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298节

  然后再让工人在空闲的时候开工干活。

  在没有农业机器以前,这种安排的效率不会太高,但是有了农业机械就截然不同了。

  农业机械的效率是牲畜的好几倍,关键是不知疲倦。

  有了农业机械,卫所的大部分劳动力都能解放出来,原本农忙使节按月算,有了农业机械就可以按天算了。

  不过这些调动,与辽东的几个煤矿、铁矿的劳工没有什么关系。

  由于最近几年钢铁厂和机械厂陆续投产,需要的煤铁矿数量激增,矿上的工作也越来越辛苦了。

  赵弘历,也就是曾经的清国乾隆皇帝,拖着八十多岁的衰老身体,在抚顺矿场的食堂给工人们打饭。

  赵弘历身份特殊,在某种程度上是旧清国体系内的精神象征,是大明军队没有直接征服的原清国官员投降的原因。

  所以在大明对东北、草原等地区的控制足够深入之前,原清国的皇帝和蒙古大汗多少还有一些用处。

  再加上朱简烜当初的承诺,要给所有清国高层一条活路,也就是不能直接杀人。

  所以赵弘历只要自己没有死,也没有人会主动去杀他。

  而赵弘历又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能活,到现在已经八十五岁了仍然没有什么大病。

  不过终究是年纪大了,身体根本没有力气,没有办法干下井的活儿。

  管事的军官知道朱简烜对清国朝廷上下没好感,当然也不能让赵弘历真的在这里闲着安度晚年。

  就给他安排了在食堂打饭的活儿,给曾经是赵弘历臣子的工人们打饭。

  开始的时候,很多原清国贵族、官员们还对赵弘历有本能的恐惧感,见他的时候还压低了声音喊万岁爷。

  但是在矿井里面干的时间长了,关键是完全看不到未来变化的情况下,这些原清国高层的性格和习惯就慢慢的变了。

  开始习惯性的说脏话,开始整天的怨天尤人,开始憎恨曾经的同伴。

  从最高层的皇帝和亲王们,到最低级的士兵和军官们,都可能是其他人的怨恨对象。

  怨恨其他人无能,打不过曾经的大明,让自己成了阶下囚。

  这天上午,赵弘历和往常一样,站在一排大桶后面,给工人拿馒头盛炖菜。

  赵弘历手上没有力气,给一个工人拿馒头的时候,一个馒头掉到了地上。

  赵弘历连忙弯腰去捡,但是对面的工人却莫名的愤怒了,上去一脚揣在了赵弘历腰上:

  “你个没用的狗东西,给爷的东西都拿不住——”

  赵弘历直接哎呦一声摔倒在了地上,然后几次努力想要爬起来,结果都没有力气支撑身体了。

  周围的工人见状哗然,好多人直接大喊:

  “怎么回事,你疯了!”

  “你是哪个旗的!”

  “你怎么敢打万岁爷!”

  那人马上大喊:

  “爷我是镶白旗的,是豫亲王府的子孙,也就是正儿八经的最初的镶黄旗!

  “我今天打的就是弘历他这个老东西!

  “要是当初让睿亲王或者豫亲王当皇帝,我大清怎么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镶白旗的豫亲王显然是多铎,也就是多尔衮的同母弟。

  赵弘历是皇太极到顺治一系的子孙。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最初管理的两个旗是正黄旗和镶黄旗。

  皇太极继位之后,将自己率领的两白旗,与多尔衮兄弟的两黄旗换了编制,但是人基本没有变。

  多尔衮兄弟的旗变成了两白旗,皇帝的旗变成了两黄旗。

  顺治亲政后,又夺了多尔衮原来的正白旗,皇帝自此掌控的上三旗形成了。

  多铎仍然管领镶白旗,镶白旗高层们认为皇太极抢了多尔衮的皇位,跟顺治一系不对付。

  现在这个出身镶白旗的工人感觉心里憋屈,忍不住给了赵弘历一脚。

  但赵弘历当了几十年皇帝,也有自己的忠臣孝子。

  顺治一系的宗亲和臣子,听到这边的工人自报身份,也有很多人怒不可遏的冲上来了。

  “就是多铎今天在这里也不能打万岁爷!”

  “大伙并肩子上,打死这个乱臣贼子!”

  现场顿时乱成了一团,赵弘历在混乱中又被踩了几脚,彻底的起不来了。

  很多人不一定是想要拥护赵弘历,只是单纯的想要找个借口发泄。

  等到维持秩序的军官带着纠察队过来,把乱成一团的原清国高层拉扯开。

  发现赵弘历已经瘫在地上,进的气不如出的气多了。

  军官让人去找卫所的医生,来给赵弘历诊治,结果医生还没到,赵弘历就断气了。

第282章 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乾隆终究还是死了。”

  朱简烜收到沈阳发来的电报,不置可否的感慨了一句。

  朱简烜感觉,乾隆虽然有长寿的天赋,但生活条件肯定会影响天赋的发挥。

  彻底落魄成了劳工,相比当皇帝和太上皇的时候,能享受到的生活条件,可是天差地别的。

  他活不到历史原有的寿命也算是正常。

  倒是乾隆的死因,让朱简烜有点始料未及。

  竟然是被多铎的后人打伤,然后被众人踩踏挤兑致死的。

  在意外之余,朱简烜开始考虑,对乾隆的死以及导致他死的事情,应该怎么处置?

  自己作为大明皇帝,以及大明朝廷应该表现什么样的态度?

  朱简烜感觉还是直接无视了吧。

  乾隆在原清国高层的混战中被踩踏致死,也差不多说明乾隆本身的威信已经没了。

  自己特别关注,无论是给他额外的照顾,还是特别处置相关人员,都反而会再次增加乾隆之死的关注度。

  让他就这样没了,让不相干的人根本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没了。

  于是朱简烜简单回了一句:

  “赵弘历按照普通劳工死亡处理,涉事人也按照正常斗殴处置。”

  在各方面的铁路完全贯通之前,顺天府到辽东、蒙古、陕西、四川、江南、广东等地的电报线已经架设起来了。

  天南海北的重要情报军政情报,都可以通过有线电报随时传递了。

  与此同时,无线电报设备也已经量产,已经在重要的派员的军屯卫所、军营、海军战舰上应用。

  大明天下的信息传递效率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应的,对远方资源的调度和控制能力,自然也上升了一个大阶段。

  蛮荒地区的土著,与边境附近的居民发生冲突,消息基本可以当天直接传到顺天府。

  顺天府自然也可以立刻安排驻扎地区合适的军队前往支援。

  对于朱简烜而言,相比于乾隆的死和怎么死,欧洲战场上的技术革新更让朱简烜在意。

  朱简烜其实早就有心理准备,知道在总体科学技术基础达标的情况下,技术上的追赶者的革新效率会非常高。

  对于清国、日本、非洲这些地方,本身的手工业基础比较差,对大明技术的追赶效率很低。

  但是欧洲的情况有所不同。

  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些地方,科学理论水平相对较高、手工业水平也相对较高、还有比较浓厚的商业范围。

  本来就有瓦特、拉瓦锡、拉格朗日等等能够历史留名的大工匠和科学家。

  他们见识到大明使用的工业产品后,肯定会在当地官方或者商业投资者的驱动下,展开针对性的研究和模仿。

  有目标的研究,比摸索型的研究效率快很多,特别是在工业尚未完全脱离手工业的时代。

  特别是苦味酸这种现有的东西,欧洲人一旦得到苦味酸手雷的样品,立刻就能做出成品。

  法国人从与大明的战争中获得苦味酸手雷的秘密,而后欧洲其他国家很大概率可以通过与法国人的战争得到苦味酸手雷。

  苦味酸手雷在拿破仑战争时代全面普及,肯定会直接改变这场战争的方式。

  朱简烜甚至认为,澳洲连发枪的威力肯定会吸引欧洲工匠持续研究,持续的战争也会为这种研究提供需求支持。

  就算是他们短时间内无法提升生产工艺水平,也有可能创造出底部扩张弹。

  届时大明军队与欧洲军队的技术差距就会大幅度缩小。

  不过朱简烜也没有太过担心。

  欧洲人看似是追赶者,但大明不能算是真正的开拓者。

  朱简烜了解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史,始终引导着大明的科研攻关朝向正确的方向。

  所以大明实际上也有追赶者效应,否则不可能在短短二十年内有现在的成就。

  经过这些年的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已经打的差不多了。

  又有几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装备的前置科技已经点完了。

  朱简烜让通政司安排了一下时间,带上自己亲自绘制的一沓图纸,去科学院开会上课同时安排新任务。

  收到通知来参加会议的,都是朱简烜最熟悉的弟子,科学院和工程院最重要的官员和工匠。

  在科学院的小会议室里面,朱简烜看着众人向自己行礼之后,上来就直接问:

  “新型舰用动力系统的情况如何?达到我三年前提的要求了吗?”

  李锐马上报告说:

  “禀陛下,按照军用舰船的标准,以蒸汽轮机为核心的新型舰用动力系统,可靠性已经达标了。

  “解决了典型的故障和密封问题后,单锅炉的功率也达到了一万两千马力,达到了陛下三年前的要求。”

  朱简烜颇为满意:

  “好,去关上门窗,拉上窗帘,打开幻灯机,我有新的任务给你们。”

  幻灯机的结构很简单,就是大灯泡加上几块透镜,将手工绘制的简单的示意图,照射投放在白色的幕布上。

  这种机器自从十七世纪被发明出来之后,经过了多次改进升级一直用到了二十一世纪。

  朱简烜拿出的这幅示意图上,是一个有着圆柱形身体,以及两对横向展开的翅膀,一对前置螺旋桨的机器。

  朱简烜伸手指着投影上的图象说:

  “大家应该看得出来,这是一种飞行机器,这是我关于飞行机器的一种设想。”

首节 上一节 298/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