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大军阀 第40节

  另外,冯敬云心中对那率先逃跑的程千户还有些不爽,便顺便参了此人一本。

  “我部千户程安国贪功冒进,不幸毙于乱刀之下,致使贼人声势大振,下官虽竭力收拢残兵,却也无能为力,请同知大人责罚。”

  ......

  思明府同知杨思远身穿青色官袍,看向此报时不禁皱起了眉头。

  作为大明正五品的朝廷命官,又为知府的副职。

  杨思远只是粗略扫过,便对那裴山县知县冯敬云的话半信半疑。

  此报中提到,贼寇不但装备了大量火铳,甚至还有火炮。

  作战时也进退有度,十分森严。

  这让同知杨思远十分疑惑,裴山县那种地方怎会生出如此恶贼?

  要按那冯敬云所说,此寇乃是某支义军的骨干成员,这也不太合理啊。

  他们流窜到这鸟不拉屎的裴山县作甚?

  另外,军户是个什么战斗力作为总管一府军籍的杨思远岂能不知,若贼寇真如此凶猛,恐怕冯敬云召集的那些乌合之众将一触即溃。

  因此,短暂的沉思过后,杨思远便对此事有了一个模糊的猜测。

  裴山县有贼人是真,但肯定不像冯敬云说的那么强悍。

  此人战败之后只是担心州府治罪罢了。

  才将贼匪夸大,希望州府能够出兵剿灭而已。

  至于几百军户的死伤,这只是小事而已。

  这本就是他们应尽的职责。

  杨思远立刻叫来了下属攥写了一份通告送至裴山县。

  首先,他肯定了冯敬云此战守土有功,同时表示会尽快派兵前去将贼人剿灭。

  另外,杨思远也不痛不痒的斥责了几句,毕竟说的再怎么好听,那也是战败了。

  至于那个所谓的“程千户”,杨同知对此人没什么印象。

  念在对方已然“战死”,便功过相抵,不予追究了。

  冯敬云再怎么说,那也是自己的手下,堂堂的七品朝廷命官。

  最重要的是,人家是文官。

  那个程安国,又是什么东西?

  卑贱武夫罢了。

  三两下处理完这件小事后,杨思远在下人的伺候中换上常服,待会还有一个饭局等着他呢。

  至于出兵剿灭裴山县那支所谓的贼人,早就被同知大人忽略了。

  开玩笑,思明府境内哪个深山里没有啸聚山林的贼匪。

  都要剿,官兵忙的过来吗?

  你冯敬云慢慢排队去吧。

  就在思明府发生了这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之时,京师之地却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紫禁城乾清宫中。

  崇祯皇帝朱由检铁青着脸,眼中闪过一瞬而至的疯狂杀意。

  但片刻后,他只能在心中发出一声叹息,脸色的表情由愤怒转为哀伤。

  他最疼爱的五子朱慈焕死了。

  宫中传闻是那九莲菩萨来索命了。

  对于真正的凶手,朱由检又岂能不知。

  可他虽贵为皇帝,却也无法将满朝文武杀个一干二净吧。

  真要这么干的话,先后诡异落水的正德.天启二帝便是前车之鉴。

  朱由检只能将满腔怨气宣泄在与此事牵连的那些太监宫女身上,一时间这宫中杀的是人头滚滚。

  此事还得从武清侯说起。

  近些年,大明各地民变骤起,贼寇层出不穷。

  为了将其剿灭,朝廷花了巨量的银子。

  可由于民生凋零,再加上有些乱战之地的赋税根本收不上来,就导致财政一直处于亏空状态,许多时候连军饷都发不下去。

  当然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一大原因和各级官吏层层扒皮脱不了干系。

  无奈之下,朱由检只好将主意打在了大臣的身上。

  这些家伙虽一个个都装穷,但实则身家丰厚无比。

  这些钱,可都是从大明百姓的民脂民膏啊。

  很快,崇祯皇帝将目光锁定在了武清侯的身上,此人乃是皇亲国戚,算是朱由检的表叔,府内积银如山,其富庶自不用多说。

  利用武清侯家分产不均的矛盾,朱由检将其四十万两银子的家产全部夺走,直叫朝中百官和宫中太监都战战兢兢。

  尝到甜头的他,又将目光投向了老丈人周奎。

  周奎何许人也?乃是铁公鸡一个。

  自然不肯掏银子,只是一个劲的哭穷。

  顺便替那倒霉的武清侯求情,这下好了,崇祯皇帝怒不可遏,深感这些家伙都是一伙的。

  于是盛怒之下便连武清侯的爵位也罢黜了。

  这还了得?

  朝中大臣和宫中的太监见朱由检对自己的亲戚都这么狠辣,于是便把心一横,打算“劝劝”圣上。

  既然陛下无情,那也休怪我等无义。

第48章 军俘安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同年六月中旬,皇太极以满洲著名猛人阿济格为将,率军绕开关宁防线,一路势如破竹。

  此时,明军的精锐都在关宁防线和边镇地区,因此阿济格并没有遇见什么像样的抵抗。

  清军直指北直隶京师地区,将外围扫荡一空后扬长而去。

  阿济格甚至还立了一块:“诸官免送”的牌子。

  此已是清军第三次入关了,依旧是满载而归。

  清军裹挟数十万大明百姓,沿途所掠夺金银无数,得用几百辆马车拉。

  七月,在各地掠夺的清军于延庆会师,又经居庸关攻下了昌平,总兵巢丕昌兵败投降。

  阿济格离去之时顺便将熹宗朱由校的德陵焚毁殆尽。

  此消息传到宫里后,崇祯帝大怒。

  可以想象的到,又有一批大明官员要人头落地了。

  裴山县,黑风寨。

  经过数百俘虏的辛勤劳动,徐晋终于在山中开出了总计近三百亩的农田。

  由于特殊的地势,这些农田是按照梯田的方式建成的。

  不过荒地初开,土壤的肥力比较匮乏,这也会影响粮食的产量。

  在没有化肥的时代,人畜的屎尿便是上好的肥料,因此黑风寨又颁布了相当严苛的规矩。

  如若不在指定的茅坑拉屎,发现一次罚款两百文。

  徐晋对喽啰们肚子里的食物残渣相当感兴趣,毕竟实施了“官办”茅房之后,寨子里已经收集了一些硝土。

  这玩意在外面可不好买,得找到路子不说,还得花大把银子。

  一月前,罗延康与马户等人率精锐去裴山县“寻找”技术人才,还真成功的拐到几人。

  其中有两名铁匠.三名木匠.五名泥水匠和一名篾匠。

  当然了,还有他们的家眷。

  加起来浩浩荡荡的几十口人,好不热闹。

  工匠们自然是不肯上山为贼效力,不过黑风寨好汉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威逼利诱之下还是成功的完成大当家交代的任务。

  当徐晋见到这些急需的技术人才后自然是非常高兴,立刻组织人手在黑风寨上修建了一个小型打铁铺。

  顺便将吴木匠的工坊也修整了一遍。

  两名他最看重的铁匠中,年纪大些的姓李,擅长打造和修补兵器,盘问之下得知,此人亦会制铳,只不过耗时甚多。

  幸好罗延康当时留了个心眼,将工匠们的吃饭家伙也顺便带了回来。

  否则日后还得想办法给他们寻找打造所用的工具。

  而另一黄姓铁匠比较年轻,技艺也一般,火铳是没造过,但打造一些冷兵器和农具还是不成问题的。

  既然是技术性人才,为了让其好好为自己效力,徐晋自然也不会亏待这些工匠。

  他承诺只要肯好好干活,除了三餐管饱之外,每月还有数两银子的工资。

  另外,其家眷的人身安全问题也无需担心,徐晋已经召集了手下严肃的讲过此事。

  同时黑风寨除了各兵种外,又多了一个“匠部”,由吴木匠担任“总工”一职,李老铁匠为“副总工”。

  听闻这群贼人竟让自己当什么官,李铁匠顿时大惊失色,连连表示自己年岁已高,实在无法担此大任。

  开玩笑,这些贼人虽然与寻常毛匪不同,看起来组织严明的样子。

  但也早晚得被官军剿灭。

  如果自己只是个普通铁匠,到时候还能说是被这贼人强行掳来得。

  若是当了那个什么“副总工”,一听就是个大头目。

  那才是说都说不清了。

  徐晋哪里不知道此人的花花肠子,他笑了笑便让老于去处理此事。

  也不知老于对那李铁匠说了些什么,只是一番交谈过后,后者“欣然”上任。

  另外,徐晋还从俘虏和寨里挑了一些脑子机灵的家伙,去给工匠们当下手学习技艺。

  他相信,随着黑风寨越来越强大,这些朝秦暮楚的工匠们迟早会转变心思。

  为了防止这些顽固的家伙不肯将手艺交给学徒,又立了一条规矩。

  每个学徒每个月都得学会至少一项工艺,否则“师傅”便会受到责罚。

首节 上一节 40/2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