到洛阳再到江都,再到幽州,中原有多强的实力你难道不清楚?

  想当年割据幽州的罗艺,我们都得俯首贴耳,更何况如今一统天下的大唐?当年大业天子征高句丽,发兵百余万,那场面你难道就忘记了?”

  “喝茶!”

  密阿古端过水晶茶杯,喝了一口却放下了。

  “不习惯?”

  “太淡,没味道。”

  “你啊,中原有句话叫山猪叫不了细糠,你也就这样了,将来我这家业,还有我们这部落,还得你十三弟来接掌。”

  许多部族都有幼子守业的传统,并非中原的嫡长子继承家业制度。

  密阿古听到这话倒也没什么不满,传统如此。

  “你别看武少保比你年轻的多,甚至还没你长子年纪大,但此人可不简单,我安排在长安的人收集呈报我的消息,这是当今贞观天子最宠信的大臣之一,而且也是极有本事的人物,人家还是神仙弟子。”

  突地稽当初就算面对李瑗和王君廓的时候,都没有现在对武怀玉这么客气和小心,皆因这老江湖知道这人更厉害。

  “切莫以貌取人。”

  “王君廓可就死在他手上。”

  密阿古以前倒是对王君廓很忌惮甚至有几分敬畏的,此时有些恍然。

  “父亲,我们回不去辽西了吗?”

  “这不就是辽西县吗?”

  “儿子说的是辽河西岸,燕郡旧地。”

  “暂时回不去。”

  “那父亲能不能跟大唐天子上书请求,我们燕、慎二州迁到军都关外的北燕州去,那里是长城之外,地方更广阔,也没那么拘束。”

  突地稽笑了。

  “你啊,你们这些年轻人打仗是挺勇猛的,可这么些年就不能好好读点书吗?武德天子为何要把我们从营州迁到关内幽州来?

  为何要拆分成两州安置,就安置到幽州眼前底下,一南一北?”

  密阿古直言,“唐人不相信我们。”

  “那是自然,我们是靺鞨人,是胡人,就算内附三十年,可也终究是异类,所以才更要放到眼皮底子。

  你说贞观天子为何会答应把我们再安置到长城外,还是北燕州那么重要的地方?”

  “幽州不重要么?”

  “幽州当然重要,可咱们又不是在幽州城内,就我们这小城,这点人马,时刻被盯着,就算真有异动,也会被立马平定。但要是安置到长城外的北燕州,可就容易如野马脱缰了。”

  突地稽突然长长的叹了声气。

  他捧着茶杯看着依然还穿着部落传统野猪皮衣的长子,“回去换了,以后莫要再穿这些了,既然内附中原,且这么多年了,那就安心留在中原,还得主动积极的融合进来,以后说汉话穿汉服用汉礼,你也去幽州请个先生给你儿子们全都改个汉名字。”

  “咱们这些人,就别想着什么回去,更别老记着那些旧俗,学学人家鲜卑人,当年都入主中原,占据半个天下,不也主动的汉化。

  当年北魏皇族还有八大姓如长孙等,现在不也都成了汉人?

  他们可以,我们为何不可以?

  中原天朝贵族不当,为何总想着回蛮荒做个野人?”

  阿古密看着父亲,愣神许久。“我们也能成为汉人吗?”

  “记住,我老了,但没痴。你这几天就收拾一下,带上你妻妾儿女们,一起搬去长安,我给你们在长安买了一座大宅子,”

  “去长安干嘛?”

  “定居长安,入朝为官,都给你安排好了,先到长安做个禁军别将,你那几个崽子大的进翊卫当差,小的进国子监读书,长安郊外还给你准备了个庄园,你就安心在长安······”

  许久,密阿古回过神来,“父亲这是让我去长安做人质?”

  “别说这么难听,长安天下中心,能去长安侍奉天子,这是何等难得的机会。长安可比幽州繁华百倍,你这是去享福去了,”

  他看着这个高大魁梧的儿子,内附西迁时才十二岁,一直跟随自己身边,三十余年了,他们父子并肩战斗多年,这是个勇猛的年轻人,可惜就是少了点智慧,从小骑射征战,没空读书。

  “你弟被武少保赐名谨行,我就给你改名李谨诺,谨守诺言。”

  “让其它兄弟去行不?”

  “父亲这都是为你好,你留下我怕你惹祸端,去长安吧,好好呆着,保得一世富贵,你儿孙们将来也会有更好的前程出息。”

  “你放心,你其它兄弟们,将来也肯定会陆续进京的。”

  “过两年,说不定我也要去长安,等我死后,或许就埋到终南山去。”

  密阿古大受冲击,想不到父亲会有这样的安排,一时半会的都没缓过来。

  (本章完)

第504章 范阳卢

  2023-08-05

  幽州城很大。

  汉魏之时,河北的中心是在邺城一带,不过到了隋唐时,幽州逐渐成为北方重镇。

  “幽州有哪些门阀世家?”

  “很多,魏晋以来,幽州外的范阳卢氏、上谷侯氏、博陵崔氏等都是数百年门阀,尤其是范阳卢氏,其家族子弟多在幽州做官任职,虽说我皇唐开国以来,卢氏在朝中不多,但在幽州占据着绝对的实权,

  之前不论是前隋李景、薛世雄、罗艺在幽州,还是本朝李瑗、王君廓、李玄道等在幽,都对卢氏十分尊重,早年间甚至有不知皇帝而只知卢氏的。”

  幽州城中,

  突地稽次子李谨言陪武怀玉站在幽州城头,很认真的介绍着。

  他与勇悍敢战的大哥咄瞒不同,李谨言原来叫勿吉,却是个天生跛脚的残疾,甚至有点面目狰狞,连突地稽都嫌弃这次子,尤其他生母还是个高句丽人,当年高句丽人为了控制他们部落,强行塞了个高句丽女子过来。

  不过勿吉虽天残脚,长的也难看,小时候还‘不小心’摔进火里,把本就难看的脸又烧毁了半边,但从小被嫌弃的他却也长大了,变的有些孤僻,不合群,唯好读书,被兄弟们嘲笑。

  武怀玉收了突地稽幼子做义子后,突地稽把最勇猛的嫡长子改名李谨诺,让他带着妻妾儿女全家搬去长安。

  怀义送行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这个李老二的不同一般。

  后来他特意召他聊了一番,发现这老二很聪明,突地稽是个老狐狸,但真要论智谋可能还不及他这儿子,可惜他们以前没人正眼瞧他。

  武怀玉给老二赐名谨言。

  四十出头的李谨言对幽州情况很熟,可谓了如指掌,对武怀玉也是知无不言。

  “武公,毫不夸张的说,卢氏早成为幽州地方的土皇帝,范阳卢氏对幽州地区的安定、平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武公想在幽州有所作为,绝对绕不开他们。”

  “真有这么厉害?”

  “相比起魏晋南北朝时代,如今的卢氏确实大不如从前,南北朝末期,幽州多次发生叛乱,在北周和隋这两朝,对幽州的军事控制不断加强,范阳卢氏对幽州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都减弱了许多,可瘦死的骆驼毕竟比马大!”

  怀玉微笑着听老二介绍。

  “到如今,天下安定,其实卢氏影响力再次降低了,说到底,他们已经是老旧的势力,关陇门阀才是新兴势力,两支势力在幽州免不得龙争虎斗,新旧交替自然是要争夺利益,但关陇门阀加上一些山东军功新贵,联手对老旧的关东士族发起攻击,攻守之势早已发生变化。

  隋季之时,山东河北的农民起义最是猛烈,范阳卢氏等旧士族也是被镇压、摧残最厉害的,正如当年侯景之乱,彻底把王谢这等江南士族摧残一样。”

  幽州地近边塞,是所谓的戎马之乡,长期以来,地广人稀。两汉以来,都在幽州地区大力屯田,

  经过隋末之乱,如今的幽州都督府下八州之地,地方很大,人口很少,而且其中胡人不少,也有许多是胡汉混血,这里的情况跟中原内地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蕃胡、世家,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李谨言对武怀玉提出建议,“要想治理好幽州,关键还是得加强军备,增加兵马,这样才能从根子上镇慑住卢氏等世家地头蛇,以及那些内附的桀骜蕃胡等,而且只要兵强马壮,才能守住边塞,防止突厥、奚契、高句丽等进犯,才能有安稳的日子,否则一切休提。”

  “要屯兵镇戍,则关键在于钱粮,尤其是粮,我建议得加强屯田,如今幽州地广人稀,可复耕屯种的土地很多,我初步估计,这里至少可以军屯二百屯,”

  武怀玉算了下,一屯五千亩,那就是一百万亩。亩收一石,也是百万石军粮。

  有粮不仅能养兵备战,也可以养马强军。

  “增兵、屯田,然后开商。”李谨言指着城外北方,“幽州地近边塞,向来胡商云集,南来北往的商人极为活跃,突厥、奚、契、霫、靺鞨、室韦、高句丽,甚至是新罗、百济等商人都争来此贸易,只要开市招商,放开贸易,这里面的利极高,

  各方珍货、土产,市易获利极高,还能征收税利,”

  这里虽然远离中原核心的关中地区,但正因如此,朝廷就越发需要加强控制,否则鞭长莫及,一旦起争乱,这里最易割据叛乱。

  在整个河北来说,幽州对比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冀州一带,幽州显得相对贫瘠、地广人稀。

  隋大业中统计,当时冀州的清河郡,一郡就有三十万户人口,平均每县都超过两万户,信都、魏郡等都是十几万户。

  而涿郡才八万户,上谷郡才三万多户,渔阳郡三千多户,北平郡两千多户。

  幽州对于中原来说,是北方重要的门户,尤其是通往辽西辽东的唯一通道,兵家必争之地。

  而他偏偏在地理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使的他的地位在不断的提高,必然成为北方边塞的军事政治的中心。

  而其地位越高,朝廷投入的力量也会越大,也必然进一步打压到地方势力。

  旧门阀世家的衰弱,也同样促使新的贵族豪门诞生。

  隋朝大运河修通,直通幽州,这进一步提升了幽州的地位,也加强了中原对幽州的控制力,削弱了地方豪强世族。

  李家内附中原三十余年,从辽西到幽州,也是亲眼见证了中原朝廷如过江猛龙的强势,更看到了范阳卢氏等这些旧阀,这些年是怎么迅速衰弱的。虽说如今他们又开始抬头,但总的来说,他们不及从前了。

  当然,他还是劝武怀玉在面对他们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

  “听说武公在长安时,与范阳郡公卢承庆关系不错?”

  “还行,”

  “有这层关系在,武公可以多跟卢氏走动一下,我建议武公可以找个媒人,跟范阳卢氏联姻结亲,武公可以上门向卢氏纳个旁支或是庶女做媵妾,也可以为自己儿女跟卢家订亲,”

  对这个提议武怀玉只是笑了笑。

  这时代的人很喜欢用联姻的方式,或者说就算到了后世,这也是豪门之间最常手的手段。

  简单却很实用。

  其实武怀玉这几年也没少干这样的事,他跟樊玄符算是特殊,但后来跟丘家跟云家,甚至朔方的唐家韩家以及段家等,其实都是政治联姻,包括跟皇家。

  他笑了笑,“只怕范阳卢氏也未必看的上我。”

  李谨言也笑了笑,毫不掩饰的道,“要说早些年,哪怕早个二十年,就算武公这般身份地位和才华,范阳可能还真瞧不上,他们以前是出了名的保守,尤其是大宗嫡系,联姻只在五姓七家之间,

首节 上一节 441/11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