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户藩的武士迟疑了那么几秒钟,也主动发起了反冲锋。
双方的士兵很快就在战场上接触,然后你来我往的打成了一团,也可以算是乱成了一团。
田意明拿着望远镜,看着战场上双方的士兵,心中就控制不住鄙夷的情绪。
“双方都太无能了,这种军队多十倍,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田意明嘴里面正念叨着,战场上出现了一阵嚎叫,一批武士师的士兵开始溃退。
田意明有些意外,根本没有看出来为什么,好像他们莫名其妙的就顶不住了,忽然就出现了溃退的迹象。
田意明大怒,立刻下令:
“开枪射住退路,大声喊话警告,后退者直接击毙。”
田意明手下的大明驻日本军团的士兵,对这些传统得日本武士也颇为嫌弃和笔记,收到命令后毫不犹豫的开枪射击。
刚刚想要扭头往回跑的几个武士师士兵,惨叫着扑倒在了地上,周围的同时响起了军官的警告:
“后退者死!”
“全力进攻,歼灭敌军,有进无退,后退者死!
日本国武士师整编的时候,这次的战争开大之前,大明驻日本军团的军团都警告过他们。
如果他们在战场上后退,会被监军压阵的大明驻日本军团击毙。
现在这些武士确信这种警告是真的了。
其他的武士带着十二分的恐惧和惊愕,不得不再次调转了方向,冲向了他们应该消灭的敌人。
直接后退肯定会死,向前冲还有可能活。
带着这样的精神压力,日本国武士师一部分成员发了狠,发起了几个小规模的“悍不畏死”的冲锋。
结果就这么把对面的水户藩武士给冲散了。
田意明为首的军官再次吃了一惊,刚刚还差点直接溃败的士兵,怎么忽然又打出了一波大胜?
不过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则是怎么回事了。
现在战场上的双方,本来就是菜鸡互啄状态,本来就是一种不相上下的烂仗。
但是日本武士师这边有大明驻日本军团压阵和逼迫,让日本武士师有了那么一丝丝的视死如归的心态。
本来在混乱中平衡的天平,被这一丝丝的心态变化压垮了。
战场上的局势就这么忽然逆转了,水户藩的武士兵开始控制不住的溃退,溃退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日本武士师看到这个情况,士气马上就振奋起来了,立刻嚎叫着发起了追击冲锋。
这次不需要军团主动驱赶和恐吓了,他们自己就已经意识到,这是到了收割的时候了,这时候再不冲锋就是真的傻了。
田意明等大明驻日本军团的军团就挺无语的。
大明驻日本军团接受过线列步兵训练,在战场上跟敌人打过排队枪毙,改用栓动步枪之后能端着步枪射击冲锋。
目前就是一盘散沙的武士兵在他们看来就是废物。
不过这帮废物在压力逼迫下,终究是发挥出了一点作用,取得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开够。
武士师先锋团的士兵一路冲锋,发疯似的追着水户藩的武士往前跑。
跟着水户藩的武士一起冲到了水户城下。
田意明也直接下令,武士师的主力军团压上去,跟着先锋往水户城里面冲。
日本的城,跟大明的城,是两个相差甚远的概念。
日本长期实行分封制度,遍地大小封建主,在城防建设方向上,与同样封建主遍地的欧洲趋同。
日本的城的规模和用途,都更像是欧洲的城堡,而不是神洲式的城市。
平时只有藩主会住在城内,城池进入防御状态的时候,也只有士兵会被收进城里,普通居民都在城外。
神洲式的大型城市,主要作用是控制人员和信息出入,防御劫匪并保护普通居民。
日本的城防御目标就是同类的敌人,是其他的藩镇大名城主。
很多城和欧洲城堡一样直接建在山上。
城堡的核心天守阁建在山顶上,居高临下的向周围投射武器。
然后从山脚向山顶上修环山路,路外面再修上一圈城墙,作为循环向下射击的掩体。
即便是建城的地方没有山,也会在平底上夯土筑高台,再修跟蚊香一样的城墙,绕圈的通道里面再修多道城门关卡。
日本本土的降雨量较多,而且气候具有海洋性,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有降雨,基本不会因为围困而断水。
日本人又非常的能忍,可以一天一团米饭硬抗。
在万历朝鲜战役的时候,大明军队围攻日本人建设的城堡。
大明按照自己军队军粮消耗,估算日本人的坚守时间,最终的差了一半。
本来以为日本人应该都饿死了,结果还剩下很多的存粮。
如果攻守双方的实力相差不是很大,日本的这种城堡会非常的难打。
日本地方的大名,想要兼并另一个藩镇,经常要花费几十年,几代人的功夫慢慢熬。
神洲的攻城战,打破城门就基本结束了。
城内的百姓变成了待宰的羔羊,城池本身的作用也就消失了。
日本的攻城战,打破城门只是刚刚开始,距离最终的城堡中心的天守,还有几圈蚊香一样的内城防御体系。
就像是大明的城门之后,全部都是一层一层的无尽瓮城一样,通常会越来越高,要全程仰攻。
这种城内还没有平民,里面全部都是武士和士兵,城内的战斗就是巷战。
在敌人熟悉的环境中巷战,还要防备居高临下的天守阁,周围类似于星型要塞类似的火力集中区域。
所以田意明看到武士师冲进水户的外城门,并没有太过激动和兴奋。
进城之后的战斗就是巷战绞肉了。
双方本来就都是杂鱼,在城外野战还算是比较公平的。
一旦进入敌人熟悉的场地上,再继续混乱的斗殴,很可能会被敌人再次赶出来。
果不其然,战斗持续了没有多久,武士师的先锋队被推出了城外。
由于田意明此前的命令,武士师虽然打不进去,但是也不敢撤退,顶着水户城内的铁炮继续强攻。
田意明观察了一会儿,下令停止强攻,让前面的部队退下来,改成在城下围困。
一个武士师围困水户城,一个武士师去收拢城外的农民。
同时派传讯兵去叫海军和和炮兵支援。
日本的城虽然难打,但日本国王和大明的联盟,与一个小小的水户城相比,根本就不是同级别的对手。
水户城在江户平原上,地势总体上比较平坦的,没有修在特别险要的山顶上。
而且水户城前面有湖泊,后面还有一条那珂川。
水户城也非常靠近沿海地区,大明可以直接用船舶运送补给,直接把城外的农民全送走。
可以让日本武士师把水户城围困到死。
但是田意明觉得单纯的围困实在是太耗费时间了。
田意明准备强拆。
顺便给城内外的日本人展示一下大明的火炮和其他武器的威力。
大明海军调用运兵的武装商船,运送一批八十毫米的陆军火炮到那珂川河口。
再用穿上携带的内河平底小船,顺着那珂川逆流而上。
水户藩在河道中设置的防护设施,直接用炸药强行炸开。
小船带着陆军用的火炮,最终在水户城旁边的河畔上岸,在水户城下部署展开。
日本国内的火药产量严重不足,也没有太多大口径的火炮,所以大明的火炮阵地可以距离水户城足够近。
截止到第二天清晨,总计三十门八十毫米火炮被送到了水户城下。
炮兵部署准备完毕之后,田意明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所有火炮循环攻击,朝着水户城的城墙、天守持续轰炸。
围堵水户城的武士师带上燃烧瓶,在火炮的掩护下再次发动进攻。
大明驻日本军团在武士师后方跟随,用他们的栓动步枪作为火力支援,点射压制城墙上冒头的水户城守军。
这一次,水户城的末日来了。
日式城堡的城墙低矮而且薄,本质是射击用的掩体。
在冷兵器时代以及只有常规火枪兵的战场上,防御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一旦敌人有了大威力火炮,有充足的大射程高精度的的火枪,打起来就没有难度了。
火炮将城墙炸塌,步兵顺着塌陷的城墙冲锋,不需要再顺着城墙绕圈,可以向上直奔城市的核心区域。
日本和大明一样,核心建筑大量使用木材,所以田意明让士兵准备了燃烧瓶。
大明有近似于煤油的“火水”,有大量的天然橡胶和硫化橡胶产业,酒精自然也不会缺乏。
既然材料齐全,朱简烜就顺手把燃烧瓶搞出来了。
田意明这次进攻的目标,已经不是夺取了这座水户城了,而是直接摧毁它。
田意明非常贴心的把德川治保拉出来,让他跟自己一起看着水户城在爆炸、火焰、嚎叫中崩塌。
第246章 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田意明本来以为,德川治保看着他自己的水户城堡被摧毁,会更加的暴跳如雷。
结果德川治保这次被拉出来,看着前方炮火连天的战场,看着四处起火的水户城,德川治保反而没有什么反应了。
抓着德川治保的护卫松开手,德川治保自己就直接瘫在了地上。
田意明让人拿开德川治保嘴里的布条,他也不再撕心裂肺的嗷嗷叫了,只是怔怔的看着战场一言不发。
田意明隐约猜到了他为什么会是这个反应,于是故意笑呵呵的问他:
“怎么了水户藩主,现在不说话了?”
德川治保愣了半秒钟:
“大明为什么对日本有如此大的恶意?为什么对我水户藩有如此大的恶意?”
田意明觉得这个问题莫名其妙:
“哪儿有恶意?大明愿意帮助日本,清理掉你们这些寄生日本列岛上的虫豸,这明明是天大的好意!”
德川治保马上说:
“用这么多恐怖的火炮,来摧毁一个小小的水户藩,消灭我水户学派的核心,这还不是天大的恶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