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是卡在德川家和大明之间的芥蒂,双方当时都有默契的暂时不去提这件事情,但不代表这件事情不存在。
德川家治还依赖大明的神药和神医续命,当时根本就不想看到天皇和京都相关的事情。
对于兼仁请求重建平安京的请示,德川家治一概不予理会。
只是安排人员建设了一些简陋的普通民房,让天皇一家和朝廷的公卿勉强有个地方住。
所以直到现在京都城还是一片废墟。
天皇和公卿们也是要多惨有多惨,成了江户幕府以来最惨的一代天皇和公卿。
战国时期,日本天皇和公卿们总共只有一万石的俸禄,和大名的一个旗本、家臣武士的俸禄一样多。
但是天皇和公卿家的人口比一个旗本武士多多了,还要维持宫殿的修缮以及礼仪活动的开支,可以说是凄惨到了极点。
德川家康当了将军后,提高了天皇和公卿的俸禄,后来逐步加到了十二万石,接近一个中小规模的大名的收入了。
日本天皇在江户时代的生活水平,获得了相对前代的飞跃式提升。
不过江户时代天皇的权威也被压到了极限,德川家康明确规定,天皇只能读书研究学问,主持礼仪祭祀活动。
其他事情一概不准过问。
此时的日本天皇兼仁,可以算是一个颇有抱负的天皇。
一生都在致力于增强天皇的影响力,进而试探性的增强天皇的实际权力。
但日本天皇毕竟是傀儡,他没有办法搞任何实际的作为,只能在幕府允许的祭祀上搞事情。
继位之后陆续增加了很多祭祀活动。
同时还有阴谋论认为,1788年精度的大火就是兼仁天皇让人放的。
否则春天里一栋无人居住的房子怎么会忽然着火?
意图增强天皇的存在感,特别是在规划和重建平安京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存在感和影响力。
兼仁还在天明饥荒期间搞出了一系列的事端。
在原有的历史上,他被幕府权臣松平定信强行按住了,只是实现了一点点小目标。
不过兼仁与幕府将军德川家齐有一个类似的痛点。
两人都是过继来的继承人,两人继位的时候亲生父亲都还在,都想要搞“大礼议”。
兼仁天皇想要给自己的亲生父亲上对应天皇父亲的“上皇”尊号。
德川家齐想给自己的亲生父亲上对应将军父亲的“大御所”尊号。
两人都是因为松平定信这个权臣不想折腾事儿,不得不把自己的执念都按了下去。
以至于两人出现了某种惺惺相惜的情绪。
松平定信被政敌攻击,离开幕府核心权力圈子之后,两人就开始自然而然的打配合。
最终兼仁给了德川家齐太政大臣的荣誉官职。
德川家齐给了兼仁天皇更多的年俸,让兼仁恢复了断绝几百年的神洲式的谥号和尊号。
日本天皇开始恢复更多名义上的地位,也给明治维新之后成为精神领袖,与倒幕派合理配合最终打败幕府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这个世界,这一切全都没了。
幕府连平安京都不给重修,让兼仁从有座位的天皇变成了最惨天皇。
但这还远远不是结束。
因为大明来了。
在一栋低矮的简陋木头房子里面,田意明见到了此时的日本天皇兼仁。
有些憔悴的兼仁跪坐在主位上,下方两侧跪坐着太政大臣为首的日本主要公卿官员。
田意明站在房子中间,以居上临下的姿态打量着天皇的形象。
他的这个做法激怒了周围的公卿。
兼仁的弟弟,太政大臣鹰司辅平直接开口质问:
“既见天子,为何不拜?”
田意明立刻反问:
“天子圣驾在何处?”
鹰司辅平有些错愕的反问:
“堂上坐者就是天子,你的眼睛看不到吗?”
田意明表情严肃的轻轻点头:
“原来僭称天子的反贼就是他啊!真的是非常难得的人赃并获了!”
然后马上向身后的护卫下令:
“来人啊!给我拿下这些反贼!”
周围立刻涌入了一大群卫兵,将天皇兼仁和鹰司辅平为首的公卿全部抓了起来。
兼仁和鹰司辅平都惊呆了:
“你不是幕府的臣子吗?你要干什么?”
“难道将军要造反了吗!”
更多的公卿没有明白怎么回事,还以为幕府要整治比较能搞事的兼仁,又或者是兼仁真的有御造反的想法。
反正无论如何,现在大敌当前,他们都不敢接茬,只能求饶并试图撇清关系。
“将军饶命——”
“我们绝对无意造反。”
“我们不知道陛下要造反啊——”
田意明不理会天的质问和求饶,继续吩咐自己身边的卫兵:
“将反贼兼仁、鹰司辅平等人,以及他们的所有家人全部抓捕,关入大牢严加看守。
“将此处所有违禁物品、书籍、文件收好封存。
“荡平所有反贼余孽之后,一起解送大明顺天府,请圣上和太子殿下定夺。”
负责这次抓捕的,都是田意明带来的大明驻日本军团成员,全都是在大明方面征战数年,已经把自己当成大明人的士兵。
对兼仁这个日本天皇为首的日本公卿朝廷没有什么感情,现在都觉的他们就是大功一件。
所有人马上大声答应着,按照田意明的要求分头抓人收拾东西。
田意明拿下了天皇为首的日本公卿朝廷,开始整理到目前为止的战事。
经过一路上无数次的战斗和扩编,田意明所部的武士师规模不断站稳,现在已经超过了五万人。
田意明看着这个数量越来越庞大的武士队伍,回想最近越来越轻松的战斗,知道使用正常手段已经无法提升己方损失了。
但田意明遵从大明皇太子殿下的教导,不能故意做局让这些武士去送死。
稍作考量之后,干脆开始执行自己在名古屋时的设想。
以队伍征战多日,需要休整为名,直接停在了京都,不再大规模前进。
只是派一支部队南下,控制摄津国淀川旁边的尼崎城,位置在后来的大阪港口对岸。
方便己方的部队、人员、物资从这里登船进出和补给。
然后就完全停止了作战行动。
同时给江户的刘彪和沈初写信,报告自己这支部队目前的情况。
建议他们将京都以西藩镇留在江户的家人送走,好让这些西部的藩镇能够放心大胆的造反。
然后开始大力整训自己手下的这些武士师,将他们从冷兵器时代的军事贵族军队,训练成排队枪毙时代的线列步兵。
同时收拢京都附近的所有势力和人员。
将京都内外周围的百姓简单整编起来,以卫所的形式送去尼崎城,再乘坐大明的客船去非洲开荒。
京都和附近的这些日本百姓,长期受到京都朝廷的影响。
特别是在天明饥荒年间,兼仁天皇反复通过祭祀和流言搞各种小动作。
还主动要求幕府来赈灾,在民间扩大了他的影响力。
相比其他地区的日本百姓,这里的普通人对于日本天皇也有认知,关键是更加有真实感。
所以这些人已经不能继续留在本土了。
现在将京都城的居民清空,也为了方便部署驻扎大量军队,方便未来与倒幕尊皇派的藩镇决战。
也方便未来减少日本的人口压力。
——
田意明所部,是日本王国削藩-武士整编行动的一部分,是多条作战路线中的一路。
田意明控制京都的时候,其他地区行动也基本结束了。
京都以东日本本岛的绝大部分土地,已经全部纳入了大明驻日本军团的控制。
最初赶到日本的十万大明驻日本军团中,有一万人随田意明去了京都,两万始终留守在江户城。
三万在行动过程中,逐步分散到了京都以东的各地城镇,负责镇守接管来的城市,推行改革,训练农民仆从兵。
最后的四万人,在击溃、整编京都以东的各地藩镇武士之后,汇聚起了总计二十万日本武士师。
他们按照最初的计划,通过陆路或者海路,分批前往京都,等待最后的决战。
刘彪让已经吃到了大量功劳的副总督周大虎留守江户,指挥两万大明驻日本军团和五万新招募来的日本仆从兵。
刘彪自己准备动身前往京都,担任最终决战的指挥官。
在各地整合藩镇的军队,都会将各个藩镇的情况汇报到江户,让刘彪和沈初这两个文武官员负责人知道地方情况。
两人会根据地方藩镇汇报的情况,决定如何处置他们留在江户的宅院和家人。
水户德川家可以算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沈初和刘彪得知水户藩的战果之后,就马上派人去抄了水户藩主在江户的院子。
包括德川光圀修书讲学的小石川后乐园。
查封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聚集在小石川后乐园的大量日本学者。
还有这些人整理、编撰的大量书籍文件。
刘彪和沈初都知道朱简烜对日本的战略目标,他们也都知道日本江户幕府对大明有僭越、不忠、欺瞒的情况。
要把这些罪名做实了,最好是能找到足够多的切实证据。
京都的天皇是无可置疑的证据,江户城的各种书籍文件也可以成为辅助证据。
所以沈初就特别安排几个文官,去查阅小石川后乐园的这些书籍,特别找大明无而日本有的书籍。
以往日本与大明天各一方,日本当地的学者的独立性很高,不怎么在乎大明的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