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329节

  众人听得此言,便不住沉思,不一会儿时间,便见其麾下曲长武济出言道:

  “将军,吾观敌军城上防备甚严,我等不妨兵分两路!”

  “末将自领一军前去西门诈城,吸引敌军来此,将军自去东门!”

  “若是敌军不疑,末将至得城内便去夺门!”

  “若是敌军生疑,末将便即佯攻,将军自从后路袭之,或可一鼓下城!”

  众人一听这话,皆是点头应诺,太史慈闻言,亦是抚须笑道:

  “从吾三载,却有长进,此计可行也!”

  他这么一夸奖,武济即涩然一笑,可余光撇到诸葛亮,却见其微微摇头,不由皱眉道:

  “我见先生摇头,莫非觉得此计难行?”

  太史慈等人见状,亦是看向了孔明,便见其摇头一笑道:

  “并非将军之计不行,只是在下见敌将行事严谨,定有防备!”

  “贸然前去猛攻,恐难顺利夺取此城!”

  武济闻之,虽知诸葛亮身份不低,但见其年轻,便有些不悦道:

  “那依先生之见,我军又当如何取城?”

  诸葛亮闻言,摇头一笑道:

  “亮却无夺城之计!”

  武济一听,还待再说,太史慈却沉声道:

  “既无良策,我军便依此计,总不至在此空耗时间,徒费良机!”

  说着不等众人回话,他便依照武济的计策安排下去。

  分了三千兵马与武济诈城,他则是带着本部九千余人绕至城后。

  如此待得三更时分,武济即带着兵马朝着城下行去,至于百步,忽听一声高呼道:

  “城下何人,速速止步,报上名来!”

  武济见之,急忙笑着上前答话,言说自己乃是孙策派来的援军。

  岂料他方才一步,便见城上弓弩手已然驾好了弓弩,咻的一声,便有一支弓箭射到了他脚下。

  武济一看此状,顿时大惊失色,忙问道:

  “城上兄弟为何如此,我等并无恶意,何以弓箭相加?”

  而他一问,城上守将便高声道:

  “管你何人,将军至前,断不能靠城!”

  “若再进一步,休怪我等弓弩无情!”

  看着城上防备如此严密,武济心中一骇,暗道今日恐难成事。

  想了一会儿,他面上好生回着话语,私下却令麾下刀盾兵上前,准备强攻。

  他这边准备动军,城上却派出兵马将消息报与孙河。

  此时孙河才将睡下不久,听得此言,便即起身冷笑道:

  “如今刘备大军在南,主公亲自守御,此地又无战事,何须兵马来援?”

  “此必敌军诈城之计也,且与我整备兵马吾当亲破之!”

  言罢,他就调集千余兵马准备带兵破敌。

  可他刚一起身,忽觉不对,忙问道传令之人道:

  “敌军有多少人马前来?均在西门不成?”

  传令之人连忙回话,说敌军约莫两三千人。

  孙河一听,便觉不对,他城内足有五千兵马之多,敌军即便来诈城,也不可能只有这点兵马。

  想清楚之后,他便带兵来到街上准备道:

  “且去让尔等在城外等候,待得天明再行入城,看尔等如何动之!”

  士兵闻言,策马便即离去,如此过得片刻,忽听西面喊杀声四起。

  众人见城外确实是敌军,便对孙河道:

  “将军,既是敌军在西,我等不妨速速增援!”

  可孙河一听,却摇了摇头道:

  “且先暂待半刻,吾虑此恐是敌军声东击西之计也!”

  众人见之,不再多劝,如此又等一刻,忽见东边喊杀声四起。

  原来是太史慈领兵至东门之后,便一直等待,听得西边喊杀声,便令麾下士兵悄悄用钩索上城。

  不料却被孙河兵马发现,两军又在东门交战。

  孙河此时一见西门先有战事,东门后有声响,便知敌军主力多半在东门,由是带着兵马便朝东门杀来。

  直至门前,便忙杀上城去,一时便与太史慈麾下战在一处。

  两军厮杀一时,太史慈见城上喊声越来越大,知道是援兵前来,难以夺城,只得鸣金收兵。

  孙河这边杀退了太史慈的进攻,便即大笑道:

  “刘备军已然技穷,南边突破不得,又来春谷寻机!”

  “吾又岂是那等轻易中计之辈!”

  如此笑着,他又令麾下士兵严加防守,自己则是返回府内休息。

  却说太史慈本欲奇袭,却被孙河看破,败退而归。

  及至芦苇荡中,清点片刻,便见这一战损兵足有五六百人之多。

  见此结局,太史慈心中自是恼怒道:

  “今日奇袭不得,诸位且好生休整,待明日吾带尔等亲自夺城!”

  众将听着,亦是一阵愤愤不平,可诸葛亮见此,却是上前笑道:

  “将军且慢,亮有一计,或可破城!”

  武济正因计策不成,心中羞愧,见他上前,便气闷道:

  “既有计策,何不早言,非待我等损兵折将方才献计?”

  诸葛亮听着此话,并不言语,只是静静看着太史慈。

  太史慈见他如此,便皱眉沉声道:

  “先生又有何计可以破城?”

  “眼下我军士卒疲惫,若真有妙计,不妨待得明日再施!”

  可诸葛亮一听,却微微一笑道:

  “此计非今夜不可行也,还望将军依得方才之略,先攻西门,再攻东门!”

  “如此行事,此城便一鼓可下!”

  众人听着,满以为是什么妙计,没想到是这番话语,顿时哂笑不已。

  太史慈闻言,一时眉头紧皱,犹豫不决。

  诸葛亮见之,一步上前拱手笑道:

  “将军若从吾策,此城不下,愿受军法处置!”

  太史慈见他神色坚定,不好多言,只得一咬牙道:

  “也罢,吾便从汝之计,看敌军如何应之!”

  说着,他再度带着兵马返回春谷城前,依旧是武济佯攻,他担任主攻。

  但这一次他给武济配置五千兵马,自己则是领着七千余绕到城后。

  此时时间已经将近五更,正是人精神疲惫之时。

  武济一来,二话不说,带着兵马便冲向了城池,一时喊杀声再度响彻夜空。

  一鼓作气势如虎,竟然直接杀到了城上。

  武济见之,面露喜色,忙催促士兵攻城。

  城内守兵见敌军来势汹汹,急忙派人前往城内叫醒孙河。

  孙河刚睡的一个时辰,正是昏昏沉沉,忽听敌军去而复返,当下怒骂了一句便带着兵马朝着西门增援而来。

  一至此处,便见敌军已经杀上城池,索性便带着麾下奋力厮杀,想把敌军逼下去。

  可就在这时,太史慈在东边听得西边喊杀声,便令人悄悄摸到城下,用钩索朝着城上爬去。

  待得孙策军发现之时,太史慈兵马便已上城。

  两军见状,再度开始厮杀,但这一次,东门不仅迟迟没有援军,兵马还越杀越少。

  太史慈见之大喜,索性取来盾牌亲自登上城墙。

  同一时间,孙河正在西门拼杀,忽听东门喊杀声起,一颗心顿时跌落谷底,惊呼道:

  “敌军何意,乃故技重施耶?”

  他心想带着兵马增援,却见西门敌军越杀越勇,一时不得退去。

  如此耽搁两刻,便听城内一个急切喊声道:

  “敌军入城矣,敌军入城矣!”

  孙河闻之,大骇不已,忙令麾下撤军,岂料他刚一撤到城下,便见太史慈已经领军杀至。

  无奈之下,他只得迎上前去,与太史慈战在一处。

  然则太史慈本是当世猛将,他并不是对手,又兼无马,岂能抗之!

  不过三合便被打翻在地,擒获当场。

  随着孙河被擒,春谷便正式宣告陷落。

  太史慈一夜之间先败后胜,心中畅快不已,忙令人前去将诸葛亮请入城中笑道:

  “亏得先生之计,我军才得一鼓取城!”

  “但不知何故,还望先生告知?”

  诸葛亮闻言,便对太史慈解释道:

  “因亮见敌将行事谨慎,防备极为严密。”

  “将军即便猛攻,也断难有成效!”

  “然则彼等连日死守,士卒疲惫,今得一战,便即气泄,由此可攻!”

首节 上一节 329/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