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241节

  “已经安排下去了,不过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包括组织人员、物资、船舶等等,

  “不过这些具体的工作,有内阁、枢密、各部官员们负责。

  “我只需要审阅和批准并不定期的抽查进度,不需要亲自去做具体的计划和安排了。”

  老皇帝听完之后微微点头:

  “我记得你把朝廷将超过一半的省份收税,都拿出去支持新旧藩镇在非洲的开拓行动了。

  “不会影响朝廷本身的运转吗?官员的俸禄和地方的开发还有钱吗?”

  朱简烜笑着说:

  “如果是两年以前,这样做肯定会影响朝廷的运转,但是现在已经不会了。

  “大明南方投资公司,接管了大明本土南方的大量产业。

  “现在朝廷的收入,除了正常的税收之外,还有南方产业的利润。

  “这些产业的实际利润,肯定会比税收要高。

  “而且,朝廷不是让藩镇自己去收税,不是让藩镇自己去自由的花钱。

  “而是朝廷先将税收上来,当做藩镇采购物资的货款,付给朝廷所有的工业和农业产业。

  “包括澳洲的王有工厂,刚刚组建的南方投资公司、北方工业、北方农业公司。

  “换成农具、工具、布匹、衣服、牲口、粮食、种子等大宗材料。

  “所以支援给藩镇的税款,最终也会流入朝廷产业。

  “促进朝廷产业的继续发展和扩张,进一步加快北方建设和发展。”

  老皇帝忽然反应过来了:

  “你小子,难怪你那么大方,一个省一个省的税都让出去了,也不担心后面的问题……”

  然后老皇帝忽然换了话题:

  “既然朝廷上没有需要你格外操心的事情了,那就把纳妾的事情先办了吧。

  “你娘给你选出了一百个人,你自己再从里面选自己看顺眼的吧。”

  朱简烜没有废话:

  “谢父皇母后操劳……”

  皇后亲自主持的太子选秀终于到了最后的环节。

  皇后拿了一份书册给朱简烜,上面是皇后选出来的女孩的概况。

  包括籍贯和家庭等基本信息,还有一张正面半身照片。

  朱简烜简单翻了一下,发现没有什么好看的。

  能从不知道多少人里面选出来,肯定都是家世清白、相貌周正的。

  数学成绩也都在同类之中最高的档次上。

  不过朱简烜当初的要求,是选十个十八岁以上的直接收房,再选二十个年龄小的养在宫里教导培养。

  而这份名单上的一百个孩子,其实是比较均匀的分布在十岁到二十岁之间了。

  其实是因为,皇后觉得十八九岁太大了。

  所以故意把多余的名额,分给了一批她觉得年龄合适的人选,也就是十五六岁的。

  朱简烜跳着翻完之后向母亲说:

  “母后您直接选好就行了,我自己没有什么好挑的。”

  皇后马上说:

  “我怕我选好了你不喜欢,咱们娘俩在年龄上的意见就不一样,还是你自己亲自选吧。

  “三天之后,你来坤宁宫,现场见一见这些孩子,把你觉得合眼的留下。”

  朱简烜想了想那个场景,又翻了一下手中的册子:

  “还是太麻烦了,我真的没有什么好选的,我看着这些孩子都挺好的,要不都留下吧。

  “我亲自见过的人,再送回老家,可能会在民间生闲话,正好省了这个麻烦。”

  皇后特无语:

  “也不是不行……”

  老皇帝伸手指了指朱简烜:

  “你自己乐意就行,反正也就是几十个秀女,还不至于让文人在背后嘴碎。”

  朱简烜选秀的事情就这么办完了,跳过了最后一个环节。

  九月三日,皇后挑出来的六十个女孩,被内监和女官一起领到了南三所。

  清朝废除了太子,太子居住的慈庆宫没有重建,改成了三个三进院落,给所有皇子居住,称为南三所。

  老皇帝所有的子女都已经成年出宫居住,南三所现在就是朱简烜这个太子自己住。

  朱简烜来到南三所,在九个院子中正中间的正堂里面,现场接受六十个秀女的见面行礼问好。

  见过朱简烜之后,他们就都是太子后宫的宫女了。

  皇太子只有一个太子妃,其他的女人都是妾室,生了孩子可以有个夫人的封号。

  朱简烜不会立太子妃,所以现在都没有封号。

  朱简烜然后吩咐女官,将六十个宫女均匀的分到周围的八个院子居住。

  中间的院子留作上课、开会、议事的地方,安排女官每天给他们上课,教他们数学和博物知识。

  免得他们平日没事干,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朱简烜从这天开始,南三所的九个院子随机留宿,让十八岁以上的秀女按照孕期侍寝。

  朱简烜在南三所努力耕耘了三个月,到了咸宁四十三年十二月初的时候,陆续有六个宫女已经有了妊娠反应。

  朱简烜自己心中松了口气,自己这个身体没有什么毛病,否则继承人会是个大问题。

  皇后得到消息也是非常的开心,老皇帝更是彻底放心了。

第233章 水利工程建设安排

  咸宁四十三年的冬天到来,外出勘探的几个队伍也陆续返回。

  对于三江泽周边的勘探结果,对中下游和淮河的勘探结果,三峡地区的勘探结果,陆续被送到了朱简烜面前。

  汪莱也递交了自己撰写的黄淮综合治理方案。

  十二月五日,朱简烜在文华殿召集汪莱等相关人员,专门讨论这些重大水利工程。

  朱简烜翻着手上的数据,首先看向负责三江泽及周边地区勘探的负责人赵凯:

  “汪莱提出的,在三江泽蓄水成湖,乃至引黑龙江入渤海的方案,在工程上是可行的?”

  赵凯马上站起来现场简单汇报和确认情况:

  “禀老师,我认为理论上是可行的。

  “根据我们今年对黑龙江汛期的径流量测量数据,粗略评估黑龙江流域全年总径流量在三千万到四千万立方米之间。

  “全年准确数据需要等到明年汛期,多年平均数据需要再过几年再有。

  “根据三江泽和周围山脉的海拔数据,最低筑坝一百二十五米,配合人工挖掘运河,可使黑龙江水南流入渤海。

  “预计需要十八到二十四年完成蓄水。

  “若是筑坝一百四十米,则不需要专门挖掘运河,只需要简单疏通水流通道,就能使得黑龙江水南流。

  “预计需要二十四到三十二年完成蓄水。

  “若是准备建设,应该尽快开始炸开山坡,阻塞黑龙江的入海河道,尽快开始蓄水。

  “水坝可以后续不断加高、加固。”

  朱简烜轻轻颔首:

  “做的不错,你先坐下,汪莱,你说说你的黄淮治理方案,怎么跟三江泽大湖工程放一起了?”

  汪莱马上站起来说:

  “是的老师,学生以为,只有建设三江泽大湖,引黑龙江水入黄河冲沙。

  “结合在黄河中上游筑坝淤田,以煤炭取代柴草木炭,植树种草并禁止山羊,能够彻底根治黄河下游的泥沙淤积问题。

  “黄河的最大问题是水少沙多。

  “引黑龙江水入黄河能增加水量,将更多的泥沙带入大海,减少泥沙沉积。

  “而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的黄土高原,在当地植树种草,能够减少混入黄河的泥沙。

  “在陕西、陕西用煤炭取代柴草木炭,能够避免当地居民破坏森林草地,两地恰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放养的山羊,会啃食草根,让草地断绝生机,应该在黄河两岸禁止放牧山羊。

  “筑坝淤田,则能避免大块的泥土垮塌,坠入河道。

  “有了这样的根治黄河泥沙的方案,黄河可以直接走大运河故道,从天津入海。”

  汪莱把自己宏伟设想总体上介绍了一遍。

  朱简烜也再次翻了翻汪莱的方案,有些惊异的同时也忍不住直皱眉。

  这小子将黄淮治理和三江泽大湖项目放在了一起,将三江泽大湖被列为黄淮治理方案的关键部分。

  彻底根治黄河泥沙的愿景让人没有办法拒绝,但是这个工程实在是太大了。

  这个工程至少要二十年,极大概率要三十年以上。

  朱简烜没有马上发表评价:

  “汪莱你先坐下,李宝柱,三峡的情况怎么样?”

  李宝柱是汪莱的搭档,勘探黄河的时候,提出建设三峡工程,引江水入黄河冲沙。

  朱简烜就安排人员去做了勘探,将数据给了李宝柱。

  李宝柱有些忐忑的报告:

  “老师,学生判断,三峡修建水坝,可以蓄水发电、防洪灌溉,而且作用很大,但是工程难度也很高。

  “世界上从未有过这么大规模的水坝建设方案,学生建议可以先找类似的小规模河流,建设类似的大坝积累经验。

  “引江水入黄河的难度也很大,特别是大规模引江水的难度过大,长江出三峡之后,北方地势过于崎岖。

  “学生认为,引水入黄河的方案,还是应该优先考虑黑龙江水,沿途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

  朱简烜对三峡倒是比较熟悉,那是自己前世青少年阶段经常会听到的话题,在网络上经常能看到相关的讨论。

  朱简烜其实知道,三峡的水坝高度的几个典型方案。

  前世的三峡水库,最大水位是175米,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方案,水库蓄水量393亿立方米。

首节 上一节 241/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