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26节

  “因是心中有虑也!”

  徐庶闻言,不由想起之前刚出曹营之时,忙问道:

  “子瑄之虑,可是因当日所言使君身上弱点?”

  当日刚出曹营,秦瑱就表明刘备身上有三大弱点,可惜被荀彧打断。

  之后一路上他也没有机会询问,现在索性旧事重提:

  “但不知是那三事,子瑄试言,吾自可转告。”

  秦瑱自也不好隐瞒,索性直言道:

  “若说此三事,元直恐怕也感受到了。”

  “一者,刘使君空有其志,并无其心!”

  听此一项,徐庶顿时眉头紧皱道:

  “何为空有其志,并无其心?”

  面对好友,秦瑱也不隐瞒,迈步分析道:

  “刘使君所志甚大,惜哉空有大志,却无成大事之心。”

  “夫成大事者,须时刻胸怀天下,可刘使君却没有用心于此,只有志向,没有目标!”

  “以曹孟德为例,其志初为大汉征西将军,而后天下混乱,便一改前志,起兵征战,力图扫平诸侯。”

  “由此,方招募了诸多能人志士,为之所用。”

  “而刘使君,却是浑浑噩噩,空有志向,却无一目标,导致数年以来,颠沛流离,不得归所!”

  徐庶听着,点了点头道:

  “确有此事,然则吾主却以仁义为先,若有良辅,恰如子瑄你方才之言,可解此患!”

  “此患是可解,今日一见,使君已有其志,自可成就大事!”

  秦瑱也没有反驳,继续道:

  “第一点可从外部解除,然则二三事,却需使君自己解决!”

  “其人以仁义之名起家,所行之事也是仁义之举,可因此已成羁绊,凡大事便要顾忌仁名,不得自由!”

  “故而这第二个弱点,便是刘使君不识大义,空顾仁名!”

  “我战略之中,须取荆益二州,此二地有刘表、刘璋二人。”

  “若彼时顾忌仁名,则坏大事矣!”

  听到这话,徐庶便皱眉道:

  “吾主仁义之人,如何只顾仁名,不知大义?”

  他就是因为刘备仁义才来的,若是现在认同了秦瑱,岂不是否认了自己的想法?

  “由此看来,元直不如刘使君远甚!”

  秦瑱咧嘴一笑道:

  “须知大义与仁名乃为鱼与熊掌,难以兼顾!”

  “何为大义,乃以天下大势为重,以朝廷社稷为重。”

  “何为仁名,礼记有云:上下相亲谓之仁!”

  “当今天下乱世,诸侯并起,如何上下相亲?”

  “恍若昔日使君三让徐州,确实仁名远扬,可元直想过没有,因这三让徐州,扯出多少战乱?”

  “这其中有多少百姓死于战乱之中?”

  “故而接收徐州,才是大义,才是以大局为重。”

  “让徐州,纳吕布,空有小仁,而失其大义也!”

  “正如武帝北伐匈奴,看似黔兵黩武,实则却稳住了大汉强盛之基,开疆扩土,此为重大义而失小仁,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刘使君的问题,在于知晓万民之重,却因一仁名而被羁绊,不得行大义之举!”

  “而你徐元直的问题,在于过于死板,不知变通。”

  徐庶听着,一时只觉脑袋被大锤敲了一下。

  在他的想法之中,刘备就是因为让徐州,才让他看重。

  可秦瑱的说法,却与这个时代的道德观念相悖。

  但不可否认,秦瑱的话语也很有道理。

  让徐州真的是仁义么?

  确实对士大夫阶级而言,很符合儒家仁义的印象。

  可却因此导致了后面的中原乱局。

  相较结果来看,确实是空顾仁名而不知大义!

  一时间徐庶无力反驳,只得沉声道:

  “那这第三个弱点又是何故?”

  他话一说罢,秦瑱就开口道:

  “关羽、张飞!”

  “刘使君者,成也关张,败也关张!”

第24章 未卜先知?老刘的决心

  听到了秦瑱所言的第三个弱点,徐庶登时就没了话语。

  关张的问题,其实他也感受到了。

  刘备麾下与别的诸侯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关张凌驾于众臣之上。

  若此二人都是刘备的亲兄弟,顶多也就说刘备任人唯亲。

  可二人却都是万人敌,绝世猛将,凭能力上位。

  加上和刘备的特殊关系,故而此二人的话语权极大,地位超然。

  若是弱势一点的人和二人搭伙,听之任之还可以。

  偏偏秦瑱却是个强势的人,可以想见日后与此二人必然起矛盾!

  想到此处,徐庶摇头笑道:

  “故知子瑄忌关张也!”

  “然则关张皆万人敌,主公岂能置之不用?”

  “此言差矣!吾非忌关张!”

  秦瑱闻之,悠悠一笑道:

  “可见元直误会了!”

  “关羽、张飞皆悍将,何以弃之不用?”

  “之所以如此言之,乃因关张猛士,使君若成大业,少不了二人之助!”

  “可关羽刚而自矜,张飞暴而无恩,此皆短也,来日若成大业,必为取祸之道!”

  “如今势小,自有使君约束。”

  “若来日势大,必定分守各方。”

  “二者与使君关系如此,若其以短取败,使君该如何处之?”

  “若不助之,置昔日情义于何地?”

  “若助之,则可能全局皆坏,到了那时,轻则损兵折将,重则千秋大业毁于一旦。”

  “此等患处,自当提前虑之!”

  徐庶听着这番话语,便是一脸迷惑之色,也不说话,绕着秦瑱来回转了几圈,眼睛不住上下打量。

  秦瑱被他看的一阵发毛,不由紧了紧衣领道:

  “元直何以如此看我,莫非我言语不对?”

  可徐庶却摇了摇头,却又点了点头,看了半天,方才开口:

  “子瑄金玉良言,怎有不对!”

  “庶只是在怀疑,子瑄你是否真能未卜先知?”

  “何以这些建议都能切中要害,恍若都发生过一般?”

  秦瑱的话有问题么?当然没问题。

  那可太没问题了!

  虽然他投入刘备麾下时间不久,可他却已经大抵知晓关羽张飞还真就是这种人。

  优点很多,缺点也不少。

  唯有刚而自矜、暴而无恩,这两点最为致命。

  但问题就在这里,这两个缺点最多只算是趋势,还没真正显示出负面作用。

  可听着秦瑱的话语,却像是秦瑱已经见过了二人结局一般。

  要知道,现在的刘备兵马不过万余,地盘就一个小沛。

  能不能成就大业还难说,秦瑱却是提前就将这些隐患提了出来。

  若非秦瑱的眼光历来独道,他还真有些怀疑秦瑱有未卜先知之能!

  故而他才会这么奇怪的看着秦瑱。

  而徐庶说者无心,秦瑱却是听者有意,不由暗自感慨古人是真聪明。

  只凭只言片语就知道他开挂。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穿越者的概念,不然他可就算是历史上被发现的第一个穿越者了。

  如此想着,秦瑱笑道:

  “便当吾是未卜先知又能如何?”

  “敢问元直,此等弱点不改之,若真到那个时候,可如何是好?”

  徐庶听此,细细一想,但觉一阵绝望。

  要是真的关张有一人出事,凭刘备的脾气,恐怕真会导致全局崩溃。

  到时候没了刘关张,这一个势力也就丢了魂。

首节 上一节 26/1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