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377节

  经得这样一番安排,刘备便带着诸葛亮朝着寿春方向行来。

  如此到了正月二十三日,刘备终于来到了寿春城外。

  在秦瑱与一众臣属的迎接之下,老刘凯旋而归。

  虽然在去年年末,寿春发生过一场攻防战,可这并不影响老刘在淮南人心中的形象。

  相反,吕布的突然出现,反倒增加刘备的威望。

  一听刘备返军,寿春百姓便自发外出夹道欢迎,直接排到了城外。

  由是老刘一见到此状,甚至都吃了一惊,急忙下马抓着秦瑱道:

  “军师,此何故也,百姓何以皆在此处聚集?”

  他刘备大场面不是没见过,可百姓如此状况,他还真是第一次见。

  下意识的,他就以为是寿春众臣鼓动百姓前来。

  而秦瑱见他一脸惊讶模样,便即笑道:

  “此乃百姓知道明公远征归来,特地前来相迎!”

  “实为淮南之盛状,王道之果也!”

  刘备听他说得一语,顿时一异,随之又看了看百姓模样道:

  “然则百姓如此,我等又当如何应之?”

  秦瑱一听,随之便朝着身后一请道:

  “可策马而进,彰显明公亲民之态!”

  “瑱已令府内摆好了筵席,正可为明公犒赏三军!”

  刘备闻得此言,不由摇头一笑道:

  “策马沿街而进,岂类袁长水乎,吾不愿为之!”

  “然则百姓既是如此,也是盛情难却。”

  “我等步行入城即可,也好全百姓之心!”

  如此言罢,他索性弃了马缰,拉着秦瑱携手而进。

  不料刚至门前,忽见一人,刘备便惊喜道:

  “此非子瑜乎,何时归于寿春?”

  他一说罢,就见诸葛瑾连忙上前行礼道:

  “回主公,谨前日方至,今闻主公返军,特带好友来迎!”

  诸葛瑾在守孝完毕之后,已然回到了刘备军中。

  不过这一次他并非独自一人返回。

  就如当初他给秦瑱说的一样,这次他算是把诸葛家全部搬了过来。

  不仅带着诸葛均,还有其堂弟诸葛诞。

  连带之前有意来投的石韬、孟建,也一并带了过来。

  此时见老刘注意到了他的回归,他心中自是一暖,便把石韬、孟建也引荐了一番。

  刘备见得此状,一时拍着诸葛瑾的肩膀道:

  “大善,正好如今我军新得诸地,缺乏俊才。”

  “子瑜回归,正是其时,当有大用!”

  这般夸奖一番,他又主动和石韬、孟建二人打了个招呼。

  二人见刘备亲自问话,都是受宠若惊,连忙行礼,态度谦恭。

  秦瑱在一旁看着老刘如此,便对老刘笑道:

  “广元、公威皆是俊才,来日可为我军柱石!”

  “不过还有一人,明公见之必喜!”

  刘备听着二人有郡守之才,心中自是一惊,可听得下一句,又是一异道:

  “莫非除了二位先生之外,我军还有俊才来投?”

  他一说罢,秦瑱就对后方招呼了一声,而后便见一个容貌方正的中年人来到刘备面前下拜道:

  “自昔日一别,经年未见,不知明公可还识得在下!”

  这人一经出现,刘备便是神色动容,一把抓住他的手道:

  “长文自何处而来,何以在此啊?”

  这人便是昔日老刘求而不得的另一大才,陈群陈长文!

  此人和老刘的缘分也是一段孽缘。

  远在昔日刘备刚入豫州之时,陈群就是刘备麾下别驾。

  彼时陶谦病死,徐州人迎刘备入徐州,陈群便以防备吕布偷袭为由,力劝老刘别去。

  结果刘备不听,执意前往,最终导致吕布偷袭得手。

  从那以后,陈群和其父陈纪便都落入了吕布手中。

  刘备每每谈及此事,都只觉悔之莫及。

  而在原本历程中,陈群在吕布死后,便随其父去拜见老曹。

  此后历任司空西曹掾属,后转任参丞相军事,一路做到后来三公。

  其人精通律法,善于识人,也是臭名昭著的九品中正制创始人。

  但不可否认,陈群绝对是汉末顶级人才之一。

  这也是为何刘备一见陈群,就如此激动的原因。

  而陈群为何至此,其实和原本历史差不多。

  秦瑱擒获了吕布之后,返回了下邳,陈群便主动前来拜见。

  实则陈群父子一直隐居在下邳郊外,眼见老刘的势力扩张至此,陈群便想着来打个招呼。

  结果秦瑱一看这条大鱼自己钻了出来,就拉着这两父子一道返回了寿春。

  于是便出现了眼下这一幕,刘备再度见到了自己的故人。

  陈群见他问话,索性又将完整过程又说了一遍。

  刘备闻之,顿时大喜,拉着陈群就不松手道:

  “今平徐州吾不甚喜,喜之长文去而复返。”

  一番言罢,刘备自觉春风得意,拉着陈群便朝城内行来。

第282章 英雄时势,北地之局

  却说刘备返回寿春之后,不仅诸葛瑾带着一众人才来投,还见到了故人陈群。

  面对此状,刘备自然大喜,随着秦瑱等人回到府内便即一场欢宴。

  席上秦瑱又将这一次降将张辽、魏续、秦松、许汜、王楷等人相继引荐。

  刘备与张辽也是老熟人了,见得张辽肯投自己,又是一阵欣喜。

  由是把着张辽连忙称赞,又对众人一阵言语安抚。

  完事之后,照例好生夸奖这一次有功的赵云、甘宁等人后,方才结束了一场宴会。

  本来秦瑱觉得老刘刚回来,甘夫人又临盆在即,刘备会先去内院看看两位夫人。

  可没想到宴席刚一结束,刘备便将他的手一把拉住道:

  “此次吾让军师北上,只为御守九江,不使吕布犯之。”

  “不料军师不仅保得九江,反将吕布一举灭之。”

  “今徐州大势未定,不妨我等抵足而眠,彻夜长谈如何?”

  说实话,这不是刘备第一次向秦瑱提出抵足而眠的邀请。

  可秦瑱之前是一次都没有应过的,此时见他再提,便笑道:

  “夫人临盆在即,明公何不先回府内看过夫人再言?”

  “虽然当以国事为重,却也不差这一夜!”

  而刘备闻言,却是一把拉住他的手,言语笑道:

  “吾知军师离家甚久,然吾已令人通报昭姬不用等候!”

  “今夜便是返家,多半也无美人相随。”

  “何不在我府内将就一夜,明日再即返家?”

  秦瑱听得此言,自是一阵无奈,心想这一觉是不睡也得睡了。

  当下他也只得应下,和老刘一道进入了府内。

  不过他也知道,刘备将他留下,自然不是想和他睡觉。

  多半是老刘有什么事犹疑不定,不好和外人说,只有找他商量。

  因而在进了刘备的卧室之后,秦瑱便拱手道:

  “吾知明公定有要事相商,不知有何事相询?”

  刘备本在前方,听得此言,便径直坐在榻上,回头笑道:

  “自得军师之后,还未曾这般密谈,何如此急也,且过来坐下!”

  东汉时期的榻,类似于后世的炕,狭长且低矮,其上能置案桌。

  秦瑱见此,也来到了刘备的对面坐了下来。

  只见刘备回头取了一盏灯放在桌上,用手挑了挑灯火,使得灯光更亮,方才叹道:

  “说来此事,外人不足与之谈也,唯有军师可与论之!”

  “不知军师以为,吕布此人,该当如何处置?”

  昏暗的灯光之下,刘备和善的脸被映得透亮,其上的愁绪却难以掩饰。

  秦瑱看老刘如此,便知老刘多半是愁了一路。

  实际上吕布这个问题,也是他抛给老刘的一个难题。

  如果他当时就把吕布给砍了,刘备多半不会有任何意见。

  可现在留下吕布,就是将问题移到了刘备的头上。

  只不过他没想到,兜来转去,这个问题还是送到了自己这里。

首节 上一节 377/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