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456节

  郑复光想说这一万公里有啥用,但是面对皇帝必须尽可能委婉的请教,而不是用质问和反问的语气。

  其实旁边的汪莱,以及周围的导弹实验室的工匠中,也有很多有着类似的想法。

  朱简烜微笑着环顾左右,看着聚在自己周围的工匠们:

  “应该有人考虑过……用火箭把观测仪器送到尽可能高的天空中去吧?

  “将拍摄设备,无线电通讯设备,都送到高空之中,观测地面上的情况,或者为地面提供通讯支持。

  “理论上,只要高度足够高,最少只需要三台设备,就能实现全球通讯。

  “关键是,如果设备足够多的话,就能实现人迹罕至区域的天地通讯,在沙漠和热带雨林以及深海之中都能够与外界联络。

  “这一项通讯功能非常重要,就算是成本巨大,也仍然要尽可能的实现。

  “弹道导弹能够达到数千上万公里之外,自然也能够将东西送到数千公里的高度,将战斗部换成通讯设备就行了。

  “将这些设备送到数千公里的高空,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以上,它们能和月亮一样持续运转下去了。

  “既然弹道导弹的基本原理已经完成了验证,那么这个人造月亮实验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这些逻辑现场的工匠们都明白,只是大部分工匠没有负责相关研究,所以一时间没有想到可以这么做。

  但就像朱简烜所说的那样,也确实有很多工匠,已经有过类似的想法了。

  只是这个实验的难度很高,成本也同样高,关键是依赖的大型火箭还没有完成,还没有人正式提出要做这个实验。

  现在朱简烜直接提出来,这些有想法的工匠当场就欢呼起来了:

  “人造月亮?天地通讯?”

  “这项目太好了,这大型导弹确实不能不做了。”

  “有了这东西之后,我们就能真正实现无死角的全球通讯了。”

  “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啊?”

  “所以圣上早就有计划,这个大型弹道导弹,本来就是给人造月亮准备的?”

  朱简烜的大型导弹,当然不只是为了发卫星用的,还要用来搭载真正的大杀器的,裂变甚至聚变类型的原子能武器。

  一次性的大型导弹,用常规弹头攻击敌人当然很不划算,费效比也非常难看,但换成核弹头就值得了。

  放射性元素和裂变理论的相关的研究其实早就开始了,只不过高度保密而且进展缓慢。

  朱简烜也没有公开去提这些事情,把火箭搭载的卫星换成核弹头,就能迅速转化成战略导弹了,两者之间没有技术隔阂。

  朱简烜继续按照发卫星的目标去安排计划:

  “直接成立一个人造月亮项目组,暂时挂在弹道导弹的项目组下面,与导弹项目组一起设计大型火箭和导弹。

  “同时还是设计自动化的通讯天地通讯设备,在导弹能量足够之后开始发射实验。

  “今年应该是做不了什么了,不过大家可以开动脑筋,集思广益,讨论和分析一下,这个实验具体应该怎么实现。

  “有相关知识也想参加这个项目组的人,也可以直接找李锐或者汪莱报名。

  “过年之后会有正式的圣旨下来。”

  一群工匠们赶紧拱手躬身答应着:

  “臣等遵命。”

  朱简烜说完弹道导弹的事情,就去看了现在的巡航导弹,这些尺寸较小的东西,可以放在工程院的室内试验场里面。

  巡航导弹可以算是一种一次性的无人机。

  历史上的早期巡航导弹看上去就是个小飞机,早期的巡航导弹实验就是给飞机装上了导航系统。

  朱简烜就算是有先见之明,也没有办法完全跳过这个阶段。

  因为把早期导弹做的像飞机,可以利用现有的飞机产业积累的数据和生产能力。

  大明的导弹实验也是这样进行的。

  首先在传统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上验证导弹的导引头效果。

  等喷气式飞机实验成功之后,再转到喷气式飞机上继续调整,尽可能缩小尺寸和机翼以及尾翼的尺寸。

  这样一种早期巡航导弹就这么设计出来了。

  现在大明刚刚服役的第一代巡航导弹,也是一个颇为小巧的飞机外形。

  不过相对飞机而言翅膀更小,没有驾驶舱的机体也变得更加圆润,看上去胖乎乎没有什么威胁。

  这种巡航导弹重量将近三吨,射程只有四十公里,飞行速度为每小时八百公里。

  放在新世纪当然啥都不是,但在这个世界是绝对的黑科技。

  而且这东西在天工十年的这批科研项目中,也是完成时间最晚的那一批。

  因为它需要由无线电探测设备也就是雷达来引导攻击。

  只能在“雷达”诞生之后,才能完成最后的验证,现在才刚刚进入量产阶段,还没有正式交付军队。

  对于巡航导弹,朱简烜的指示就简单了,每一样都不好做,追求更远、更快、更准。

  然后就去了雷达实验室,雷达在朱简烜前世是个音译词,但是音译的时候也加入了一点含义对应。

  雷可以对应电,达可以对应通达,而这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就是将电波发射出去,到达目标之后反射回来。

  通过这个发射和接收过程,计算出目标所在的位置,以及可能有的其他信息。

  雷达这个词,也勉强能够对应上这些功能。

  日本人用的“电探”虽然更加准确,但是听起来显然不如雷达大气。

  大明正式开始研究这种设备的时候,正式官方称呼是无线电探测设备,但朱简烜偶尔会下意识的称其为雷达。

  雷达这个称呼也被不少工匠学了去,工匠们之后还自觉的做了一些解读,觉得这个称呼很合适。

  朱简烜知道之后,也不介意继续用雷达这个称呼了,只要不会误解就行。

  朱简烜给雷达实验室下了一些新的指示,根据电波的反射原理探索超视距雷达的可行性。

  原始类型的雷达,发射的电波是直来直去的,而地球表面是弧形的。

  电波无法超越地平线,探测距离自然也无法超越地平线,最大探测距离与肉眼的理论最大可见距离是一样的。

  根据雷达距离地面的高度,可观测距离在三十到四十公里之间。

  但电波其实是可以反射的,短波无线电就是依靠反射,将信号直接传遍全球的。

  利用电波反射的原理,就有可能探测到地平线之后的事物,成功之后就能制造超视距雷达了。

  至于更加复杂精密的相控阵雷达,至少得再等下个十年再考虑了。

  要在晶体管和计算机上继续积累经验。

  按照朱简烜的直接引导,计算机实验室的工匠们,首先电子管完成了二进制通用计算验证,同时也制造出了晶体管。

  然后正式的设计就直奔晶体管计算机路线了,没有在电子管计算机这条路上过多的停留。

  现在已经制造出来的大型计算机,每秒运算次数达到了十万次。

  按照朱简烜自己的判断,大明现在的计算机水平,大概相当于前世美国五十年代,中国六十年代。

  但是,现在摆在朱简烜面前的计算机,已经拥有了图像显示器,还拥有键盘和鼠标。

  这些划时代的输入和输出工具,因为朱简烜的直接提示,被早早的连接到了计算机上,或者是早早的制作了出来。

  这种计算机已经不再完全依赖纸带输入和输出了,操作便利程度已经达到七十年代了。

  朱简烜看着现场的工匠操作了一会儿机器,然后就专门带着计算机实验室的相关工匠,给他们下大了新的指示和提醒。

  他们下一阶段的任务,是去搞硅晶半导体集成电路,朝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方向跑步前进。

  朱简烜希望自己去世之前,能体验到前世新世纪水平的个人计算机。

  至少应该能够在电子计算机上打游戏了。

  在前世的历史上,IBM7090计算机发布,到暗黑破坏神2发布,之间隔了大概四十一年左右。

  大明有自己的直接引导,能够避开一些典型的弯路,还有集天下之力攻关。

  大明的计算机产业发展速度,应该能比前世历史上更快,这四十一年的路程应该能压缩到三十年以内。

第403章 明式的计算机内核

  朱简烜来到了科学院内专用的计算机房,坐在目前最新式的计算机前面,稍微观察和摆弄了一下键盘和鼠标。

  这鼠标的样子看着非常的眼熟,就是一个前方后园的长方体,前端有两个按钮和一根电线。

  乍一看,与朱简烜前世用的大号鼠标高度类似,只不过没有中间的滚轮。

  但更重要的区别其实是内部结构,大明还没有新世纪普及的激光鼠标,所以这个鼠标是机械结构的。

  鼠标内部有一个圆球,在底部露出一点切面,移动鼠标的时候,圆球与桌面摩擦滚动,桌面上的光标也对应同步移动。

  操作起来远不如激光鼠标灵敏,对操作平面也有一定的要求,最好是放在专门的鼠标垫上用。

  旁边的键盘的样子,乍一看也会让朱简烜感觉眼熟,总体尺寸比较接近前世的标准键盘,总键位数大概也是一百多个。

  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东西与前世的键盘差异比鼠标更大。

  这个键盘的所有按键上面,全部都是用汉字标注的,而且基本上均匀的分成了四个区,每个区的键位数量基本一致。

  如果稍微仔细观察的话,就能发现上面的字显然不是胡乱取得,大多都有比较特殊的含义。

  有计算用的数字和加、减,还有与、或、非等逻辑分析词。

  还有一些不能一眼看出用途和意义的按键,比如说取、弃、用、示、名、道、元、器、术、令等等。

  还有阴、阳,金、木、水、火、土五行字,以及甲乙丙丁开头的十个天干字,这些看上去好像罗盘上的东西。

  换个其他的不相干的现代人看着个键盘,多半会下意识的觉得,这东西应该是用来搞什么封建迷信的小玩意儿。

  但是这些东西其实都是纯科学范畴的东西,是大明的顶级工匠们倒腾出来的。

  朱简烜提醒他们可以搞个类似键盘的东西,没有跟他们要求具体要怎么安排按键,不想把前世的英文键盘带过来。

  朱简烜想看看,基本只有东方文化背景的工匠们,会折腾出什么样的键盘。

  这东西就是朱简烜现在看到的成果。

  这个成果当时让朱简烜感觉颇为意外,因为这东西上面真的一个字母都没有。

  而大明的工匠们,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工匠们,在日常的字面学习和计算的时候,是会使用拉丁字母来完成公式计算的。

  这个键盘上反而完全没有了,这不是朱简烜要求的,也不是工匠们有什么文化层面的考量。

  单纯就是在工程上考虑,拉丁字母跟他们的设计逻辑不配套。

  如果朱简烜没有接触过这台机器,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按键是什么意思,自然也不会知道这奇怪的键盘怎么用。

  但是计算机是朱简烜的重点关注项目,大概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整出来的。

  那些有明确意义的键,每一个按键都对应一个固定指令,这个指令的名字也就是这个键名字。

  至于阴、阳两个键,可以在直接控制机器模式下用于直接输入二进制数,也可以在程序编辑模式下表示数据状态。

  金木水火土五行字,主要是跟〇和一到十的这些数字组合起来,完成十六进制数的直接输入。

首节 上一节 456/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