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大军阀 第155节

  崇祯三年,清军围困北京,秦老夫人散尽家财充当军饷,率兵北上勤王,七年时,与其子马祥麟击败祸乱四川的张献忠,使其退至湖广一带。

  总而言之,这石柱县马家几乎就是大明的救火队员,哪里有难就开往哪里。

  因此,这贵州巡抚汤韦哗听闻此事后才长舒一口气。

  看来,贵阳之围可解矣。

  四川播州境内,蜿蜒崎岖的山路边,是一条宽阔的大河,一大群装扮独特的兵将正在急速行军,放眼望去连绵不绝的队形足有数千人之众。

  此些人大多手持一柄由结实长木做成的矛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模样十分古怪。

  矛杆本身也是实而不华,外面没有任何涂漆和装饰,看上去十分质朴。

  这种所谓的钩镰枪看上去怪模怪样,实际上在这山地作战中极为实用,若遇地形险峻乃至兵丁难以通过的地方,则可使一矛钩齿向上挂,二矛钩一矛尾环这样的方式安然行进。

  除此之外,亦有一些持鸟铳.弓弩或盾枪的士卒。

  总而言之,这是一支冷热兵器混合的山地作战军队。

  一名气宇轩昂的银甲.独眼将军骑在神骏的白马上,其面容轮廓犹如刀削斧砍一般.英俊异常,身姿亦颇为雄壮威武,尽管这山路十分颠簸但他却坐的极稳,上半身随着马鞍的频率起伏不定。

  此人正是现石柱宣慰使.都指挥使马祥麟,素有“小子龙”之称。

  此前于榆关巡城时,其左眼被敌箭射中,他却淡定地拔出箭来以其射死清兵,实在是骇人听闻。

  在他身旁的则是一名同样挂甲.骑马双鬓灰白的老夫人,乃母秦良玉,后者虽为女儿身却生的极为健壮,苍劲有力的两只膀子可令寻常男儿闻之变色。

  “母亲大人,再过四五日我部便可抵达贵洲境内。”

  马祥麟面容肃穆道:“届时母亲只需坐镇后方即可,儿必将那岭南贼军击溃。”

  “我儿虽勇武绝伦,然不可大意。”

  虽然这回足足带了三千精锐白杆兵,但秦良玉心情还是有些沉重,她毕竟打了一辈子的仗了,自然知道这广西保乡军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前不久,朝廷遣使送来圣旨,令石柱宣抚使马家率兵南下助贵州抗贼。

  领命后,秦良玉不敢怠慢,立刻与儿子马祥麟商议起出兵之事。

  由于马家财力有限,再加上石柱县人丁稀少,马家这么多年也就练出了四千白杆兵而已。

  虽然人数不多,但战斗力却胜过寻常明军不知几何。

  此些兵勇皆是招募当地的毕基卡人,属于优质兵员,平日里操练甚密.军法森严,以营.旗为单位。

  最为精锐的是前.后.左.右.中这五营,每营一百人,属于马家的嫡系所在,由这马祥麟亲自掌握。

  此些“营兵”相当于近卫军,完全脱产的士兵,每月由土司以米三斗六升、银三两六钱供养,其兵员选拔颇为严格,入营者无不是各村寨的健儿.勇士。

  这五营的披甲率极高,足有七成以上,而且营兵身上的盔甲与寻常的明军劣甲不同,皆是上好的成色。

  盔重十六斤,甲重四十余斤,利箭不能入。

  而除了着精锐五营外,其余的白杆兵则以“旗”为单位,由各个小土司掌管,每旗的兵丁数目不定,几十人到上百人都有,具体要看各小土司的实力。

  简单而言,石柱白杆兵更像是一种比较紧密的联盟军队,当地的土司皆尊世袭石柱宣抚使的马家为主,各自从村寨中挑选出优质兵员然后加入这马家麾下,受其调遣。

  秦良玉与儿子马祥麟二人虽未与那岭南保乡军交过手,但也早就有所耳闻。

  毕竟,那“定国将军”实在是太能折腾了。

  先是占据广西,大破云贵六万官兵,接着生擒兵部尚书兼三省督师杨嗣昌,然后又大破十余万粤军。

  这么大的事儿,只要是大明官员都听说过。

  那时候,秦良玉还曾忧心忡忡,因为在她看来,那保乡军一战全歼三省精锐,接下来肯定会出兵攻取贵州.云南。

  如此,四川也是危在旦夕啊。

第230章 参谋献策

  贵州麻江地带,保乡军的两万北伐将士正在此安营结寨,就地休整。

  连日大战下来,士兵们皆已十分疲惫,因此征夷大将军罗延康特令全军歇息一日,随后再朝贵阳府出动。

  不过休息归休息,外围警戒的士兵还是采用轮班制度,大伙都非常忠于职守。

  这时,帅帐中罗延康正与两位随军参谋对着地图商议着之后的战事,却报有卫兵来报,原来是侦察司那边获取了重要情报。

  “小的参见罗将军...”

  那名一脸疲惫的斥候进帐后连忙将自己探来的消息托出。

  “此为大功一件,且去领赏吧。”

  “谢罗将军!”

  此人走后,罗延康沉吟道:

  “四川石柱那边出兵了,你们怎么看?”

  “这马家可是大明的死忠啊。”

  邓应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继而表示道,这白杆兵战斗力可是相当之高,毕竟曾正面击败过清军,后来入京勤王.剿贼荡寇皆是百战百胜。

  尤其是那个秦良玉,此女精通战事,素有大将之才,如今虽然老矣,勇武不存,但仍不可小觑。

  其子马祥麟也不是庸碌之辈,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彪悍异常。

  “不错,盛名之下无虚士。”罗延康微微点头:“平心而论,本将军对秦老夫人是十分尊敬的,不过若是与大将军.与我保乡军作对,那就是死敌。”

  “罗将军所言甚是。”

  随军参谋魏韬先是微微一笑,接着道:

  “白杆兵之悍勇,魏某也是听说过的,不过依在下看来,秦.马二人此行必败。”

  见两人都饶有兴趣的看着自己,魏韬倒也很脆的将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

  他表示,这白杆兵的兵员皆来自当地的夷人村寨,相互间有血缘关系作为纽带,故而死战不退。

  不过,白杆兵到底是那石柱马家以一县之地养出来的,数量只有区区几千人而已。

  石柱县能有多少财力?这支军队自然很缺乏重火力和骑兵,以轻步兵为主,毕竟前两者可是相当烧钱的。

  “魏参谋言之有理。”罗延康觉得此人所言有理有据,便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罗将军,如果这所谓的白杆军胆敢与我坐拥利铳猛炮的北伐军野战,属于自寻死路,此大可不必担心。”

  “依我猜测,这秦.马二人不会想不到这点,因此多半会剑走偏锋...”

  听到这番话,罗延康与邓应对视一眼后陷入沉思。

  “呵呵...”魏韬眯起狭长的眸子,嘴角勾起一个弧度:“两位请想想,这白杆兵最擅长的是什么?”

  最擅长...

  罗延康顿时豁然开朗,好似拨云见雾一般。

  “山地作战!”

  “没错!”

  魏韬冷笑道:“秦.马二人绝对不会在贵阳城下与我北伐军会战,而是会一路翻山越岭,绕后袭击我军后方!”

  “哼!只要粮草辎重一断,我部将士自然军心大乱,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后生可畏啊。”邓应微微一叹,两人都是随军参谋,为何自己就忽略了这点呢,看来此前的战败不冤。

  “邓参谋不必妄自菲薄。”罗延康笑了笑,安抚道:“魏参谋与那白杆兵连面都没见过,却能识破对方诡计,的确是智谋过人令本将军都感到汗颜,不过...”

  “阁下毕竟曾任云南总兵官,说起对明军以及滇.贵地形的了解,可没人比得上你啊。”

  邓应心中一暖,随后摆手道:“罗将军实在折煞邓某了,不过在下的确对两省地形十分熟悉,方才听魏参谋一说后,好似醍醐灌顶...”

  接着他指着地图的某处道:“如果秦.马二人要绕袭我后方的话,我认为很有可能会从这两个地方行军!”

  罗延康和魏韬二人连忙凑了过来,皱着眉头陷入沉思。

  邓参谋所标示的路线,其中一个是自石柱始.从遵义而出,而另一个则是沿着涪陵江南下,自铜仁府而出。

  白杆兵从这两个地方出来后,理论上皆可以绕后袭击北伐军的大后方,比如都匀府.独山州二地。

  不过这第一条路线要翻越许多崇山峻岭,山高路远不说,要想袭击后方粮道的话还得绕一大圈,否则就要直接从贵阳和北伐军所驻的麻江之间穿过。

  这种情况下别说绕后了,秦.马二人刚一露头就会被发现,一场遭遇战在所难免。

  而后者,即自顺着涪陵江南下的那条路线就靠谱多了,白杆兵从此路行军不但迅捷许多,还可以为士卒随时补充足够的饮水,而且江里的鱼.鳖还能解决掉很大一部分的口粮压力。

  这两条路线稍作分析,正常人都知道白杆兵会自何方而来。

  “此战若是大破那秦.马二部,两位参谋功不可没啊。”罗延康心中大定,继而朗声道:

  “传令!”

  “分兵一万,以第九步都都统黎忠为将,即刻朝铜仁府方向急行军。”

  “届时布下十面埋伏,务必将那数千白杆兵全歼!”

  征夷大将军罗延康对这秦良玉和马祥麟二人十分重视,因此短暂的思索过后干脆连这随军参谋魏韬都派至铜仁府。

  至于这个都统黎忠是何许人也,这家伙也算是保乡军中的元老级人物了,早在裴山县时期就投军,后凭战功担任过第二步都的协统,曾于太平府大破过常天王麾下二金刚率领的精骑。

  去年的大扩军时黎忠擢升为第九步都的都统。

  此人治军极严,行事稳重,故而颇受大将军徐晋的欣赏。

  眼下已分兵一万去铜仁打埋伏,罗延康手下剩余的兵力便只有九千三百余,这段时间的大小战役之中,累计死伤了四五百人,还有一些非战斗减员,比如染病.患疾之类的。

  这部分人皆被送到了大后方接送治疗。

  这些多亏了贵州的明军不堪一击,此些官军大多为昔日镇远之役中的残兵败将,见到这岭南保乡军后自然是还没打就吓破了胆,就算硬着头皮上往往也是一触即溃。

  许多城池就是这么落进北伐军囊中的。

第231章 发财票

  “母亲大人,何事如此烦闷。”

  夜晚,涪陵江沿岸的山谷中,数千白杆兵正于此歇息。

  马祥麟一身戎装,端了盘亲自烧好的江鱼便走进大帐,这事原本该是下人干的。

  一进来,他就发现母亲正拄着下巴,对着那幅行军地图愁眉不展。

  “我儿来了。”

  秦良玉抬起头欣慰一笑,其额头上已经布满褶皱,接着她叹道:

  “儿啊,你说咱们走涪陵江南下到底对不对呢,这两天我咋老是心神不安...”

  “会不会...贼军那边已经发现咱们的意图了。”

  “母亲大人过忧了。”马祥麟将烧鱼放在案上,思索片刻后道:“儿认为不大可能...”

  他表示,朝廷令石柱马家南下抗贼的旨意属于机密,寻常人根本无从知晓,那岭南贼军即便再厉害,也不可能把眼线安到石柱吧。

  再者,沿江南下也是两人经过秘议后临时决定的,此前马祥麟主张在贵阳府与贼军野战,白杆兵连那关外鞑子都咔咔乱杀,还能打不过一个区区的岭南坐寇了?

  不过秦良玉却认为不妥。

首节 上一节 155/2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