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33节

  这说明探索队伍出去没多久,就直接发现了金矿的痕迹,才能在移民船返航之间回报消息。

  甚至还有一种可能,报告发现金矿的人早就知道金矿在哪儿,只是领到任务之后才最终决定上报。

  于是朱简烜翻了一下报告上的说明。

  发现当地可能有金矿的人叫刘彪,他之前就参与第一次澳洲海岸线探勘。

  他还直接参与了澳洲南部海湾周边的初步勘察。

  朱简烜看完就笑了。

  不过朱简烜也没有太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对方只是一个商业氛围浓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帝国小军官,可不是立志于建立大同社会的理想主义者。

  执行任务的时候发现荒地可能有金矿,想要合法的据为己有很正常。

  对这种财富完全没有一点想法才不正常。

  最后他意识到瞒不住,他自己也得不到金矿,最终还是决定上报,这也是一个普通人的正常选择。

  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没有几个人会刚正廉洁到愚蠢的程度。

  朱简烜完全理解这一点。

  所以朱简烜总体上还是要感谢他的。

  这金矿终究是他探到的,也比自己预料的时间更早就报了上来。

  对自己当然是有好处的。

  现在已经是1778年3月份了。

  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去年就应该萨拉托加大捷了。

  今年年初法国就该与美国签约结盟了。

  最迟到下半年,法国应该就会正式对英国宣战了。

  到明年年中,西班牙应该就会加入战争。

  战争启动之后,两国的商人为了规避风险,肯定会减少派出的商船。

  双方海军肯定会互相打击运输船。

  历史上英国人连中立国的商船都会拦截,因为英国人认为那是在资助他的敌人。

  这样一来,能够继续来到大明的交易的商船数量肯定会进一步减少。

  最迟到明年初的时候,就应该能够直接影响到大明了。

  最直观的表现应该是海关税收将会下降。

  接下来几年还会持续下降。

  税收下降了,大明的财政收入就会减少。

  朝廷给自己的支持也会减弱,澳洲的开发建设就会放缓。

  朱简烜心中考虑着这些情况的时候,外面的守卫报告说太子殿下来了。

  朱简烜颇为无奈起身出去迎接,把太子大哥迎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太子跟朱简烜问好客套了两句,就把自己的规划递了过去:

  “这是下一步的移民规划,烜弟如果有什么想要调整的,或者有额外的想法,都跟愚兄说。”

  朱简烜直接没接,给太子推了回去:

  “皇兄看着安排就行,小弟不擅长这些事情,只是希望能够越快越好。

  “因为随着蒸汽机推广开来,大明的煤炭需求会越来越高的。

  “大明本土煤炭并不充裕,澳洲的煤炭正好填补空缺。

  “澳洲现在那边也真的有点价值了,也不算是白白开拓了这个蛮荒之地。”

  太子又往前递了递,朱简烜就是不接茬,太子只能把方案收了回去。

  然后就又问起了关于吴国朝廷规划的事情。

  特别说明了,这是皇帝让他来问的,让两人商量着出个方案。

  这下子朱简烜不能直接推给太子去做了。

  现在组建的吴国朝廷官员,就是自己就藩后的朝臣班底。

  如果是自己老爹亲自安排的官员,那对方正常忠于自己的可能性会很高。

  就算是老爹在世的时候,对方可能带着点给老皇帝报信的职能。

  但是等到老爹去世了,对方也只能当自己的普通臣子了。

  但是太子安排的就不一定了,他有可能会持续监督自己几十年。

  如果自己跟太子有了矛盾,太子甚至可以通过这些人,给自己制造麻烦。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最好不要让太子主导吴国朝廷的组建,免得到时候身边全是太子的人。

  老爹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却让太子来找自己讨论,有可能就是故意的。

  他可能认为应该让太子在自己身边安插一些人员。

  或者是觉得自己是真的对皇位没兴趣,也是真的跟太子关系很好。

  但是无论真正原因是什么,自己都应该想办法规避掉。

第39章 工业基础升级思路

  朱简烜脑子里面稍微考虑了一下,就觉得应该把拟定吴国朝廷机构的事情按死:

  “吴国现在已经必须要组建正式朝廷机构的时候了吗?”

  太子说介绍说:

  “咱们大明的拓荒,与欧洲人在美洲殖民完全不同,就算是民间移民团也要受朝廷的管辖。

  “藩国如果要招募民间移民团,就需要有衙门给他们签发证件,还要负责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

  “官员要定期巡视各个民间移民团的殖民地,确定殖民点的情况和状态,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想要加快藩国的开发,迅速增加藩国的人口数量,民间移民团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

  “只要我们将澳洲金矿的消息放出去,应该就能吸引到民间移民团。”

  朱简烜沉默了几秒钟:

  “忽然觉得好麻烦啊,我们可以暂时不公开金矿的消息,让护卫军团自行开发吗?

  “现在护卫军团都还没有组建完毕吧,如果有想要移民的直接编入军团不就行了?”

  太子似乎忽然想到了什么:

  “烜弟的意思是,暂时不想招募民间移民团,进而也就不需要这么早组建王国朝廷?

  “但这肯定无法最大化的提高开发速度,烜弟不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快的建设吗?”

  朱简烜摇头摆手:

  “我对农业的兴趣不大,甚至对商业的兴趣也不大,我关注的主要是工业建设。

  “但是金矿、大型煤矿、大型钢铁厂、能造火炮和火枪的兵工厂,我不希望民间商人插手。

  “所以民间移民团,到了澳洲也只能开荒种田,这对于我而言没有什么意义。

  “就算是有民间想要组建移民团去澳洲,我也希望直接编进护卫军团,去开矿建厂。

  “但这只是我个人想法,如果父皇一定要求设立的话,那我也只能听着。”

  太子明白了朱简烜的意图后,心中也终于彻底反应过来了。

  也顿时感觉眼前一黑。

  自己怎么就又糊涂了呢,自己干嘛要主动就要求招募民间移民团了呢?

  自己这是在给自己找事啊。

  既然父皇都还没有提,自己为什么要主动往自己身上揽活儿?

  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多了是一方面,让父皇更加的猜忌的话,就是更让人难受的事情了。

  自己怎么又忘了韬光养晦的方向了。

  幸好现在弟弟的话让自己反应过来了,弟弟这边不感兴趣,自己也有理由把这件事情推掉了。

  太子停顿了几秒后说:

  “确实,大型钢铁厂和矿产以及兵工厂,确实不宜交给民间工厂区经营。

  “既然烜弟这么说,那我回去再跟父皇商量商量。”

  朱简烜点头答应着,跟太子继续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会儿天。

  等到太子主动告辞,朱简烜也起身亲自把他送了出去。

  护卫军团属于兵权,皇帝就算是再想给太子找麻烦,也不会让太子插手兵权的。

  所以吴国如果只组建护卫军团,那军官派遣就只能皇帝亲自决定。

  也就能暂时避免太子直接影响未来的吴国官员了。

  同时应该也能让太子从现在的麻烦中脱身。

  “所以大哥你可要感谢我啊。”

  朱简烜在心里面念叨了一句,回到办公室继续忙活自己的事情。

  朱简烜开始规划新阶段的工业基础升级方案。

  按照朱简烜的理解,工艺水平的升级,无外乎是去做两个循环。

  寻找性能更好的新材料,用新材料制作精度更高的加工设备。

  用新的加工设备制造精度更高的生产设备,再利用新的生产设备提炼性能更好的新材料。

  这个循环朱简烜觉得可以称为工程循环,每个环节都是对实物的提升。

  另一个循环被朱简烜称为科技循环。

  用新理论指导新实验,观察新实验获得新技术,总结新技术形成更新的理论。

  这两个过程说起来都挺简单的。

  但实际做起来不但肯定花钱如流水,而且要消耗难以估量的人力和时间。

  朱简烜总体上考虑过之后,最终选择了钢铁材料,作为下个阶段的重点方向。

  准备尝试研前世发各种典型的合金钢。

  例如不锈钢、弹簧钢、工具钢、轴承钢、装甲钢等等。

  在朱简烜的印象中,这些特殊合金钢的主要有效添加成分,基本都是镍、铬、锰、钨等有色金属。

首节 上一节 33/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