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302节

  那是巴拿马运河工地上送来的消息。

  巴拿马地峡区域属于新格拉纳达总督区管辖,巴拿马运河工程自然也被交给了新格拉纳达总督。

  加尔迪亚诺一直认为,这项工程根本就是一个错误。

  过去这七年的经历让加尔迪亚诺确信了自己的判断。

  现在收到的这封信更加让加尔迪亚诺对此深信不疑。

  在去年的雨季中,工地上的奴隶因为热带病或者饥饿又死了一大批,具体数量加尔迪亚诺已经不想看了。

  想要运河工程继续开展的话,只能再从其他殖民地或者非洲补充奴隶了。

  但更重要的事情是,去年旱季已经开挖出来的河道之中,在雨季的时候又出现了多处山体滑坡。

  巴拿马地峡的土层比较厚,地下大多都是黏土而不是岩石,挖掘工程本身并不难。

  但当地年降水量超过两千毫米,主要集中在五月到十一月。

  雨季不但几乎无法工作,更重要的是雨水冲刷下来,被挖开的山坡很容易发生滑坡。

  一旦发生山体滑坡,就是一大段辛苦挖出来的河道报废,要重新挖。

  这次的报告中还有一份更离谱的消息。

  工地上的测量工程师声称,根据他们的最新观测和计算,巴拿马地峡两侧海面高度是不同的。

  他们声称这里根本就不适合修建运河。

  运河得两端海面有落差,类似于青龙湖和朱雀湖之间的水面落差。

  这种事情其实根本就不算事,只要运河得河道足够长,让落差平均在整个河道上,变成坡度平缓的河道就行了。

  现实中,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海面落差,根据不同的测算方法,估计在二十厘米到五十厘米之间。

  而巴拿马地峡宽度超过六十公里,就算是按照最大落差数字平均下来,每公里的运河落差也只有一厘米。

  每一米的落差更是只有0.1毫米,甚至都不会行程明显的侵蚀下切效果。

  当然是根本不会影响运河的修建的。

  但是,这种事情都被断章取义的写出来,送到总督的面前,是有着某种社会学基础在内的。

  巴拿马运河工地的工程师之所以这么写,应该是真的不想要继续干这个活儿了。

  加尔迪亚诺能当上殖民地总督,而且是西班牙殖民地中最高级的“副王”级别的总督,当然也不是真正的蠢货。

  加尔迪亚诺当然明白当地工匠的意图。

  所以看完这封信之后,加尔迪亚诺直接双手捂脸,用近乎咒骂的语调自言自语:

  “我早就知道——这项工程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巴拿马这种地方根本就没有办法开凿运河!

  “这里跟大明的苏伊士运河根本不一样!

  “就算是让大明人来,这条运河也没有办法建成!

  “必须让国王陛下放弃这个错误的想法了!”

  加尔迪亚诺写了一封信,向国王和王后解释了这些情况。

  别说十年了,就算是用二十年,三十年,,也不可能完成运河的修建。

  就算是把南美殖民地的所有收入,全部用于运河建设,也无法填补这个无底洞。

  无论是送进去多少奴隶,最终都会死在工地上。

  无论挖掘出来多长的河道,都会被暴雨冲刷滑落的泥土再次堵塞。

  这个运河根本就不具有可行性。

  最终发出了格外严厉的“哭诉”。

  自己无论如何不会继续主持运河工程了,如果国王仍然要求继续修建运河,那自己就辞去新格拉纳达总督职务。

  加尔迪亚诺的信翻山越岭,漂洋过海,最终抵达西班牙,送到西班牙国王和王后手中后。

  两人看完之后都是格外的惊愕同时也明显有些愤怒。

  “八年了,我们投入了无数的白银和奴隶,现在告诉我们这条运河根本就建不成?”

  “那大明的苏伊士运河是怎么建成的?难道真的只有大明能完成这种工程?”

  两人抱怨了好一会儿,首相戈多伊也收到通知赶来了。

  王后把加尔迪亚诺的信给戈多伊:

  “这就是你当初支持的我们自己建设的运河!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白银和奴隶黑洞了。”

  戈多伊看完之后也有些懵:

  “可能……因为巴拿马地区的气候,与地中海旁边的苏伊士地峡截然不同吧。

  “按照总督的说法,当地一年有七个月疯狂下雨,根本没有办法工作。

  “全年气候都格外的潮湿炎热,没办法像苏伊士那样正常工作。

  “而且炎热潮湿的气候下,奴隶死亡率太高了……”

  王后马上继续问:

  “那你觉得接下来应该怎么做?直接放弃这个工程还是再去找大明人?

  “如果巴拿马的运河工程真的如此困难,大明当初提的条件也确实不算太高。

  “但问题是,如果大明拿到了土地,同样也无法完成运河工程呢?”

  戈多伊马上说:

  “可以分批交付土地,大明完成运河工程之后,再将全部土地交给大明。”

  国王这时候补充了一句:

  “现在我们还要跟法国人作战呢,没有额外的资源和金钱雇佣大明人了吧。”

  王后马上回怼了一句:

  “用殖民地的土地交换的话,可以不用直接付出金钱的,现在大明也不想要白银了。

  “把运河工程交给大明,我们正好可以把当地的投资拿出来,用于欧洲的战争。”

  王后说完转向戈多伊:

  “安排人去一趟大明,跟大明皇帝谈谈运河的事情,同时探探皇帝陛下对欧洲战争的态度。”

  国王稍微迟疑了几秒钟,本来就没有什么主见的他还是点了点头:

  “去安排人手吧。”

第285章 欧洲蛮子根本没有统筹管理能力

  西班牙首相戈多伊本来确实准备安排人去大明。

  但是西班牙王后也没有忘记,当初鼓动自己自建巴拿马运河的人就是戈多伊。

  现在把眼前的事情决定下来,王后的精神稍微放松下来,开始考虑其他的事情,再次开始抱怨运河工程的麻烦。

  也就再次想起了戈多伊就是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

  王后虽然对戈多伊颇为宠信,但是现在也真的稍微有点恼怒,于是就金口玉言的直接安排了:

  “你也别另外找人了,你自己亲自去一趟吧。

  “要面见大明皇帝,至少得有点分量的人才行,你是西班牙的首相。

  “而且你也对运河的事情最为熟悉,也能随机应变。”

  戈多伊倒也没有推脱,有了大明的蒸汽帆船,现在去大明不算是特别辛苦的差事:

  “您的意志陛下。”

  戈多伊应下了这个安排,马上继续询问国王和王后的意思,确定交易的底线和目标方案。

  虽然现在去大明只需要两个月了,但来回跑也仍然会令人感到折磨,要弄清楚王后能答应的最终条件。

  把事情理清楚之后,戈多伊也不敢多墨迹。

  准备好西班牙的国书,让王国和王后签字,同时订了大明商人的蒸汽客船船票,然后带上自己的仆人启程去东方。

  戈多伊乘坐的蒸汽船一路航行到了苏伊士地峡。

  再次来到苏伊士运河的入口,看着眼前异常热闹繁忙的海湾,戈多伊有点怀疑航线是否跑错了地方。

  不过看着海湾两侧往来出入的船只,戈多伊确定自己大概没有来错地方。

  只是这个地方的相比几年前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苏伊士运河在地中海的出口,本来有两个潟湖浅滩,现在被大明的运河公司圈出来一块,修缮挖深之后变成了一个小海湾。

  海湾周围全部都是可以停靠船只的码头,不知道有多少船只在周围停靠出入。

  码头周围根本没有荒地了,只有巨大的煤炭或者其他货物堆场,异常忙碌的造船或者修船的船坞,以及鳞次栉比的楼房。

  原本只有荒芜的海岸和稀疏农场的地方,现在成了地中海最繁荣的沿海城市。

  戈多伊乘坐的商船办完了手续,进入南向航道的,戈多伊发现就算是港口城区的背后,运河航道的两侧地区也没有荒地了。

  大明人另外挖掘了引水的运河,从尼罗河引水到运河旁边的荒漠区,将当地变成了灌溉农田。

  这些一眼看不到头的农田,应该已经能够供应城市的粮食了。

  农田中的大小运河和水渠旁边,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小片居民区,那应该是大明的移民屯田卫所。

  商船顺着河道继续向南,进入曾经的大苦湖之后,发现这个湖泊已经变成了一片锚地。

  河道进入湖泊的交汇处两侧,也有成片的城市建成区,河道两侧的湖岸边,同样有码头、船坞、货场、煤场。

  大苦湖周围比北部的地中海沿岸更加的荒芜,本来基本是纯粹的沙漠。

  现在大明人也沿着大苦湖岸边修建了供水的运河,运河的的两边也开发出了成片的农田。

  运河所在区域,原本只有北部有稀疏的植被,现在全程都是绿色的。

  大明人甚至修建了运河枢纽,让尼罗河来的淡水,从苏伊士运河的咸水下面经过,引到了苏伊士运河东岸。

  船队穿过大苦湖,在苏伊士运河的最南端,戈多伊又看到了一片大面积的建成区。

  这座港口城市中仍然有码头、船坞、货场、煤场。

  戈多伊站在自己乘坐的是商船的甲板上,带着满心的思考和感慨,无法按捺自己的贪婪:

  “联通两大洋的运河,周围有足够水源和足够的农田,运河两端和中间有三个大规模的城市和造船厂。

  “再加上尼罗河三角洲作为腹地,现在这个地方的价值已经超过君士坦丁堡了。

  “君士坦丁堡的海峡,只是联通了黑海与地中海,而苏伊士运河连接的是大西洋和印度洋,是欧洲和亚洲啊!

  “这运河中流淌的根本就不是水,而是数不尽的黄金白银啊——”

  不过,虽然心中贪慕是无法遏制的,但是戈多伊却不会因此而谋划任何行动。

首节 上一节 302/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