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314节

  “大明的藩属国?让葡萄牙成为大明藩属国?”

  郑瑞安理所当然的说:

  “是的,像尼德兰、比利时那样,成为大明天朝的藩属国,天朝朝廷自然要招抚于你们。

  “以后欧洲的那些国家,无论是西班牙还是法国,再想要欺凌你们的时候,大明就会直接出手为你们做主了。

  “成了大明的藩属国之后,就能在朝贡期间直接前往大明本土,继续与大明直接贸易了。

  “原本禁止对外出口的商品,也会拿出一部分授予藩属国。

  “未来大明会逐步停止对外贸易,想要持续与大明贸易,该国国王必须向我们圣上效忠,签订条约成为天朝藩属。

  “与此同时,你们将巴西转让给大明的同时成了大明藩属,你们在当地原有的产业也能继续维持。

  “当地原有的葡萄牙裔的臣民百姓,也可以由你们葡萄牙王国朝廷的官员继续管辖。

  “除非你们请求,否则大明朝廷没兴趣参合你们这些土人内部的事情。

  “只要和当初在澳门一样,遵守大明朝廷的法律,向大明朝廷缴纳税赋,服从大明朝廷的命令和调遣就行了。

  “大明要的是土地,土地上的外族人口,直接消灭也太过残忍,毕竟上天有好生之德。

  “大明自己管起来又太麻烦,让你们继续管辖最合适。”

  葡萄牙首相顿时觉得,这个条件似乎可以,比直接割让巴西好多了。

  能保住现有的人口和财富,还能继续与大明直接贸易,能得到大明的照拂,对抗法国和西班牙的入侵。

  主要是郑瑞安开头给了巨大的压力,现在稍微给他们缓了一口气,两人就觉得松了口气。

  至于让葡萄牙国王当大明皇帝的臣子,这种事情也不是不能谈,关键是看大明的要求具体有多少,限制有多少。

  葡萄牙首相稍微考虑之后,小心翼翼的询问:

  “那葡萄牙本土呢?大明有什么要求?是否会向这里输送移民?”

  郑瑞安说:

  “大明需要一个地方建设军港。

  “除了这个军港本身之外,不会向葡萄牙本土输送移民。

  “大明移民是为了安置移民,有非洲和美洲那么多广阔而且肥沃的土地,为什么要来西欧这么贫瘠的地方?

  “未来,除非你们国王主动请求,否则大明朝廷也不会主动插手葡萄牙内部事务。

  “你们只需要按照要求,定期缴纳藩国贡赋就行了。”

  葡萄牙首相觉得这个条件很不错了:

  “我们明白了,不过成为大明藩属这种事情,需要回去请示我们的陛下和摄政王储。”

  郑瑞安轻轻摆手:

  “去吧,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三天之内没有正式接受条件,我们就会正式进攻里斯本。”

  葡萄牙首相和若昂王子心情本来放松了许多,听到这个三天的警告顿时又紧张了起来。

  只能带着忐忑纠结的心情答应着,向郑瑞安告辞,返回王宫向王储摄政汇报。

第293章 巴西和拉普拉塔

  葡萄牙王储兼摄政,若泽王子收到弟弟和首相的回应,仔细询问和分析了大明的条件。

  若泽与葡萄牙的主要贵族和官员们连续讨论了一整天,最终基本都认为成为大明的藩属国是利大于弊的。

  现在的情况,葡萄牙就算是继续与英国保持同盟关系,也已经不足以保护葡萄牙的安全了。

  大明的力量却足够保护葡萄牙的安全,尼德兰和比利时紧邻着法国却能保持中立,直观的展示了大明皇帝的力量和信誉。

  大明最近这些年开始重建天朝帝国朝贡贸易圈,逐步收紧对其他不相关国家的进出口贸易。

  未来将只允许大明藩属国以朝贡的形式贸易。

  无论是现在和未来,能够与大明直接贸易的资格,潜在的利益是巨大的。

  成为大明的藩属国,还能继续保有和管理巴西的资产和移民,如果拒绝则有可能彻底的失去巴西,国家损失一半的人口。

  葡萄牙不可能是大明的对手,就算是在相同技术水平下,大明用线列步兵堆也堆死所有葡萄牙人了。

  更不用说大明还有巨大的技术优势。

  欧洲的混乱早就已经令人厌倦了,加入大明天朝体系可以算是另一个开始。

  葡萄牙与大明打交道的历史至少有三百年,实际上早就有东方的总督为了贸易资格,以葡萄牙的名义向大明皇帝朝贡过。

  葡萄牙人也熟悉大明宗教管理方式,只要不公开的说皇帝坏话一切都好说。

  若泽拿定了主意之后稍微准备了一下,在第三天上午亲自带着几个大臣出城去见了郑瑞安。

  若泽以葡萄牙王储和摄政的名义表示接受大明的条件。

  郑瑞安也非常高兴,马上安排舰队的参谋和文书们出来,与葡萄牙的官员拟定了临时的和约。

  同时安排人返回摩洛哥,用电报向顺天府报告。

  朱简烜收到消息后,稍微有点意外,但也没有太过惊讶。

  此时的葡萄牙,已经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了,真的是踹一脚就会倒。

  葡萄牙在欧洲大陆上本来就比较边沿和弱势,对大明体系的抵触心也低。

  朱简烜当即打电话给内阁、礼部和鸿胪寺,准备一套郡王级别的册封手续。

  包括册封圣旨、冠冕袍服、印玺卷册等,安排人送去葡萄牙办手续。

  并将准备进攻巴西的部队改为登陆和接管。

  非洲地区的移民先暂停,未来几年全力向巴西输送移民,三年内至少输送三百万人。

  未来将以巴西为基地,夺取西班牙人在南美的殖民地。

  最后安排郑瑞安,立刻派人带上葡萄牙的代表,把葡萄牙加入大明的消息通知欧洲各国。

  特别是西班牙、法国、英国。

  葡萄牙退出与英国的同盟、退出反法同盟,并警告法国和西班牙两国,对葡萄牙宣战意味着对大明宣战。

  葡萄牙接受现实之后,自然是全力配合。

  英国人有些崩溃,先是因为英国与葡萄牙是传统盟友,在大明进攻葡萄牙的时候吓了一大跳,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

  关键是担心大明加入与法国的同盟,那英国就再次被整个世界孤立了。

  英国人拿出解决方案之前,葡萄牙就又成了大明的藩属,大明反过来保护葡萄牙了。

  不过对英国而言,这种结果也不算坏事。

  最起码,大明没有真的与法国结盟,然后跟法国一起来对付自己,这不算是最坏的结果。

  西班牙人和法国人收到消息后,都是惊得好久说不出话来。

  这才几个月,大明刚刚还跟自己在一起,要一起对葡萄牙作战了。

  现在就反过来为葡萄牙撑腰,警告自己不要动她了。

  大明这种话放出来,西班牙还真的不敢动,西班牙比葡萄牙了解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对大明宣战跟送死没区别。

  西班牙国王、王后、首相最终只能表示自己知道了,未来不会与葡萄牙再起争执了。

  法国的拿破仑犹豫了许久,最终也接受了这种诡异的现实。

  法国的主要目的是解除反法同盟,葡萄牙不但退出了反法同盟,还解除了与英国的同盟,法国的目的事实上达到了。

  自然也就没有必要继续打了。

  拿破仑也正面回应了大明,将会继续遵守与大明的停战协议,葡萄牙既然是大明藩属,法国自然不会与其为敌。

  解决了葡萄牙的问题后,拿破仑安排一支部队配合西班牙,尝试夺取英属直布罗陀。

  英属直布罗陀是一个狭窄的尖角,大规模的军队根本施展不开,安排更多的人力进去也没有意义。

  拿破仑自己率领主力军队北上,进入莱茵河东岸地区,与儒尔当的北方军团合作,击溃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联盟主力军团。

  继续占领更多的德意志邦国,废除包括主教在内的原有邦国君主,整合范围太小的领地,建立了十几个新的共和国。

  普鲁士看着反法同盟要散架,自己又挡不住法国的进攻,也与法国签订停战协议,再次退出反法同盟。

  拥有神罗皇帝头衔的哈布斯堡君主与法国签了停战协议,作为德意志诸侯联盟盟主的普鲁士也退出了与法国的战争。

  神罗和德意志联盟体系,在这两份条约形成之后,基本上趋于解体了。

  十八世纪的最后一个年头,唯一继续与法国作战的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只剩下英国了。

  不过拿破仑的行动却还没有停止,他继续率军向东北方向进攻,一直攻入了英国王室的汉诺威选帝侯领地。

  汉诺威和英国的军队抵挡不住法军的进攻,每次与法军接触都以溃败结束。

  法国占领汉诺威全境只是时间问题。

  英国王室的祖地被占领当然生气,英国高层贵族和商人也非常的愤怒。

  因为汉诺威是英国商品输入德意志的重要通道,失去汉诺威意味着失去了大半个德意志市场。

  法国占领了莱茵河两岸之后,英国就已经无法通过大明的尼德兰地区,通过莱茵河航道向德意志地区出口商品了。

  现在再失去汉诺威的话,就几乎完全失去了德意志市场。

  国王和政客们此时无计可施,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都退出了,英国陆军根本不是法国人的对手。

  虽然英国海军拥有巨大的优势,可以协助英国军队远征美洲,抢夺西班牙和法国的殖民地。

  虽然直接夺取美洲大陆上的土地比较困难,但是对牙买加、波多黎各、古巴这些孤立的岛屿是有机会的。

  只不过,美洲的殖民地战争,几乎无法直接影响欧洲大陆上的局势。

  所以很快就有人开始呼吁跟法国议和。

  英国国王和首相没有考虑多久,就决定安排代表去跟法国人谈判。

  双方最终签订了一份双方都不怎么满意的条件。

  法国退出汉诺威,英国放弃直布罗陀、马耳他,停止对法国、西班牙殖民地的骚扰,停止对两国船只的袭击。

  在十九世纪的第一个年头,欧洲大陆上的战争暂时结束了。

  拿破仑这次作战成功之后,直接占领加上间接控制了大半个德意志地区。

  拿破仑再次返回巴黎的时候,再次得到了异常热烈的欢迎。

  拿破仑利用自己进一步上升的威望,继续推动法国更进一步的政治改革,亲自参与编撰正式的法国民法典。

  继续关注和催促科学院的研究,争取尽快攻克蒸汽机技术、澳洲连发枪相应技术。

  并让法国学者们探讨,筹备实施大明式的科举制度。

  很多人以为,法兰西共和国已经到达了顶峰,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基本恢复了法兰克王国的疆域。

  未来的任务就是持续的发展和建设了。

  但是拿破仑却并不满足于此,拿破仑心中还有更多的想法。

首节 上一节 314/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