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大唐皇帝 第229节

  可以说秦贵妃的仁慈智慧让朝廷内外没有冤屈发生。

  那边长孙无忌则是自豪不已,他妹妹这可是有母仪天下之兆,若能母仪天下,这长孙家族会在长安城内名望更上一个台阶。

  李元景端坐在龍椅之上,凝视殿下文武百官。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曹正淳尖锐的嗓音响起。

  “臣有奏,陛下御驾亲征辽东的日子里,耗费巨大,各地修缮行宫,游山玩水,而朝中政务积压疲敝,魏征请陛下以大唐江山为重,莫要再远行!”

  李元景屁股还没做热,立刻被魏征参了一本。

  只不过魏征说的丝毫不错,李元景去辽东哪里是御驾亲征?

  简直是度假去了,美人相伴,夜夜笙歌。

  “臣附议,请陛下以江山为重!”,文武百官纷纷出列,此时他们都看到了大唐帝国在他们手中冉冉升起,自然不会让隋炀帝的情况发生。

  隋炀帝因为喜欢江南风光,三下江南,大修运河,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李元景淡淡道:“嗯!”

  随后魏征心中一喜,陛下承认便好,魏征又开始诉说大唐该休养生息。

  安定四方国土疆域,莫要开战之类的话语。

  四方夷狄都已经平定,是时候发展国内经济,享受太平盛世。

  魏征的话自然说到了李元景的心里去了,现在除了西北的西突厥,西南的南诏国未曾剿灭,是该发展生产力,提高国民素质、生活水平、精神修养了。

  在李元景的统御下,靺鞨、室韦被灭,东瀛被殖民控制,辽东四州收复,大唐水军无敌东亚,大唐帝国迎来了建元之治。

  这才建元三年。

  李元景看着大臣们脸上露着期盼的目光,他们几乎置身梦中。

  前两年大唐还在苟延残喘,害怕突厥南下,今年却已经平定四方。

  更让文武百官神情振奋的便是,陛下如今功盖秦皇汉武,将中原疆域扩展到了巅峰,陛下可谓千古一帝。

  随之而来大臣们的身价也在暴涨,大殿之上有史官正在记录这两仪殿的每一件事情。

  这些记录档案将送入史官,极有可能变成史书将大臣们载入史册。

  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在创造历史!

  一种荣耀的使命感推着他们前进。

  李元景随后缓缓开口,说出了他心中的想法。

  “如今大唐当务之急乃是在重在民生,重在教育,朕不光要让大唐百姓吃饱饭,还要让他们能够读书识字,让每一个大唐百姓都有权利接受义务制教育。”

  “不光如此,还要让他们身体强壮,健康生活...”

  “众位爱卿想必知道,朝廷如舟,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话音刚落,李元景锐利目光向那些士族大臣们扫去。

  “陛下圣明!”,满朝文武纷纷高呼大多数人感激涕零。

  魏征也是振奋喊道,陛下如此清醒头脑必将带领大唐走向繁荣。

  历朝历代灭亡,都是百姓率先暴动,陈胜吴广起义,黄巾之乱,隋末农民起义...

  陛下不仅文韬武略,还能够体恤民情实在难得万分。

  而那几个士族大臣被李元景盯着,后背发凉,头皮发麻。

  士族他们庆幸,自己家族已经配合魏征丈量完家族的土地,现在可没有小辫子让陛下抓住了。

  毕竟控制土地兼并之风,也是为了百姓们有田能种,保护百姓...

  李元景随后让长孙无忌出面向大臣们诉说大唐的义务制教育。

  其中核心的一点便是在各州各郡各乡各村,建设小学,凡是大唐孩童必须在小学接受六年义务制教育,这些小学由地方官府出资寻找学堂、寻找附近士子授课。

  这是为了普及基础知识文化,六年之后这些孩童愿意耕田、经商、做工、打渔、升学便不受朝廷管束。

  还有一点便是在各州各郡设立国子监,国子监类似初中、高中的模式。

  愿意升学的孩童们,可以凭借钱银或者优异的成绩,进入各州郡的国子监。

  就算你身无分文是穷人家的孩子,只要成绩优异,品行优良便可以向当地官府申请...

  国子监念出来后,便可以到京中参加科举,成为士人。

  还有在鼓励民间开办私塾...

  这自然也是抑制士族,让科举能够为朝廷补充新鲜血液而准备。

  至于如何强身健体则靠鸡蛋的营养补充,如何健康生活由李时珍、孙思邈发现养生保养常识...

·· ······求鲜花· ··

  ...

  “陛下!自您御驾亲征之后,朝廷科举便一拖再拖,如今臣恳请陛下开科举,纳天下人才,让他们辅佐陛下!”

  郭嘉出列说道,许多大臣也是附议。

  吏部尚书王圭笑道:“是啊陛下!如今大唐开拓疆域,急需能臣、能吏进行派到地方进行管理,如今朝廷的人手根本不够!”

  “好!既然你们都等着朕,那今日便开文武科举,为大唐挑选治世能臣与勇猛将军,奉孝,由你下朝后起草诏书!”

  李元景说完话向礼部尚书于志宁看去,见他点了点头,意思是没问题,李元景便放心了。

  文武科举一同举办,天下文武尽入大唐朝廷。

  “陛下圣明!”,大殿之上武将们的声音犹如雷霆炸响,武举一开,意味着大唐文武地位相同,文武并重。

...... ..... ...

  科举乃是国中大事,李元景很是在意。

  大唐疆域开拓数百里,需要无数将士镇守四方,边防压力剧增,人才匮乏。

  所以更少不了武艺高强、熟读兵书的将领。

  平日里,将领们只有立功才有可能晋升,现在多了一条路子,自然大唐帝国内的习武之风盛行,而习武之人也有地方报效朝廷,不会造反...

  说真的,大唐一下子开拓了数百里,反而带来了无穷问题。

  缺少士兵、缺少人才、缺少粮草、缺少铠甲,当然这些问题朝廷可以慢慢解决。

  ...

  朝会从五点一直到了七点,李元景此刻早就饿得不行了,他见大臣们一脸亢奋,觉得十分无语。

  大唐帝国昌盛在于长久,而不在于一时如何勤政。

  朝会结束后。

  李元景摆驾千秋殿,前往索取长孙无垢的承诺。

  长孙无垢亲自答应喂自己,看来她真是心系朝政,将自己视为丈夫了。

  毕竟为了个小小的御史,足见长孙无垢的贤良温婉。

  不久便到了。

  长孙无垢见他入了殿门,她自然心中小鹿扑通扑通直跳。

  ...

  “发...发...”,兕子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盯着眼前男子,开心笑着叫着,她笑得太开心口中的口水滴落。

  李元景也瞪大眼睛跟着说道:“发...发...发...”

  长孙无垢见到这景象心中甜蜜不止,眼角湿润,这可是血脉相连的女儿啊,这不就是她想要的生活吗。

  李元景默默用着晚膳,他安静食用与兕子一样。

  -

  求波鲜花!求波月票,正在码字丁.

第二百九十五章 补偿秦贵妃,开文武科举! 【4】

  不久之后。

  李元景吃饱喝足,足足喝了一大饮品,晚饭也不用吃了。

  而长孙无垢早香汗淋漓,坐在了地上,涣散的目光逐渐凝聚起来。

  李元景嘴角勾起笑意,戏谑看着长孙无垢。

  只见她小脸嫣/红,像喝醉酒似的。

  当然这也因为李元景前往幽州,长孙无垢多日未被滋/养有关。

  长孙无垢慢慢呼吸平复下来,意识渐渐清醒,她抬起美眸狠狠瞪了一眼李元景。

  饿死鬼!

  李元景俯视她笑道:“今日大殿上,朝臣们可夸秦贵妃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呢!无垢还要坐在地上吗?”

  说完长孙无垢抱着兕子站了起来,刚要往榻便走去,美腿一软,惊呼一声,就要瘫成泥软下去。

  李元景赶紧大手一揽,扶住了她小屁/屁,“怎么回事?”

  “还不是你!这么用力,真是没见过你这饿死鬼!”,“九五三”长孙无垢娇哼道,她刚刚竟哭了出来。

  这些日子里,长孙无垢垂帘听政,她自然养成了一副贵妃威仪,可惜在陛下面前,恢复了小女人姿态。

  若是大臣们见到长孙无垢这娇颜嗔怒,定会瞠目结舌,秦贵妃在他们眼中可是圣洁守礼高贵无比呢。

  长孙无垢幽怨说道:“玉环妹妹、妃暄妹妹、后宫许多姐妹都想你了呢,你这一走便是数十天,丝毫不照顾我们的想法。”

  李元景将她扶到了榻上,随后叹道:“朕不是御驾亲征了吗,那辽东可是国事中的国事。”

  “是吗?刚刚我可见到媚娘妹妹一脸吃饱的样子,丽娘、徐惠也是如此,带回来的那傅氏姐妹还算貌美!”

  长孙无垢淡淡说道,她语气中有淡淡的酸意。

  长孙无垢又问道:“我刚刚见媚娘好像一瘸一拐,你可要好好对待她呢!”

  话音刚落,李元景俯身到她耳边诉说了武媚娘的小心机,为了更好开花结果。

  “混蛋呀,她才十二岁呢!”,长孙无垢紧蹙秀眉。

  “朕已经给她服用了药物,自然保她无忧!”,李元景安抚说道,他可不认为长孙无垢在嫉妒武媚娘怀了呢。

  随后李元景将兕子抱到了一旁放下她,然后回到榻旁,将长孙无垢赶上了龍榻。

  伸手拉起薄纱帷幕,开始补偿长孙无垢。

  这一晚离别了多日的夫妻,只能用行动证明自己的爱意直到天亮。

  ...

  当晚大唐朝廷便昭告天下,进行建元三年的第一次科举。

  第二日,长安城内各地的士子纷纷从报纸上、官府通告上、坊市酒楼中知道了这事情。

首节 上一节 229/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