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大唐皇帝 第242节

  妒忌之火在侯君集心中燃烧起来。

  李元景吩咐他们三人在帝都休息一段时间,再进行调任,他们三人便入列。

  ...

  “陛下臣有奏!”

  “念!”

  魏征高声道:“臣所带头进行的士族土地改革已经接近尾声,关中所丈量土地共870万亩,其中士族的捐田已经收到国库之中,有320万亩良田...”

  “至于大唐其他地方丈量土地工作,也正在陆续开展之中。”

  李元景听着汇报很是满意,320万亩良田少说也能养活两百万百姓。

  关中清查土地耗费了七八个月,已经进展极快。

  “只是这些良田闲置在那里,无法产生收益,不知道陛下...”,魏征迟疑说道。

  良田也要配上农夫才能产出粮食,若无人种田那要良田有何用?

  “无妨!此时自然有户部房玄龄处理,那高丽人、新罗人、百济人、东瀛人、东北的夷狄少说也有四百万人要迁入大唐十道。”

  “关内道少说也要一百万百姓呢,房尚书可以做到吗?”

  李元景对着房玄龄说道。

  这四百万迁入大唐十道,每一个地方分配多少人,自然由房玄龄调配。

  房玄龄点了点头确认说道:“可以!臣已经命令,让八十万外族之人都向关内道迁来,还有各地百姓也向帝都涌来...”

  魏征顿时明白,陛下要让这些外族之人来耕种这320万亩良田,如此又能安置外族,又可以利用土地。

  “到时候记得登记外族之人的信息,授予临时的良田,若他们努力耕种,没有违法违纪。五年后便将土地赐给他们,十年后再将大唐百姓户籍赐给他们!”

  “陛下仁慈,外族必将融入大唐!”

  文武百官高声胡喊道。

  士族土地改革自然为了让百姓有良田可以耕种。

  既是利用了国家土地资源,也减少了底层百姓与士族的矛盾。

  这些土地若都利用起来,大唐帝国的农税少说也要增加一成,一成可不少,少说也有五十万贯。

  此事告一段落,大臣们又开始汇报其他事情。

  李元景听得有些想睡觉了,他神游天外。

  这可多亏了系统才让李元景发现这尤/物。

  “叮咚,洛水之神甄宓,在河北道出现...”

  李元景有些欣喜,这系统简直太贴心了。

  如今历史上的美人纷纷在大唐帝国四处出现,简直是为了李元景专门准备。

  谁要想取这些美人可要问问李元景同不同意。

  杨玉环便是从王家强取豪夺过来的,花鸟使可是让大唐男子闻风丧胆呢...

  花鸟使不论三七二十一,只管采选女子便好。

  只是...

  那傅君瑜怎么还不出现,难道她不想要自己的姐妹了吗。

  李元景当时在平襄城可是见到了傅君瑜那冷艳模样,她外冷内热绝对是上好的玩物,一番开发绝对胜过那傅君绰。

  “陛下...”,曹正淳低声提醒道。

  李元景回过神来,他挑眉道:“科举怎么960了?”

  殿中的房玄龄一阵尴尬,他又重复了一遍:“陛下!历史两个月的科举已经结束,文举有三百二十人金榜题名,成绩全部正在核查之中,三天后乃是殿试,文武进士一同进行最后的考核!”

  这最后的考核自然是角逐出状元、榜眼、探花。

  只不过文举三百二十人金榜题名实在有些多。

  李元景笑道:“今年竟有三百二十人取中?”

  “陛下!今年礼部破格录取,进行扩招,这些个个都是未来的治国能吏,绝没有一个滥竽充数!”

  “这些进士的成绩,会随后分成三批,也就是三甲进行排名。”

  房玄龄小心翼翼说道。

  李元景很是同意,如今大唐疆域太大,需要人才太多,这三百二十人丢到安北都护府根本掀不起浪花。

  李元景又吩咐房玄龄若是没有取中的士子,若是能力还行、有成为地方官吏的可能。

  朝廷也要多加留意,进行调配任务。

  房玄龄立刻明白。

  房玄龄将科举之事交代完毕后。

  又有司农少卿梁孝仁出列汇报兴建大明宫之事。

  李元景兴致勃勃让他快快汇报。

  这可是李元景后半辈子的居住宫殿,也是与爱妃们游山玩水野/战的地方,决不能马虎!

  -

  求波鲜花!下午晚上还有.

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明宫初成,萧皇后杨玉环游览!

  梁孝仁一番汇报,可让李元景大为兴奋。

  预计今年六月底便能够完工。

  六月底便是关中温度转变之时,每年七八月,太极宫便会异常潮湿闷热,弄得后宫妃子经常生出疾病。

  若是六月底能够搬进大明宫再好不过。

  李元景所在的皇宫名为太极宫,太极宫内分为外廷内廷。

  内廷便是后宫所在,外廷便是宰相们办公的地方。

  大明宫占地比太极宫大上一倍,且去除了外廷,这意味着整个大明宫都是李元景与妃子们的家。

  李元景对于兴建大明宫自然很舍得花钱,让梁孝仁能修多大修多大,将其弄成仙境也无妨。

  满朝文武听后纷纷羡慕不已,这大明宫乃要开创历代皇帝宫殿之最啊。

  那秦始皇未修完的阿房宫也恐怕不能与之相比。

  梁孝仁继续汇报。

  大明宫的外城墙已经修筑完毕,只剩下宫内的无数亭、台、楼、阁、殿、苑正在兴建之中。

  工部的一千多工匠全部在大明宫内进行营造督促。

  更有阎立本、阎立德二人亲自设计大明宫的建筑风格。

  梁孝仁又是请求李元景亲自巡视一番,若哪里不满意还是可以修改一下。

  李元景听得颇为心动。

  ...

  朝会结束后。

  李元景前往后宫带上几位妃子,便打算前往大明宫进行一番游览。

  梁孝仁可是诚意十足,李元景自然好好巡察一番,以免大明宫某些地方设计不太合理,导致以后要推倒重建,那可是太浪费了!

  李元景殊不知,他之所以能够花费六百万贯,如此挥霍兴建大明宫,全靠大唐的商税在那边撑着。

  如今大唐商税早已经超过了农业税,每年达到了七百万贯,成为了大唐帝国经济重要来源。

  当然更为重要的乃是大唐帝都银行的业务帮户部朝政渡过一次又一次危机。

  帝都银行如今每天手上流水资金便有三十万贯,有许多人存钱...

  这可帮了朝廷的大忙。

  而,户部的财政危机只有房玄龄与李元景知道。

  每次李元景动用帝都银行的存款,用在各个地方建设。

  这可让房玄龄大汗淋漓,他不停用袖子擦着额头冷汗,这帝都银行资金链一断岂不是信誉丢光?

  到时候必定引发金融风暴!

  李元景解释一番,房玄龄明白。

  挪用的所有存款都在武士彟与李元景的计算之中,绝对不会出大问题。

  何况,这大唐商人们再怎么赚钱最后也会落入银行之中。

  那些钱都会变为一张张纸币,这些纸币银行可以无限印发。

  当然...

  这些纸币每年印发的产量也经过严格控制,以防市面上纸币过多导致通货膨胀。

  ...

  萧瑀离开太极殿后,立刻前往御史台。

  御史台那边的御史言官立刻被召集起来,萧瑀一番呵斥自然让这些人面色羞愧。

  食君俸禄,却不为君分忧?

  御史台存在的唯一目的,便是检查大唐官吏事务。

  可没想到在安北都护府侯君集上出了问题。

  今日弹劾侯君集的不是御史台的御史,而是那大理寺的魏征。

  大理寺掌管刑狱案件审理,按理说不该管此事。

  反正...

  萧瑀这御史大夫的脸都被部下们丢光了,萧瑀火气发泄完毕。

  立刻加派全国巡查使的人手,令他们快马前往大唐各地进行巡查,决不能才有此时发生。

  不久,三十匹快马从御史台疾驰而出,向四面八方散去。

  临行前,这些快马上的巡查使面面相觑,不禁苦笑,“大唐实在是太大了,陛下若不加派人手,这一千多万公里的疆域,仅凭一两百巡查使可实在监察不过来.¨ !”

  大唐各州各郡的巡查使有一百六十多人,加上这三十个巡查使,也不过两百人。

  确实...

  大唐疆域开拓后,人才更是十分稀缺。

  ...

首节 上一节 242/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