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大军阀 第216节

  关键时刻,众人只看见大将军骤然暴起,状若一道飓风般向前两步,一脚将蓝武踹了个跟头,那柄精钢佩刀也“哐当”一下掉在地上。

  “大将军?”

  蓝武猝不及防下身形猛地一个趔趄,站稳之后不禁呆呆的张着嘴,好像被石化了一样。

  “我岭南以法治军,真要死,那也得经过军法司的宣判,由不得你。”

  徐晋瞥了这家伙一眼,冷声道,“将蓝都统.屈宣慰使革职!交予军法司处理!”

  紧接着,他又转过身凝视着衙门外那些趴伏在地的水师.步军都统们,“今日,所有参与此事者,皆罚饷三月,降一级。”

  “敢有下回,老子饶不了你们!”

  徐晋知道,蓝武这个愣头青做出此等蠢事,定是受了那些步军同僚们的挑拨,这家伙打仗虽然悍勇,不过在政治上还是个白痴,得好生沉淀一下才行。

  保乡军不缺好兵,但却非常缺乏能独当一面得良将,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愿意杀这些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的将领,只要不谋逆.不造反,其它的错误都是有机会改正的。

  “做的不错。”

  片刻后,徐晋打量着这位水师都统陈文俊,“你能按章程行事,来军部上报,而不是跟着这群骄兵悍将胡闹,这点非常好。”

  “无论以前是什么身份,既然入了我保乡军都是自己人,今后要好好干,那些本该属于水师的火炮也会拨下去的。”

  陈文俊垂下头感动不已,他曾在广东水师任职.属于明庭降将出身,天然就要在那些土著元老军官面前矮一头,只是没想到大将军本乃山贼出身,却公正严明如此,能将这一碗水端平极为难得。

  有这样一位贤明之主,也难怪朝廷会屡战屡败,致使西南数省尽数沦丧。

  于是,此人咬了咬牙,目光坚定的抱拳道,“敢不效死!”

  随后,徐晋给军部下了令,立刻派人调查究竟是哪些将领在撺掇.挑拨水师.步军的矛盾,揪出来后绝不姑息。

  当然,这事表面上看只是水师和步军的争执,但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而已,更深层的则是岭南土著军官和明军降将之争。

  徐晋用人向来不拘一格,不看出身只看能力,就算能力有限但若兢兢业业.用心办事的话,他也不会亏待对方。

  跟大明打了这么久的仗,俘虏的明将更是数以百计,这些人大多现在已经转变了阵营,为保乡军效力,其中一部分能力出众者还担任了中高级军官,这肯定会引起那些岭南土著军官的不满,甚至是嫉妒。

  没办法,军官的职位是有限的,当一个就少一个,那些本身能力差劲.久久升不上去的岭南军官,自然会认为是这些外来者抢了自己的机会,因此有敌视情绪也很正常。

  但徐晋自然不会纵容这些家伙,有意见可以提,有问题可以研究,没本事就多学.多看,少玩嫉贤妒能那一套。

  若谁他妈的敢乱来,大将军就要谁的脑袋!

第380章 劝大将军登基

  时间缓缓而过,一转眼便来到了八月底,四川方面,后将军罗延康攻破泸州城之后,眼下并未将战线再次向前推进,而是一边肃清此府残兵的同时,向成都府周围遣使,试图劝降当地的明军。

  而湖广方面,前将军马户自宝庆府而出,直击衡州府城,此地守备空虚.仅有不足两万的老弱残兵,桂王朱常瀛咬牙拿出了十三万两银子,募青壮.固城池,但也只是在保乡军的猛攻下挺了两日而已,城破时,朱常瀛当场被俘,其子朱由楥毙于乱军之中,但四子朱由榔却在守将刘熙祚的拼死掩护下,从南门逃了出去。

  桂王乃是明神宗之子,备受崇祯皇帝恩宠,其王府基业甚是雄厚,富庶程度与昔日桂林之靖江王有过之而无不及,桂王城城墙高两丈.方圆三里有余,建于衡州府城的中心地带,面积占此城的三分之一,控制的耕田更是高达百万亩之多!

  马户攻入此城后,第一个目标便是这桂王府,由于牵扯到的金银财物太过巨大,这查抄之事甚至是由他亲自带队的,上千号士兵足足在王城内搜寻了一天一夜,将这里直接翻了个底朝天,最终查获出的东西令所有人都大为吃惊。

  桂王府财宝堆积如山,共查抄出金银整整一百一十八万六千余两.古董字画无数,这还只是金锭.银锭的实物,剩下的金器.银器以及玛瑙.宝石等玩意更是装满了十四架马车,简直骇人听闻。

  而粮食亦抄出整整十二万石之多。

  除此之外,像兵器.盔甲等物亦不在少数,足有数千具,这些藩王都是有王府卫队的,有这些东西倒也正常。

  尽管前将军马户这人对财物兴趣有限,但如此巨额的财产还是让他瞠目结舌,这桂王的金银财宝,可堪比一个半的靖江王了,像耕田之多,更是后者的十几二十倍。

  这也不奇怪,湖广是大明重要的产粮区,其耕地面积要比广西大的多,因此这桂王府拥田百万倒也合乎情理。

  除了金银财宝和田产之外,桂王府还控制着衡州府境内的百十家店铺.商行,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妈的!”

  “真不知道这些大明王爷是不是脑子有问题,攒这么粮银有个屁用!”

  瞪着这一车车从王府内抄出来的金银,马户就气不打一处来,在湖广境内的这段时间,他见过无数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饥民,行军路途中到处都能看见荒坟枯骨。

  岭南受小冰河的影响相对小些,尽管粮食也有一定程度的减产,但总体还算过得去,而湖广受到的影响就要大很多,这些年到处都在闹饥荒,这才滋生了层出不穷的流民.义军,每年的饿死者恐不下数十万之众,况且除了天灾之外还有人祸。

  这些藩王努力兼并田产.巧取民田,使得无数百姓失去唯一的生产资料,无疑加剧了明廷灭亡的速度。

  由于这批款子的数额实在太过惊人,马户实在放心不下,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亲自带人押回岭南,眼下大将军正欲打造一支无敌舰队,这些银子便能起到很大作用。

  至于粮食,除了留下军队日常消耗的份额外,便与那些武械.盔甲之物一同交给辎兵运输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情况下保乡军在前面作战,屁股后面就是一个巨大的“物流运输中心”,其中包括协助押运粮草的民夫.辎兵,甚至还有粪肥贩子.菜贩子及邮差等相关人员。

  一支军队动辄数万人,除了固定的粮草消耗之外,亦有各方面的客观需求,士兵长期在外作战难免会有思乡的情绪,比如给亲属.妻子寄个家书啥的,这是必须要满足的,否则时间一长大伙可就有意见了,容易影响军心。

  因此这驿站.邮差自古以来便有,往往随着大军移动,将将士们的书信.饷银.战利品送回后方。

  像岭南就有一个官办的“龙兴邮政”部门,隶属于户部旗下,平日里也向老百姓开放,当然这肯定是收费的,毕竟没有营收的话,哪来的钱给邮差发薪水。

  而数万人马一天除了吃喝之外还有拉撒,那屎尿都能堆成一座小山,在没有化肥的时代,这些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粪便可都是相当珍贵的东西,民间的一些百姓时常会为了半筐粪而大打出手,甚至引发宗族械斗,这是后世人难以想象的。

  因此,便诞生出了这些粪肥贩子,此些人吆喝着驴骡.拉着特制的封盖马车,从保乡军手里低价收到粪之后,再往别处一倒卖,利润还是很可观的,这活儿虽然脏,却是个肥差,一般人都挤不进来。

  另外,士兵们长期在外作战的话,有时候还是需要吃到一些新鲜蔬菜的,否则会烂嘴角甚至患病,如果离本土较近的话,军部的后勤部门还能勉力供应,若离得远就有心无力了,很多时候要从当地的百姓手里进行收购才行。

  有利可图,自然就会产生这些跟在军队后面兜售瓜果蔬菜的贩子,这些人大多也都是普通百姓,用自己种出来的蔬菜换点酱醋钱而已。

  总的来说,保乡军不止是一支单纯的作战力量,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的经济,使得老百姓都能跟着屁股后面喝点汤汁。

  这也就导致很多攻占区的老百姓.都希望王师能在本地多停留些日子,因为这样的话,大伙就能多赚几个铜钱。

  不久之后,马户.罗延康.郑元秋等人都回到了桂林,众人述职完毕.从军部接到任务之后又将赴往原地,当然这是正常情况下,若战事吃紧,主将则不需要亲自回来。

  众人在将军府外打了个招呼,紧接着前将军马户却贼兮兮的将罗.郑二人拉到一旁,嘿嘿一笑:

  “你们说,这大明是不是要完蛋了。”

  “这还用说。”罗延康咧嘴道,“连你都看出来了,谁看不出来。”

  “操!”马户眼珠子一瞪,锤了好兄弟一拳,接着压低声音,“既然大明要完蛋,咱们不如请大将军登基,当这个皇帝算了。”

  “啊?”郑元秋吃了一惊,“这是不是有点仓促了?”

  “仓促个甚!”

  “那龙椅,朱由检小儿坐得,大将军就坐不得了?”

  马户气呼呼的说道,“这事老子来牵头,先给你俩通通气,到时候别唱反调就行。”

  紧接着,他神神秘秘的扯开衣领,露出了藏在怀中的那件事物。

  “怎么样?老子准备的齐全吧?”

第381章 承运殿中

  承运殿中,大将军徐晋稳坐缠金蟒椅之上,神色极为高兴。

  马户这回在湖广干的非常漂亮,不但接连攻克宝庆.衡州二府,更是生擒了桂王,还查抄出百万余两的银子。

  这可是一笔极其可观的收益啊,造十几二十条风帆战舰都绰绰有余,顶的上岭南两成的年度财政收入。

  大明藩王最多的地区就是湖广,虽然不是每个都像桂王这么富,但其财富加起来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徐晋现已将这些王爷皆视为自己的回血包,因此对这个湖广是志在必得的。

  这里的耕田.人丁都是宝贵财富,更别提攻下湖广北部之后便可直击南直隶,截断漕运,这就相当于把大明的命根子彻底掌握在手中。

  虽然眼下此地还有点混乱,什么张献忠.熊文灿.左良玉打的不可开支,但只要保乡军按部就班的推进.以攻占区为基本盘步步为营,湖广只是囊中之物。

  在史上,桂王.襄王这些湖广藩王原本都栽在张献忠手里,不过这一次,徐晋打算先截个胡再说。

  “启禀大将军。”

  吏部尚书兼南书房执事大臣颜昭拱手道,“明庭使者方逢年已经离去,言称和谈条件太过苛刻,须回禀崇祯帝做定夺。”

  “此外,近来各地吏员极其欠缺,臣建议立刻召开第五届科举选士。”

  方逢年是大明的礼部尚书,代表明廷来跟保乡军议和的,不过岭南这边提出的割地赔款要求实在太过惊人,因此这家伙在争执无果之后,也只能气呼呼的走了。

  “嗯。”徐晋无所谓的笑道,“走了就走了,再过些日子,也不用大明割让了,咱们自己也能将那些府县攻克。”

  “科举的事你看着办吧。”

  前些天,被围困在广东连州南岭山中的张勇携众投降,此前的数次突围皆被打了回去,这支官军被困在山里许久,早已断粮断水,连军马都宰杀完了,许多士卒又生了痢疾.瘟疫,非战斗减员相当之高。

  张勇乃是左良玉的副将,曾率五万大军南下.欲与郑芝龙配合光复岭南,不过左良玉似乎不怎么在乎这个副将,这段时间根本没有营救或支援的打算。

  这时,后将军罗延康抱拳道,“大将军,眼下明廷在四川境内已无甚兵力,我意不如立刻挥师成都府,将那蜀王.巡抚等厮给一锅端了。”

  马户从桂王手里抄了上百万两银子,立下个大功,这让罗延康十分羡慕,他也想有样学样,赶紧把那蜀王也给抄了,要知道四川境内可就这一个藩王,数百年传承之下,蜀王的财富比起桂王只多不少。

  徐晋自然也早就盯上了这个蜀王,现如今张献忠正在围攻襄阳,虽然不知道为何左良玉迟迟不去救援,但明廷着急之下肯定会从陕豫抽调兵力来援,因此献军到时候将要面临四面八方的包围,多半是顶不住的。

  到时候,张献忠很大概率会一路向西.遁往四川,流寇过境.烧杀抢掠之下又是一场天大的祸乱,这是徐晋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他早已将四川视为自己的地盘,不允许别人搞破坏。

  因此,沉思片刻后大将军徐晋从广东那边给罗延康又增派了一万兵力,让他尽快将成都府拿下。

  另外,被擒的四川总督孙传庭已在前日被押回桂林,但徐晋并非第一时间见他,而是打算先将此人晾上一阵子再说,这等人物三言两语是劝降不了的,只能用潜移默化的手段,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方逢年离去之时恰巧从旁人口中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

  比如孙传庭本就是大将军的人,相当于明廷内的卧底,因此人家这番只是回娘家而已,算不得投降。

  就在大臣们纷纷禀报完近期要事之后,徐晋刚想示意众人退下,殿内情况却发生突变。

  只见马户.罗延康.郑元秋这几个保乡军大将悄悄对视一眼之后,竟骤然跪拜在地,沉声道:

  “大明气数已尽,亡国已在须臾之间,如今外有建奴肆虐,觊觎我华夏大地,内有流寇作乱,荼毒我无辜百姓,望大将军以苍生为重,顺天理.登大位!”

  “末将斗胆,请大将军登基!”

  这突如其来的话不仅听的徐晋目瞪口呆,就连殿内的其余文武官员也是大吃一惊,而负责掌管近卫军的左将军赵仁毅则一脸愤慨,心道这三个夯货真不是个东西,好歹兄弟一场这种事竟然不提前给自己通通气,多半是怕自己这个近臣泄露消息。

  想到此处,他也连忙跪拜在地,口中念念有词。

  而文臣中,户部尚书老于的反应最快,立刻就跪了下去,脸上的表情更是说不出的亢奋,谁能想到,他这个流贼出身的老骨头,有朝一日竟能从山寨喽啰混成成为开国元勋,能亲历这一切,就算死也值了。

  老于挥起衣袖擦了擦脸颊上的老泪,在这一刻不禁想起了白水王二,那是他的第一个老大,也是曾经最仰慕的汉子,当年那句“杀县令.开粮仓”引得四方来投,何等的风光。

  只可惜这位好汉闪耀登场.仓促下台,如果他也有大将军这般见识,想必也能创下一番基业吧。

  “臣等,请大将军登基!”

  这时,吏部尚书颜昭等文官也齐刷刷的跪叩在地,这从龙之功可是大功中的大功,谁会嫌多啊,这个时候不表态还等什么呢。

  众人的心思五花八门,但在称帝这件事上却没有异议,甚至早就巴不得了,在岭南文武看来,大将军实在是低调的有些过分,要搁别人恐怕刚占据一个省就迫不及待的称王做祖了。

  除了安南不说,保乡军现已占据两广.滇黔四省,及湖广.四川的部分区域,可谓兵强马壮.如日中天,还叫什么“大将军”实在是有些不合适。

  毕竟,上面的人屁股挪一挪,下面的人才好往上升啊。

  “胡闹!”

  眼见文武群臣都跟念经般的叨叨个不停,徐晋脸色一沉,呵斥道:

  “眼下局势未定,称什么帝?这事,等攻克南直隶,灭了大明再议不迟。”

  说着,他没好气的盯向吏部尚书颜昭,“他们闹也就算了,连你也胡闹。”

  “我记得在裴山县的时候,阁下不是说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吗,怎么现在又变卦了?”

第392章 越王

  颜昭轻咳一声,脸上的表情有些尴尬,紧接着他表示此一时彼一时,毕竟谁也没想到保乡军能发展的这么快。

首节 上一节 216/2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