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471节

  不料蔡讽的意见还未到,他城外田庄别院管家便来报有故人求见。

  故人这个两个字,让蔡瑁感觉有些奇怪,什么样的故人才会自称故人而不是名字?

  “既是我故人前来,他为何不径直入城内,反倒要让汝来通报?”

  “乃因此人不愿透露姓名,只言以此锦囊交予主君,主君便会出城相见!”

  管家闻之也是一阵无奈,又从袖中取出了一个锦囊递给了蔡瑁。

  蔡瑁见状,自是接过锦囊打开一看,却见其内只有一张纸条上春日禾三字。

  看着这三个字,蔡瑁先是一愣,随之眼睛便是一瞪,急忙问道:

  “此人是何模样?有多少随从跟随?现在何处,可还有其他言语?”

  管家被他这一连串问话问得一蒙,反应片刻才拱手回应道:

  “启禀主君,此人身材高大,气度华贵,随从亦只有两人。”

  “现在便在别院之内等待,言说今夜之前主君若不相见,他便离去。”

  蔡瑁听罢,眼见天色已晚,不由焦躁的来回踱步,沉思片刻他便道:

  “且去备马,吾要出城与之一见.让霍峻领三千兵马随我前去!”

  自从上次灭了江东水军之后,他便将表现出彩的霍峻调到身边当做亲随。

  他本来想着孤身前去,可一想到要见的这位那是出了名的不按套路出牌。

  若是他不带兵马前去,直接被对方擒获,那也就没有了谈判的筹码。

  他一说罢,管事便忙出去准备,不一会儿时间,蔡瑁便骑上马匹来到了城外别院。

  还未入内,他便让霍峻带兵将别院重重围住,随之方才进入自己庄园。

  而随着他一如庄园,便见秦瑱此时正坐在正厅主位上,颇有闲情雅致的喝着茶水。

  看着秦瑱这幅模样,蔡瑁便是心中一异,不由踏入正厅,眯着眼道:

  “眼下两军相争,尊驾来此处,乃为自投罗网,以为人质乎?”

  他本想试探一番秦瑱之意,不料秦瑱一看他来,便起身上前给了他一个熊抱道:

  “德珪兄好久不见,吾见天色见黑,还以为德珪兄不欲至此!”

  “莫非府内事物太过繁忙,使兄无法抽身而出,何来晚也?”

  相比蔡瑁的谨慎,秦瑱就像是真的想念蔡瑁一般,直让蔡瑁眉头看得紧皱。

  但无论他怎么看对方,秦瑱都是那副模样,如此看了片刻,蔡瑁不由叹了口气。

  不得不说,他拿秦瑱是真没办法,每次他要耍点心思,秦瑱就要和他扯关系。

  现在亦然,两军正在交战,他问秦瑱来干什么,秦瑱问他是不是不想来见面。

  看似八竿子打不到关系,可他却不能继续冷漠,因为以后他或许还得靠着秦瑱的关系。

  现在一副冷言冷语,等以后说不得便要刀兵相见,所以他只得装作为难道:

  “贤弟这又是何苦来哉?为兄家小尚在襄阳,断然不会投降!”

  “你现为三军统帅,岂可孤身前来?就不怕为兄拿你领功?”

  和蔡瑁的交往每一次都会让秦瑱感觉极有新鲜感,因为这货是一个小人。

  蔡瑁几乎每时每刻,都会先计算利益,算完之后才会做出相应反应。

  现在亦是如此,他相信蔡瑁心中一定很纠结,但还是装成一副好人模样。

  若是不知道的,看这副模样,还真会觉得蔡瑁就在担心他的安危!

  不过他这一次来可不是想要和蔡瑁瞎扯的,直接便摇头一笑道:

  “我与兄也算相交莫逆,再兼有亲,兄必然不会行出这等无义之举。”

  “然则既是德珪兄欲先谈正事,瑱也不欲在此与兄左右言他。”

  “吾此来不为他事,只欲请兄助小弟一臂之力,助我夺取江陵!”

  秦瑱的直接,自是让蔡瑁再度一愣,可反应过来之后,他便皱眉道:

  “为兄方才不是说了,我蔡氏一家老小皆在襄阳,吾断然不可降之!”

  可他一说罢,却见秦瑱笑盈盈的看着他,脸上一副不容置疑之色。

  这可把蔡瑁看得一阵发毛,心想秦瑱难道真要强逼他抛妻弃小不成?

  但其转念一想,秦瑱虽然行事有些霸道,却也不会如此强人所难。

  明知他不会投降的情况下,其人目的应该不是劝他直接献城投降。

  而如果秦瑱不是让他投降的话,那也就只有一个可能,秦瑱是让他打假赛!

  通过军事手段,来将江陵这一座城池“交”到秦瑱的手中,换而言是,是让他丢城!

  毕竟,若是他直接投降的话,即便有亲属关系,刘表也不会对他手下留情。

  可如果换成了是他一个不小心“丢”了城池,那刘表顶多只会骂他无能!

  如此想通了关节所在,他也就明白了秦瑱现在笑容之中的含义了。

  这并不是在对他笑,而是在告诉他,他别无选择,只有配合自己!

  秦瑱一句话都不说,就是表明除了应诺下来,其人不会接受任何条件。

  想清楚这一点之后,蔡瑁心中便是一阵恼怒,不由皱眉沉声道:

  “子瑄口口声声言说与我有亲,如今这般言说,且是待亲之礼?”

  然则他一说罢,秦瑱便回过了头去,自顾自的又做到了主位上:

  “看来德珪兄也是深谙说是一套,做是一套之道!好不知羞呀!”

  “既是当我秦瑱有亲,君闻我至,不思前来相见,却带兵至此。”

  “不知庄园之外这些兵马乃是欲擒我,还是欲将我杀之于此地?”

  “兄乃不义在先,却在此处斥责小弟无礼,属实不知兄何意也!”

  “吾昔日出使荆州之时,便知兄对小弟并无好感,故先拜会蔡公。”

  “此举一则为完成出使之任,二则也是为拉拢蔡氏为我军所用。”

  “因是蔡氏虽凭女而贵,却不得长久,需得另谋出路才可久兴。”

  “故以瑱观之,你我和则两利,分则两害,蔡兄聪明绝顶,不会不知此事。”

  “昔日我等合作击败江东水军之时,兄长出力甚多,故如今特地前来请之。”

  “何以今日一见,蔡兄却又成了往日那副模样,难道是小弟有何得罪之处?”

  如此说着,他便看向了蔡瑁其人,想看看蔡瑁对此会是什么反应。

  蔡瑁面对他的眼神,自是不禁低头,不敢与之对视,他总不能说自己是想两头通吃吧?

  说实在的,最开始他搭上刘备军时,他内心对蔡氏未来充满希望。

  毕竟在他看来,刘备和刘表短期内应该不可能开战,他完全有时间和刘备打好关系。

  这样有了两家的关系,无论哪家被灭了,蔡氏都能继续兴旺下去。

  可他没想到,还没等他搞好关系,刘备就直接和刘表兵戎相见了。

  这不禁让他有些始料未及,也没办法让蔡家先和刘备那边打好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保住蔡家在荆州的地位。

  而现在秦瑱的话语,就是在逼着他做出选择,要么刘备,要么刘表!

  “荆州士族众多,除蔡氏与黄氏之外,尚有各大士族,贤弟何必要如此逼我蔡氏?”

  蔡瑁现在感觉有些绝望,有些搞不懂秦瑱为什么逮着他不放,难道不能去逮蒯氏?

  “在我家乡有一句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蔡氏便如此尔!”

  秦瑱丝毫不管蔡瑁现在有多绝望,只是静静的端起了茶杯饮了一口。

  “若是蔡氏不愿助力,某亦不强求,喝完这杯茶水,某自去也!”

  说着这话,他便将茶水一饮而尽,将杯子放在案上,起身便朝外行去。

  在路过蔡瑁身旁之时,他目不斜视,甚至没看蔡瑁一眼,蔡瑁却猛地一把抓住他手道:

  “唉,贤弟且慢,不知贤弟欲叫为兄如何助力,只管说来便是!”

  蔡瑁现在也是真的没办法了,伸头缩头都是一死,他又能怎么办?

  秦瑱见其回话,这才咧嘴一笑,拍了拍蔡瑁的手好言安抚道:

  “若是兄长早如此,小弟又怎会这般行事,兄长自也莫急。”

  “至于要如何助我行事,那小弟只有一语相告,今夜我军将奇袭江陵!”

  “如何行事皆由兄长,还望兄长好生安排,勿让小弟失望!”

  他一说罢,蔡瑁便是神色一震,秦瑱这小子今夜便要动手?

  这么急切的行事,显然是不准备给他留一点思考的时间啊!

今天得请个假

  公司年会,喝了不少.

第353章 乐羊之故,蔡瑁反水

  蔡瑁有些浑浑噩噩的,直到返回江陵之时,也还没恢复过来。

  秦瑱想要取城,让他帮忙作为这一战的内应,这是一件麻烦事。

  就如他所言一般,他家小现在便在襄阳,故而不能明目张胆的行事。

  即便丢城,也要丢的有些技术含量,既要保证完成任务,还要神不知鬼不觉。

  而且这件事办的要快,要在秦瑱行事之前搞定城内防务问题。

  如此思虑之间,当他回到江陵城时,时间已经到了傍晚时分。

  此时时间尚未入夏,夜长日短,傍晚时分也才刚入一更天。

  蔡瑁回到家中,别的不做,便令下人端来酒菜,先填饱了肚子。

  随着两斤酒饮下了肚,他不仅不晕,却感觉越发清醒,不由思考起了当前局势。

  诚然,现在刘备入主荆州已成定局,如果没有其他状况的话,刘备多半能占据荆州全境。

  在这种情况下,早日和刘备军搭上关系,对蔡氏是极为有益的。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答应秦瑱的让他助力的条件并没有问题。

  可他总觉得这其中有些地方不对劲,至少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首节 上一节 471/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