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341节

  “告诉大明我回去请示了,同时马上派人回伦敦通知我详情。”

  格伦维尔不想留在这里,面对大明官员的恐惧短时间难以消除。

  但相比回去跟国王和议会斗智斗勇,还是在这里当个传话筒稍微轻松一点。

  而且自己也不能不给首相表哥帮忙,于是就直接答应下来:

  “你放心吧,我会做好的。”

  皮特轻轻点头,稍微收拾了一下,向布政使衙门报备了一下,就马上去码头乘船返回伦敦了。

  安特卫普与伦敦直线距离不到三百公里,而且全程都有成熟的蒸汽船航线。

  皮特还是英国首相,有专门的小型军舰为他护航。

  皮特在第二天上午就回到了伦敦,然后洗了个澡稍微休息一下,就先进宫去见国王了。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也挺意外的:

  “你不是说出发去安特卫普了吗,怎么现在还在伦敦?”

  皮特表情忧愁深沉严肃的说:

  “陛下,我已经去了安特卫普,见过大明的使者之后回来了。”

  乔治三世愣了一下:

  “怎么这么快?停战协议已经签了吗?大明军队什么时候撤出汉诺威?”

  皮特马上说解释说:

  “还没有,大明这次要做的事情,与我们最初推断的完全不同。

  “大明已经收服了拿破仑,将其封为大明的波兰国王。

  “也送路易十六的王储返回巴黎,成了法国的新国王路易十七。

  “大明显然不会继续维持欧洲大陆各大国之间的均势了。

  “而是直接把欧洲的核心地区变成大明的附庸国了。

  “所以我们所有的计划都要重新做,内阁也需要重新请示您的意思。

  “我确认了大明使者的态度后,就马上赶回来了。

  “大明不会直接交换汉诺威,大明要求我们付出足够的代价来交换……”

  乔治三世虽然对大明不会交还汉诺威有心理准备,但消息确定的时候还是比较难受。

  但是让乔治三世更难受的事情,还是大明对待欧洲的总体态度:

  “大明果然不愿意直接交还汉诺威,也是怪我们在战场上没有发挥什么用处,几乎没有自己夺回任何土地。

  “在战争之前,我们一直以为,大明对欧洲的态度,与我们英国是重合的。

  “现在的大明皇帝,以前的大明吴王和美利坚国王,当初也确实在执行与英国类似的策略。

  “他明确表示国,要维持欧洲各大国之间的力量均势。

  “但是这场欧洲大陆上的战争,让大明看清了欧洲诸国与大明之间的差距。

  “大明意识到自己有能力直接主导欧洲局势,自然就不会再继续维持欧洲各大国之间的均势了。

  “未来的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了,而是大明天朝体系内最偏远的疆域。

  “所以,大明对我们索要的代价是什么?要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全部臣服,进而真正统治全世界吗?”

  乔治三世当了几十年的国王,对当前的政治局势还是有比较清醒的认知的。

  皮特发现国王这么清醒而又悲观,心中倒是稍微松了口气,觉得自己应该比较容易说服国王了:

  “大明使者提出了要英国臣服的要求,但很明显不是他们的底线。

  “按照我和内阁的分析,欧洲的战争本来就是意外,大明本来的目标应该是顺国。

  “像是解决清国一样,解决名义上臣服于大明,但是事实上独立的顺国,完成对神洲的统一。

  “只是欧洲的局势让大明看到了机会,适时的加入其中攫取利益而已。

  “但是大明已经连续作战了好几年,征服了庞大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应该停下来恢复力量,然后去处理顺国了。

  “所以大明应该不准备马上迫使剩余的欧洲国家屈服。

  “我们应该能谈出一个保持独立的条件,至少继续保持一段时间的独立,但是肯定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大明目前开出的要求是英国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可是这个条件对于国内的资产阶级而言,实际上不如直接臣服于大明呢。

  “臣服能保住现有的产业,还能分享大明庞大的殖民地市场,只需要额外缴纳百分之十的税收。

  “再加上显而易见的未来中,大明早晚会征服所有的国家。

  “就算是现在交出殖民地,换到了一时的独立,也无法维持太长时间。

  “所以我建议,通过一些渐进性的方式,让英国逐步融入大明的天朝宗藩体系。”

  乔治三世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先追问皮特的设想:

  “具体是什么方式?”

  皮特马上将自己的规划说出来:

  “这种计划,需要大明的认可和配合,我们做好的计划,大明未必会接受。

  “所以需要有多个不同速度和程度的方案给大明选择。

  “首先,比较理想化的方向,就是让夏洛特公主与大明的皇子联姻。

  “大明人基本都是泛信徒,可以名义上信奉任何宗教。

  “自然也可以像北德意志诸邦那样改信,该宗,所以信仰应该不是问题。

  “他们的子女作为未来的英国国王,成为大明皇帝的臣子,英国也自然加入大明宗藩体系。

  “这需要等到数十年之后才能落实,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缓冲。

  “然后,是可行性更高的折中方案,安排一位王子,比如说约克公爵,成为独立的汉诺威国王。

  “让汉诺威国王向大明皇帝效忠,让汉诺威代替英国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最后,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拆分和联姻同时做。

  “只不过,大明可能不会接受联姻方案,我们需要自己协商确定之后,再去询问大明皇室的意思。”

  乔治三世也是无奈,自己拥有十几个子女,但是却只有一个合法的孙女。

  虽然是否“合法”的“法”,是乔治三世自己定的。

  英国王室成员,没有经过国王的允许的婚姻,以及所有与非新教贵族的婚姻,都不被英国王室认可,都是非法的。

  非法的婚姻所生子女当然也没有继承权。

  乔治三世的孩子其实大多有情妇或者情夫,他们有些生出来了数量众多的私生子。

  按照欧洲传统,这些私生子没有继承权,也不能用汉诺威的姓氏。

  按照乔治三世现在拥有的子孙的情况,未来肯定是他唯一的孙女先夏洛特继承王位。

  夏洛特与其他贵族结婚之后,就会采用其他贵族的姓氏。

  英国汉诺威王朝也要随之改名了。

  既然孙女反正都要嫁人,王朝早晚都要改名,不如嫁个身份最尊贵的,改个最好的姓氏。

  欧洲范围内的王室都大差不大,全世界范围内那肯定是大明皇室最尊贵。

  如果大明的皇子愿意名义上信奉英国国教,乔治三世现在并不介意孙女嫁给大明皇子。

  但是乔治三世没有直接应承,而是在皮特的基础上提了新的设想: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让夏洛特嫁给汉诺威国王?

  “我是指,让一个大明的皇子先与夏洛特结婚,然后去当汉诺威国王。

  “汉诺威国王的儿子,同时也是英国女王的儿子,未来就能再次同时继承汉诺威和英国。

  “这样,未来的汉诺威王国,以及不列颠和加拿大,都属于夏洛特的后代。

  “当然,前提条件是只有夏洛特的子女拥有继承权,而不能采取大明的纯父系继承制度。”

  皮特听完也是愣了一下,国王的方案似乎比自己的设想更好。

  这样的话,现在英国的所有土地,未来仍然都属于老国王的后代,老国王心理上不会有太大的遗憾。

  英国也不用直接要回汉诺威,还锁定了英国与大明的关系,大明更容易直接答应下来。

  但最大的问题没变,还是大明皇室大概率会拒绝和英国王室联姻的。

  皮特把联姻的说法提出来,本来只是给拆分共主邦联的方案打掩护,本质上是想先把共主邦联拆了再说。

  先让汉诺威独立出去,好解决眼前的麻烦。

  至于英国和汉诺威的未来,皮特觉得应该相信后人的智慧。

  没想到国王把联姻的事情当真了。

第313章 国王

  英国首相威廉·皮特觉得国王想的太多了,但国王既然已经发话了,那最起码得去问一问了。

  万一国王的想法能实现,那自己说服内阁和议会的难度会大幅度下降,甚至不用专门说法了,可能通知一下就行了。

  于是威廉·皮特再次马上赶回安特卫普,带上表弟格伦维尔一起再次拜见汪廷珍。

  见面行礼问好之后,皮特尽快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汪廷珍有些意外:

  “你们国王想要与我们圣上联姻?这恐怕……”

  汪廷珍下意识的想说不行,大明皇室从来不跟外族联姻,但是话到嘴边就收住了。

  崇祯皇帝当初可是纳过几个外族妾室,只不过不是欧洲的王室女子。

  关键是这种事情不归自己管,这要么归宗人府管,要么归礼部管,要么是鸿胪寺管,反正自己没有得到授权。

  汪廷珍没有贸然接受或者拒绝,以免自己不小心越权了,被对应部门记恨攻讦。

  皮特以为汪廷珍要说“这恐怕办不成……”。

  皮特自己心中也是这样猜测的,不过到了这份上了,还是得尽可能努力一下:

  “有劳布政使阁下,将我国国王的拳拳之心奏与大明圣上,我国国王感激不尽。”

  汪廷珍倒是反应过来了,这事儿还是真的得皇帝自己决定,礼部、宗人府、鸿胪寺都管不了。

  汪廷珍在欧洲好几年了,知道英国王室是什么情况。

  只要有个大明皇子娶了英国国王这个长孙女,未来就是事实上的英国国王,现在还能有机会直接当上汉诺威国王。

  继承英国国王家的土地财产,关键是还不用改名改姓,还能建立自己的王国。

首节 上一节 341/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