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36节

  张延龄道:“父亲亲自接待的那人,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形……姑父有什么疑问,还是问家父吧。”

  “好。”

  沈禄没从张延龄嘴里得到想要的答案,不过好在也不是什么收获都没有。

  ……

  ……

  很快,张峦回到家中,听说沈禄造访,赶紧过来迎候。

  “汝学,可是地动已有消息?”

  张峦一副准备受刑的架势,即便沈禄此时面挂笑容,也觉得对方是先礼后兵,就差赔礼认错了。

  沈禄笑道:“今天不是丙子日吗?你说过地动会在晚上发生,就算宁夏真的地动了也需要六七日消息才能传到京师,没那么快……”

  张峦一听,眼睛一闭,那生无可恋的模样丝毫不加掩饰。

  沈禄道:“地动的事先且放放,此行我来是跟你说在京种药之事……让你配药,你配了吗?”

  “没找到……”

  张峦摇头道。

  沈禄好奇地问道:“没找到什么?”

  张峦道:“病牛!就是得了痘疮的牛……我的防治痘疮之法,就是利用病牛的脓包液,点在人的胳膊上,让人染上牛的疫病……因为牛的疫病通常症状轻微,人染上也不会有大碍,得过后就可以防病了。”

  沈禄大吃一惊:“这……这就是你的神药?”

  张峦好奇地问道:“此事我可是一五一十跟陈御史讲过,难道他跟朝廷上报的时候,没详细说明吗?”

  “你……你……”

  沈禄简直哭笑不得。

  张峦道:“兴济之地民众都是用这个法子防病,最初我也不太自信,可后来听说,城里城外但凡种过药的,就算身边全是得病的人也能隔绝于外,无一人感染。古书上学来的这一招,果然好使。”

  “古书?哪本?”

  沈禄急忙问道。

  张峦摇摇头:“无意中看来的,名字忘了。”

  沈禄又一次无语。

  张峦道:“你先前说太医院的人要来监督种药,我把药方告诉他们,他们来进行可好?”

  沈禄无奈道:“来瞻啊,人家太医院的人,其实是来审核你治病手法的,看你的药方是否有毒性或是包含有十八反的药材,以此断定你的诊治方法是否可行……你一上来就用牛的病液,太医院的人立马可以参劾你。”

  张峦皱眉道:“参我什么?我在兴济种药时,用的什么方法我可是说得一清二楚……再说了,就算治病用的是病牛的脓包液,对人的影响也极为有限,就那么一丁点,连陈御史都说,即便是砒霜也不至于致人丧命。”

  沈禄道:“你怎么还不明白呢?你这药,即便有效果,但要往王公贵胄甚至是皇室中人身上种,你用这玩意儿,确定将来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吗?”

  张峦恍然道:“你是说,要是回头种过药的人身上长牛毛,甚至晚上学牛叫,那也是我的过错?”

  “这……”

  沈禄看出来,张峦这是倔脾气上来,跟他杠上了。

  沈禄无奈摇头:“要不你换一种药,去给人种。”

  张峦不解:“啥意思?”

  沈禄叹道:“反正痘疮这东西,自古以来就没法根除,你的药或一时有效,但绝不可能一直有效。你如此做,我去跟李侍郎说,让太医院的人帮你应承一下。”

  张峦直接站起身,义正词严拒绝:“本人从不蒙蔽世人!兴济有效的药,到了京师,却无效,那我不就成了骗子吗?这种事,我决计做不出来!”

第52章 上一课?

  沈禄见过张峦,出门后立即去见李孜省。

  毕竟已是丙子日,李孜省对宁夏地震是否会真的发生颇为彷徨,这才让沈禄去试探张峦的口风。

  通政使司衙门。

  李孜省听了沈禄的转述,略微沉吟,便一脸平静地问道:“听你这么一说,你那妻舅倒是挺讲原则的……这是否意味着他的方法真实可靠,华夏大地为恶数千年的痘疮让他就此一次性给根除了?”

  “未必!或是我那内兄的妄语!”

  沈禄否认完,又赶紧替张峦说话:“在下也劝过,可他不听,什么病牛的脓包液种在人的胳膊上,以在下看来,这治病手法一听就很不靠谱,还是不要推广为宜。”

  李孜省叹道:“已到这时候,再叫停也晚了。”

  “唉!”

  沈禄重重叹了口气。

  显然在沈禄眼中,不相信自己的大舅子真有本事能防治痘疮,即便先前有些成绩,那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早晚要出事。

  李孜省感慨道:“他根本就没渠道获悉宫里的情形,就能确切说出当下形势,这预测宁夏地震也不像是空穴来风……哦对了,他到底是怎么推算出来的,你问清楚没有?”

  沈禄摇头道:“他似乎对于星相等事也不擅长。”

  李孜省道:“推算灾异等事可不能全靠天象变化,如果上天能把所有的事都用斗转星移的变化说清楚,那一切灾祸就有迹可循,实际上大多数灾祸预警都是事后牵强附会,就算那些自诩有大神通的方士之言,也多不可信。”

  沈禄一听,心里在想,伱这是在拆自己的台吗?

  “符箓方面,他有什么建树吗?”李孜省又问。

  沈禄想了想,还是老实摇头。

  对他而言,能不能保住张峦已是其次,首先不能让自己牵连其中。

  自己是当官的,可不能被一个刚当上监生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便宜大舅子给拖下水,既然觉得张峦不靠谱,最好就在大事上跟他保持距离。

  “就看今晚了!”

  李孜省道,“我已找了人,全天研究……都说天机不可泄露,这次我倒要看看,到底天机会不会提前被人看破。”

  沈禄见李孜省重视的模样,不由有些担心,问道:“那……李侍郎,若没发生地动的话,可要让人虚报?”

  “不行。”

  李孜省冷冰冰回绝,“要是换作刚定策时,或可行,但现在明摆着有人要把我架到火上烤,无论地方是否虚报,只要说有,朝廷一定会派人去详查。若不实,定会被人安上一个蛊惑圣心的罪名,连我自己都没退路可走。”

  沈禄沮丧地道:“唉,要是事情没有发生,真不知该如何收场。”

  李孜省报以冷笑。

  沈禄见状,心里咯噔一下,忽然明白过来。

  李孜省嘴上说没退路,但其实手段高超,肯定能把事推出去,完全可以说是听了旁人的蛊惑,而张峦作为始作俑者,绝对没那么容易收场。

  沈禄心里恼恨不已,当初我怎么就鬼迷心窍,真去说了这件事?

  不但害了来瞻,我自己想抽身事外也没那么容易。

  ……

  ……

  钦天监。

  一连两天,邓常恩都留守此地观察星象变化。

  结果毫无所获。

  钦天监的人也陪着邓常恩研究,可即便各种计算,都没人能通过引经据典得出某地会有大灾异发生的结论。

  “姓李的到底是怎么得出今晚宁夏会发生地动的结论的?本人研究星象历法数十载,从未见过如此简单粗暴地预测某地灾异……难道他就是明目张胆违背陛下之意,偏帮太子,在儒臣中落个好名声?”

  邓常恩想破脑袋,也不明白李孜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上林苑监丞艾愈立在旁边,试着劝慰:

  “大人,您不必着恼,就算他想获取好名声,那也是地震真的发生了才会有,若不然,谁都知他是胡言乱语,陛下以后也难再信任他。”

  邓常恩道:“可探知他最近见过什么人?”

  明面上调查不出李孜省的图谋,邓常恩只能另辟蹊径,通过李孜省平时接人待物来推测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政治事件,背后一定有利益牵扯,不可能无缘无故发生。

  艾愈无奈道:“最近李侍郎行事极为低调,平时除了行走于公廨和私宅,再就是偶尔前去道观,还是为先前陛下吩咐下来修道观之事奔波。”

  邓常恩皱眉不已:“莫不是他背后有什么高人相助?可细查过?”

  艾愈道:“没查出什么方士与其联络,倒是听说,他跟太医院打过招呼,乃为银台司经历沈禄家里的亲戚说和,大概是安排其进太医院供职。这个人说来也神奇,竟在河间府推行防治痘疮之法,听说卓有成效。”

  “我也听说有这回事。”

  邓常恩道,“到底是什么人?”

  艾愈摇头道:“乃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如今在北雍做监生,年已过四旬还一事无成。不过听说他是前辽东巡抚张岐的从弟,也算官宦人家出身,还跟朝中一些大臣有姻亲关系。”

  邓常恩瘪瘪嘴:“此等人不值一提,先要搞清楚姓李的到底要作甚!明日一早,就让钦天监的人上疏参劾他。”

  艾愈惊讶地问道:“明早就参劾,会不会早了点?宁夏若发生地动的话,怎么也要个几天,消息才会传到京师。”

  “哼!”

  邓常恩道,“星象未发生任何变化,钦天监就以此参劾,难道不行?若被他拖延个几日,定能让其找到破局之法,下面的人或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胡言乱语……只有先把罪名给他安上,下面的人怕受牵连,才不敢随便攀附,指鹿为马。”

  艾愈恍然:“明白了,这是给下面人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该与谁站在一道。”

  邓常恩道:“陛下改立太子之心已非常急切,因其所提宁夏地动之事而令陛下心意悬而未决,分明是蓄意扰乱陛下国本大计……等下面的人参劾上来,陛下问及我的意见,我定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艾愈赶紧恭维:“大人高见,若您直接上疏,必定会让陛下心生疑窦,但若是他人参劾,而您只是从旁说上几句,或许比任何话都管用。想来这位李侍郎,也只不过是第二个继晓和尚罢了。”

  邓常恩冷笑道:“一个僧,一个道,都以为靠点歪门邪道就想在朝中立足,跟我比始终还是嫩了点……我要给他们好好上一课!”

第53章 宫闱风雨

  紫禁城。

  东华门前。

  太子朱祐樘在两名小太监陪伴下,等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在日落时分见到了将要出宫离开京师的司礼监太监怀恩。

  “奴婢参见太子殿下。”

  怀恩在宫中诸多太监中,是对朱佑樘储君之位最为在意的那个,几次出手暗中相助,扶持太子屹立不倒,终于惹怒了成化帝,被贬斥到凤阳府司香。

  朱祐樘急忙上前相扶,待他看到怀恩憔悴的模样,已忍不住淌下眼泪,略带自责道:“都是我害了先生。”

  怀恩急忙道:“太子切不可如此言……奴婢所行之事,不过是为公理,并无私心。太子殿下也不该来相送,奴婢无论在何处当差,都为大明江山社稷殚精竭虑,绝无怨恼。”

  怀恩在成化末年,在朝中屡屡犯颜直谏,对忠臣义士乃至朱祐樘进行保护。

  “……时上钟爱兴王,乃谋进言于昭德万贵妃,劝上易储位,因以兴王为昭德子。上意已动,谋之于恩,恩以死拒不从。上恚,诏发往凤阳司香。”

  朱祐樘心知自己没什么靠山,好不容易有个司礼监太监帮自己说话,还因此被发配远走,心中无比痛苦。

  他抱着怀恩的肩膀,久久不能言语。

  怀恩见时机差不多了,本想将瘦弱的太子推开,却又有些舍不得,凄声道:“太子宽厚,乃不折不扣的仁义储君,非常人可比。

  “太子不必太过担心,朝中虽有易储传闻,但新近有礼部侍郎李孜省上奏,以宁夏将要发生地动为由,劝慰陛下将此事暂缓。”

首节 上一节 36/4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