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稍微动脑子想想就觉得非常的麻烦啊,皇子们一时之间根本想不到应该怎么做。
只能揣测自己这位特立独行的父皇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安排。
朱简烜看着儿子们明白了怎么回事之后,果然继续说明自己准备好的更加我详细的安排了:
“老大当布政使,老二当提点邢狱使,老三当按察使,老四当都指挥使。
“老五、老六、老七、老八你们四个,去给四司衙门的兄长当佐贰官,同时担任下属主要机构的主官。
“老九、老十、老十一、老十二你们四个,首先挂布政使司参政的官衔,同时再兼任一个下属主要府的知府和提刑官。
“老九你去当广州知府,老十当广州提刑官。
“名义上的职务是这样安排的,但是你们这个职务负责的具体事务,不是你们自己决定的。
“全部都要由你们兄弟内部协商讨论决定。
“官衔最大的老大,也不能对广东政务一言而决,不能命令老九他们去做事。
“只是在的朝廷各部衙门,需要广东布政使对接事务的时候,在广东下属各府州县,需要广东布政使决策的时候。
“老大你再顶着布政使的官衔出来,将你们兄弟共同做出的决定拿出来,向上递交或者向下公布出来。
“其他所有人的职务也都是一样的,担任的职务只是你们与外部对接的窗口和媒介,不是你们本人的真实权力分配方式。
“你们所有人的权力都是完全一样的,广东省的所有事务由你们共同讨论决定。
“而如果我直接找你们的时候,你们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回复我们,你们也要按时将你们的报告交给我。
“你们的具体任务,首先要学习和掌握一省事务的传统处理流程,同时探索以集体决议的形式处理衙门事务的方法和流程。
“在这样的基础上,完成对广东省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
“主要是广州府的规模太大了,在广东省内作战的比重也太大了,已经影响了广东省总体军政经济事务的均衡。
“所以你们要在合理拆分广州府的同时,对广东其他各府州县的行政区划做出合理化的调整。
“你们可以选择同心协力或者互相扯皮,我只看最终的结果如何。
“如果我给你们安排的任务被你们搞砸了,那你们十二个人有可能全部淘汰出局。
“若你们兄弟之中,有人莫名其妙的生病受伤,那你们全部淘汰出局。”
朱简烜的细节和要求说完,现场的十二个兄弟都麻了。
让他们学习掌握省级机构的运转流程没问题,他们接下来本来就应该去参与相应流程了。
拆分广州府并调整广东行政区划的任务也很正常。
这个时代的广州府的规模太大了,几乎囊括了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全部土地。
后世的清远、广州、佛山、中山、珠海、东莞、深圳、香港、澳门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广州府辖区内。
这片区域集中华南地区的大部分重要工业产业,这里不只是整个广东省的核心精华地区,也是华南地区的真正精华地区。
广州府的地位实在太过重要,影响到了广东省官员和广州府官员的关系,存在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广州府具体要怎么拆分,朱简烜可以参考前世的区划,但也不准备照搬。
神洲前世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后世的各个地级市,与明清时期的府,并不是一脉相承的。
在那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面,省和县之间的这级区划就基本没有稳定过。
民国废省存道,废府存县,后来又有了行署、专区,地区,还把城区单独拆出来,学欧美搞过城市。
这些区划反复的取消再设立,改名换姓再拆分,合并之后再拆分,拆分之后再合并,前前后后不知道折腾了不知道多少次。
现在大明是在使用了数百年的广州府的基础上,直接完成工业化后的合理化拆分。
不需要拆的像前世历史上那么散。
不过朱简烜也没有直接安排好怎么拆,而是让自己的皇子们去调查讨论做计划。
朱简烜最后再按照他的计划给出建议。
对于这些皇子们而言,朱简烜给出的规则着实有点诡异。
“以集体决议的形式处理衙门事务……”
没有一个说话算话的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权力,要决定任何事情都要其他人都同意。
如果有人故意扯皮的话,那所有事情全都办不成。
如果有人不想参与竞争了,那是不是可以通过单纯的扯皮拖延,把这一批十二个兄弟全部拖下水?
不过皇子们也都不是傻子,稍微动动脑子就明白老爹想要的是什么了。
要让他们兄弟捏着鼻子合作,斗而不破。
学会集体妥协,而不是捉对厮杀到你死我活,或者相互称臣效忠分阵营之后再厮杀。
十二个兄弟酝酿了一小会儿,大皇子朱靖坤就直接举手询问:
“父皇,如果一项事务,有的兄弟同意,有的兄弟不同意,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朱简烜理所当然的给了安排:
“你们兄弟十二个投票,赞成人数超过三分之二的,直接执行并向通政司报备。
“若是反对人数超过三分之二的,则直接不推行,但同样也要向通政司报备,送到我的办公室存档。
“支持和反对的人数都不到三分之二的,那就在投票之后报给我做决定。”
十二个皇帝们听完之后,心中立刻就泛起了各种各样的揣测。
大部分皇子都下意识的觉得,父皇这次是要考验他们构建人脉圈的能力了。
在没有额外力量支持的情况下,在所有人地位基本平等的情况下,让其他人支持自己。
还要在这种情况下,把皇帝交代的事情事情也办好,想想就让人感觉头大。
他们觉得这是父皇真的要上强度,来做比较认真的筛选了。
大部分皇子的心态类似,都仍然是竞争性的。
也有一些心态不同的皇子,此时心中泛起了些许不一样的想法。
特别是朱靖坤,作为大皇子,本来已经觉得,自己大概率没有机会成为继承人了。
现在思考问题的角度,对未来的期待的方向,也跟弟弟们稍微有点区别。
朱靖坤有些不确定的揣测,自己父皇是不是想让皇子们去摸索,在不担任决策人员的时候怎么发挥作用呢?
自己父皇的习惯,一向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
而他的皇子们,完成了学业和实训之后,能力都是足够担任绝大部分官员,他们都是皇族的新一代精英成员。
但皇帝只能有一个,他们的绝大部分都当不上皇帝。
在下一代皇帝继位之后,如果这些皇族精英们都赋闲话,那就实在是太过浪费了。
朱靖坤把自己老爹的心态揣摩的大差不差。
朱简烜跟大部分儿子的想法不一样,儿子们本能的觉得父皇就是要筛选出一个继承人,其他人都是等待淘汰的陪衬。
但朱简烜安排的这次实训考核的是他们所有人,而不是为了筛选一个继承人。
古代历史上典型的皇子夺嫡的流程,首先要有几个最有人望和能力的皇子,主动要站出来参与夺嫡。
其他的普通皇子和臣子们,可能会选择追随其中的一个皇子,也就是要站队。
皇子们站队完成之后,就开始无所不用其极的厮杀了。
朱简烜其实并不是不让他们互相争斗,那是没有办法完全规避的事情。
朱简烜主要是想规避这个流程的第二点。
不想让普通的皇子主动自贬身份,不想让他们以臣子身份自居,进而去追随和侍奉其他的兄弟。
朱简烜未来也准备给所有皇子一定的本钱,让他们全都不需要强行站队。
让皇子们在不站队的情况下做事。
并试图让大明未来的政治决策制度逐渐倒向集体决策。
大明神洲本土的地理环境情况,塑造了追求统一并信赖权威的社会文化。
这个社会文化氛围之下,没办法直接实现平民共和,强行改过去的结果就是天下大乱。
本土的自然灾害频繁,自然环境异常复杂,需要中央朝廷有充分的力量,统筹整个天下的发展和建设。
与此同时,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宋辽金,这两次大规模的分裂割据战争后,皇帝的神圣性不断衰减。
再加上基础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百姓识字率不断上升,君权神授那一套早就无法让读书人真正信服了。
在这样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环境下,最合适的政治结构就是中央集权配合小集体决策。
按照朱简烜自己的经验,一个人的思维判断能力是有极限的,难以统筹整个世界的规划并处理重要事务。
但是如果有资格产育儿决策的人太多,就会导致互相扯皮和效率低下乃至政策反复。
所以要采用少数人参与的小集体内部决策,决策之后共同执行。
实际上,前世责任内阁制度的国家,大部分也是这样的决策逻辑,这是经过了时代检验的可行方案。
在政策的延续性和效率上,比美式的直接民选总统负责制度更高。
朱简烜准备选一个儿子当皇帝,作为未来的大明决策集体的核心,再找几个有能力的皇子参与决策。
再让其他所有完成实训,有足够能力的皇子在外部监督。
但如何让他们之间斗而不破,让他们之间不会自相残杀,是个需要继续仔细思量规划的问题。
同时还要考虑,不能让过多的宗室成员占据朝堂要职,要给民间的普通人留出足够的上升空间,并共同维护这套制度。
所以大部分皇子以后不能直接担任行政职务,而是尽可能以皇室财团职务和监督职务为主。
议会?参议院?检察院?这些名义上的公开权力下面,还要有保障他们话语权和人身安全的基本盘产业和力量。
第410章 皇子们的对坑和朱简烜的新改革
朱简烜安排好了任务,让儿子们有了心理准备之后,就让他们回去休息了。
十二个皇子离开皇帝的宫殿之后,大皇子朱靖坤就首先对自己的弟弟们说:
“这一次父皇给我们的任务,就是调整广东省的行政区划。
“父皇让我们共同讨论决定。
“正好,距离出发还有十几天,大家回去之后可以各自考虑一下,都做个自己的方案出来。
“等出发的时候,再集中起来讨论评判。
“到了广东之后,了解了当地的具体情况,再做出最终的可行方案。”
十二个皇子里面有人点头,也有人似乎有点不高兴,还有几个觉得这样似乎不太合适。
最直接的是九皇子朱靖坦,听完朱靖坤的话就直接怼了回去:
“皇兄,父皇可是说了,我们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不是说你当了布政使,就能够直接命令我们。”
周围顿时有几个皇子跟着点头附和: