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替太医院出面撑场子的人一时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突然有个自称朝中一等一权臣的人出现在面前,怎么看都不靠谱。
但对方言之凿凿,加上这儿又是天子脚下,他们所能想到的对策也仅仅是赶紧上报。
反正验证李孜省真伪,不在他们的职责范围内。
“这群人,没个眼力劲儿,也不知太医院为何找了这么一群人来帮倒忙。”
沈禄口中连连训斥,话也是说给张峦听的,随即又恭敬地问道,“两位,既有要事商谈,何不寻觅个地方,就近找个雅舍?”
李孜省满面堆笑:“欸,岂能耽误张先生悬壶济世?在这里开设诊棚,乃是朝廷之意,我今日属于不请自来,实在是叨扰了……
“不能误了先生的大事,就在这里说话便可。”
张峦诚惶诚恐:“在下愧不敢当。”
李孜省笑道:“说此话可就见外了,先生乃当世大才,我能亲自上门求教,实乃三生有幸。”
沈禄朝一旁的人喝道:“看什么看,还不赶紧搬张椅子过来!”
“不用椅子,凳子便可。”
李孜省一点架子都没有,表现得很亲民,甚至亲自动手搬凳子。
那头太医院请来的人一个个大眼瞪小眼,心里都直打鼓。
这怎么还演上了?
堂堂大明数一数二的权臣李孜省,号称太师般的大人物,居然会亲自来这种地方,还显得如此平易近人?
说出去谁信?
求票求一切支持!
第57章 嘴开过光
李孜省和张峦分别落座后,沈禄站在了一旁,张延龄则立于张峦身后。
李孜省笑道:“我也就不与你见外了,称呼你一声来瞻,咱平辈论交,你看可好?”
张峦谦虚地道:“不敢,不敢,学生何德何能?”
李孜省抬手:“客套话就不必说了,从伱来京师时,我便知你是能人,还特地让汝学好生招待,你也不孚众望,就说这宁夏地动,现在虽不确定,但事已八九不离十。”
听了这话,如果说先前张峦还对儿子有所怀疑,现在整个人已然有点蒙。
我随便说说哪里有地震,真就有地震?
难道我这张嘴开过光?
随即张峦又想到,这会不会是李孜省找人暗中动手脚,明明没有地震,偏偏说真的发生了地震?
现在只是来跟我对口风的?
李孜省道:“不过地动这种事,朝廷一定会慎重对待,毕竟不管是地动本身还是灾后重建,朝廷都会倾注巨大的精力,自会派人细查,估摸需要旬月才能把事最终确定。”
张峦道:“李侍郎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在下按照您说的来办便可。”
“你可别误会本官之意。”李孜省急忙道,“本官的确是来感谢的,先前有所怠慢,还望海涵。”
张峦听得迷迷糊糊,心里也不确定了,地震听起来像是真的发生了,但事情怎么显得那么离奇扯淡啊?
你上来就这么客气,显得我帮过你什么大忙一样,这感觉像是被人蒙在鼓里,令人抓耳挠腮。
沈禄道:“来瞻,听令郎说,你除了预测宁夏会有地动外,还有旁的见地,乃涉及到星象变化和灾劫预测,不知是否有其事?”
李孜省听到这里,双目炯炯地盯着张峦。
张峦心下彷徨,却感觉儿子在背后推了自己一把,这才定下心神,点头道:“的确是有。不过……”
“但说无妨。”
李孜省心情那叫一个舒畅,笑着道,“若真能再成功预测国运,我为你请功,还有你说的事,我也定会出手相帮。”
张峦思忖了一会儿,这才鼓起勇气:“李侍郎,在下有句话,本不该问,但憋在心里,又忐忑不安。”
“你且说。”
李孜省道。
张峦道:“您到底是想帮当今储君,还是……袖手旁观?”
“什么?”
李孜省一怔。
这问题也太过直接了,以至于李孜省根本就没什么防备,以他的政治觉悟,绝对不会在人前谈这种事,马上环顾四周,发现除了张峦的儿子算半个“外人”,其余的人都被驱赶得远远的,应该听不到这边的对话。
沈禄喝道:“来瞻,不可造次。”
张峦脸色如常:“心有疑惑,不吐不快。”
“哈哈哈。”
李孜省在短暂沉默后,突然爽朗大笑,“还是来瞻你口直心快,此话也就是你来问,换作旁人,我定当他胡言乱语。明说了吧,大明储君乃国之未来,我等身为臣子,岂有不伸手相助之理?”
在这件事上,李孜省倒也没胡说,他的确是想帮朱祐樘,这也是在朱祐樘继位后为什么会赦免他罪行的原因。
但怪就怪李孜省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加上朱祐樘保他的心不是很强烈,才令他病死在狱中。
而邓常恩之流就没他那么好运了,甚至是早前已回乡的妖僧继晓,都被朝廷逮回来杀了。
张峦道:“那就是相帮了?”
李孜省笑道:“你有话直说便可。”
张峦又是一咬牙,猛一跺脚道:“那在下就直话直说了,本月还有一处或有地动发生,这次的事将比宁夏地动更加严重。乃是……泰山之地。”
尽管李孜省对张峦的谶言已抱有极大的期待,但听了这话,还是震惊得无以复加,腾地站了起来。
“呃……”
张峦一看李孜省起立,也赶忙站起身来,刚要解释两句,却被李孜省开口打断。
李孜省道:“来瞻你可是说,泰山本月将会发生地动?这可是关系国祚之大事,不能信口开河啊。”
张峦道:“不不不,在下只是依理推测,或不作准。”
“你……”
李孜省呆了一下,又用怀疑的目光盯着张峦,这下脑筋都快拐不过弯了。
你言之凿凿说泰山将发生地震,却又拿出这种死出样,到底你是有自信还是没自信哪?
那我该不该信你的话?
沈禄在旁道:“李侍郎,看来事不会有假,泰山若真发生地动,必关乎我大明江山社稷安稳,眼下说来,便是涉及储君之位。
“所以来瞻才会提出先前的问题……看来是有所顾虑啊!”
说着,沈禄给了张峦一个鼓励的眼神。
好似在说,算你有能耐,居然直接谶言泰山地震,还提前做出铺垫,我看好你。
这会儿不但李孜省在投机,就连沈禄都想跟张峦进行绑定,可能是先前宁夏地震之事给了他俩极大的信心。
沈禄乃举人当官,前途注定有限,在如今的大明朝他想要打破职场天花板,必须找准机会往上爬。
李孜省一脸严肃:“几时会发生?”
张峦努力制止自己想要看儿子的冲动,装出一副高人样,掐指一算:“十日之后。”
“也就是壬辰日?”
李孜省又问。
“嗯。”
张峦重重点头。
此时的张峦已不敢抬头与李孜省对视,生怕被对方看穿自己内心。
张峦心下也很好奇,若宁夏地震没发生,这位李侍郎怎么会对我的话如此重视?难道真如延龄所言,先前的预测应验了,他才会继续采信我话,否则此时的他急于撇清关系,根本就不会到诊棚来。
李孜省道:“陛下对易储之事早下定决心,若泰山真在此等时候发生地动,必定意味着上天震怒,故降下警示,易储再难进行……若真如来瞻你所言,太子之位必将稳固。”
张峦心里疑惑。
泰山发生地震,对太子真有这么大帮助?
一旁的张延龄却知道,李孜省所言非虚。
《万历野获编》曾有记录:
“……会泰山震,内灵台奏:‘泰山震方,应在东朝,必得喜乃解。’上始诏为太子选妃,而储位安矣。”
意思是,朱祐樘太子储君之位,一直到泰山地震过后才算是正式确定下来。
当时由内灵台,也就是钦天监上奏,而在幕后掌控钦天监的人正是李孜省。
李孜省谨慎地问道:“来瞻,此事你可有对外人言?”
张峦摇头:“不曾。”
说到这里,张峦心里有些发怵。
这事是有人通过我儿子之口转告我的,既然那谶言泰山地震之人告诉了我儿子,我哪里知道他有没有告诉别人?
不过转念一想。
这事跟别人说,别人也只当是笑话。
只有给李孜省这样能直达天听的人讲,且李孜省还采信了,那这件事才有实际意义。
难道这才是有人通过我儿子之口,把事告诉我的根本原因?
第58章 报与不报
沈禄见李孜省脸色阴晴不定,显然在琢磨利害得失,不由道:“李侍郎,若事真如来瞻所言,且还由您报上去,让陛下打消易储的念头,那您对太子可谓恩同再造啊。”
李孜省道:“话不能乱说。”
沈禄道:“在下一心相助李侍郎,才会如此直言。换作他人,岂敢胡言乱语?”
李孜省嘀咕道:“我的职责乃是奉皇命预测灾异等事。就算我将泰山地动报上去,陛下最后打消易储的计划,只怕太子也未必会觉得我有出手相帮过。”
张峦听到这里,突然望了张延龄一眼,心里慨叹,我儿神奇啊,连李孜省的这层顾虑他都提前预想到了?
或者说,我儿背后那是一位绝世高人?
张峦道:“李侍郎,您看情理是否如此,若小女能入选太子妃,将来由小女将此事告知太子殿下,那太子不就知道……一切都是李侍郎背后运筹帷幄?”
“哦?”
李孜省脸上露出笑意。
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你个老小子,为了帮女儿选上太子妃,竟能说出如此打动我的言语。
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