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23节

  最关键的大明已经谈妥了,有必要尽快把消息送回北美。

  自己亲自去清国和顺国太浪费时间了。

  于是亚当斯和同伴们松江府道别,亚当斯找跑美洲茶叶生意的荷兰商人,搭乘往南美送茶叶的帆船。

  穿过马六甲海峡,绕过非洲好望角,在南美东北角的苏里南换船,前往北美十三殖民地。

  全程跑了大半年,亚当斯回到费城的时候,已经是1776年年底了。

  在原来的历史上,独立宣言这时候已经发布了。

  但是在这个世界却还没有发表,就是要等亚当斯去探明大明的态度。

  亚当斯回到费城之后,首先去见了大陆会议议长约翰·汉考克。

  汉考克和亚当斯是童年的邻居,也是最为重要的合作伙伴。

  汉考克因为走私茶叶和偷税被抓,就是亚当斯这个律师出面,给汉考克做了无罪辩护。

  亚当斯的堂哥塞缪尔,则是激进独立组织自由之子的创建者和领导人。

  塞缪尔与汉考克一起,策划了历史上有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具体执行者就是自由之子的成员。

  塞缪尔和汉考克还是马萨诸塞州民兵的组织者。

  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莱克星顿的枪声”,就是英军准备抓捕萨缪尔并搜查民兵弹药库的时候,被提前得到了消息的马萨诸塞民兵伏击了。

  汉考克和亚当斯两兄弟都是北美独立运动的直接推动者。

  因为他们也都是原有的茶叶走私的受益者,以及英国限制走私政策的利益受损者。

  朱简烜说的其实也没错,他们当时闹独立的功利性是极高的。

  只不过后世附加上了民族解放的滤镜。

  亚当斯在返回北美的路上,提前准备好了两份文件。

  一份关于朱简烜和他的发明的介绍。

  一份与大明签订的合作意向备忘录。

  汉考克从亚当斯手中接过文件,首先翻开上面的一份,稍微看了一会儿就愣了。

  汉考克直接瞪眼问旁边的亚当斯:

  “哦,我的兄弟,你是认真的吗?

  “你不会是在吃多了阿片之后写出的这些东西吧?

  “一个六岁的孩子,竟然发明了那么多……价值无法估量的东西。”

  亚当斯喝着咖啡叹息说:

  “我就知道你肯定会这么问,我自己也不止一次这样问过自己。

  “现在我只能保证我没有骗你,至于大明人有没有骗我,我自己也没办法判断。

  “而我可以确定的是,这位吴王殿下确实是天生的绝顶聪慧。

  “大明皇帝也确实宠爱这位亲王殿下。

  “因为他是皇后的幼子,前面有十五个哥哥,继承顺序排在第六,根本没有机会继承皇位。

  “所以大明皇帝准备为他在海外创建一个王国。

  “结果正好遇上了准备独立的我们,所以就准备插手我们的事情,把这位皇子送来当国王。

  “皇帝陛下为此准备了五万正规军,以及三十万武装移民。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么选择。”

  汉考克张着嘴愣了一会儿,然后不断地念叨着“这太不可思议了”,继续翻后面的文件。

  看完全部之后,汉考克把两份文件一起放在桌子上,然后愣神了几秒钟之后才说:

  “大明开出来的条件不算太恶劣,但也绝对算不上多么的优惠。

  “不过这也正说明,大明确实是有诚意合作的。

  “否则就会只开一个我们接受不了的最高级方案了。”

  亚当斯听了之后追问:

  “那你觉得,我们能接受这个合作吗?要接受哪个合作方案?”

  汉考克捏着额头说:

  “还要看法国和西班牙的情况,如果法国和西班牙不参战,那我们就只能选折中方案。

  “拿出两个州给我们的国王陛下管辖,以换取大明尽可能早的加入战争。

  “如果法国和西班牙参战的话,那我们就可以选底线方案。

  “而且我觉得,这两个方案仍然可以再折中。

  “这位亲王殿下不是说了吗,我们愿意付出多少代价,就能得到多少支持。

  “比如说,要求大明在法国参战后就参战,国王直辖的两个殖民地的法律也要由当地人拟定。

  “不过这种事情我们两个说了不算,得把所有殖民地的代表叫起来一起讨论。

  “特别要看国王陛下想要的纽约和新泽西代表的意思……

  “话说这位殿下为什么要这两个北方殖民地,而不要土地更加肥沃和富裕的南方殖民地?”

  亚当斯想了想说:

  “应该是因为这位殿下有着类似商人的思维,更加看重纽约的港口价值吧。”

  汉考克对这个问题也没有深究:

  “也许你是对的,我去召集各个殖民地的代表开会。

  “杰斐逊拟定的独立宣言的文件给你,你这位大律师看看是否足够严谨,是否还需要修缮。

  “大陆会议讨论完大明的条件后,我们正式签署和发表独立宣言。”

  亚当斯是也立刻答应了。

第28章 大明澳州探索舰队的遭遇

  约翰·亚当斯返回北美的时候,大明水师的澳洲探索舰队也出发了。

  总共四艘咸宁十三型军用探索舰,单舰排水量六百吨左右。

  这是一种结合了东西方海船特点的军用辅助船。

  船只本身具有远洋航行能力,但更加适合在风向复杂的近海活动。

  自崇祯朝开始,大明跟葡萄牙人、西班牙、荷兰人打过仗后又合作,学习了他们的造船技术。

  早期直接照搬西班牙人的设计,建设过一批远洋盖伦船。

  但是大明水师很快就发现,由于这些欧洲船没有水密舱,只要发生了海上事故,那基本上就没救了。

  于是大明水师开始尝试重新自主设计全新的海船。

  由于无论是大明朝廷的水师,还是绝大部分的大明民间商人,活动范围基本都在本土周边。

  从江南地区到南洋群岛,这片区域的水陆环境异常复杂。

  最终形成的明式海船的特点,通常都是能够远洋航行,但更适合在近海航行。

  四艘探索舰自爪哇岛水师基地出发,趁着冬季的海岸漂流还没完全消失,尽快向东航行。

  抵达朱简烜前世澳洲达尔文港附近后,四艘探索舰分成两组,从东西两个方向开始探索。

  东舰队顶着南赤道暖流向东航行,进入澳洲北部的大海湾绕一圈再出来。

  再绕过澳州东北部的半岛,正式进入澳州东海岸,也终于摆脱了逆流航行的痛苦。

  这时候就可以顺着东澳大利亚暖流一路向南了。

  但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这地方就是著名的大堡礁,近海到处都是珊瑚礁,需要格外注意水下情况。

  西舰队顺着海岸线向西南航行,顶着西澳大利亚寒流向南。

  抵达澳州南部之后,也终于摆脱了逆流的痛苦,可以顺着澳州南部的海岸漂流向东航行了。

  两支探索顺着海岸线一点一点的蹭着走,详细观察和绘制详细的海岸地图,最终在澳洲东南角汇合。

  然后两支船队一起向南,勘探和绘制澳洲南部那个大岛的海岸线。

  也就是朱简烜前世的塔斯马尼亚岛。

  这本来已经是日常性的工作了,四艘探索船简单分工之后开工。

  但其中一艘船的瞭望手,在观察周围情况的时候,发现西南方出现了两艘不明船只。

  虽然这时候大明是和平状态,没有与大明直接交战的国家。

  但这个时代的外海可算不上安全,商船也都是带着火炮出门的,所以瞭望手直接拉起了警报。

  四艘船之间通过旗语联系,通知了大明澳洲探索舰队提督曹振东。

  曹振东也直接命令全舰队进入了警戒状态。

  瞭望手在桅杆上继续观察。

  西南方的不明船只越来越近,瞭望手终于看清了对方桅杆上的英国海军旗。

  随后根据对方的船帆数量和尺寸,判断两艘船的吨位应该都在五百吨左右,应该也都是探索船队。

  大明与英国目前不是战争状态,并且也算是有民间贸易往来的。

  曹振东听说对方是英国船,就想起了自己的任务说明上面,有吴王殿下的额外吩咐。

  如果遇到英国的探索船队,就把他们拦下来宣布一些消息。

  于是曹振东就让旗手跟对方打招呼,邀请对方派个人来自己船上说话。

  这两艘英国船的指挥官,名字叫詹姆斯·库克,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库克船长”。

  这是库克第三次进入太平洋探索,也是原有历史上最后一次探索。

  他这次的任务是寻找从太平洋北部进入大西洋的航线,顺路将拜访英国的塔希提岛土著送回家。

  库克的船队从英国出发,沿着非洲西海岸的加纳利寒流一路向南。

  过了赤道后,转入南赤道暖流,向西南航行到南美洲东海岸。

  不顺着非洲西海岸继续向南,是因为非洲西南海岸的本格拉寒流,流向是由南向北的。

  硬顶着往南走的话,就会像迪亚士探险一样难受。

  对面的南美洲东海岸的巴西暖流,就正好是由北向南的了,可以继续顺着洋流往南走。

  然后在南美洲东南部,转入西风漂流的区域,西风漂流是环绕整个南大洋一周的。

  所以就在这里一路向东,先绕过好望角,继续穿过印度洋,最后来到澳洲东南部。

  这是风帆时代从欧洲去澳洲的最快路线。

首节 上一节 23/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