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234节

  时间已经到了二十世纪,美国还选择了相对简单的船闸方案,仍然费了老大的劲儿。

  现在就算是拉美不独立,就算是西班牙自己去独自折腾,他也不可能干的比二十世纪初的美国人更好。

  现在的西班牙是江河日下,当时的美国可是如日中天。

  欧洲人的大型工程管理能力,要等到现代垄断企业出现之后,才能慢慢的锻炼出来。

  在那之前,在做大型工程上,它们跟神洲帝国差了一个数量级。

  因为欧洲传统就是分封制度,欧洲那些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实际上都是小国寡民的半独立君主。

  他们各自管理各自的一摊子事情,没有考虑过一个整个王国规模的事情。

  欧洲近代以前,没有经历过神洲乱世的大规模战争。

  他们的管理机构,就没有管理过那么多的民众,更没有组织过十万人以上规模的活动。

  直到民族主义兴起,直到拿破仑时代,才有了十万人规模的战争。

  这还是要依靠民族主义思潮才能做得到。

  与之相反的是神洲帝国,帝国王朝的立国之本,就是“率众治河”。

  大禹就是就是因为治河聚集了力量,也是因为治河得到了民众的认可,建立了第一个王朝。

  这就是社会现实决定社会意识。

  神洲的帝国朝廷,如果不能集中和发动足够多的人力物力,就没有办法治理这条恐怖的大河。

  与黄河斗争了数千年的神洲帝国,在近代以前的工程管理能力就是断档的领先。

  后世现代完成工业化之后,工程能力再次全方位的领先全世界。

  段玉裁没有朱简烜思考的那么深,他就是单纯的看不起欧洲人的能力,却也对朱简烜的判断深信不疑。

  朱简烜让鸿胪寺正常给西班牙使团办理践行手续。

  戈多伊和西班牙首相收到鸿胪寺的通知,反而有点迟疑了要不要马上走了。

  “要不要再等几天看看?”

  “会不会是消息没有送到大明皇帝和太子面前?”

  两人犹豫不决,在顺天府继续磨蹭了十几天,最终大明皇帝和皇太子也没有任何回应,直接没有再次召见他们。

  大明各地的藩国君主开始进京,显然是有内部的大事需要处理了,大明的官员都要忽略他们了。

  戈多伊两人实在熬不住了,只能无奈的带领西班牙使团登船返航。

  两人在顺天府启程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中旬了,再次来到苏伊士地峡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初了。

  他们非常幸运的赶上了一件事情,运河正式通航了!

  段玉裁五月份经过苏伊士运河的时候,运河公司的总工告诉段玉裁,运河年底之前可以通航。

  那其实是一个最为保守的估计。

  运河公司给事故、纰漏、意外等各种情况,留出了非常大的余量。

  实际上建设过程中没有出现问题,三十万劳工完全发动起来之后,工程建设的速度稳定而且迅速。

  运河深度在九月中旬的时候就已经达标了,达到了留出余量的标准。

  朱简烜的要求是保证十五米水深,运河公司实际上是按照十六米水深建的,就是为了防止意外导致某处深度不达标。

  施工队伍仔细检查了运河全线河底高度和宽度,在十月一日正式扒开了围堰,让两洋海水交汇。

  戈多伊和西班牙首相再次来到运河的时候,正好运河刚刚通航没几天。

  既然运河已经通航,西班牙使团就不用倒火车换船了,直接乘坐大明护送他们的船队,穿过刚刚通航的苏伊士运河。

  西班牙使团的船队进入运河的时候,大明的船员和西班牙使团的成员,都来到了甲板上看热闹。

  大部分人都非常的兴奋,好多人忍不住对着运河的海水大呼小叫。

  戈多伊也是睁大眼睛看着河岸:

  “现在……现在地中海和红海,隔绝的海水直接……直接联通了!船可以直接开过去了!”

  西班牙首相布兰卡伯爵雷东多想的事情更多:

  “从大明人占领埃及算起,到现在只过去了不到三年。

  “大明人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修好了这条堪称巨大的运河。

  “这件事情对于大明而言,似乎没有任何难度。

  “但是罗马人、阿拉伯人、奥斯曼人,算上马穆鲁克,他们统治这里将近两千年。

  “他们不可能没有想过建设运河吧?

  “但是为什么他们就做不到?为什么大明人就能够做到呢?”

  戈多伊心思倒是比较简单:

  “单纯就是因为埃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奥斯曼,全都没有这个能力。

  “只有大明人有这个能力。

  “也许大明人一直生活在这里的话,这条运河早就存在上千年了,好望角的发现都会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大明人占领了美洲,巴拿马运河应该也早就已经开通了……”

  两人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感慨和交流着,忽然有人对远处的景象发出了疑问:

  “这运河都已经开通了,那边的劳工怎么还在干活?”

  戈多伊和首相也抬头看远方,其实船队进入运河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看到了。

  在运河旁边的铁路另一侧,那些劳工仍然在热火朝天的干活:

  “跟我们来的时候一样,还是拉开了成一条长线。”

  “那是在挖土?他们想要继续扩建运河吗?”

  戈多伊不太确定,就去问了运送他们返航的大明船队的提督,船队提督对这件事情也不是很清楚。

  不过提督问了引导他们过运河的运河公司水手,这个水手笑呵呵的解释说:

  “那就是在修建另一条新运河,建成之后与这一条组成双线,让往来船只可以同时通行,让大家都不需要停船让行。”

  戈多伊和西班牙首相听完之后都懵了:

  “双线运河?道路要双线就罢了,这运河也要双线?这也太奢侈了吧……”

  “与其在这里修双线运河,不如去巴拿马修运河……”

  水手倒是没有说话,但是运送他们的提督,听到这种问题就忍不住反问两人:

  “我们为什么要去巴拿马修运河?那里又不是我们的大明的土地?”

  戈多伊河首相就非常的难受,难受的说不出话来。

  过了运河,船队顺着地中海向西航行,最终西班牙东海岸的巴伦西亚靠岸。

  戈多伊为首的西班牙使团上岸,坐马车返回马德里。

  进城之后没有停留,马上进宫向自己的国王和王后汇报此行的情况。

  谈判的过程,大明提出的条件,最后还说了苏伊士运河的情况。

  国王和王后专门要求过,让他们经过运河的时候认真观察,确定大明人真的能修好运河。

  西班牙王后玛利亚听完之后满脸惊愕的说:

  “苏伊士运河已经开通了?”

  戈多伊点头:

  “是的,我的陛下,我们这次乘坐的大明战舰,直接穿过运河来到了地中海,把我们送到了巴伦西亚。”

  王后颇为兴奋的说:

  “大明人真的太厉害了,这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修好了苏伊士运河。

  “就算是巴拿马运河难度更大,估计最多五年就打通了吧!”

  西班牙首相马上提醒王后:

  “大明人的条件非常苛刻,要整个格兰德河以北的德克萨斯,本来还要下加利福尼亚半岛。

  “我们无论怎么劝说和辩论,大明最多可以放弃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其他的条件都没有任何退让。

  “而且他们不会帮助我们修建明式宫殿,除非我们出钱雇佣他们的建设公司来建设。

  “我们没有办法决定,只能回来请示国王和王后陛下……”

  玛利亚王后听完明显非常的遗憾:

  “伯爵阁下,你认为大明这些条件,交换一条巴拿马运河,是否值得呢?”

  首相非常纠结的说:

  “如果单纯算现在的价值,勉强可以算是值得的。

  “无论是德克萨斯还是路易斯安那,都不能为王国提供多少税收。

  “而巴拿马运河却可以,还能节省大量的金钱以及风险。

  “但是领土交易不能单纯的这么计算。

  “土地的价值是会上涨的,随着未来的开发和建设,是能够提供税收的。

  “甚至于,如果我们在这些地方发现了金银矿产,这些土地的价值就会迅速攀升。

  “而运河的开销确实一笔固定的,价值是没有办法跨越式的增长的。

  “这种交易就像是用土地换粮食,是能不做就不做的。”

  玛利亚王后想了想说:

  “这样的话,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可以尝试自己去修建运河。

  “大明人可以做到,我们西班牙人为什么不能呢?

  “挖运河,不就是有足够多的劳工,带上工具去挖泥土吗?

  “我觉得我们可以试试,陛下你觉得呢?”

  玛利亚王后看向国王卡洛斯四世。

  卡洛斯四世没有什么主见,同时也确实觉得王后说的有道理。

  大明行,我也行。

  于是卡洛斯四世也直接说:

  “我觉得可以试试,伯爵阁下你以为呢?”

  西班牙首相心中有点慌,执政多年的他能认识到西班牙与大明的差距。

  但是,他在大型工程管理上,也没有相应的经验和认知。

  他同样不知道,为什么大明可以做到。

首节 上一节 234/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