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大军阀 第53节

  至此,火枪营的人数已经有足足两百.“冲锋营”一百二十人,长枪营一百五十人,炮营则没什么变化。

  保乡军的总兵力已经突破了五百,这还没算上所谓的辅兵。

  在这裴山县乃至整个思明府,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了。

  而经过这段时间行军,由哨官李忠平率领的一千营兵也终于抵达了裴山县境内。

  知县冯敬云老早就从州府里得到了消息,因此他对这官兵的到来并不意外。

  上次被那黑风寨贼寇揍的屁滚尿流之后,回到这县衙中冯敬云依然是提心吊胆。

  好在对方似乎没有攻占县衙的准备,这才让他舒了口气。

  冯敬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援兵。

  见到这位裴山县的知县,哨官李中平丝毫不敢怠慢。

  对方虽然只是个七品绿豆官,但那也是文官。

  而文官是什么?

  那是掌握了大明话语权的一撮人。

  “冯大人。”

  李忠平拱了拱手,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冯敬云“嗯”了一声作为回应,随后不紧不慢的询问对方打算什么时候出兵。

  “士兵长途跋涉甚是些疲累,不如暂且休整几日,也好一鼓作气将那贼人彻底绞杀。”

  “此言谬矣!”

  冯敬云脸色一变,连忙摆了摆手。

  开玩笑!

  这大军在裴山县待一天,他就得提供一天的粮草。

  上千号兵士,人吃马嚼之下每天得消耗多少银子?

  不消几日,就得把自己这个知县吃成穷鬼一个!

  “常言道兵贵神速,一旦那贼寇有所察觉,兴许会逃窜至异地继续危害一方。”

  冯敬云四五十度仰望天空,双眼中透出浓浓的担忧之色。

  看他这副样子,不少低级军官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这话该不该信。

  李忠平深吸一口气,他本想争辩两句,又强忍了回去。

  跟这些文官斗嘴,那不是自找苦吃吗。

  这冯知县兴许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但却能给同知或者知府大人告状,到时候随便给他李忠平扣个三五顶帽子再参上一本,那可真是有理都说不清了。

  “就依大人所言,我等暂且休整一日,明日便出兵剿贼。”

  傍晚,秃子岭上,议事堂中已然汇聚了保乡军的一众头目。

  光各式“将军”就有好几个,不知道的还以为来到了紫禁城。

  众人此刻的脸色都有些难看,因为刚刚收到了线报。

  明军终于来了!

  根据在裴山县边境活动的探子紧急报告,从思明府方向来了一大队官兵于今日清晨抵达了裴山县。

  观其人数,恐怕不下于一千之众。

  这伙官兵个个精神抖擞,行军时十分森严,从旗号和武备来看,应是府里来的营兵。

  “明军这是来者不善啊...”

  大将军徐晋摸了摸自己的光头,一脸凝重的道:

  “不用说肯定是奔着咱们来的,诸位可有什么退敌良策?”

  众人对视一眼后开始苦思冥想起来。

  可事到如今,哪有什么退敌良策,无非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怕甚?那明军还能比俺们多两条腿不成?”

  马户撇了撇嘴,倒是很无所谓。

  见这几位“光头将军”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徐晋只好将目光投在了“军师”老于身上。

  “对付这次的明军,寻常阴谋诡计恐怕是派不上什么用场...”

  老于慢吞吞的说道:

  “唯有堂堂正正之战,方能彻底摧毁敌军的士气。”

  他表示,如今保乡军的兵员不少,像以前那样遇见袭击就缩进寨里打反击是行不通了。

  寨墙上能容纳的士兵就那么多,剩下的火力完全浪费了。

  不如在十万山明军必经之路的沿途之处设下几道卡子,不但可以大大减缓明军的行军速度,还可以对其造成一定的伤亡,令其士气下降。

  如此,等各处关卡被一一突破,再缩进寨子里打反击不迟。

  老于的看法顿时让众人连连称赞,徐晋想了想发现也没啥问题。

  如今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当然,万一连山寨都被攻破了,他就只能带上嫡系兵马朝安南北境跑路了。

  只要骨干未失,不消几年又是一条好汉。

  这一晚,对于保乡军众人而言注定是个不眠夜。

  次日,徐晋对手下的兵员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调动,他采用了老于的计划,在入山处到秃子岭这短短十几里的距离中设下了两道“关卡”。

  不过由于时间仓促,这些准备能够造成多少杀伤就不好说了。

  据探子报告,明军那边已经开始朝十万山的方向行军了。

  浩浩荡荡的上千人,后面还有着许多押送粮草辎重的民夫,好不热闹。

  哨官李忠平身穿制作精良的鳞甲,胯下骑着一匹毛色黑亮的华北战马,身旁则是二十名同样骑马披甲的亲兵。

  这些亲兵有十五名是守备大人派与助阵的,只有五人是属于他自己的。

  而在大军的后侧,身穿青袍,头戴乌纱帽的冯敬云也一脸悠闲的骑在马背上,身边亦有五名骑马的亲兵护卫。

  只不过他胯下的马是典型的西南马,体型紧凑,与高头大马比起来有些气势不足。

  但他冯知县又不用亲自上阵杀人,只需在后面督阵即可,苦差事自有那些泥腿子干。

  不得不说,营兵的兵员素质要比此前那些乌合之众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三十里的路硬是没有一个人掉队。

  傍晚之时,大军便已经抵达了十万山外。

  同样的路程,那些军户们可是走了足足两天。

  李忠平瞧了眼天色,表示需要扎营就地休整一晚。

  冯敬云倒也没有反对,他虽没读过什么兵书,但也知道这“夜袭”尤其是大规模的夜袭,不是一般军队能玩的了的。

  黑灯瞎火的,别说发号施令了,能不能辨识敌我都是个问题。

  “也好,那就在此休整一夜吧。”

  李忠平松了口气,命令放出侦骑外围警惕,然后手下的明军也有条不紊的忙活着扎营的活计。

  一夜无话,并无那山中的贼寇侵扰。

  这也说明那贼首非同一般,知道来偷袭的话落不了什么好。

  李忠平的心中不由对那所谓的黑风寨重视了几分。

  据冯知县所言,此贼巢坐在那秃子岭上,大小贼约一二百号人,手里的火器极其强悍。

  不过在李忠平看来,守备大人竟然派出了一千兵马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

  区区数百贼而已,只是有一些寻常的火铳和短炮罢了,也就只能为患一县之地。

  朝廷的天威一至,还不是顷刻间溃散。

第64章 李忠平历险记

  次日清晨,明军终于开始朝十万山中进军。

  抬头望了一眼峡谷两侧的山脊之上,哨官李忠平传令大军减缓速度,并放出几名侦骑去探察贼寇的动向。

  此峡谷处乃入山必经之路,在兵法中乃是一道险境。

  因此,李忠平丝毫不敢大意。

  不过他这番举动着实让冯敬云这个知县大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于是便派亲兵前来询问。

  李忠平虽然懒得跟这对方解释,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倒也不好逆了这裴山县知县的面子。

  “哼,这个哨官也太过谨慎了吧。”

  冯敬云听完亲兵口述后瘪了瘪嘴,在他看来这山中贼寇只不过是仗着火器之利而已。

  不久后,前去查探的侦骑悠悠归来。

  他们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传令!继续进军!”

  李忠平将手一挥,大军前进的速度马上快了许多。

  此时,峡谷山脊之上,正埋伏着上百号“保乡军”。

  众人以树枝和杂草遮身,紧紧的趴在地上。

  若不是抵近十步之内,都很难发现这里的异常。

  方才见到明军中竟分出了几个侦骑,漫山遍野的查探,“保乡军”众人心头一紧,担心暴露踪迹。

  不过还好,明军终归没有发现他们的存在。

  王大宝将头上的枝叶稍微拉了拉,悄悄的朝山下望去,只见大队的明军正列着整齐的队伍扎进峡谷之中。

  他摸了摸身旁的一枚“手榴弹”,冰冷的触感让其紧张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

  这便是徐晋给明军设置的第一道关卡。

  眼见明军已然首尾全至峡谷之内,正是最好的打击角度。

  山脊之上立刻有人发出低喝:

  “扔!”

  “往人群里头扔!”

  王大宝心肝一颤,连忙掏出火折子将“手榴弹”的引线点燃,大概的瞄了一下便朝山下方扔去。

  与此同时,他附近的同伴也在做着同样的动作。

首节 上一节 53/2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